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10年国有民营书业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发业内广泛反思,2011年二者会不会闪婚闪离?是否会带来两种文化的两张皮现象?或者加速出版社空壳化现象?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1/4 作者:钱 蓝


出版集团、出版社与民营公司战略合作和资本重组越来越密切和频繁,成为近年来的一大趋势。民营公司与国有出版合作也已由项目合作为主过渡到资本合作为主,包括国有出版参股控股民营公司,民营策划工作室参股国有出版社等。

近年,书业出现了许多国有民营合作的经典案例。例如辽宁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分别与知名出版人路金波、李克成立了合资经营的辽宁万榕书业和智品书业公司;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与吉林出版集团共同投资成立了吉林出版集团可一出版公司等等。除此之外,出版社近年在异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其实也多数属于与民营联手。

2010年国有与民营的合作进入磨合期,新的合作项目不像前几年那么多了,不过也有一些合作案例。例如2010年9月,时代出版旗下安徽教育出版社与王迈迈共同出资组建的时代迈迈教育出版传媒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运营。这样的合作重组是一种双赢。因为上市出版集团拥有众多的大项目选题资源,但缺乏更市场化的选题,而这正是一直扎根市场的民营公司拿手之处。这样的合作是资本市场和生产力、生产资料的互补。从渠道的角度来看,国内零售终端实行连锁化、规模化,分销也在扩大规模,民营策划如果品种不够、规模小,就会缺乏竞争力,在与中下游谈判中缺乏自信。因此,与出版集团合作也是扩大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国有民营的联姻,虽然好处多多,但也隐藏着种种风险。正如湖北海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顺华所说:“合作如同婚姻,双方都要有博大的胸怀,事业才能成功。合作能解决双方问题。但也不要有过多期盼。”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的合作,还是要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控股就是一大问题。目前不少大众社科领域的民营公司比较倾向于和出版集团合作。但一些规模实力较大的民营公司则较排斥这种合作。他们认为,如果出版社无创新能力,却要拥有公司的控股权,难以令人信服。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董事长毛文凤就表示,大集团兼并收购大民营公司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如对民营公司营销网络、策划团队的资产评估问题,就很难准确。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大平则认为,如果只与一家出版社合作,受出版社体制、人员变化等影响,风险非常大。理想模式是2~3家出版社控股时代华语。但这种想法很难实现,因为大型出版集团要明确控股,而中小型出版社又缺乏合作的资金。不过,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志鸿则认为:谁控股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产业有没有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运营能力,有没有形成专业化、职业化的管理模式。

其次,国有民营体制、文化的不同也需要磨合。合作初期双方或许有新鲜感,但国有出版社的劣势是否会渗入民营公司?出版社一旦涉足太深是否会拖累合作?出版社是否会用行政命令干扰日益市场化的出版?上海英特颂图书有限公司总裁袁杰伟说:“有些出版社还是比较僵化,对出版形势了解不够、研究不多、信息落后,对如何做好书也不够积极。” 而国有一方也担心民营一方把一些不好的习气带入新公司,如游击作风、偷税、漏税,出版不符合国家法律的图书等。

最后,国有民营的合作是否会导致出版社更加依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张秋林就强调合作的过程中,出版社要防止空壳化。该社在与天津金沙优图公司合作时,本着“让利不让市场”的原则,把渠道控制权把握在手中。而如今许多出版社与民营的合作过程中,作者、选题、渠道资源都依赖民营,出版社自身实力未得提升。国有一方也担心民营公司与自己合作是为了单纯的套现,而不把优质的资源放到新公司。

因此,面对这股合作的热潮,民营书业机构与国有资本的合作不该是一味地跟风,而是应该理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钱 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