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为行业提供经得起检验的科研成果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1/28 作者:金 霞


□采访人:金 霞(商报记者) ■受访人: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辉煌历程,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艰苦中创业,在空白处探索,在创新中跨越。历经25年,一个以出版科研为核心竞争力,以出版经营为重要支撑,以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基础,以全方位服务为保障的高端科研院团的雏形已经显现。

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之后不久,记者如约来到院长郝振省的办公室。门上“所长”的铭牌,还没来得及换成“院长”,但他的日程表却明显比过去要满得多了。

“当好智库和外脑,服务总署决策和行业改革发展”。“以前是‘吃不到’,后来‘吃不了’,再后来‘吃得好’,现在想要‘吃得全’”。“科研成果不能‘躲在深闺人未识’,只有广泛传播,才能有效呈现其意义”。“要让员工在这个充满文化理性的单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谈及发展,谈及未来,他想得更深更远……

□自您1999年调任科研所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科研所各项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提升。您的主要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最近5年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原有的学术研究、理论建设、业务探讨等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成为总署党组和行业信得过、用得上、比较得心应手、不可或缺的一支科研队伍。主要在四方面得以拓展和强化——

一是向政策科学拓展。我们紧紧围绕服务改革发展,参与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为推动新闻出版业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如参与出版业改革发展指导意见、数字出版产业指导意见的制定;加强科研咨询服务,努力当好智库和外脑,如出色完成“中国版权相关产业经济贡献调研”、“小康社会出版业发展指标体系”等重大项目;参与行业中数项与规划相关的科研论证工作,如“‘十一五’中期产业评估” 、“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研究、新闻出版业重大项目库的论证和筛选等。

二是向经济科学拓展。科研所这几年加大了对产业的倾斜和关注,成立了经济研究室,吸纳经济学方面的骨干,圆满完成了总署委托的“图书定价水平评估”项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家版权局委托的“版权相关产业的经济贡献率调研”项目,以及首次在全国开展新闻出版产业调查并发布《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等重点研究课题,得到了高度评价。最近原总署信息中心统计处成建制地放到新设立的研究院来运行,也反映了我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除服务于宏观决策外,我们还服务于微观决策,为出版发行单位的重大战略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如为中国出版集团所做的打造国际一流出版传媒集团的战略规划、最近为湖南天舟公司做的上市方案等,都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认可。

三是向技术科学拓展。为适应数字出版的发展,科研所创建了国家级多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并成功推出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投入近2亿元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国家重大工程由科研所具体组织实施,进展顺利;出版标准化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承担了科技部“新闻出版标准体系研究”,顺利组织制定了《出版术语标准》、《网络出版标准》等行业标准。多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还对市场上的十几款电子书进行测试,在技术指标制订、技术和内容的结合、标准化的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几十条修改意见,被相关研发企业采纳了三分之二。

四是向人文科学拓展。科研所组织上百位专家、学者,历时8年之久研究编撰了9卷本的《中国出版通史》,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出版科研的空白;以做科研项目的方法推出三期“出版文化丛书”,市场反响良好;承担了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的主题论坛,成效显著。

这些工作体现了为总署的科学决策服务、为行业的改革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作为新闻出版总署直属的科研院所,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否则就会被边缘化。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出版科研机构,科研所在科研架构建设和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突破?

■科研所25年的历史表明,没有出版科研,科研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科研出版,出版科研的信息和成果也将失去发布和交流的良好平台;而没有出版交流与合作,就没有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出版生产力的有效机制。这一“产学研”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模式是科研所的宝贵财富。

在架构建设方面,行业发展不断提出新的任务,就是根据这些新的任务来设立相应的科研机构,吸纳和配置相关人才。近几年我们先后设立了出版经济研究室、数字出版研究室、国家多媒体实验室、版权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室、国际出版研究室、法律研究中心等,逐步健全和完善了科研所的科研架构。此外,根据出版行业是创意产业的特性,按照人才兴业、人才强业的思路,我们在总署支持下成立了人才研究中心,主持了出版发行行业的教材编写和职业资格考试,规模一年比一年大,下一步还要从出版类扩大到新闻出版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研所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不仅局限于国内,而是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我们的《出版发行研究》杂志与美国《出版研究季刊》联合推出《中国专号》项目,具有开创意义;由科研所承办的中韩出版学术年会迄今已举办12届;我们有权威的国际专家团队,如美国专家对美国在金融危机时出版业的发展、困难的分析,为总署党组的决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参考……这些都标志着科研所已经成为国际出版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创新是科研之本,新闻出版业的理论技术实践始终处于快速发展之中,未来科研所的研究领域还将在更大范围内拓展,那么,科研创新能力如何体现?

■在科研创新方面,我们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承接课题的经费额度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种变化——我们的课题经费从只有几万元,现在发展到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甚至接近两个亿。对此我们有个比喻——以前是“吃不到”,后来“吃不了”,再后来“吃得好”,现在想要“吃得全”。

但客观地说,包括新闻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科学研究工作,相对于其他物质部门的科学研究而言,仍是弱项,所以我认为在“十二五”要加强科研队伍的投入和建设。新闻出版业要为调整生产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文化贡献,其本身也有调整和转变的问题。目前还有很多深层次的难题困扰着出版业,同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所以科研创新的需求十分迫切,要为行业提供有用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科研产品。

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探索科研所的机制和体制创新,通过体制创新促进管理创新,通过管理创新带动科研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我们还将顺应科技发展潮流,继续加强与相关高校、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

□科研所近几年不仅重视对产业趋向性的研究,如连续开展国民阅读调查,还及时抓住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如主办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发布电子书报告、数字版权保护研究报告,主持电子出版物网络集成发行平台等一系列在行业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组织这些活动的考虑是什么?怎样在活动中打造科研所的品牌?

■科研成果不能“躲在深闺人未识”,科研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成果必须广泛传播,才能有效呈现其意义,从而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服务功能,同时赢得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

科研所通过举办学术会议与活动,大力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切实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有效提升我国出版科研领域的整体水准。我们主办的中国民营书业论坛、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出版业网站建设年会、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等大型活动,在业界乃至社会上影响很大,产生了强烈的品牌效应。

打造品牌要考虑几个“必须”:必须站在最高端,以全行业需求作为底座,才能有更广的辐射面;必须选择行业发展的热点、重点、焦点问题,才能得到行业乃至社会的认同。

□在新闻出版业要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跨越的背景下,科研所面临哪些发展中的挑战?

■科研已经成为行业成长的内在要素,而我们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有些问题还非常突出,对科研所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能力和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研所历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数量不少,近年来更是承担了许多重大重点课题,并且顺利完成了任务,但用高标准衡量,目前我们所达到的研究深度还比较有限,有的项目仓促进行,缺乏足够的学术和文化含量,与科研所的地位不太相称。

研究领域不够开阔,需要进一步拓展。多年来,科研所在出版研究领域的成果比较突出,但在新闻、印刷、发行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得不够,基础相对薄弱,与行业发展的需求存在不小的差距,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到位。

骨干人才数量短缺现象比较明显。长期以来,由于编制等方面的原因,科研所骨干人才一直数量不足,导致在岗人员超负荷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和质量,近年来,随着科研、经营任务的日趋繁重,这一现象更显突出,亟待解决。

体制和机制不够灵活。科研所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化的运作模式和制度惯性,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形势和复杂多样的业务诉求,这些模式和惯性常常显得缺乏活力,对事业的快速发展形成制约和束缚。

□此次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您如何理解更名的深意?

■首先是肯定了国家正在向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性产业的方向发展,在肯定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同时,其产业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突显;其次,标志着新闻出版业的位置和分量不断加重;再次,体现了经济社会与新闻出版业发展对新闻出版科研工作的现实需要,更意味着新闻出版科研事业的领域更加广泛。

在科研所的内部会议上我说过,我们要感恩于这个时代,是改革开放这个伟大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施展能力的舞台,我们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这是对科研所25年工作业绩的肯定,也昭示着未来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

□对于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您有哪些规划?如何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办成国内一流的科研院所?

■我们正在以柳斌杰署长提出的五点要求为纲,规划研究院的未来发展之路。

第一,大力倡导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更名,加大求真务实的气氛和院所文化,确实要为我国新闻出版的科研事业有所建树,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实践的检验。

第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根据一般科研发展规律,如果在基础科学上没有深厚的根基,没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精神,后续的发展就要打个问号。我们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业的制度体系、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传播体系等重点课题展开创新研究,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新时代的新闻出版理论体系。

第三,拓展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打破原来主要侧重于出版研究的局限,拓展到对新闻、出版、版权、印刷、发行、数字技术等新闻出版产业各主要环节展开全方位的研究,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增强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创造性、实用性。

第四,在产学研的结合上下功夫。发现问题需要产学研结合,解决问题同样需要产学研结合,单枪匹马、门户之见、相互隔绝来搞科研,显然是不可能的。我们将加强与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加强在大型新闻、出版集团和产业发展成熟地区建立科研基地,加强与全国百余所开设新闻出版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密切协作,发挥科研的引领反哺作用。

第五,把出成果和出人才结合起来。目前科研所本科以上员工占88%,专业技术人员占74%,形成了比较合理的人才结构,为科研所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我们首先要为已经初步崭露头角的骨干科研人员抢占科研高地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还要用灵活的机制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端人才;其次,做好行业领军人才、骨干人才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工作。再次,以新闻出版研究院为依托,团结全国新闻出版科研力量,进行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