纪清远:碧水清霜 独立高步
摘要:
《藏族老人头像》纪清远作2013年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蔡 蕾
人物档案
纪清远:北京画院艺委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等。百余幅作品入选国内外画展,曾到法国、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展出。作品《裱画工》《雏凤凌空》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与卢平合作《版纳风情》镶嵌在国家领导人的专机上,《梅兰芳》参加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被组委会收藏。出版《纪清远画集》,传略编入《中国美术家年鉴》等多部辞典。
与纪清远并未谋面,一次与他约书画作品品鉴的采访机会让记者与他相识。他的儒雅、恬淡以及对采访问题的认真态度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微信里常能看到他的生活记录、书画新作,博客中也能够拜读到他的书画学术观点。就这样,他走入了记者的视野,也让记者对其心生敬意与敬仰。
纪清远先祖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是我国18世纪一位重要的学者、古典文献学家和文学家。虽然纪文达公并不画画儿,但是家族的世代书香为纪清远学画打下了坚实的后盾,其家族中如纪文白先生是位文人画家,能诗文。纪清远小学之时曾在北京市少年宫受艺术的熏陶和启蒙教育。20岁后,先后得到了国画大师蒋兆和以及老画家关松房的指点。蒋兆和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他以传统的笔墨适当融入西方的观察和表现方法,创立了新型的现代水墨人物画先河。纪清远说:“蒋先生比较寡言,你若是去闲聊,他就没什么话。我每次都是拿许多习作,老先生则滔滔不绝地讲解指教,多次提醒我勾线注意虚实。我生怕累着老先生,每次都是主动告辞。”
纪清远在大师的指点之下,站得高,看得远。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艺术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的感受,并以新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段强化了这种感受。纪清远主张中国画创作要具备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深厚的生活积累,要有思想内涵和时代精神。通过长期的摸索,创造了一种没骨法与勾勒法相结合、工写兼备的水墨画法,自成一格。
生活中的独特美感绝非画室书斋所能空想。纪清远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作品质朴含蓄,主意新颖,设色典雅。其作品《乡音》,曾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是纪清远2012年在云南丽江采风时所做。“当时我对纳西族的民间生活很有兴趣,萌生了要创作一幅表现纳西族题材的作品。新鲜的第一手原始素材,使我为之动情,这就是创作的动力。”纪清远说,那天晚上月光皎洁,他们来到一个傈僳族的村寨,热情朴实的村民表演了富有当地风情特色的民族舞蹈,院中间的篝火在月下更增添了浪漫和神秘,小伙子神情专注地吹起芦笙,那个表情令纪清远难忘。通过整理写生素材和具体创作,他最终完成了《乡音》。“我深感从生活中偶遇的独特美感绝非能在画室书斋里空想出来的。即使勉强画出来,或用所谓的‘创意’‘变形’的丑态来遮掩,不可能出于真情。使本应‘以人为本’的艺术反而离人越来越远。”
人文情怀与思想应浸润于作品之中。“如果说当代有文人画派,不如说凡是具有人文情怀的画家在艺术中一般都钟情于文人精神,不仅是技法,还有抒发灵性与文人风骨,是思想浸润在作品之中,完成感知与实践的统一。” 纪清远表示,书画技法与思想是相辅相成的,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存在。任何一种艺术,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是几千年来人们摸索创造出来的,形成相对成熟的方法和程式,在各自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方法当中又体现着不同艺术的意境、韵味。所以技法是艺术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艺术就根本不存在了。当然方法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创作的深入,还会产生新的方法。“一件好的作品首先是要有坚实的绘画基础,同时又具备独到的创意。创意需要激情,没有打动自己的艺术,也不会打动观众。一幅画面需要由黑白关系、虚实关系等审美对立因素组成和谐统一的视觉美,画家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艺海无涯,书画者在无穷无尽中探索。纪清远认为,个人气质和修养决定着作品风格,所以刻意、盲目地学别人,不如顺其自然,坚持自己的道路,把自己的学术成果钻研到相对到位就可以了。所谓艺术追求,并不是一开始就具体而明确的,许多都是朦胧的意识,但是通过具象的刻画,艺术形象和效果出来以后,会坚定自己的信心,使人继续走下去,笔笔生发,因势利导,渐渐产生追求的目标。“古人讲绘画是‘测幽微,穷神变。’书画创作到了成熟阶段就是一种修炼,在无穷无尽中探索着,可谓是艺海无涯。这样的人生不是很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