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张聪聪
2018年5月7日~9日,“童书出版:新时代,新作为,新高度——2018年全国少儿图书交易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全国34家专业少儿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发行人员、100多家发行机构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以及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插画家、阅读推广人、图书营销专家等业内人士参会,参展图书近万种。此次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办、海燕出版社承办。
“这次少儿图书交易会规模900余人,再创新高。”中国出版协会少儿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国际少儿读物联盟中国分会主席李学谦透露了本次少儿图书交易会再创佳绩的消息。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图书零售市场的增长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于少儿类图书。在此背景下,少儿图书交易会逐渐从订货会向商务洽谈、前沿话题探讨等多元一体的平台转变。有丰富参会经验的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市场营销部主任詹玮玮告诉记者:“以前少图会也有论坛,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论坛更受重视,更趋于常态。”
近年来,非专业少儿社纷纷入局,一批民营童书品牌也闯出各自的畅销通路,但就此次会议情况来看,专业少儿社在少儿出版市场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并未改变。面对不断“冒尖儿”的新势力,专业少儿社也树立起危机意识,不断探索保持优势的方法论。同时,交易会期间举办的“童书供给侧改革与营销创新”“原创图画书与儿童早期阅读”等论坛则是专业少儿社的市场地位、责任意识的直接反映。
优势犹在 “暗涌”难掩活力
李学谦在回顾少儿出版十年发展历程时表示,粗放型的增长,也带来了产能过剩、服务滞后、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昭示着少儿图书市场格局暗含的诸多变数。不过,整体来看,专业少儿社的优势地位并未被撼动。
两极分化凸显,竞争白热化。据开卷报告显示,2017年少儿图书市场中,码洋占有率大于2%的出版社有11家,同时有419家出版社的码洋占有率小于0.1%。少儿类图书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趋于白热化。
专业少儿社优势持续,作家、IP资源抢占明显。相关数据显示,专业少儿社的市场占有率自2014年起,一直保持在11%以上,整体优势明显。从各家的图书品类来看,作家、IP资源抢占现象突出,不同出版社打造同一作家、IP的不同系列,知名作家、IP版权转移等都显示出市场的“风起云涌”。专业少儿社需要时刻警惕,从完善自身机制着手,维护资源、地位优势。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此次带来了伍美珍、郑渊洁、杨鹏等作家的近期新作以及《胡小闹日记》等浙少版儿童文学畅销书。浙少社社长汪忠表示,浙少社之所以能够吸引到作家、打造出畅销书,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坚持:一、坚持专业的编辑流程;二、坚持完善的作家服务;三、坚持多元的渠道建设。
绘本、科普势头强劲,薄弱环节逐步发力。明天出版社总编辑徐迪南提出,少儿出版尽管面临上游头部出版资源竞争白热化和下游发行环节折扣战死结的局面,但依然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少儿文学、绘本仍是主攻板块,主题出版和科普类童书也明显升温。专业少儿社逐渐就自身薄弱环节发力,推动品类多元化、融合常态化的创新。据安少社副社长张征宇介绍,安少社的玩具书品种已经从前两年的1年20多种上升到了近100种,社里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思路,不过相关人才紧缺也是显著问题。
谨防“堰塞湖”危机 重塑产业生态
对于当前的少儿出版产业生态,李学谦用了一个比喻,“如果童书出版继续单靠品种规模扩张来拉动增长,就好比在上游形成了一个‘堰塞湖’,迟早会有决堤的一天。”有行业人士指出,产品依然是赢得市场地位的根本,而不是一味地扩大品种规模。当当网出版物事业部童书品类总经理刘宇希望当当能与出版社在选品沟通、优化库存结构、实现营销联动等方面深入合作,共同创造更加和谐的产业生态。京东则提出了共同打造愉悦购物场景的无界零售下的童书变革概念,借助店铺装修、粉丝经营等私域流量打造措施,将精准营销、愉悦购物作为传统线上渠道多元化的主要变革方向。
重塑产业生态,内容创新是关键。专业少儿社虽然在内容、品类上占优势,不断成长的非专业少儿社势力也不容小觑。专业少儿社必须坚持内容创新、优化市场结构,才能保持其话语权和主导性。海燕出版社社长黄天奇表示,运作精品内容的前提是加强原创出版,重点作者加强联系、青年作者重点培养。同时,还要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政策保障机制,推进多渠道营销。
在国内少儿出版读物市场占有率排行榜中连续15年保持前列的浙少社,是当仁不让的儿童畅销书“金手指”。如何在保持线下优势的同时,优化线上渠道?浙少社社长汪忠认为,“精准”营销是关键。浙少社20余人的营销团队每年会在全国各地举办超过450场的线下活动,这样艰巨且需要坚持的高难度任务,也是浙少社线上渠道保持优势的原因。
提升单品效益、促进高质发展无疑是应对“堰塞湖”危机的良策。明天社的单品效益和出版效率有目共睹。在明天社社长傅大伟看来,少儿出版也要“慢下来”,树立精品意识,精心打磨每本书。不过,扩大出版规模不能完全被否定,弥补短板缺失对于出版社来说也十分必要。
安少社是坚守出版主业的同时多元发展的典型代表。该社社长张克文同时也拥有时代少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一身份,在他看来,以内容为圆心画少儿文化产业的圆,也是出版企业发展的契机。安少社做出版主业、少儿文化产业,都将内容作为立足根本。出版人应该增添平台化、资本化思维,在内容复合化的同时,注重图书的IP化运作。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近两年的码洋保持了连续高增长,《米小圈上学记》成为家喻户晓的童书品牌。这样突出的成绩如何得来?社长常青认为,打造有鲜明特色的优质品牌是核心秘诀。川少社始终坚持“量体裁衣”的产品研发策略,在新生代作家中发掘和培育种子选手,并进一步量孵化。《米小圈上学记》就是这套研发机制的成功案例。
近几年专业少儿社中的“黑马”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不仅将自身的地域弱势变为特色,并在国内外少儿出版市场取得了较好成绩。社长徐江介绍,新疆地域出版资源丰富,缺乏的只是转化能力。为此,徐江提出了扩大视野,跳出新疆做出版的策略。于是,新疆青少社接连推出了保冬妮的《小时候的记忆》、“国粹戏剧”图画书、“故事中国系列”图画书、“民族史诗”绘本等优秀作品。
专业少儿社如何保持优势?
“慢下来好起来,做高质量出版,专业少儿社已有共识。各渠道经销商也更注重上下游的合作、更重视服务。传统电商经历野蛮生长后,也在考虑如何提供增值服务。今后,店中店有可能是电商细分市场的选择。”李学谦向记者分享了参加此次少图会的感受。
明天社总编辑徐迪南也深有感触,“在这种蓬勃的表象背后正在孕育着新一轮行业洗牌的可能,出版的专业度、是否拥有核心出版能力、是否能适应中国新中产阶层的家庭孩子的阅读升级会成为今后决胜的关键。”
那么,少儿出版能否再迎“黄金十年”?专业少儿社如何保持自身优势?首先,专业少儿社需从自身着手,提升单品效益,优化出版结构,又要树立合作意识,勇担维护市场秩序的责任,共塑产业新生态。本次交易会上,各专业少儿社新品众多,有潜力的“单品”也较为显眼。詹玮玮表示,除了小猪佩奇和马小跳等畅销书,安少社的奥特曼、手痒痒绘画及手工书等动漫、益智类常销品也受到客户青睐。此外,安少社的重点图书“幻影游船”也潜力十足。浙少社的《小学生群文读本》《中国历史漫游记》等紧跟“大语文”和传统文化热,具有充足的爆款潜力。明天社带来重磅新书、世界插画大师罗伯特·英诺森提封笔之作《我的克莱曼汀号》。此外,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展位上《大吉成长记——大吉AR欢乐涂》也人气颇高,新型涂色书依然被市场看好。
其次,市场产业生态的优化离不开新增长点的探寻。深圳市少儿图书馆馆长宋卫认为,“图书馆配”是被少儿出版社忽视的新机遇,少儿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都是童书的“可乘之机”。而中少成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斌则将用户为导向的阅读服务作为少儿出版发展新引擎。在他看来,校园阅读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图书分级分类、阅读能力评估等都是新领域。
最后,精心培育潜力股,细心维护市场秩序。“这次我们请了很多图书馆及其他外围机构的人员参会,希望借此为全国少儿出版界服务好,提供创新思路。”海燕社总编辑张桂枝表示,对于少儿出版界同仁来说,这样的平台也是培育潜力股、维护市场秩序的契机。海燕社也将继续把“绘本中国”特色产品线作为重点板块,并全力打造“肖定丽工作室”,与两个科普编辑室一道,实现在原创绘本与少儿科普等细分领域的齐头并进。张桂枝强调,“加大原创力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市场秩序的管理与维护,重塑良好的出版生态环境,否则现在低折扣下的恶性网络生态链条迟早有一天会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