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10/21 作者:马莹


汪维宏

■商报记者 马 莹

“心与凤凰一起飞,共奏凤凰乐章竞芳菲。爱伴凤凰一起飞,同铸凤凰基业新丰碑。”文化对一个企业而言,就是企业的精、气、神。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纪委书记、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汪维宏看来,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凤凰文化的精神和内核已同这首旋律优美的凤凰之歌一样融入到每一个凤凰人的心里。

记者:在外界看来,凤凰人有一种“正气、大气、锐气、和气、静气”的共同气质,这与集团近年着力建设创新凤凰文化密切相关。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出新?

汪维宏:“和实生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凤凰于飞”,这是凤凰媒集团确定的企业精神。秉承这一精神,在集团改革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分别开展了“推动科学发展,打造百亿集团”、“百亿之后怎么办”、“为翻番争贡献、为党旗添光彩”大讨论和“我的凤凰我放飞”、“我的凤凰我的家园”等一系列年度主题活动,不仅凝聚人心、增强合力,更为集团的改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集团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实现良性互动。

今年,为庆祝集团成立十周年,全面展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集团举办了“我与凤凰一起飞”文化艺术节。艺术节由诗歌散文书评征文比赛、“凤凰之星”评选、凤凰十年优秀图书评选、龙舟大赛等8个部分组成,内容丰富,员工参与度高,集中展示凤凰人的才艺和风采,凝聚人心。更让人感动的是,已经90岁高龄的第一任江苏省出版总社社长高斯特别为凤凰十年写了一篇散文。在集团成立十周年庆典上,来自集团总部、股份公司本部和基层单位的近300名员工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节目,融入了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凤凰集团作为一家大型文化企业的内涵和活力。

企业文化最终目的是为集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支撑、人才支持、制度保证、监督保障,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良性互动和共赢的局面。企业文化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今年播种,明年收获。坦白讲,集团性的活动最开始推行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一路走来,可以看到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渗透力正在不断加深。

记者:凤凰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已逐步形成以党的建设为核心、以廉政建设为保障、以各类活动为主体的“三位一体”新格局。如何把这些工作做实做活?

汪维宏:党建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党委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充分信任、大胆放手。紧紧围绕集团的改革与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初步形成了以企业改革发展为中心,以“五个纳入”(把基层党组织工作纳入各单位的重点工作安排、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等)为抓手,以企业文化为载体,以群团组织为依托的立体化党建工作机制。

提高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要把虚的工作做实,把软的工作做硬,把无形变有形。集团一直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讨论和党员箴言征集”、“说说我身边的共产党员,说说我们的党支部”等主题活动,为每位党员办理党员读书卡,还组织了凤凰卡拉OK比赛、廉政歌曲大家唱、长跑、登山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凤凰集团“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实施六大战略,全力推进六项创新,“坚持‘三位一体’,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位列其中。由此,重心下移推动基层党的建设、惩防并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是两个重要方面。

记者:对待工作,您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纪委书记不整人,党委书记不磨人,人事工作不挡人。在人才培养和薪酬改革方面,集团有何举措?

汪维宏:凤凰集团现有1.3万多名员工,“80后”接近3000人,这是相当大的一个年轻群体。凤凰的青年没有希望,集团就没有希望。换句话说,凤凰的青年有了希望,凤凰就有希望。集团提出打造“和谐凤凰、高雅凤凰、感恩凤凰、忧患凤凰”,组织了“我们80后”大讨论,邀请“80后”员工谈谈自己对凤凰出版集团的感受,谈工作、谈理想。我们在活动中发现凤凰集团人才济济、才艺纷呈,能歌善舞者大有人在,人才素质整体水平在提高。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集团已启动“凤凰育才计划”,按企业工资总额的1.5%~2.5%作为培训经费,以此抓好四个培训项目:一是班子成员培训;二是后备人才培训;三是开办首个南京大学出版硕士班;四是组织好第四批佩斯大学高级研修。

在薪酬管理方面,出版单位全面推行企业化工资,积极推进绩效分配改革,收入分配进一步向优秀人才、重要岗位倾斜。薪酬改革使分配格局发生积极变化,过去是80%的固定工资,20%的绩效工资,现在设计为65%的绩效工资,35%的固定工资。2010年因绩效浮动,增加收入面达58.5%,持平面是26.9%。绩效分配的目标是收入分配真正向业绩突出人员、重要岗位人员倾斜,“不用扬鞭自奋蹄”,让员工潜力和积极性真正迸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