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文化地产,出版集团剑走偏锋?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0/6/11 作者:田丽丽


编者按 本报5月25日第1654期2~3版专题《出版集团多元化样本考察》刊发后,收到不少读者及时反馈——充分肯定这个选题的现实意义,同时建议本报适时就多元化的某些细分领域再做深度关注,对一些做出了诸多探索的出版集团的宝贵经验和思考进行梳理,与更多谋求快速发展的集团分享。基于此,我们在多元化的众多方向中,首先选择了进军地产这个争议较大的领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敬请关注。

■商报记者 田丽丽

文化就像爱情一样,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也似乎可以嫁接在任何产业上。文化与房地产业的结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高端楼盘以文化为卖点提升商业价值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然而,当文化与地产联姻的主导者变为出版集团时,人们有些迷惑了,“文化味儿”十足的出版集团,怎么能与“铜臭味儿”十足的房地产业挂上钩?出版集团所倡导的新型的文化地产概念——围绕出版主业相关链条,以服务主业为目的房地产开发,这条路走得通吗?更让人有些担忧的是,经历过2009年的疯狂,2010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大增,房地产政策也由宽松逐步收紧。这对准备在文化地产上一展拳脚的出版集团而言,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集团加速发展的硬件支持

出版集团在房地产界的投资由来已久,比如在当地投资兴建的宾馆、饭店,在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置办的带有办事处性质的房产。用一位出版集团负责人的话说,当初投资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业务接待方便。随着近些年房地产市场的急速升温,这些房地产的价值也打着滚地上涨,成了集团一笔不小的固定资产。除此以外,也有部分出版集团把手里的闲钱以各种投资方式放在了房地产业,对于这种“闷声发大财”的做法,出版集团之间自然心知肚明,却并不都赞同——“这与主业毫无关联”,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的这一看法颇有代表性,他认为,那种一谈多元化发展就主张进入房地产、旅游、宾馆等领域的做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它们生产对象的实体、技术手段及运作平台都是完全不同、相互分割的,其资源无法有机整合,人员和机构间不能协同,不同业务之间无法融合起来。这也成为各家出版集团谨慎涉足房地产的重要原因。

然而,随着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角的吹响,《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支持文件的出台,如何实现自身加速发展,在未来文化市场上站稳脚跟,乃至成为为数不多的“大型出版航母”,成为不少出版集团认真思考的课题。于是,不少出版集团把眼光投向了极具拉动效应的地产,与以往不同的是,出版集团此次打出的是“文化地产”牌,力求把书业的优势最大化地嫁接到地产上来。有业内人士分析说,经过多年的积累,各出版集团都拥有丰厚的资金,而发展主业所占用的资金量并不大,以出版集团的文化优势打造文化地产是可行的。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陈海燕则形象地比喻说,这是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找个“硬件支持”。

质疑声中投资需谨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认同“硬件支持”并付诸实践的出版集团为数不少,“文化地产”成为2010年工作规划中的一个“热词”。如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文化产业总部基地”一期工程计划今年完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提出要“确保文化地产2010年实现销售12亿,并创文化地产品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将组建置业公司,充分挖潜,综合开发和利用集团现有物业和地块资源;安徽出版集团提出“打造集团文化地产新板块”;皖新传媒上市后以新增营业面积、预期文化地产的价值增值为亮点吸引眼球;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的部分文化地产项目已开工建设;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今年计划组建文化地产公司;江西省出版集团在海南进行了地产开发;重庆出版集团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共同投资10亿元开工建设的“重庆出版传媒创意中心”及其配套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竣工等等。

客观地说,“硬件投资”是比较保险的,毕竟不论结果如何,“硬件”本身是有价值的,也不会凭空消失,更何况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如重庆出版集团继在重庆沙坪坝核心商圈与北京王府井百货联合打造的10万平方米“正升·王府广场”圆满收官之后,又在杨家坪核心商圈成功开发了15.8万平方米的“正升·百老汇广场”项目,并引进了大洋百货主力店和众多专业店,成功打造了又一个综合性经营、环境配套齐全的文化商业MALL。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凤凰广场,自2008年投入使用以来,已成为文人汇聚的场所和集团文化产业的新增点,被南京市政府命名为“南京市文化产业园”。

各路专家学者都认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不容乐观。一位对出版集团有深入研究的财经记者提出,时间必然会改变当前的房地产暴利局面,到时候倒下的是大部分中小地产商,也包括投资房地产的出版集团。(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