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十二五”开局之际看擘划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1/11 作者:及 烁


伍旭升 蔡 东

■商报记者 及 烁/整理

  北京市

2010工作亮点

1.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4部作品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2. 承担18个“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全部顺利出版。“中国出版博物馆”落户北京。

3. 全民阅读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以“益民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为平台,组织开展“悦读好书,共享精品”大众有奖推荐图书活动、第九届北京图书节等一系列公共阅读活动。

4. 绩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十二五重点规划

传统出版业平稳较快发展。到2015年,传统出版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在10%以上。年出版图书品种年均增长率达到10%左右,达到20万种左右。

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内容产业与信息技术加快融合,使北京成为手机出版、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的研发、运营、体验中心。数字出版产业产值年增长率在40%以上,形成5家左右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出版骨干企业。

印刷复制业实现从单纯加工服务型向提高信息增值的现代服务型转变。印刷复制业装备和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特色印刷、数字印刷、绿色印刷、高清复制等高端印刷复制业态快速发展。到2015年印刷复制业总产出达37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培育5—6家产值5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长效机制。益民书屋实现全市行政村的全覆盖,积极推进社区益民书屋建设,城市社区新闻出版公共服务将取得大的突破,社区书屋、公共阅报栏将成为社区居民的重要阅读平台。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加快建设全民阅读示范基地。

版权保护与版权贸易水平显著提高。培育不少于500家正版产品销售示范单位,正版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作品版权登记量年均增长10%。培育10家以上年版权输出超过100种的版权贸易(输出)企业,版权输出数量年均增长1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版权交易品牌。

天津市

2010工作亮点

1.进一步健全重点出版产品生产的长效机制。精心组织201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全国古籍整理重点项目补贴申报工作,共获得国家出版基金388万元。

2.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超额完成了年度农家书屋建设任务。截至2010年6月30日,全市共完成农家书屋建设数量1668个,超额468个。

3.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作用,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

十二五开局规划

继续抓好重点产品的出版和策划工作。认真组织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规划和“十二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出版规划项目的实施,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重点出版物的出版。

建设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大力推进数字出版,发展手机书报刊,开发数字出版网络平台,进军电子书市场,设立网上书店,不断发展以新技术为依托的出版新兴业态,延伸出版产业链,探索科学盈利模式,培育天津市新闻出版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利用新华书店的品牌、管理平台及图书资源,大力开展出版物发行农村小连锁工程,积极有序地推进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网点建设,加快形成城乡协调、以城带乡、功能完备、发行有序、诚信和谐的城乡出版物市场发行体系。

大力支持非公有经济进入出版产业。鼓励支持民营发行企业与国有出版单位合作,实现双赢,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河北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实施精品战略,促进出版繁荣。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报送的《图文中国共产党年轮》(9卷本)、《辛亥革命》等5种选题被列入全国百种重点选题。

2. 实施出版惠民工程,加快农家书屋建设。2010年已建书屋5000个,在11个设区市同步启动了“我的书屋我的家”阅读演讲比赛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帮建活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3.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确定了7大类110种图书为全省全民阅读活动推荐书目,以宣传册的形式向全社会发放。开展了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河北出版界文化年货带回家惠民活动。

十二五重点规划

继续实施冀版精品出版工程。重点打造1~2本在全国有影响、两个效益俱佳的精品图书;认真组织好《燕赵文库》创作、编辑、出版计划的实施工作。壮大发展印刷、复制产业,支持以环京津地区为重点的印刷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培育和加快现代出版物流通体系建设。

切实做好版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版权培训和以“识版权、送温暖”为主题的版权普法活动。加强组织协调和督导检查,完成第二批160家大中型企业的软件正版化。

营造书香社会,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结合学习型社会建设,以“读书乐道 梦想飞扬”为主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在城市,以全民阅读活动为平台,开展以“读书 文明 和谐”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农村,以农家书屋为平台,开展以“新农村、新农民、新知识”为主题的读书用书活动;在机关,以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平台,开展以“读书增长知识,创新改变作风”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企业,以职工文化活动室为平台,开展以“读书 敬业 创新”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平台,开展以“读书 快乐 成长”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办好第四届河北省图书交易博览会。

吉林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审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 吉林品牌期刊暨“吉刊现象”宣传推介项目取得重大进展,报刊出版进一步繁荣。

3总投资5亿元的新华印刷产业园区在长春经开区已破土动工,印刷业发展势头空前强劲。

十二五重点规划

积极发展新闻出版流通、物流产业。整合新闻出版物发行渠道,重点培育主业突出、辐射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发挥吉林区位优势,加快吉林新闻出版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继续扶持农村连锁网点建设,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新闻出版物流通网络。

切实抓好公益性出版工作。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公益性出版单位的作用。认真组织实施重大公益出版活动和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三项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

大力推动音像、电子出版企业向数字化转型,鼓励其创新手段,通过互联网开展出版业务,延伸产品价值链,拓展市场空间。加快吉林省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兴业态

高度重视民文出版工作。大力推进延边朝鲜族民族出版“金达莱工程”的规划和实施,保护少数民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策划一批民文出版项目,推出一批精品力作。进一步加快国家朝鲜族民文出版基地建设。

上海市

2010工作亮点

1.全方位服务世博。推动出版物首次纳入世博特许产品,把好世博参展印刷及音像制品入境审读关,开展世博会出版物市场和版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

2.内容建设取得新成果。图书出版总产值达49.5亿元。

3.新闻出版产业加速发展。在虹口成立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首个延伸园区;金山国家印刷示范园区授牌成立,产业集聚效应初具规模。

4.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成功举办“世博阅读论坛”与2010年上海书展。

十二五开局规划

着力提高出版文化影响力。关注品牌的培育和打造,建设一批旗帜式专业出版社,巩固和发展上海在社科、古籍、科技、医药等领域领先地位。加大对优秀原创文化扶持、鼓励精品网络原创作品,2011年将继续推出原创文学作品系列。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出版产业带、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重点支持已落户张江的“辞海天下”、“新华E店”等数字内容投送平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书产业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区重点推动中国出版集团的资源数据库、“中华字库”国家工程部分项目等7大项目,大力推动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试点工程;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大力开发音乐出版制作公共服务平台、音乐教育培训中心等功能;金山绿色创意印刷示范园区发展成为接纳国际绿色印刷和服务外包转移的重要承载地。坚持项目推动,形成出版产业项目库,聚焦推动资源数据库、数字化内容投送平台和内容资源转化及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形成2~3个资源含量、交易额、商业渠道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数字内容投送平台,1~2个海量数字内容转换和加工中心。聚焦三网合一的机遇,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和试点。

着力加快出版走出去步伐。搭建上海出版“走出去”平台,积极开拓欧美等主流市场。通过国际发行业巨头拉加代尔集团集团在北美、欧亚和大洋洲等地区的销售网络,展示推广包括“文化中国”丛书在内的上海出版产品,使之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窗口。2011年春节期间,上海新闻出版发展公司与拉格加尔集团将联合举办中国图书春节全球联展,在10个国家、100家书店同时举行为期3周的中国外文版图书展销活动。

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上海城市特点的书报刊公共发行体系,鼓励发展中小型特色书店、专业书店、社区便民书店,以及社区阅报栏等。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工程,以“书香上海”、上海书展和“4·23”世界读书日等重点活动为抓手,做大做强上海全民阅读活动品牌。适应读者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变化,拓展全民阅读新领域,打造网上、手机等全民阅读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无锡日报报业集团等4家单位获批互联网出版许可,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首批获准从事电子书复制业务。

2. 在全国首创对省财政补助地区农家书屋工程进行绩效评价,利用信息系统动态监管各地农家书屋。

3、昆山市在全国县级市创造了版权工作的十个“第一”,被国家版权局列为全国四个优秀案例示范调研点之一。

十二五重点规划

优化结构,转变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新闻出版传统产业升级计划、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具有先导性、带动性的重大新闻出版项目为抓手,加快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兴出版业态,优化新闻出版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区域结构,推动新闻出版业实现科学发展。重点建设南京出版发行、苏州印刷复制、无锡常州动漫创意、太湖国际包装印刷城等产业示范基地或产业中心,积极推进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着力提高新闻出版业集约化发展水平。

改革体制,增强新闻出版业发展动力。继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指导和支持出版单位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大胆探索事业编辑部改为实体分社(中心),鼓励运用各类市场手段,加快市场主体、市场要素、流通领域建设,促进集团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特做优、民营企业规范发展。

积极培育外向型新闻出版企业,鼓励和引导出版单位通过中外合作、在外设立机构、参与国际会展等方式,积极开展对外新闻出版交流,加强出版物“走出去”生产,努力构建版权、产品、实体、资产等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走出去”格局。

促进新闻出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深入推进“扫黄打非”斗争,扎实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进一步做好软件使用正版化工作,坚决遏制各种侵权盗版行为。

安徽省

2010工作亮点

1. 农家书屋建设成效显著,有效开展农家书屋阅读电视讲演大赛,三名选手分获全国特等奖、最佳口才奖、省局荣获优秀组织奖。

2. 全省出版产业快速增长,发挥产业规划引导作用,以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和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为龙头,鼓励扶持报业、出版、发行三大集团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联合、重组。

3、积极参与徽商大会,促成总署与省政府签署《加快推进安徽新闻出版强省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4. 市场监管和版权工作凸出,2010年8月,成立省版权交易中心,并举办首批版权项目推介会。

十二五开局规划

实施精品战略。组织实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重点新闻出版工程和重大主题出版活动;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加大品牌建设的资金扶持和宣传推介力度,深入发掘徽文化底蕴,扶持并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竞争力的新闻出版强势品牌。

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调研,研究落实改革配套措施,促进转企改制的出版单位加快发展。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抓好试点,加快推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工作。针对全省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面临的新情况,研究制定完善执法工作意见。

加快转变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建立重点项目库和重点企业单位联系制度,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立一个全国区域性出版物发行中心,培育一个国家级印刷产业基地。认真做好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博览会的相关组织工作,依托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基地培育数字出版、电子书等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产业。

继续推进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家书屋建设,2011年新建书屋6924个,2012年再建成2923个,实现农家书屋覆盖全省每个行政村;同时,着手推进城乡阅报栏工程和社区书屋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全民阅读报刊行”等活动开展,积极筹办“江淮读书节”,努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全民阅读品牌。

福建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对台工作取得突破。积极推进闽台出版交流合作工程立项和建设工作,2010年举办多项海峡两岸新闻出版交流与交易会,如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金门书展等。

2.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农家书屋3132家;在宁德、福州召开山区片、沿海片农家书屋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力实施全民阅读工程,举办“书香八闽”全民读书月等活动。

3.“扫黄打非”与版权工作不断深化。加强与海关、边防等沟通,建立“扫黄打非”联合封堵快速反应机制,在全国表现突出。

十二五开局规划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成果。加快推进闽台出版交流合作工程立项,抓好对台项目论证和申报,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指导推动海峡书局与台湾有关出版企业合作;继续组织海峡两岸新闻出版交流活动,支持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海峡出版合作中心等对台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天下妈祖网、两岸经济合作新媒体服务平台等对台数字出版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开展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建设,推进报刊分类改革,并与报刊治散治滥结合,试行报刊退出机制。抓好印刷工业园建设,积极争取对印刷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质认定,开展印刷、复制、发行业纠纷排查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健全小城镇出版物发行网点,在全省22个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小城镇新建、改建出版物发行网点,为城镇群众购买出版物提供方便。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继续推进农家书屋工程,积极开展农村阅读活动,2011年计划建立农家书屋3132家;创新第五届“书香八闽”读书月活动形式和内容,要将城市阅读活动与农村阅读活动相结合,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相结合;加强公益性出版工作,抓好中小学教材出版管理工作,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大力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

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适当下放审批权限,把印刷发行部分审批项目委托设区市局办理;筹建新闻报刊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开拓数字化报刊管理;举行全省非法出版物及盗版制品集中销毁活动。开展著作权法颁布20周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宣传周活动;抓紧成立省版权协会,筹备设立版权交易中心。

河南省

2010工作亮点

1.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新闻出版业的活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截至目前,2009~2010年5200个农家书屋建设3.任务已全部完成并组织了督查验收,总体质量超过往年。筹划参加“河南省世界知识产权宣传周暨河南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果展”活动。

4.扎实开展侵权盗版音像制品专项整治行动、“保护知识产权,反盗版天天行动”和“绿书签”活动;认真做好上海世博会版权保护工作。

十二五开局规划

认真抓好图书、音像制品选题管理,加强对重大选题的出版审核把关,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对涉及政治内容和敏感问题的选题要从严审查。继续妥善做好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舆论掌控和引导工作,采取通气会、审读引导、诫勉谈话、依法处理等形式,确保在舆论宣传上不发生大的失误和偏差。

积极做好省报刊分类改革的调研摸底工作,同时要把报刊转制与推动报刊资源整合及报刊治散治滥相结合,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完善报刊评估退出机制。

大力支持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两大领军企业加快联合重组、资源整合、上市融资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规模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借壳上市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加快获得国家证监会审核,争取2011年上半年恢复股票交易。加快完善以集中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支撑的大市场大流通体系建设,支持大河物流公司、河南新华物流公司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力争成为立足河南、覆盖周边、辐射全国的大型新闻出版物流企业。(下转第22版)


(上接第23版) 于友先


王岩镔


聂震宁


孙月沐


刘 战


任志鸿


■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


■欧日胜 (图书联盟网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接第21版)

  湖南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出版物审读工作突出,被总署评为“全国审读工作先进单位”。

2. 产业多元化发展初具规模。鼓励报刊出版单位多元经营,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顺利落户,成为第四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3.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南传媒和天舟文化正式挂牌上市,中南传媒是中国出版传媒业全产业链整体IPO第一股;天舟文化是中国民营图书出版传媒业第一股。

4. 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首届“三湘读书月”为抓手,举行了“红满潇湘-红色经典朗诵会”等一系列活动,在全省开展读书活动。

十二五重点规划

进一步壮大新闻出版产业实力。抓紧筹建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尽快启动基地选址工作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督促落实省新闻出版重点项目库的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长沙印刷科技产业基地、望城国家级生态型印刷产业基地、奔腾集团承接产业转移印刷基地等重点园区建设,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的引导扶持和督查指导,积极发挥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和聚集效应。

加强发行网络建设。推进新华书店、党报党刊等加强发行网络建设,加快推进邮政报刊亭、民营书店等发行企业连锁经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身农村发行网点建设,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支持民营书业健康发展。加强对民营书业的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继续引导出版单位整合出版资源,支持省内出版单位与民营出版公司合作或整合,进一步扩大出版规模。

推进新闻出版企业改制上市和兼并重组。抓住当前新闻出版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总结中南传媒、天舟科教上市经验,支持体坛周报等改制上市。充分运用划转、重组、兼并等形式,整合出版资源,推进组建体坛传媒集团、潇湘传媒集团、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今日女报集团,进一步提高全省新闻出版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开发能力。

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城乡阅报栏、阅报屏建设工程试点。在全省选取5000个已建成农家书屋的行政村,每村投入1600元建设阅报栏,改善农村“看报难”现状;鼓励省内报刊社主动引入多种资本,在条件较好的城区建设阅报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东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抓住时机,服务大局见成效。抓住世博会、亚运会举办的机遇,出版了一大批优秀读物。

2. 倡导版权,保护服务出新举。

3. 出版公共服务再深化。开展“阅读专线”为省直机关干部职工读书购书提供优惠;全省新增农家书屋(社区书屋)7860家,顺利完成“十一五”的工作任务。

4.出版市场内外创新举。参与深圳文博会等展会,组织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等国际展览会,推动广东出版界与海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有6家印刷企业获第61届美国印刷班尼金奖17个。

十二五重点规划

加强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工程建设,参与支持东西两翼和山区文化建设工作,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全民阅读,认真参与组织好“南国书香节”,推动各地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参与组织举办“农民读书节”,主办开展“全民阅读报刊行活动”,参与开展“读书积极分子”评选活动。

加快发展数字出版。建立“数字出版服务及管理平台”、“出版资源智能化数据库”,推动自主创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大力扶持具有基础性、关键性、领先性的重大数字出版项目,加快申报国家级广东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工作进度,搭建广东数字出版产业的主体架构,打造广东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出台有利于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加强版权服务与管理。继续评定“版权兴业示范基地”,扩大在版权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建立“版权基层工作站”的成果,推进广东南方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和广东省版权保护中心的建设,构建全省版权贸易中介服务平台体系。创新版权行政管理手段和行政执法模式,扎实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开展企业软件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为平台,集中开展系列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继续开展版权培训工作,加强对社会各界版权知识教育。开展认定“最具价值版权产品”工作,支持广州、中山等符合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和认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佳版权实践调研点备选地。

广西区

2010年工作亮点

1. 出版宣传创佳绩,接力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一批桂版图书相继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2. 积推动新闻出版“走出去”,成功承办越南、印尼中国图书展销暨版权贸易洽谈会。7种图书版权贸易图书入选第九届(2009年度)全国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

3. 积极推进“省部战略合作”和区域战略合作。组织草拟新闻出版总署同广西自治区政府共同促进广西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民族文字出版及数字新媒体基地建设和宣传发行阵地建设项目已纳入“东风工程”。同重庆、河南出版积极合作。

十二五重点规划

着力抓好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和扩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规模,“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9000个农家书屋,到2013年,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

以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等形式建立广西全民阅读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广西籍读者或在广西工作、学习的外地读者购买桂版图书的补贴,桂版图书巡回展销补贴,设立广西读书节等。通过设立此奖励资金,引领全民阅读,从而在广西形成多读书、乐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

继续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推进新闻出版企业股份制改造,并进军资本市场;提高出版传媒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快推进各大集团股份制改造,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媒体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力争有2家企业集团成功上市,进军资本市场,打造资产超过百亿元、销售超过百亿元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企业集团。组建若干地市党报集团,支持和推动南宁日报、桂林日报等条件成熟的市级党报组建报业集团。推进期刊改革,扶持广西出版杂志社、广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当代广西等期刊品牌做大做强。

继续推动和实施中国出版走向东盟。办好一年一届的中国—东盟书展及相关活动,加强桂台出版交流与合作。

海南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总额达5.91亿元码洋;全省印刷工业总产值达12亿元。

2. 组团参展第20届全国图书博览会和成功举办“第二届海南书香节”。

3. 全面推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已建成农家书屋1279家。

十二五重点规划

加大新闻出版行业改革和发展力度。加快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和党报党刊发行的改革工作。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在2010年薪酬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和薪酬分配制度。

指导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巩固改革成果,推进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项目;全面整合图书、教材、音像、文具、数码等业务,实施连锁经营,调整各产业布局及结构,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转变发展方式,稳住主业,大力拓展文化数码、广告、地产等相关产业,提高效益,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门店软硬件建设,全面实施星级门店建设,提升门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组织实施“十二五”重点出版选题的出版工作,策划出版海南国家旅游岛发展研究丛书和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六个定位出版系列图书。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组织评选海南省第二届图书政府奖。组织2009~2010年度优秀期刊表彰复评。积极申办2012年图书博览会。

指导、扶植和支持规模的纸箱包装企业,大力帮助数码印刷企业,提高印刷企业产品质量,继续做好印刷企业的监管。

组织实施公民旅游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图书、报纸和期刊大力宣传国际旅游岛,丰富公民的旅游知识,提高公民的旅游意识,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步伐。

贵州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转企改制不放松,稳步推进有新举。初步确定在贵阳市金阳新区建立以印刷业为支撑,带动文化创意、数字内容设计研发等产业发展的文化出版产业园区。

2. 农家书屋建设新,数字服务送农家。建设“数字农家书屋”200个,实现网上阅读、脱网阅读、下载和打印图书文档等功能,让建成的农家书屋能长期有效的发挥“惠农”作用。

3. 版权保护工作重,推广形式有多样。开展以“读黔版图书,爱多彩贵州”为主题的“世界图书日、世界知识产权日”读书宣传活动,增强了人们的版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作品自愿登记,开展2010年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

十二五重点规划

公共服务、事业发展方面:(1)申请并承办全国书博会。举办地点拟设在贵阳市金阳新区会展中心。(2)完成在所有行政村建一个农家书屋的任务,拟建13000个左右农家书屋。将贵州数字图书馆引入“农家书屋”,使“农家书屋”实现数字化。(3)整合资源,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本好书、一份好报纸、一本好期刊等各类出版媒体的“一个品种工程”战略,以带动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4)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和优秀图书评奖活动,计划在全省掀起全民读优秀图书活动的热潮。

数字内容、网络出版及手机出版方面。(1)启动全媒体内容提供及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实现选题及产业发展项目的采集、收购(或征集有奖活动);实现对外买进及卖出;实现融资交易等。(2)动漫产品或部件交易网建设。启动贵州子墨动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动漫交易商城》项目,建立动漫资源和信息中心。(3)建设本版图书数字图书馆。(4)手机出版业务试点工程建设。以点带面,开拓手机出版业务市场。

印刷业发展方面:(1)建设 “贵州文化出版产业园”,采取分三期建设的原则,第一期(2011~2012年)以吸纳印刷及出版企业入主为主,形成产业集聚;第二期(2013~2014年)吸纳印刷上下游文化企业;第三期(2015~2016年)提升社会影响力,占领文化产业高地;(2)建设遵义市包装装璜印刷产业园。(3)新建贵州日报社新印务基地。(4)支持贵州新华印刷厂数字印刷及现有数字印刷企业的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改造。

云南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步伐加快。2010年建成书屋总量达6606个,覆盖全省47%行政村,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建成4000个书屋的任务。

2. 民族文字出版工程不断推进。云南少数民族文献数字化出版及软件完善与开发项目被列入全国新闻出版业发展项目库。

3. “走出去”有新突破。抓好“桥头堡”机遇,申报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中心”公益建设项目和“云南国际图书动漫城”等产业建设项目。与越南、泰国等国领事座谈,组织考察,形成合作项目。

十二五开局规划

组织好重大选题出版和宣传。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和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内容,打造一批体现国家出版水平、代表云南出版形象的出版物,提升云南新闻出版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贯彻实施“桥头堡”战略为重点,推进新闻出版项目建设。西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基地项目实施方案已完成,2011年争取早日开工建设。继续推进“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中心”公益建设项目和“东盟国际图书城”产业建设项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同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紧密联系和协作。

做好行业规划,加快产业发展步伐。重点是以项目为抓手,同时引导各地立足烟、茶、药业、旅游业等优势,积极发展边境州市包装印刷和发行业,建设和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带。

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维护群众文化权益。继续抓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2011年建设5327个农家书屋,并努力使书屋向自然村延伸。积极探索报刊进村入户工作,争取在各村建设“阅报栏”,一个阅报栏至少有5份报纸,把报刊、杂志向基层延伸,使基层群众能够有书读、有报看。

重点抓好“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中心(西南少数民族出版基地)”和“东盟国际图书城”等项目的实施,还将形成行业发展的项目库。

西藏区

2010年工作亮点

1. 事业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区新闻出版业总产值5.3亿元,占全区GDP的1.2%,继续保持了12%以上的发展速度,继续呈现健康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2. 大力推进农(牧)家书屋、社区书屋、寺庙书屋、职工书屋建设,新建了730个书屋。

3. “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与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为成员单位,建立了以查堵“藏独”反动出版物及宣传品为目标的“珠峰”工程,建立联动长效工作机制。

十二五重点规划

全力推动新闻出版事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按中央指出“扶持优秀藏语文图书、音像制品出版”的要求,大力支持藏语言文字出版产品生产基础建设,积极推动藏语言文字出版产品的生产,大幅度增加藏语言文字出版产品的供给。要围绕建党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自治区成立45周年和中央提出“老西藏”精神20周年等重大活动,着手组织献礼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工作,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群众好的主旋律。

进一步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和重大项目的意见》第一条提出:“逐步解决寺庙书屋问题”的要求,认真抓好寺庙书屋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进寺庙工作,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达到寺庙广大僧众,积极配合开展寺庙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出版物对广大僧众的教育影响作用。

实施推广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先进文化的重大出版活动和重点工程,加大对特色旅游、藏医藏药、民族手工、高原生物、生态环保等支柱产业的出版选题开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陕西省

2010年工作亮点

1. 服务大局,营造良好的出版物市场环境。实施首届陕西图书奖评选活动,助推精品生产,7种出版物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50余种图书获省部级以上奖项。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和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2. 服务民生,搭建群众共享出版发展成果新平台。首次组织开展“三秦书月”为主要载体的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农家书屋出版物配送启动仪式、农家书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并在全国首创“卫星农家书屋”,开拓农家书屋数字化新模式。

3. 服务行业,构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快车道。加大对陕西出版集团、陕西新华发行集团经营指标考核,培育市场主体。实施项目带动,与西安经开区联合创建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与西安高新区联合创建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十二五重点规划

陕西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主要目标是:全省新闻出版业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及全省文化产业增长速度,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实现新闻出版强省的奋斗目标。

通过实现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从出版弱省向出版强省 “两个跨越”;加快完善新闻出版业要素市场体系、健康繁荣的大市场大流通体系、安全的投融资体系和科学管理体系“四个体系”;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和全民阅读等公共文化工程;实施陕西新闻图片资料中心、西部国际图书城等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加快西安国家级印刷包装产业示范基地、西安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西部版权贸易中心、西北(新华)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等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等途径。

争取到“十二五”末,建设2~3个数字出版产业集群,形成3~5个网络出版强势企业,全省新闻出版业力争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两个翻番、两个高于”:全省新闻出版业实现年销售298亿、利润26亿,增长速度高于全国行业和全省经济平均增长。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形成1到2个产值超过100亿,2~3个产值超过50亿,3到5个产值超过30亿,6到8个产值超过10亿,一批产值超过1亿的新闻出版产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宁夏区

2010年工作亮点

1. 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

2. 严把五关,加强图书出版业的管理。

3. 管理服务并重,促进印刷发行业健康发展。

4.强化数字出版管理。

十二五开局规划

继续指导、协调、配合做好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要求,指导出版单位妥善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继续做好农家书屋的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完成好1475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争取到2011年底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村村有书屋”的目标。

加强印刷企业和出版物市场监管,积极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按照“三定”方案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继续开展专项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支持、指导出版单位做好精品图书的策划、出版工作,争取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平台,推动我区出版业发展。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