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文轩供应链平台用协同共创价值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8/5 作者:邹昱琴 李守坤


■商报记者 邹昱琴 实习记者 李守坤

在今年哈尔滨全国书博会上,新华文轩邀请业界同仁举办了供应链协同平台推介会。“没有想到行业同仁那么积极,我们的会场有些挤了。” 新华文轩信息中心副主任肖梅感慨道。书业“供应链”成为了今年哈尔滨书博会的一个关键词,新华文轩、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图一购网、万联视界等出版发行集团抑或第三方民营公司,也纷纷加大推广力度,为书业供应链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增力。

新华文轩提出了供应链协同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从完整供应链的角度,重新认识和理解各环节供应链活动的作用和价值,通过信息协同、供应协同和价值协同方式,满足主体间不同程度的协同需求。

早在2002年,新华文轩就在行业中率先组建了零售连锁经营公司,整合全省新华书店门市成为连锁店,实现了统一采购、统一物流、统一销售的连锁经营模式。由于业务信息不完整、不及时、也不经济,因此文轩想到了要同出版社形成信息交换关系。在2002年第13届全国书市上,当时的文轩连锁就向全国出版社介绍了基于信息交换的协同模式,但由于条件和时机不太成熟,这项工作并没有开展和落实下去。“这件事几乎要成为我们的一个心病了,但我们仍然坚持在这条路上探索。没有当时想法和后来的坚持,就不会有今天文轩供应链平台。” 新华文轩信息总监、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公司董事长张践提起这段往事依然记忆犹新。“信息交换的重要性逐步在行业内形成了共识,才有了后来总署推出的《信息交换标准》来规范主体间的信息交换行为”。

信息交换仅仅是供应链协同的基础和前提。“同出版社建立良好的协同供应关系,是我们文轩采购工作的重点。”新华文轩采购总监赵学峰对供应协同有深刻的理解。

近年来行业变化很快,出现了各种成熟的业态。“不同的业态对协同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型连锁机构和大型出版集团,越来越注重从整体供应链角度来开展工作。” 文轩采购总监赵学峰还表示:“我们认识到,供应链协同不仅可以通过优化双方工作流程来提高商品组织效率,还可以通过双方共同面对市场,形成一体化的、完整的供应链来提升整体效率和价值。举个例来说,出版社把某本书的完整信息告诉销售商,销售商依据这些信息制订采购订单、安排销售,这就是信息协同;同样一本书,如果出版社可以根据销售商的销售和库存情况,自已确定补货,这就是供应协同;如果这本书从选题出版到销售都是双方共同完成的,这就是价值协同”。文轩在线在这方面的实践充分体现了形成一体化的价值协同对双方的好处。文轩在线电子商务以开放平台的方式建立供销关系,成立近两年来,销售规模已经达到亿元水平。张践对此深有体会:“文轩在线建立的专业出版物互联网销售平台,让出版社直接参与到互联网销售的各个环节,平台只是为出版社提供交易的环境和条件,这样,才能避免出版和发行之间的相互博弈,共同做大市场”。

新华文轩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既可以是文轩解决自身业务需要的平台,也可以是面向行业各类参与者的协同平台,文轩的选择是成为行业的供应链协同平台。“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行业的所有参与者都是各自相互建立协同关系,那将是一个庞杂的工作,每一个参与者都面对大量的协同对象,最后就只能是几个大型出版和发行机构间的供应链协同了。”张践说道。文轩的选择是基于满足行业多种协同需求,同时还可以聚集更完整更丰富的行业数据,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客观准确的信息。

大致说来,文轩供应链平台能够满足各类主体在上面开展协同活动。基于主体的市场地位和条件各不相同,大致存在3种协同模式:以出版方为主导的协同模式,以渠道方为主导的协同模式,以中间平台方为主导的协同模式。以中间平台方为主导的协同模式是由文轩平台主导的协同模式,主要解决中小出版机构和中小渠道商间的协同关系建立。其他两种模式则由渠道方和出版方承担协同的风险和责任。文轩供应链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和IT应用的产物并面向行业的平台,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协同服务,同时自身也要参与协同组织。

文轩供应链协同平台就是要让行业主体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信息交流、商品组织、共享市场的协同环境。它大致分为3个阶段,并且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第一阶段任务,主要集中在系统结构搭建和信息协同方面的功能建设,第二阶段任务是在平台上实现供应协同的能力,第三阶段的任务是构建价值协同。目前文轩推出的平台是第一阶段任务。“价值协同阶段要求协同各方建立高度信任关系,或者是通过某种利益风险分担方式,使各协同方达到了一体化的经营状态,达到这个目标有很多限制条件,目前条件还不成熟,但我们还是要做好准备,从点滴做起,积沙成塔。” 赵学峰说道。

为了推进供应链协同平台的建设,新华文轩于2009年专门成立了由采购中心和信息中心联合组成的项目小组,负责平台的搭建和实施。平台自2010年上线以来,已经吸引了130余家出版社的参与,得到了出版社的普遍认可。新华文轩采购中心副总经理毕红介绍:“刚开始的时候,只有8家出版社加入,我们通过不断完善功能和应用,解决出版实际关心的问题,才有后来130余家出版的加入”。文轩供应链协同平台的确提升了效率。“我们开通了新品提供、查询、采购订单发布、订单回告等十余项平台功能。通过使用文轩供应链协同平台,出版社和新华文轩的企业效益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目前,文轩和已开通的130家供应商共计处理新品2万6千多条,产生商品订单3万5千余张;业务人员的平均商品创建时间也缩短了近50%,采购执行的时间减少了33%,还能对采购订单在各环节的处理状态进行实时的跟踪监控”。毕红真切地感受到了供应链协同平台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