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前,大众出版板块多次推出少儿社的“牛气”编辑团队(链接:2011年9月9日第1779期11版),读者反响热烈。为此,我们继续搜罗少儿社中优秀的编辑团队,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成绩和心得。
我们的目标永远是“下一个”更好
■林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北京分社)
北京东三环边上一个环境优雅的小区,闹中取静,透着恬静的生活气息。一处平平常常的房子,几个忙忙碌碌的青年人,一切都在提示你它的小巧与平凡,很难让人把这里跟每年过亿码洋、有发行量超2000万册的畅销书等出版业绩联系起来。而这正是中国青少年图书出版领头羊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市场图书出版重镇——北京出版中心。
北京出版中心目前有10个人,绝大部分是“80后”。中心负责人林云,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管理层的第一位“80后”,可以说从机构到人员都透着两个字——年轻。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对工作来说年轻往往是一种桎梏,它意味着盲目简单,没阅历,没经验。编辑部则通常是沉闷的代名词,给人的刻板印象往往是:稿件案头高筑,编辑埋头苦干。不过,这里可大不一样。
年轻的一代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不仅仅来自物质上的富足,更来自童年时代的文化滋养——听世界经典童话,读皮皮鲁的故事,看动画片长大……所以这些儿时的美好的回忆和对孩子的喜爱,让这群来自祖国各地的10个大孩子聚集到了一起,只为一个目标: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快乐阅读。在这里,上级与下级的界限模糊,大家常常像朋友一样策划选题,讨论书稿,为宣传活动出谋划策,一起去听讲座看画展,一起熬夜加班赶项目……团队的核心人物林云,在同事眼里不像领导,更像自己的朋友。大家很自然也很和谐地融为一体,没有严厉的训斥,更没有高高在上的指示。每次编辑会议可以说是既紧张又愉快,在会上编辑会针对书的选题、编辑形式、宣传手段等等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共同讨论,但同时,氛围又是轻松愉悦的。有时候大家还买来茶点,边吃边谈,通过交流也碰撞出不少新的灵感和火花。由于任务重人员少,这里的编辑个个都是多面手。由于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总部设在南昌,北京出版中心承担了在北京的绝大部分业务工作,除了编辑工作和日常的事务还要承接北京的各项宣传活动。比如,2011年2月10日,我们团队就成功策划了“皮皮鲁三十岁生日庆典”,没有经验,人手不够,其间很是辛苦,但得到了这么多读者媒体关注,作为皮皮鲁的第一代粉丝,我们由衷地高兴。团队里的杨华,别看长得娇小漂亮,做起事来却很有干劲,足以独挡一面。孙迎是位低调的儿童文学作家,文字扎实,知识广博,同事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经常请教他并亲切地称他为“孙老师”。编务孙蕾蕾身兼编务、样书管理、后勤于一身,尽职尽责,人们都说“有困难找警察”,到了这有困难找小孙准没错。还有最擅长给小朋友讲故事的故事姐姐邹源、外语强人侯新鹏、设计高手胡小梅和赵峰……
瞧,就是这群小编辑,他们不浮躁不做作不理外界的喧闹,勤勤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地做书。团队一起编辑出版了“皮皮鲁总动员”、“我的儿子皮卡”、“郑玉巧育儿经”、“森林报”、“科学实验王”系列等具有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的图书。他们并不满足,他们的目标永远是更好的“下一个”。
川少文艺室青春五人行
■程 骥(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文艺编辑室)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早在1980年即告成立,川少社文艺编室却有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主任黄政是70年代生人,其余四位编辑均是“80后”的小年轻。这五个大小文艺青年,每个人都极具个人风格与特点,且待我与大家一一道来。
编室主任黄政黄老师,入行已近20年,平日里举止方正、不苟谈笑。所谓做书如做人,黄老师为人认真细致、稳重又不失风趣,行事之风见于编辑事业,做书便更是精益求精。所编辑的每本图书,在整体风格和各处细节上皆是匠心独具,对书籍品质严格要求,多年来所出书籍获奖不断,《雪人故事》、《蓝皮兔的故事》皆获得全国书籍设计大奖。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童书市场竞争加剧,小读者们的阅读口味也愈加活跃多元,黄老师慧眼独具,在一众作家作品中敏锐地发掘出了陈磊先生的“鬼马”系列,多年来在童书市场上长盛不衰。“鬼马男生”、“鬼马女生”及其最新升级版“最男生”系列、“小女生悄悄话”系列陆续面市,培养出一大批“鬼马叔叔”的超级粉丝。近年来,黄老师又带领全编室编辑了几部经典性丛书——《小小图书馆》、《永远的珍藏》和《美读美绘》,三个书系分别收录外国童话大师、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大家及当下儿童文学界代表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设计精美、形态新颖,面市后获得了各界好评。
明琴美女,在编室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明,正好与小学教科书里出场无数次的明星人物小明同名。小明是一位文秀清雅的文艺美女,当然要是和她混熟了,她也不会吝于在你惹恼她的时候向你展示“文武双修”的一面。有着如此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可爱性格,明美女才能同时在纯美文艺读物和热闹校园故事两条不同的路线间游刃有余。她最近编辑的新书,是“樱草与薇薇安”系列和“子涵桥梁书系”。
编室才女程婧波,是国内知名的科幻作家,但平日行事却甚少名作家的架子和倨傲,相反,有时简直让人觉得“卡哇伊”到无语。记得一日中午吃饭,群人围桌谈笑,唯程老师一人坐在一旁鼓腮瞪眼、摇头晃脑,众人异之,问其身体有恙乎?答曰:“正在想象一条金鱼在鱼缸里游动的感觉。”程老师近年来在原创儿童幻想小说领域捷报频传,她责编的《奇迹之旅》、《魔力校园》等图书均卖出海外版权;策划的“校园范特西”系列销售一路长红;为“新生代文字魔法师”肖云峰、90后新锐作家顶猫的小姐分别量身打造的“麻瓜小魔女”、“魔术师物语”系列更是多次在相关排行榜上位居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恐怕正和她这种丰富的想象与敏锐的感知能力密不可分。
最后再说说编室剩下的两位男士吧。才子周轶,“芳龄”二十七,一头飘逸的长发极具文艺气息。2007年即已入行,是今年加入我们的团队的最新成员,最新推出的《中国孩子必读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小小图书馆》升级版)就是他在负责。至于本人,目前已出的有《丁丁班的小男生》、《可乐的一年级》等低年级注音读物,今年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参与了本社地震纪念重点读物《亲吻春天》、《晨光里的孩子》、《感恩的心》的编辑工作。
春去秋来,寒冬酷暑,编室五位成员,日复一日辛勤耕耘在小小的编辑室里,在竞争已趋白热化的少儿文艺读物市场上奋力拼搏。工作虽然辛苦,但办公室里却终日笑声不断,因为,作为给孩子们创造欢乐的人,我们很快乐。
不在办公室就在去办公室的路上
■闫韶瑜(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二编辑室)
当小孙甜蜜蜜地发短信问我:“亲爱的,今天下午你还回社里吗?”我完全不了解状况。等到了办公室,“你回来啦?太好了!”她抑制不住的兴奋让我暗叫不妙。果然,是一篇稿件的任务。
我们科室这几个人,搭配得很有趣。科室六人,硕士学历四人。年龄横跨60、70、80三个年代。大家个性迥异,却相得益彰。
主任孙老师,学的是幼儿教育,资深编辑,端庄贤静,说话柔声细气,是个“小丸子”控。孙老师是我们的主心骨,选题、图书编辑的问题,经她轻言细语一分析,立即清晰明了。因为专业的缘故,孙老师对童书有着特别的理解,她尊重儿童纯真自然的天性,并且把它体现在了所做的工作之中。
小孙是个长发飘飘,动静皆宜的美女编辑,是我们科室的骨干力量。她和她做的书,总能让人眼前一亮。《阳光姐姐美绘馆》、《为我的宝贝大声读》等丛书,装帧设计精美,非常能够体现她的完美主义要求。我们一直觉得,她工作、家庭两不误,任何事情都做得漂漂亮亮,真是个奇迹。
小戴是我们科室唯一的男同胞,人聪明,嘴巴甜,人缘好,偶尔有点儿小得瑟,也逗得大家挺开心。前几年他主要做科普图书,闲暇时经常给我们普及各种科普和养生知识。
吴倩,不爱说话,气质古典沉静,喜欢一些传统的小玩意儿,为这个还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生。有空就乐陶陶地研究自己的爱好,因为是夜猫子类型,看稿子也是拼命三郎的样子。目前已经升职做了妈妈,有了一件贴心小棉袄(可惜的是,因为刚入职做妈妈,在这张照片里不得不缺席了。)
高瞻,是带着青春和活力而来的新同事,反应灵活,有急智,目前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繁忙的工作中去。她的名字很好记:“高瞻远瞩”的高瞻。不过,我们都觉得应该再来一个叫“远瞩”的同事就完美了。
我呢,工作6年了,可还像个新兵的样子,每天在忙与乱中挣扎,为我喜欢的工作努力着。多少次因为工作而焦头烂额之时,拿到、谈起一本充满童心童趣的书,也会像小丸子一样,心中开出花儿来。从刚参加工作时做的《君伟上小学》到“和英童书”绘本系列, 我和我的书,彼此安慰和欣喜着。
去年开始了出版社改革,我们科室被划分为第二编辑室,主攻儿童文学。用一个字来形容我们科室,那就是——忙。从年初开始,目前已出版图书40余种,“郝月梅幽默儿童小说”系列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阳光姐姐美绘馆》丛书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阳光姐姐小说总动员”系列荣获中国最美童书之最美少儿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选》、《中国儿童文学新名家精品 鲜读版》、《为我的宝贝大声读》和“和英童书”绘本系列等,都荣获各种奖项,成为我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图书。我们的状态几乎可以成为:我不在办公室,就在总编室、出版科或者发行科。为了工作而忙碌,看到书稿经自己的手,化蛹为蝶般变成一本本精美的书,辛苦之余,还是欣慰满满,快乐多多。
成长滋味自在心
■左 日玄(天天出版社儿童文学编辑室)
天天出版社脱胎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麾下的专业少儿图书出版机构。自2009年8月9日成立以来,天天出版社的儿童文学编辑室在编辑室主任兼天天出版社副总编叶显林的带领下,经过调整、磨合,已形成一个热情充沛和风格稳健的新团队。团队的五位成员勤奋努力,互相鼓励,共同品尝着创业团队带来的成长滋味。
林中领头叶 天天出版社副总编叶显林身兼儿童文学编辑室的主任,不但需要协助出版社的其他社领导考虑天天出版社的整体发展,也始终关注和指挥着儿童文学编辑室的具体工作。作为超级畅销书“哈利·波特”系列的责任编辑之一,叶显林严谨、求实、勤奋、谦逊的工作作风令儿童文学编辑室的其他编辑由衷钦佩,成为编辑室的精神核心。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一个企业不能给员工成长的空间,那就相当于犯罪。所以,在儿童文学编辑室,他鼓励编辑们大胆创新、个性发展,平时也常常跟编辑们谈心、交流,把“成长”变成了儿童文学编辑室的发展关键词,儿童文学编辑室旗下的“三女一男”也个个争先,天天奋斗,形成了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
一朵胭脂梅 于胭梅是从业28年的资深编辑,怀抱着一颗为孩子们做书的心,她来到天天出版社,和这群热情高涨的年轻人一起感受创业的苦乐酸甜。她多年的图书编辑经验和积极的创新精神为儿童文学编辑室带来了全新的选题思路,而她对年轻编辑们嘘寒问暖的亲切关怀则好像让编辑室多了一缕冬日暖阳下的淡淡梅香,让编辑室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蔚蓝风火轮 冷林蔚虽然是“80后”女生,却以风风火火著称。她从期刊编辑转型图书编辑,来到儿童文学编辑室仅半年多,责编或统筹的图书便已达到28种,风格各异,中外兼有,显示出很高的综合素质。学古典文学出身的她性格爽朗大方,做事条理分明,说话直来直往,思维活跃,动作麻利,而且兴趣广泛,不但能编书,还会画画。她不仅是踩着风火轮的猛将,更是心中有蓝天的才女一枚。
白面刚代表 虽然编辑室有叶显林先生领头,但编辑办公室中却只有李现刚一位男士做“党代表”。高挑、白净的他虽然不是“肌肉男”,却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编辑室里的各种体力活和机械活,为编辑室日常工作的顺利运转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他这位外语高材生在承担了大量国内原创儿童文学出版工作之外,在图书编辑和选题开发上也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谨慎、认真,并逐渐开拓出富有新意的选题,成为儿童文学编辑室引进儿童文学板块的“冉冉新星”。
乐天大傻妞 儿童文学编辑室有一位以严谨、认真著称的叶主任,却搭配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左小副。此人名叫左昡,是来自火炉重庆的“甲亢热情派”,用叶主任的话说,脑子转得飞快,但也经常脑瘫,是一个乐天大傻妞。她整天笑呵呵的,却也经常犯糊涂。多亏编辑室各位多有协助,才能始终保持着对儿童文学的熊熊热情,摔不怕、打不怕地勇往直前。
天天出版社是一个创业团队,在这样的团队中,每个人的成长都成为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儿童文学编辑室将本着天天出版社“天天学习、天天自省、天天进步、天天快乐”的精神,共同成长,携手向前,为了广大的儿童读者们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