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11实力版图产业格局之出版新力量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11/4 作者:蓝有林


■商报记者 蓝有林

数字出版公司新面孔:出身不同 目的相同

“有人问纸质书会消失吗?长期来说这是必然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微博中的一句话引发了各界的热议,而亚马逊日前宣布将绕过出版商与作家直接签约,出版122本实体书和电子书,并认为“旧有的出版模式终究会走到尽头,接下来出版业中不可或缺的只有作者与读者,其余介于两者间的尽是危险与机会”,则给业内带来了刺痛。

如今,众多企业纷纷抢滩数字出版业务,成立数字出版部门或数字出版公司,尽管他们的出身并不相同,但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就是要在数字出版领域争得一分天地。

其中就不乏网络巨头、运营商和电子商务平台。譬如,继百度文库版权合作平台今年3月正式上线后,盛大、淘宝等互联网巨头开始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介入正版数字出版市场,前者的云中书城,后者淘花网形成隔空对垒;国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则早已纷纷建成自己的阅读基地,新近当当网、亚马逊中国、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则在大肆招募买马,争相打造数字出版分销平台,意图在数字阅读中分一杯羹。而这两年来,出版传媒业上市公司也加大力度将触角从传统出版业务伸向数字出版业务。中南传媒在两年前就开始谋划数字出版,上市后募集的资金为推进这项战略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2010年短短几个月,电子出版物就为公司带来数十万元收入,全年报纸和新媒体业务收入增长32%,毛利率也显著提高,由36.35%升至40.15%。而中南传媒与日方合资的广州天闻角川动漫公司、汇聚一万多种图书音像数字资源的中南E库以及与华为合资的天闻数媒,将有望带来更多新媒体收益。时代出版也积极布局数字出版,去年定向增发募集5亿元,就有1.47亿元用于数字出版项目,并将着力开发教育图书和专业图书的数字化和平台运营。

从2010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始,在包括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和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内三大展会中均开设数字出版专区。如在2010年BIBF上的数字出版展示区,既包括北大方正、盛大、汉王科技、中国知网等技术提供商,也有做硬件的厂商万利达、明基等,同时云集了诸如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我国台湾的“联合线上”公司、华艺数位公司和美国麦格劳-希尔等,都在推介自己的电子阅读器和相关的数字产品。当时也有不少展商在自己的展台设立了数字体验区,如中信出版社携带的中信飞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和人民军医出版社携带的全媒体出版产品。

今年7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吸引了68家数字出版企业参会,当中既有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人民卫生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等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门、数字出版企业,还有6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数博会上亮相;除了负责数字内容提供的企业,还有青苹果数据中心等数字内容加工企业、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等数字内容平台企业、航天数字传媒等数字内容传输企业;除了凤凰新媒体、当当网等以互联网为主的内容投递平台,还有移动通信、卫星内容投递平台;除了台电科技、爱国者等电子书企业,广州金蟾(易博士)等其他新型阅读终端企业,几乎覆盖了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所有环节。即便以提供ERP系统的云因信息公司,也开始与甲骨文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出版行业数字资产管理解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则多携所属单位一同参展,比如实力雄厚的杭州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携旗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两大运营商、淘花网、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人民书店、华数传媒集团等集体亮相展览,通过开展手机听书看书、电视看书听书、按需印刷、淘花网看书购书以及其他数字出版的相关活动展示其特色成果。建设中的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则在现场摆起了沙盘,希望吸引数字出版单位布局中部市场。而龙源、航天数字传媒、中文在线、万方数据、同方知网、读览天下、番薯网、淘花网、当当网、方正电子、九月网等平台则悉数亮相。当中不乏像淘宝旗下之淘花网、五月刚上市的凤凰新媒体及龙虎网等传统互联网新切入数字出版市场的势力,也能看到业界在试图介入细分、多元的市场:航天数字传媒打造第三网络(区别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数字传播平台,开启差异化竞争;包括中文在线、龙源、方正,还有外研社等传统教育机构则纷纷介入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数字教育方向;主打终端的易博士与华西村、龙源共同召开新农村数字阅读平台发布会,签约布局农村市场;以青苹果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加工企业成为内容集约化、消费个性化的重要服务平台;后起之秀新华文轩旗下九月网则以“一分钱一本书”的低价营销活动吸引了与会者眼球,有望成为新华书店领域突出的数字内容推送平台。

此外,随着民营书业地位的提升,他们也开始将视线转移到数字出版领域,如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继与三大通信运营商合作手机阅读、数字版权交易后,其磨铁中文网也于今年8月正式开放注册。

案例1

九月网:足不出户逛书店

在今年第四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一分钱一本书”的营销活动让原本并不知名的九月网赚足了眼球,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共鸣。据悉,活动期间九月网新增注册用户环比增长超过200%,网站访问量提升超过了20%,每日订单数量增加了1倍,网站的Alex中文排名也提升至5000多名。如此有冲击力的营销活动在业界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都想了解九月网究竟是何方神圣。记者了解后发现,2010年7月成立的九月网,是四川新华文轩的数字阅读网站平台。

作为新华文轩的数字出版网站,九月网对书店的传统图书进行数字化,深度加工成电子书,为出版用户提供集图书发行、个性营销、利益分配等服务,向读者则提供搜书、阅读、互动分享、购买于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同时,九月网为图书的购买提供两个选择,一个购买电子书,一个是链接到文轩网购买纸质书,让读者足不出户便可通过互联网选择书籍,并且能够在线试读。

作为新华书店的电子书城,九月网有着不少让读者惊喜的措施,除电子书下载后可在不同终端阅读外,最吸引人的是免费在线阅读,且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据了解,九月网50%的书籍为免费向消费者提供,而进行销售的电子书的价格仅为实体书的几分之一。读者不仅可以先试读书籍再购买,还能够租书、借书,章节购买等多种消费模式,大大降低购买成本和阅读成本。同时,与其他数字阅读模式相比,九月网还重视读者间的互动交流,如在线阅读的同时,读者还可以即兴发表书评、批注,与更多的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和分享。在阅读体验方面,九月网也强调读纸书的体验感,读者在阅读时还可对电子书在线或者通过阅读器进行批注、做笔记、高亮显示等,让数字阅读更具有真实感。最近,九月网还联手新浪微博,打通了与新浪微博的账户共享。

点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九月网的注册人数增长迅速,访问量更是每月成倍增长,目前拥有电子图书10万册,70万的用户,受到了消费者和业内专业人士的好评。而九月网也从众多国内行业品牌中脱颖而出,荣获了“2010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数字图书网站”的殊荣,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总监、九月网董事长张践同时荣登了“新媒体领军人物”榜。

案例2

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屏营销传播运营平台

今年1月19日,中南传媒(601098)发布公告,宣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两家公司共同为中南传媒下属子公司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增资3亿元。此番增资后,天闻数媒注册资本将由此前的2000万元增至3.2亿元,中南传媒持股51%,华为持股49%。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当时表示,“与华为的合作,将帮助中南传媒找到一条进军数字阅读市场的‘绿色通道’”,一方面将依托中南传媒的内容积淀、内容策划生产实力,另一方面借助华为的雄厚技术力量、遍布全球的运营商通道,着力打造一个技术领先、营销导向、机制开放、产品有竞争力且面向全球华语市场的数字资源全屏营销传播运营平台,以数字阅读与出版、数字教育业务运营为主营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开发、运营数字内容资源。

事实上,早在2010年3月成立之初,如何适时卡位、抢占最重要的数字资源销售通道也是天闻数媒思考的最重要问题。考虑到随着3G、4G、IPV6的逐渐商用,各类云服务会不断涌现,当任何一个终端都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时,各类终端都可以视为数字资源的销售通道。该公司制定了“一个基本方向,两个着力点”的发展规划:一个基本方向是指高度重视上网终端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应用;两个着力点,一是重视知识资源的重组与整合;二是重视搭建草根内容的生成平台。随后,该公司分别与中国联通阅读基地及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打开了业务布局的局面,并确立海外数字出版平台业务、三网融合创新教学平台业务、电子书包技术试验及示范工程和运营商手机阅读业务四条产品线。同时,以营销为导向,打通了电信运营商、终端商、芯片商、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CMBB、IPTV等九大数字资源营销通道且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已开发与运营电子书、手机报、数据库、原创内容网站等多种数字内容与服务。而通过与华为合作成立海外运营事业部后,也已开始进入海外数字阅读市场,涉足运营手机报业务。

点评:目前,该公司开发并运营了电子书、手机短彩信、数据库、原创内容网站等多种数字内容产品。短期产品方面,开发了手机故事报、花季学英语等6份手机报,并开展了移动阅读业务和数字动漫、漫画运营等业务。中期产品的主要形态包括现在正在优化的数字阅读交易平台PC端软件。此外还有“天闻悦读”通用手机客户端软件,用以覆盖除PC端外的其他各类移动终端。同时搭建了“天闻故事吧”网站,力争打造中国故事阅读与互动写作数字出版第一平台。

异地开办的出版社分公司:不再局限北上广

一说起出版社在异地开分社,人们首先想到的都是地方社在北京、上海这样出版资源集中的地方建立的出版中心。早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北京、上海创立的贝贝特品牌,还有接力出版社北京中心、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等,都是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出版社异地分社的典范。又或者人们会想到像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样的大社在一些重点城市所建立的分社。但近两年来,出版社在异地开设出版中心或分社方面显现出一种新的特点,就是它们不再局限于选择北京、上海这样的出版资源聚集之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地市级城市。

去年5月14日,广东经济出版社与东莞日报社联手,成立广东经济出版社东莞编辑出版中心。该中心成立后立即与该市5家单位签订了委托出版书籍的合作意向书。广东经济社东莞编辑出版中心采取两家合资的方式,其中,东莞日报社作为控股方,负责人员组成和选题策划,广东经济社将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出版资源的整合。而之所以建立东莞编辑出版中心则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东莞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出版业的改革;二是东莞作为制造业基地,经济发达,出版资源丰富,出版市场前景广阔;三是《东莞日报》作为地市报的一张名片,致力于打造政经主流大报的定位契合了出版社的定位。而在同一天,人民卫生出版社依托青岛市市立医院成立了国内首家翻译出版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图书翻译中心”。中心主要承担人卫社引进的国外最新医学专著的翻译出版工作,这对加快青岛市立医院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提高,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也是非常有好处的。今年9月1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桂电分社挂牌仪式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举行。西电出版社桂电分社的成立相当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有了自己的出版社,为桂电老师编写出版优秀的学术专著和专业教材提供了方便,改变桂电以往教材出版零散、不成体系的局面。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近两年最新建立的分社不仅都是出现在地市级城市,而且都是与当地某机构合作建立。包括去年3月27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在广州建立的华南分社就是与广东文舟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合作成立。

而且,有不少异地开设的出版中心还多少带有一些政府色彩。例如今年2月,南方日报出版社佛山出版中心成立,其工作主要包括策划出版、出版资源数字化、教育培训三大板块。其中,策划出版主要是为佛山市委、市政府和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出版策划、撰写编辑、印刷发行、宣传营销及相关活动策划等立体式全方位的服务。出版资源数字化业务则主要配合佛山的数字教育、数字医疗等,依托互联网和手持终端推送到学校和家庭,为社会提供智能化信息新通道。而10月成立刚刚成立的广西人民出版社贵港出版中心也是秉承这样的发展思路:旨在整合贵港市的出版资源,将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相结合,全方位地宣传贵港。

案例1

华中科大社北京分支中心:建筑、大众图书齐增长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在天津建立建筑图书事业部,后者于2007年7月在京设立北京建筑图书中心,以后逐渐成为建筑分社。2009年2月出版社又派人在京组建大众图书分社。目前,经过机构调整,华中科大社在北京已有建筑图书分社和大众图书分社两个分支机构,其主导思路是充分利用北京的优势出版资源,实现出版主业的快速增长。现在,在京的建筑图书分社和大众图书分社均以目标责任制方式进行经营运作,由出版社派人直接进行经营管理。两个分社均下设若干图书类别事业部或编辑室,分别在建筑图书和大众图书细分类别中进行工作。

经过几年的运作,该社已经基本实现当初设立北京分支机构的设想,在建筑专业出版和大众出版两个模块的出版总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2010年其销售码洋和出书品种已经占全社的大部分,2011年预计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第三方的市场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华中科大社的建筑类图书市场影响已经进入全国同类出版社前茅。

目前在京的建筑分社主要出版建筑类图书,涉及建筑和家装设计类、建筑施工类、执业资格应试类、建筑高校教材类、建筑文化类等专业模块。其中的建筑室内设计方向已经稳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并走向国际,每年直接向国际市场销售数百万元的图书。一批院士学者、高级专业人士都点名要在华中科大社出书。建筑专业普及图书也得到市场广泛认可,该社的一套“家庭装修系列”图书销售量已经超过3万套。专业的室内设计图书成为建筑图书市场的品牌产品,受到销售渠道和读者追捧。“而大众图书分社则从经济管理类图书入手,陆续开发了人文社科类图书、心理励志类图书等,目前其组织编辑出版的人物传记类图书产生了较好市场影响,在经管知识普及类、人文社会类图书上初具发展势头。其中名人传记系列已经超过30个品种,若干传记产品七八次重印,总销量超过4万册。”大众图书分社社长杨志峰如是说。

这两个在京的分社2010年销售码洋占该社全年销售码洋的65%以上,已经成为该社市场主力。目前,该社已拥有独立的图书销售进出口权,连续三年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书展会上设置展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华中建筑书”的市场品牌美誉度已经建立。

从今年3月开始,华中科大社对北京分支机构进行了内部调整。建筑分社将天津事业部撤并到北京,由阮海洪社长兼任建筑分社社长,将专项营销集中到总社运作,并加强了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加大了高校教材市场开发力度。建筑分社和大众分社对选题和品种进行了不断优化,图书品质和市场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预计2011年这两个模块的图书种均图书销量同比上升,销售收入也会较2010年的有较大幅度增长。

在“十二五规划”里,这两个分社一方面将继续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巩固并不断提高建筑专业图书发展地位,快速提高大众图书发展水平和实力,另一方面将大力拓展数字化出版领域,充分发挥全部出版资源的价值,并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产品质量、出版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新探索,实现“超越传统出版,影响未来文化”的理想。

点评:华中科大社设立北京分支机构的几年时间里,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建筑专业出版领域名列前茅,在大众出版领域初具规模,业务总量增长迅速,市场影响力快速发展,市场美誉度不断提升,实现了当初内涵式快速发展的初衷。

案例2

广西人民社贵港出版中心:下沉地市挖掘出版资源

10月18日上午,广西人民出版社贵港出版中心暨海麟艺术馆揭牌典礼在贵港市举行。为什么考虑在贵港这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下辖市建立出版中心呢?广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卢培钊表示:“这主要是因为我社在长期为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优势,地方文献资源经过历年的积累,以形成初步规模。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社地方出版的优势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市场覆盖上对县市一级市场开发不足,过分依赖自治区一级市场;产品形态上品牌延伸不足,形式单一,缺乏数字化再造的空间;社内管理上整体规划不足,力量分散;在编辑理念上主动创意不足,存在等、靠、要的弊端。因此,2011年初,广西人民社推出了要在广西各地市设立出版中心的设想。”此次建立的贵港出版中心是广西人们社的分支机构,不具备独立出版资格。中心实行项目管理,其主要职责是信息收集、选题策划和市场推广。

卢培钊给记者分析了目前广西的出版现状。目前,广西八家图书出版社集中于南宁和桂林两个城市,其他12个城市、尤其是县级区域没有出版机构设置,出版文化条件相对薄弱。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地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地方图书出版的需求不断提升。而作为一家地方综合出版社,其主要的功能是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广西人民出版社在各地设立出版中心,以满足市县一级市场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是人民出版社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地方出版社的异地出版中心会以传统出版为起点,进行数字产品开发,全力介入地方文化产业项目。因此,贵港出版中心具有示范和探索的意义。

广西人民社选择在省内地市建立出版中心,是建立全国、省级以及地市三级市场的一种策略。作为一家地方出版社,异地建社有两个路径,两个路径各不相同,功能不一。一条路径是在北京上海等文化聚集区设立分支机构,面向全国市场需求高端作者和选题资源。另一条路径是下沉到地市,面向基层深度挖掘地方资源,提供文化服务。贵港在广西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源地,因此,设立贵港中心具有特殊意义。中心的成立,对于推动当地的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得到贵港市政府的支持。

点评:贵港出版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地方出版资源,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出版,形成具有特色的广西地方文献数据库,同时进行数字出版、影视媒介等全媒体产品的再造和延伸,全力介入地方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形成多元产品线。(下转第32版)










在第二届教科版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现场——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罗明明老师执教《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上接第29版)

■商报记者 宇 澜 王 东 李琳竹

编者的话

出版社内生式公司:蓬勃成长,角色如何定位?

由出版社内生裂变而来的不少图书公司在出版业的变革中,充当了市场先锋作用。从这些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难看出,大多是出版社转企改制大潮前的产物。近年,在出版社内生企业引领市场风气之先的态势下,出版社内生式公司开始增多。一些新的课题也摆上台面。书业环境巨变——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读者阅读习惯转变,出版社转企改制全面施行,多公司的出版机构掌门人如何管理复杂的系统?改制前生成的这拨公司在整个出版社的资源整合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新公司的成长同样面临新问题,比如如何将图书品牌和特色相结合,人才培养和优化问题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民营国企合资公司:迸发活力,资源如何盘活?

2011年出版社、出版集团与民营书业的合作向纵深化方向发展,出现一批民营与国企强强联手的合资出版公司,成为一股新兴出版力量。在资本这个纽带的联系之下,民营书企的品牌价值得到充分放大,民营书业人才得以在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上施展拳脚,所从事的领域也更加多样;更为重要的是,国营出版单位的出版资源被进一步盘活,充分运用战略投资者的有力地位,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和活力。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民营和国营的合作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视为民营书商“被收编”,双方通过资本和资源、品牌的结合,让各自的优势更加凸显。

出版社内生式公司:

模式各异 长势蓬勃

由出版社内生裂变而来的不少图书公司在出版业的变革中,充当了市场先锋作用,一路披荆斩棘,拔得头筹。内生式公司的出身有几种,一是出版社全资注册的子公司,二是与业外资本结合的国有控股公司。前者诸如电子工业出版社旗下的北京易飞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飞思)、博文视点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北京培教育文化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水木文泉图书有限公司文泉书局,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成立的江苏达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后者较为典型的有,北大社和北京时代光华图书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博雅光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与美国万国集团合资的万千电子图文信息有限公司等。

从这些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难看出,大多是出版社转企改制大潮前的产物。部分出版社掌门人觉知到市场的微妙变化后,希望能够推动内部体制改革,但一步到位往往很困难,先“拉出一帮人”做小范围试点成为“折中之计”。于是,一拨在领导眼中能“冲锋”的人才开始筹措团队,或从出版社内部选拔或招聘新人,有了较大经营自主权的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市场运作的商海中。

不少取得先机的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业界某个领域的排头兵。成立于2000年的飞思公司在11年间迅速成长,成为电子社第一个倡导和实施以“产品全程策划和品牌营销”思路进行图书立体出版的单位。从最开始的计算机图书、数码艺术图书到2002年初正式进军少儿动漫出版领域以及2005年出版《电漫》杂志,飞思稳健地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拓展。公司旗下中国动漫网已经成为中国动漫产业中名列前茅的专业动漫立体传播平台。在形成自有风格产品体系的同时,公司的负责人郭晶也完成了从传统出版策划人向现代出版策划经理人的蜕变。值得一提的是,飞思在少儿动漫领域的扩展,远远走在不少专业少儿社的前面。

另一个颇为成功的范例是2005年7月成立的北京博雅光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6年间,博雅光华几乎每年都有叫得响的产品。2005年的《蒙牛内幕》,2006年的《输赢》、《一生的理财计划》,2007年的《做最好的中层》以及2008年出版的《导购这样说才对》已是经管培训类的经典之作。2009年,博雅光华拓展教育类图书新领域相当顺利,《王金战育才方案——学习哪有那么难》、《教育是没有用的》成为该板块的标志性产品。2005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博雅光华共策划出版经管培训类图书330种,码洋3.3亿元。其中销量在30万册~60万册的图书有3种,10万册至20万册的图书12种,10万册以上的图书总计18种之多。

2004年1月,重庆出版社全资子公司北京宏图华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1月,北京宏图华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美国大瀑布文化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立之初,公司主要致力于经典文学、经典社科引进版图书的开发和运作。随着图书市场的不断细分,北京公司在原有经典产品开发的基础上,增加了类型化小说和励志类图书的开发。近年,公司年出书品质保持在150~200种左右。年出书码洋从最初的不足1000万元到如今的8000万元,销售收入也连年递增。代表性图书有:《碧奴》、《格萨尔王》、《女心理师》、《二号首长》等。由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北京公司在人员配置、办公地点、财务结算等方面都是独立运营、独立配置。在集团主业发展的大盘子里,北京公司无论从码洋贡献、效率比值上看,还是从动销品种数以及相关公开数据每月监控排名情况看,北京公司都稳居榜首。码洋贡献占集团主业47%左右,发展势头强劲。

近年,在出版社内生企业引领市场风气之先的态势下,出版社内生式公司开始增多,比如广西科技出版社今年成立的北京阳光秀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已将管理层入股概念付诸实践,重庆出版社的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延伸美术出版产业链等等。不难发现,新崛起的力量不再限于中央大社,一些地方出版集团和出版社也开始在这方面发力,全力支持旗下的出版机构或部门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和探索。

当然,一些新的课题也摆上台面。书业环境巨变——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读者阅读习惯转变,出版社转企改制全面施行,多公司的出版机构掌门人如何管理复杂的系统?改制前生成的这拨公司在整个出版社的资源整合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最终应该何去何从?某些公司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在保存市场优势同时融入到出版社新的战略布局中?新公司的成长同样面临新问题,比如如何将图书品牌和特色相结合,人才培养和优化问题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案例1

北京阳光秀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管理层入股模式

北京阳光秀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7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它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共同投资组建而成,广西科技社总编辑何醒、副总编辑张桂宜分别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据了解,新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除集团与出版社作为国有资本控股外,还引入了具有影视资源的上海形而上文化有限公司入股,公司管理层也有少量股份。此次新公司的组建,一方面是为了继续在其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希望打造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新的探索。广西科技社自2006年成立北京出版中心以来,在女性时尚生活图书板块发展迅速,从2007的1000万码洋到2010年的5000万码洋,保持着约70%的年均增长速度,今年则有望实现6000万的码洋规模。广西科技社近年来大力拓展网络销售渠道,目前网络渠道已占该社整体销售的50%。据了解,根据集团与广西科技社的战略规划,阳光秀美图书公司定位于优质时尚生活读物提供商。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成立,并遵循现代管理制度,成立了专门的董事会。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公司管理团队在股东大会酝酿基础上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目前,新公司基本以广西科技社北京中心人员为班底,共30多人,还从《时尚COSMO》、《母子健康》杂志等专业媒体挖来资深人士充实出版队伍。

点评:虽然目前许多出版集团都成立了合资公司运作重点产品,但大部分是直接收购控股民营策划公司,或者集团之间强强联手,而阳光秀美图书公司走的是另一条内生式发展之路,在集团内部借助市场化运作进行孵化,特别是管理层入股,对于传统的国有出版管理体制而言也比较少见。广西科技社近年的发展势头在全国科技社中算得上可圈可点。公司主打时尚生活、心灵成长、大众健康、亲子教养四大板块,希望牢牢抓住女性读者这一群体。虽然近年该社的“彩妆天王Kevin美妆宝典”系列、“我最想要的化妆书”系列、“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系列等畅销书销量均超过30万册,但公司主打放的上述几大板块门槛并不高,想要在市场上牢固树立自己的专业品牌形象,还需要下不少工夫。

案例2

重庆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稳固主业延伸产业链

重庆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1日,由重庆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全额出资,注册资本800万元。公司管理层的组成为:王怀龙任董事长,郭宜任总经理,郑文武任副总经理。除此之外,公司框架也已搭建完成,包括财务部会计1人、行政出纳1人、编辑部7人。公司因拥有独立法人资格,财产独立,能独立承担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债权债务,不需要上缴利润。整个团队的人马由重庆社美术出版中心演变而来。

总经理郭宜透露,至乐公司希望走多元化的专业美术出版道路。公司的第一步是希望充分利用区域出版资源。牢固与央美、川美、中国美院等一大批艺术院校以及综合大学的合作,开发更多适应市场的美术类院校教材。同时,确定以专业艺术工具技法书为出版定位,着力打造以中国传统艺术类、西方艺术类、美术书法教材类、高考美术辅导类、少儿美术类为主干的五大产品生产线,同时辅之以其他产品开发的发展战略。产业多元化,探索相关产业经营是公司最具潜力的板块。郭宜称,公司在主业板块稳固发展基础上,会选择投资小,风险低,回报高的相关产业,如高考美术培训和少儿美术培训等,使公司产业结构更加健康合理。

因为公司的前身重庆社美术出版中心过去的积淀,在美术读物方面有不少成绩。高考美术辅导读物,已成为全国该类书的第一品牌。中国传统艺术类图书,如《中国历代印风系列》21卷获国家图书奖;《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获国家图书奖等。新公司成立后将积极实施“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大足石刻全集》9卷17册、《新华日报画史》的出版工作。

点评:上世纪80年代,重庆出版社曾经是美术出版联合体成员,后因种种原因,在美术图书开发上的势头有所减弱,此番重振旗鼓,战略上有了不少调整。从至乐公司目前的业务范围即可看出,除了传统的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批发、零售音像制品批发、零售以及产品策划开发外,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影视策划、商务信息咨询、会议及展览服务、平面设计制作、广告等可涉猎。正如郭宜所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选择和布局尤为关键。

民营国企合资公司:资本活跃 优势互补 变局初现

2011年出版社、出版集团与民营书业的合作向纵深化方向发展,出现一批民营与国企强强联手的合资出版公司,成为一股新兴出版力量。在资本这个纽带的联系之下,民营书企的品牌价值得到充分放大,民营书业人才得以在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上施展拳脚,所从事的领域也更加多样;更为重要的是,国营出版单位的出版资源被进一步盘活,充分运用战略投资者的有力地位,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和活力。

5月28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了3家合资公司——北京凤凰壹力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凤凰雪漫文化有限公司、凤凰汉竹图书(北京)有限公司在书博会期间揭牌,开启新一轮投资战略的延续和拓展。在此之前,作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地方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2009年就与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凤凰联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之后又控股成立了重庆决定图书传媒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该集团还控股成立了天津凤凰空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人民出版社天津分社)。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份成立的北京凤凰壹力是由凤凰集团旗下译林出版社与北京鹏飞一力图书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集图书出版、中盘分销和零售连锁为一体的合资企业,公司着力建设中外文学出版基地和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平台,同时推进全国性图书销售中盘的建设项目,打造“字里行间”百家连锁书吧品牌——这不仅表明凤凰出版集团的投资范围更加多样化,也使得民营书企的各项业务获得了成规模发展的可能。

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民营和国营的合作已经不能简单的被视为民营书商“被收编”,双方通过资本和资源、品牌的结合,让各自的优势更加凸显。湖南天舟文化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1日宣布,该公司同河北出版集团共同组建北京北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出资2940万元,占股49%,河北出版集团占股51%。北舟公司主要从事全国市场的教育类图书推广和一般图书出版营销。此次合作中,湖南天舟公司与国有出版集团合作并不追求控股,但管理团队多来自公司,实际运营也由公司操作。这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协调国有出版集团的内容资源和公司市场化运作的优势,同时,国资控股也能在税收、政策上带来诸多优惠。这样,民营公司和国营出版集团的各自优势就在合资公司身上融为一体,也使民营和国营合作的双赢局面成为可能。

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与国营之间也在进行着双向选择。据记者了解,在2008年辽宁出版集团曾经与路金波组建了辽宁万榕书业发展有限公,但是近日双方解除合作关系,辽宁出版集团拿着出售万榕的资金同其他民营公司谈起了合作。一家民营公司与路金波的万榕书业进行股权置换,路金波现在占51%,另一家民营公司占49%,前者取得了新公司的控股权,而万榕也被戏称为“一女二嫁,两份彩礼”。

国庆节前夕,凤凰卫视的节目《问答神州》中,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通过媒体公开表示,要尽快打通民营出版业与国有出版业接轨的通道,让民营出版业由体制外变成体制内,能够同样参与书号的申请。他同时提到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比如在北京成立一个出版创意产业园区,里面集中北京优秀的民营出版企业,它们可以单独申请出版图书。如果新政得以实施,今后民营公司的选择将会更加多样化,民营与国营之间的合作仍存在很多变数。

案例1

时代迈迈教育出版传媒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扩展培训市场开发新媒体业务

2010年9月,一次出版行业与民营公司互动发展的新尝试备受关注:由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安徽教育出版社与著名民营出版人王迈迈共同出资组建的“时代迈迈教育出版传媒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正式启动运营。

在2011年1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时代迈迈教育出版传媒武汉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参展,在民营、主渠道两会所签订单共计码洋2015万元、实洋752.5万元。参展的图书包括《四六级词汇2000例》、《王迈迈点评四六级》、“A、B级历年试卷”系列丛书,“同步词汇”和“听力评估”系列丛书等。其中,“同步词汇”和“听力评估”系列丛书反响强烈,多个区域的客户认为图书价格、折扣合理,表示要求独家包销。

据了解,时代迈迈注册资本2000万元,围绕英语图书的出版发行这一核心业务,在重点开发拓展实体培训市场的同时,大力进军网络教育市场,通过多媒介的名师讲学来促进英语图书开发和推广,大力开发潜在客户资源,努力打造图书出版发行、实体培训和网络教育“三位一体”的完美组合,将新公司打造成一家实力强劲、市场广阔的英语读物出版机构、外语培训机构和网络教育服务机构。

为响应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入主英语培训市场的号召,2011年4月,时代迈迈武汉公司还大胆创新,推出了国内第一家将英语品牌图书销售与英语环境学习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英语体验书店——王迈迈英语体验书店。在武汉光谷书城及图书销售聚集地创意式的体验专区和体验书店在试营业期间就引起了各地大型书店和图书经销商的极大兴趣,他们专程从各地赶来参观学习,并商谈加盟合作事宜。

点评:安徽教育出版社近年遵循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着力抓长远战略投资与当前商业运作的结合,关注民营出版的发展和文化资本运作,而“王迈迈”作为知名英语图书品牌,经过18年的发展,已具有牢固的市场地位,成功打造了多个畅销教辅图书系列,积累了丰富的出版资源。此次合作,安教社不仅实现了跨地域、跨所有制文化资本合作,更是借力发展、互利互赢。

案例2

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规范的现代企业运营模式

今年年初,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业务范围是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批发和零售。

北京博集天卷公司创建于2002年,平均每年生产码洋和销售实洋均呈高速递增,主要产品线包括社科文艺、外国文学、历史文化、佛学宗教、青春言情、时尚读物等等,成为引领出版风尚、打造明星作者的金字招牌。2007年生产总码洋就已经突破1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民营书业寥寥可数的亿元俱乐部。在与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成立公司之后,北京博集天卷公司的产品和品牌也随之进入这家公司,成为拥有《杜拉拉升职记》、《浮沉》、《不抱怨的世界》、蔡骏“天机”系列等一系列知名图书产品的知名出版企业。

与通常意义上的民营公司经营到一定规模就会在机制上出现问题不同,目前,该公司的组织架构已经完全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运营,设有股东、董事会、管理层等。公司内部高层一共6人,具体分工是:谢不周任副总经理,主管总编室工作,与集团及旗下成员单位进行沟通,代表集团履行审稿职责,同时也肩负选题开拓的任务。刘洪任执行副总经理兼总编辑,与谢不周一起分管选题工作。常务副总经理王勇分管销售和行政工作。另外该公司还从上市公司聘请专人做财务总监。原新浪博客频道主编张燕任副总经理,分管市场营销推广。黄隽青是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的骨干仍然比较稳定,同时,还招聘了大量新员工,现在公司已有100多人。

框架理顺后,公司的日常运行更加规范。当然,为了保持民营力量在选题策划上的灵动特质,整个选题策划的流程基本没变。变化比较大的是,以往的合作单位相对分散,现在80%~90%的产品转到中南传媒集团旗下的单位。

点评:据了解,该公司在2010年的基础上,2011年的出版规模、回款、利润预计都将翻一番。也就是说,发货码洋从现在的4个亿增长到8个亿,品种从200个增长到400多个,复合增长率达到20%~30%,相当于一个大型出版企业的规模。同时,博集天卷希望能够守住单品种效益,但规模上去后,品效下滑将不可避免。之前的博集天卷在这个环节一直控制得很好,现在人员增多,工作量变大,是到了研究新的流程来支撑这个目标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