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猴子叫乔治
摘要:
玛格丽特和H·A·雷
“好奇的乔治”系列是玛格丽特和H·A·雷夫妇长期合作的结晶。1906年H·A·雷生于德国汉堡,从小喜欢画画,特别爱去家附近的动物园写生。玛格丽特也出生在汉堡,从小就想当艺术家,专修美术和摄影。1935年,两个热爱艺术的年轻人在巴西相遇并结婚。两人都喜欢动物,还养了两只小猴子。后来在巴黎生活时,他们开始尝试创作绘本。通常是玛格丽特撰写故事,H·A·雷负责插画,但事实上每一个细节都是两个人的共同创造。据玛格丽特回忆说,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围绕乔治这只猴子的交流、争论和反复的修改。在H·A·雷去世之前,夫妇二人总共创作了7本关于乔治的绘本。在H·A·雷去世后,玛格丽特又续写了几本,直到她1996年辞世。
1941年美国的Houghton Mifflin出版社推出了第一本《好奇的乔治》(Curious George),迄今该系列已经被译成20多种文字,累计销售四千多万册。这只不断惹麻烦,又总有好运相伴的小猴子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了绘本中的经典。乔治的形象是如此深入人心,在美国,言谈中人们一提起“好奇的乔治”时都会会心一笑,仿佛乔治那顽皮可爱的样子就在眼前。电影《阿甘正传》中,心灵单纯的主人公阿甘最喜欢的童书就是《好奇的乔治》。
○俞 愉(儿童文学作家)
前天在读“好奇的乔治”。昨天在读“好奇的乔治”。今天也在读“好奇的乔治”。
第一天,哑然失笑。第二天,相见恨晚。第三天,欢喜雀跃。
“好奇的乔治”是一套由美国的玛格丽特和H·A·雷夫妇联袂打造的图画书,这套书给人的第一感觉很美国,有一种典型美剧的曲折幽默热闹欢腾风格,以及皆大欢喜的团圆结局,这和孩子的天性完全吻合,所以它受到无上的拥戴是理所当然的。
家有皮猴,麻烦不断,在每一册的开场白中,作者都要宣告:“乔治是一只可爱的猴子,他总是对什么都很好奇。”接着,好戏开场,乔治开始制造各式各样的麻烦了:他窜进新开张的玩具店,闹得七荤八素,却让玩具店赢得了极高的人气;他溜进巧克力制造车间,错按了加速按钮制造了一片混乱,却又手脚麻利地帮助工人完成了包装任务;他做了一个大头梦,梦见自己长得奇高无比,陷入重重困境,醒来觉得还是自己的本来样子最好;他进了宠物店,无意间打开了狗笼子,放出了所有的小狗,最后却让店主找到了丢失已久的一只小狗……这样的一幕幕实在是数不胜数,乔治走到哪儿,祸就跟着闯到哪儿。
对于这只生性顽劣的猴子,他的好朋友黄帽子叔叔,以及其他的大人们从来没有埋怨、责怪、批评过他,他们就像欣赏天使一样包容他的缺点,赞许他的淘气,原谅他的过失,他们绝不约束他,而是放任自流,完全听凭他的天性发展,让乔治在自己的失败中,得到经验与教训。他们以宽厚的态度接受他,表扬和奖赏他有意无意间给事情带来的好结局。
看“好奇的乔治”,我的心里洋溢着快乐的泡泡,如同晃动苏打水时咝咝作响的泡沫。真的,面对这样一只可爱到极点的小家伙,我无论如何也板不起面孔。如果在生活中,有这样一只猴子,或者更确切地说,有这样一个像皮猴一样的孩子,我们是否会像黄帽子叔叔一样始终微笑着呢?对着满地狼藉和鸡飞狗跳,我们会大怒,会大吼,会大骂,甚至会“大打出手”……于是,孩子在我们的大怒、大吼、大骂、“大打出手”下渐渐变得不像猴子,而是像兔子、像老鼠、像蚂蚁……当孩子真的成了缩头缩脑庸庸碌碌的兔子、老鼠、蚂蚁后,将来的我们也许会痛心疾首:我可是一只响当当的老虎啊,怎么会生出这样一只没用的小蚂蚁来?我当然不是说蚂蚁就没有价值,而是说,这种扼杀猴子,造就蚂蚁的过程太残酷了。我要提醒家长的是,当你的孩子像乔治一样皮的时候,你得深呼吸,气沉丹田,头脑中要浮现出黄帽子叔叔的光辉形象,然后微笑地、二月春风似剪刀一般地对待孩子的大失误小毛病。
读书最要不得功利之心,不管成人还是孩子,皆是如此。作为家长,你不要指望一本图画书像教辅书一样给你的宝宝带来智力上、修养上、能力上的飞跃,如果真的有这样高能量的营养品,那它也一定是高热量大副作用的。孩子需要在风和日丽阳光雨露中慢慢地成长,给他们一片蓝天,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飘扬,这比学会什么数数、认字重要多了。“好奇的乔治”带给孩子的是快乐,带给我们成年人的是教育,所以它是一套老少咸宜全民适用的好书,值得我啰啰嗦嗦地说这么多话为它作介绍。
读罢书,望窗外,盛景已过,只见苔痕渐泛黄,秋冬草木深。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复杂的我们不懂的事,正如它不懂得当初的我们。让已经趟过一段人生长河的我们来回望吧,回望人之初的源头,让我们一起来呵护这片澄澈与宁静。
《好奇的乔治》(全8册)[美]玛格丽特&H.A.雷著 崔维燕译 Vipah Interactive公司编绘/21世纪出版社2011年4月版/16.00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