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报记者 潘启雯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10年的热点文化事件“江河纵横”、“峰峦林立”,有叫好、有称奇、有拍案,让人交口评论不休的更是不少——新的高点总在被突破,新的标尺也不断在更新……但这些令我们悲、令我们喜、令我们惊、令我们思的诸多人与事却已随着时间远去成为历史。然而,岁月能衰老容颜,但不应衰老记忆。此时此刻,让我们用回望和盘点对抗遗忘。
我们不敢奢望通过回望和盘点全面展示2010年中国文化的全貌,但至少希望能够记住几个有意义的“节点”。虽然视角各有不同,观点千差万别,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回望和盘点能够获得拉开距离后的客观,获得尘埃落定后的从容——理性与建设性,永远是我们审视这些热点文化事件的基础。
微博搅动出版和阅读
“今天你微博了吗?”这句话成为了2010年大家见面的问候语之一。微博在2010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中国风起云涌。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世界——象征着网络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力量,2010年进入微博时代。《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中国微博正在以“井喷”的方式迅速发展。
尽管微博并不是在2010年才诞生的,但它在中国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热潮,却是2010年才发生的事:“Google退出中国”、“王家岭矿难”、“南平杀童事件”、“玉树地震”、“富士康连环跳”、“宜黄血拆”、“上海火灾”……无数的重大新闻背后,人们在微博上分享信息、PK观点,一个话筒搭上了另一个话筒,无数的声音开始激荡……
将新书发布会搬到微博,就出版业热点现象与事件发表观点……随着微博的日益兴起,其也在搅动出版和阅读:出版社(出版公司)开设官方微博,通过这个全新的信息平台,借助其短小、快捷、开放、互动的特点,达到宣传新书和推广品牌的目的。难能可贵的是,在新浪微博“文学·出版”板块,更是活跃着多家知名出版单位及图书公司,例如重庆出版集团、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新星出版社、万榕书业、磨铁图书、读客图书等。此外,何建明、“金黎组合”、沈浩波、路金波等多位知名人士,都通过微博或介绍旗下新书,或谈论出版界热点现象及事件,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影响指数:★★★★★
点评:140字的信息有价值吗?对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记录吃了一顿大餐、与哪个朋友合影的事情,这种信息的碎片化让人目不暇接。然而,当出版和阅读的现实照进微博的梦想,一切都不再单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甘于作沉默的大多数,开始发出微小的声音,而这些微小的声音,又通过网络工具,聚合成进步的大力量。
文学期刊集体涨稿费
从大蒜、绿豆到房子都涨价了,但中国文学刊物的稿费11年来却一直未变。2010年10月11日,《收获》、《上海文学》等文学杂志高调宣布其稿费标准将大幅度提高,新标准将是原标准的2~5倍,即从原来的千字80元上调至最少千字200元,有些好稿的稿费甚至可涨至原来的5倍,达到400元/千字。此次《收获》、《上海文学》等杂志上调稿费的“星星之火”,是否可以“燎原”,从而引发全国文学类期刊稿费的全部上调呢?给文学期刊投稿是否能够像20世纪初那样不但可以维持生计,甚至还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上海文学期刊“猛涨”稿费,使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稿费高地”。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稿费提高之后,纯文学期刊是否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比较难说了。
影响指数:★★★★☆
点评:除了稿费,提高用稿机制,做到“一碗水端平”才是纯文学期刊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曹操墓发掘引发图书出版热
“一代枭雄”曹孟德大梦初醒般,震惊了21世纪正忙于关注房产和股市的人们。2010年到来的前5天,“曹操大墓”突然宣布在河南安阳被发现,几千年中国人关于古老英雄的遐想,刹那被激活。“曹操墓”的争论引发了2010年将近一整年的真假之辨。在它面前,经历了1000多年渲染的奸雄争霸的传说,仿佛颜色尽失。
关于曹操墓真假的争辩,引起了一场全国广泛关注的“曹操热”,图书出版行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商机,关于曹操读物的出版热持续发酵。2010年10月20日,安阳县委宣传部召开长篇历史小说《魏武挥鞭》出版座谈会。该书是安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更明历时半年写出的关于曹操故事的新作。据介绍,仅安阳市的作者2010年就出版了5本有关曹操故事的书籍。
另外,还有《曹操大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曹操传》(吉林大学出版社)、《曹操十讲》(哈尔滨出版社)、《阿瞒出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喋血中原》(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像曹操一样活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曹操起家智典》(中国文联出版社)、《睁眼看曹操》(中国华侨出版社)、《说曹操》(中华书局)、《曹操秘史》(新世界出版社)、《千古之谜曹操墓 》(河南教育出版社)、《曹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曹操全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重读曹操 》(巴蜀书社)等。
影响指数:★★★★☆
点评:可以说曹操墓的发掘,对于我们普及三国文化,了解三国历史起到了推动作用。
“张悟本事件”的追问和反思
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形容此刻张悟本对媒体“爱恨交加”的心情,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2010年2~4月份,通过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迅速蹿红的张悟本,没想到仅仅一个月后,自己的“养生神话”却因为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一则题为“‘神医’是怎样炼成的”报道而迅速破灭……
张悟本“成名”和“破灭”的速度之快都堪称神话,那么背后暴露的是什么?有人说,这应该算是一起公共卫生事件。养生类图书连续4年领跑出版市场,折射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及医改的失败;因为版税与看病收入相比,有着天壤之别使得专业医生“不屑”做医学普及工作。据统计,医学科普工作大多是非专业人士在做,2009年健康图书畅销榜的前20名里,作者是专业医生的仅有3本。有人说,这应该算是一个出版事件,而暴露的是各环节严重失控的问题。
影响指数:★★★★★
点评:一个张悟本倒下了……养生类书籍也被打入“冷宫”,出版过养生类书籍的出版商对张悟本的“恨”有口难言,始于2007年的“养生类书热”暂告一段落。张悟本的“倒台”,似一盆冷水泼向广大普通读者,打击了他们对媒体捧出来的养生专家的盲从,也让他们清醒过来,冷静地看待养生,而放弃依赖“秘方”的投机心理。
学术“诚信危机”席卷社会
2010年可谓是“学术争端”频出的一年。2010年3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彬彬公开著文,称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晖写于20多年前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同名图书于199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存在多处抄袭。此后4个多月,质疑者和“挺汪者”曾展开多轮交锋。“汪晖事件”不断升级,数十名知名学者和教授联名要求清华大学调查此事,当事人汪晖一直没有直接回应,也没有公开露面。在舆论激烈争论将近半年后,汪晖在接受新加坡《联合早报》采访后,向王彬彬发了律师函,希冀以法律途径,解决“学术争端”。
“汪晖事件”余波未平,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迅速又成为新的学术关注事件。网友Isaiah发帖称,朱学勤早年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同名图书于1994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公开出版发行)存在抄袭嫌疑。朱学勤本人第一时间回应,吁请母校复旦大学与现在所在的上海大学立即启动学术调查程序。2010年7月13日,朱学勤向复旦大学递交了正式的调查申请。
2010年8月29日,曾创办中文网、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的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北京住所附近遭到歹徒袭击受伤。9月21日,案件告破,主要犯罪嫌疑人华中某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主任肖传国因故意伤害罪被捕。该案起因是肖传国认为方舟子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肖传国为报复买凶作案。
学术界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管这些争论的背后孰是孰非,毫无疑问,一场“诚信危机”正在弥漫……
影响指数:★★★★☆
点评:当下的学界,作弊造假者众,但揭弊者也不少。已经揭露的抄袭造假事件,涉及的人很多,但很少有像“汪晖事件”这样,引起如此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是个人恩怨,也有人认为揭弊者别有用心,甚至还抛出了“阴谋论”。当然,更有人觉得这种把学术争论放到媒体上热炒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打乱仗”的做法,根本不利于学术环境的改善。
“袁腾飞与磨铁版税之争”事件:
牵出出版陋规
畅销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作者袁腾飞与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总裁沈浩波的“矛盾”最先是在网络上爆发的:2010年5月6日,袁腾飞通过人人网发出《给磨铁图书的律师函》、《关于“玩意3”为非法出版物等的郑重声明》,随即媒体大多以“沈浩波拖欠袁腾飞176万元”的标题报道放大这一事件,这时的沈浩波感到非常愤怒,他很快以“敬告袁腾飞:不能如此厚颜无耻”为题进行回击,并在两人“矛盾”公开的一个星期之后,高调召开了“袁腾飞诉磨铁违约事件新闻发布会”,沈浩波花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以PPT的形式“全裸”公开了与袁腾飞的合同细节、支付凭证、销售数据、全国发货明细台账。
自从“袁腾飞与磨铁版税之争”开战以后,引发了媒体的高度揣测,两人的“矛盾”究竟是版税之争还是诚信之争呢? 其实,对于日益产业化追求畅销书的书业来说,“袁腾飞与磨铁版税之争”不是一个独立事件,发生在出版社与作者之间的“纠葛”,历来是屡见不鲜。
影响指数:★★★★★
点评:作者和出版商之间的“误会”是愈演愈烈,最大的原因不是机制的问题,而是因为信息不透明引发的相互猜忌,这些矛盾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的机制来解决。因此,类似“袁腾飞与磨铁版税之争”事件的发生应值得书业重视。
“文化啃老族”频频拿古人说事
《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现代名著、武侠经典,影视改编与翻拍胜过走马灯,你方唱罢我登场;从炎黄故里、姜尚故里,到老子、庄子故里;从曹操、华佗故里,到诸葛亮、赵云故里,再到四地争抢曹雪芹、五省七地争二乔、两国四地抢李白,不仅历朝历代名人被翻了个底儿朝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观音菩萨是热门人选,就连臭名昭著的西门庆竟也成了香饽饽。
五千年传统文化信手拈来,被涂脂抹粉,戏谑调侃。当代文化真的乏善可陈到只有躲在老祖宗的麾下才能讨生活?“文化啃老族”频频拿古人说事,举文化大旗,打的却是速成名、速得利的算盘,做的是靠文化发大财的梦。背对时代,挟持古人,“啃老”透露了文化自信的贫瘠苍白,折射了当今时代文化创造能力的缺失。倘若文化不再以文化人,而只沉湎争名谋利,我们将以什么面目面对子孙?
影响指数:★★★★☆
点评:“反对啃老”成为2010年文化界的主流声音。不是反对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而是反对如此粗暴、随意地“拿来”传统文化。“反对啃老”呼声的背后是对文化原创力的呼唤。
“张爱玲年”:从未远去的传奇
2009年,曾被张爱玲在遗嘱中要求销毁的小说《小团圆》,在她过世14年后,由台湾皇冠出版社“违规”出版了。这部张氏“最神秘”的作品,一经出版就轰动文坛。但张爱玲留在世上的文字仍有余烬。2009年,宋以朗透露,在张爱玲诞辰90周年的2010年,将更多张氏遗作变成铅字面世。
宋以朗没有食言。2010年7月,《张爱玲私语录》在香港书展首发港台版,这也是2010年“张爱玲热”的开端;2010年4月,张爱玲英文小说《雷峰塔》、《易经》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部作品与《小团圆》合称为“张爱玲自传体三部曲”;12月,张爱玲自传性散文《异乡记》在杭州首发。在2010年这个“张爱玲年”里,有张爱玲的地方,有宋以朗。
2010年9月,宋以朗所筹办的“张爱玲诞辰九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雷峰塔》、《易经》中文版新书发布会”,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这是2010年之中张爱玲纪念活动的高潮,大批学者、媒体汇聚香港,成就了一场“为了张爱玲的聚会”,而《雷峰塔》、《易经》是否属于自传体小说及如何看待张爱玲小说中的自传性因素则成为讨论最热烈的议题。
影响指数:★★★★☆
点评:作家总是有着超乎寻常的记忆力,张爱玲记下了她经历过的一切,写下了远远丰富于她生活的小说,这是阅读她小说的人真正的财富。
“羊羔体”诗歌获鲁迅文学奖引质疑
2010年10月19日,“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公布,其中车延高的诗歌《向往温暖》位列诗歌类获奖名单之中。然而在当天,一位名叫“陈维建”的人便在其微博中发表一则名为《“梨花体”后“羊羔体”?》的短信。
其内容为:“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诗《徐帆》:徐帆的漂亮是纯女人的漂亮/我一直想见她,至今未了心愿/其实小时候我和她住得特近/一墙之隔/她家住在西商跑马场那边,我家/住在西商跑马场这边/后来她红了,夫唱妇随/拍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片子。”8分钟以后,他又作微博名曰《车延高的‘羊羔体’诗会红》。微博内容简单,只是转引了车延高的另一首诗歌《刘亦菲》的部分内容。此后,“羊羔体”一词不胫而走。
“羊羔体”的叫法来源于车延高的名字。“羊羔”为“延高”二字的谐音。因其写的诗获得鲁迅文学奖而备受争议:有的人认为“羊羔体”的获奖意味着鲁迅文学奖的死亡;有的人认为文学已经多元,文学奖项也应有多元化体现。虽然中国的知识分子一直有着“文优则仕”的传统,但如果一个官员作家获了大奖,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是作家的官员身份,而不是他的作品。与之相随的一个话题是:将文学奖授予官员,是不是代表着文学奖的“堕落”?
影响指数:★★★★☆
点评:当诗歌成了“可笑的装饰”,成了借助八卦才能被记起的文学形式,成了大众娱乐的“词牌”,曾经的诗歌注定是沦落和颓废了,最起码,这一次颓废成了一起网络热点事件的由头。另外,官员写诗在中国历史上本来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历史上的大诗人没当过官的可谓寥寥无几,而偏偏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学一旦与权力沾边,就不免让人“浮想联翩”。
流行语在出版内外的“疯狂”流传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新潮的标题,立刻引发热议。有网友将这一标题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后,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
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报纸语言的新期待。亲切、平民、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反之,官腔十足、生僻冷涩的词汇,已经越来越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
除“给力”引人关注外,“屁民”、“蒜你狠”、“豆你玩”、“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校友”、“蚁族”、“围脖”、“蛋居”、“胶囊公寓”等。
至于广为传播的《楼市三字经》,更成为今年网络流行语家族中的新宠。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民间教育中的古老手法,模仿宋人王应麟写的《三字经》,清人李毓秀写的《弟子规》,车万育写的《声律启蒙》。这些儿童启蒙读物的形式,三个字儿一蹦,朗朗上口,易懂易读:“庚寅春,真疯狂,众央企,抢地王……立秋至,人心凉,越盼降,越断肠。”这种三字经式的“儿歌”,这样的“方言”,这样的“边缘之声”,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网友们惯用的“恶搞”技术。它是人们心底流出的声音。面对它,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影响指数:★★★★☆
点评:一连串新的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勾起了人们的联想,甚至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语言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