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学术经典”的出版和阅读何以突围?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11/22 作者:


山涧清音

(上接01版)

谈到何以界定“学术经典”?法国大使馆文化专员易杰表示,“学术经典”被创造出来的时候是有创造力的,是原创的。一本‘学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对当代人来说是始终成为‘新的经典的经典’——就是它是经典的,同时它经典的含义又是当代的,对当代又具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我认为定义经典必须要有时间上的长度,没有时间上的长度很难去定义或辨认这是一个经典,我自己认为,起码需要50年。这是一个起码的时间段,我们可以进行思考。有的时间段更短一些,而且时代变化非常迅速,所以需要引发这些思考。”易杰同时建议,为了使一个经典大部头不至于一翻译出来就成为一个“大坟墓”,可以同时延请有分量的学者对它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尽可能激发出经典的当代价值,并一道出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季广茂则建议出版界把经典和古典区分开。如果局限于古典,排除了当代的作品,经典的意义就被缩小了。拉康、福柯、齐泽克……这些当代知名的学者,或者去世不过二三十年,或者仍然活跃在知识界前沿,他们的作品与读者身处的时代、面临的处境最为贴近,又是被公认的大家作品,或许更能够体现出经典的当代意义,唤起读者的兴趣。

与过去相比,如今社会整体文化水平已经提升。如何引导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又不进入专业研究领域的民众,尤其是青年去读“学术经典”,需要“学术经典”的出版者与关心“学术经典”出版的人们去慎重考虑。

企业家的人文情怀,

文明总是薪尽火传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先后出版了《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苏联专家在中国》等著作,在他投资支持下,“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目前出版了100种图书。

在2011年,本以为“东方历史学术文库”已出版了100种图书,就该结束了……没想到在研讨会上几位企业家站了出来——他们20世纪80年代末下海,有很强的责任感与人文情怀,企业家来支持真正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经典”出版,值得敬重和敬佩。

当然,面对宏大而广泛的“学术经典”出版工程,仅有几位企业家支持,力量还是颇为微弱的。对此,沈志华表示,在美国,许多学术项目都是私人基金会赞助的,相比之下,我们差距很大。一是税收政策鼓励不够,富人不愿捐款;二是管理太死,没意思的课题经费充足,而一些重要研究又一时难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也浮躁,不愿意下苦工夫,还有多少学者在坚持研究?许多人混上教授后,50多岁就什么都不干了,长此以往,中国学术就完蛋了。在管理上,确实有问题,但风气上,也有问题,现在不如20世纪50~60年代,那时大部分年轻人想做学问,有上进心。在美国,最好的学生才能做学术,而我们最好的学生都去做生意,人家哪怕一个技术工人,也有相当的文化底蕴,有理性,会分析,可看看我们的网上,多少学者在闹笑话。

从古至今,读书人是最没有力量的,所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然而,读书人也是最有力量的,历尽艰难,终不改仰望星空之志。文明总是薪尽火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这一代人不坚持、不负责,文化就会断根。在学术之路上,一个个“学术文库”或“学术经典”就是一座座桥,而支撑这一座座桥的,是几代学人的胸怀,大江大海,洗尽尘埃。当物欲侵蚀着心灵的自由时,当压力窒息着思想的空间时,我们太需要一种坚持,因为“学术经典”见证着社会的进步和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