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单纯是真实与天才的标志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0/6/1 作者:施战军


○施战军(评论家)

《陌上花开》是“80后”作家姜银的“纯爱小说”系列中的一部,它与我们常说的“纯情小说”同中有别,相近在于都以相恋作为小说的基本线索,差异则在于它将“爱感”不再那样腻到化不开的程度,避免了为情节推动而造作刻意的纠缠,而是清风溪流一样自然流荡,并尽量做到放大情感至人生态度的哲理层面。于是,“陌上”宛如生存情境,“花开”直似生命价值。

正是因为有这份明丽的认知做底,主人公初晨恰如其名地率真和清爽,虽然是“艺术女生”身份,但是毫无这类形象常有的看似浪漫多愁实则世故多疑的惯性特征。这些年,我们的创作,为了显示所谓“深度”,往往喜欢故作复杂化性格编排,殊不知单纯可能具有更贴心的力量,叔本华曾说:“单纯始终不但是真实的标志,而且还是天才的标志。”在这部小说中,初晨有的是表情的吃惊、悲喜,也有的是内心的愿望和牵念,但她始终都纯然地对待人生的衷情之缘,也一直善意地看取身边的世相之变。在初晨和杨扬之间,虽然初晨有与杨扬的胞哥藤本的8年梦幻,但是爱的默契俊美与爱的注定曲折交错并不矛盾,光与影互相关联,实与虚彼此映照,令人更加相信俗世之中明眸的在场和天使的俨存。

从这个意义上说,《陌上花开》可谓一部袖珍本的耽美笃爱的纯情人生指南。

跟作者以往的作品相比,《陌上花开》的语言更为清新晓畅生动鲜活,整个叙述,没有一丝沉闷和滞涩,包括难度较大的身世讲述段落,也在安稳的神情中风生水起。通篇似有一种纯银的声线,这样的音色属于成长,也属于作家个性中不可泯灭的感恩情怀——看重生活的赐予,珍视天生的条件与后天的机缘。

而这美妙的叙事又掩盖不住《陌上花开》特有的质朴,那是对感情与世情的确切认知。小说到接近结尾的故事,女孩子们对富商藤本的追逐,也见出现时代较为普泛的生存主义价值倾向所导致的某种乱象,这在初晨眼中,并不设定为世相奇观,在心中也并未抽绎出予以道德评判的事理。她只宝藏美妙的部分,了无负累的慈心,足以滋养永远的纯真。初晨在自己精巧的生活和单纯的爱里,拥有了一个阔绰丰赡的世界。

《陌上花开》提示着在奇迹匮乏的时世里对生命善自珍摄的人们,无论卑微还是显贵,无论清浅还是混浊,也无论偶遇奇巧的经历还是遭受重大的考验,更无论每个人都可能有的一些隐秘与荒谬的存留,最终水落石出的,是人、是心、是信——只能是澄澈有信的人心。

《陌上花开》姜银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