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谨防出版业“走转改”进入三个误区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1/12/16 作者:


◎吴波

首先,不能把“走基层”简单理解成到下属或相关业务单位转一圈。深入基层调研、互通信息本就该是企业的一项常态性工作,如果出版企业对自家产品在基层店的销售状况了解不及时,如果编辑对所策划图书是否受市场欢迎不清楚,如果管理人员对基层员工的真正需求和业务状态不知晓,这样的企业有何竞争力?产品又有何覆盖率?又何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所以,“走基层”的关键便在于落实成常态化的举措。从开展业务来说,要完善编辑、营销、发行下基层的机制,鼓励他们采取多种方式与基层互动,了解一线读者的文化需求,和一线作者和销售商做朋友,从而策划出版具有真正生命力的、高质量的图书产品。从内部管理来说,领导班子要和基层员工保持密切的沟通,使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他们知晓、认可并愿意为之努力;加强出版管理工作中的科学性、服务性,认真分析出版企业转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管理超越简单的行政指令。

第二,不能把“转作风”狭隘理解成对某种经营思路的否定和排斥。“转作风”的本质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深入图书市场实际,才能对出版产业发展的状况做出准确判断,才能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不至于让“转作风”的举措无所凭借。出版业跟风炒作、重复出版、片面追求轰动效应的现象非常突出,这与从业者和读者两方面都有从众化的社会心理习惯密不可分。市场当然需要创新,但市场不会也不可能认可所有创新。跟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市场定位策略,但跟随不同于低级的仿造,更不同于简单的抄袭、剽窃。

所以,“转作风”的核心应该侧重于实施者的定位。对于行业的管理部门来说,定位不准确,就会带来管理作风上的模糊不清。对一个企业来说,不从深处反省经营的战略问题,就触动不了形而下的战术问题。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人格若没有适应企业化,作风当然也不会企业化。所以,行业管理部门应转变成服务加协调的管理思路,企业管理者应该秉承的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人的管理理念,企业员工应该弘扬的是求真务实、面向实际、贴近但不被市场牵引的出版文化。

第三,不能把“改文风”错误理解成统一表达风格,忽略出版产品的差异性。出版产品确实要以读者读得懂、看得明的方式呈现,这个没错;出版企业确实要努力出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图书,这个更没错。但是,正如不同的新闻作品不能单纯统一成一种风格一样,出版产品的多样化、满足读者需求的差异化也不能被边缘化。毕竟,在市场面前,所有的读者都是平等的,不同定位的图书必须采用不同风格的表现形式。

所以,出版业“改文风”的核心,应该重在改变拼凑、作伪、浮躁、自以为是的出版风格,重在确立明晰、稳健、准确的图书产品定位,重在建设适宜、可持续开发的图书产品线。

书业需要有“文化”的从业者

◎杜辉

首先解释一下这个“文化”的概念——绝不是学历、文凭、证书,而是一个人的综合知识,是大量阅读后的悟性,是积极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出版作为一个特殊行业,需要从业人员的综合知识及能力,并非掌握了书本知识就能胜任。

出版业对于行外来说,往往觉得文雅、高尚、智慧。从业者被冠以老师的称谓。实则是业者普遍的“文化”水平不高,知识单一,学习能力不强,惰于改变。

图书的编辑制作对于人才有着特殊的要求。图书内容千门万类,但是众多的编辑制作人员,相当一部分是语言学、文字学出身。对于文字的处理加工也许还尚可,但对于内容的把握、思想内涵的提炼则往往不足。图书是有思想的特殊产品,只有编辑制作人员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学识修养才能发掘精华,才能把一本书的知识、思想展现给读者。但是众多从业人员远远没有这个能力,造成了内容质量的严重低劣。定价与内容严重的价值背离,也让图书失去了众多的读者。

出版业一直以来的微薄收入,对于众多以此养家糊口的从业者,成为极大的考验,也加剧了人才的流失。很多人抱着对图书出版的理想与憧憬进入了行业,但若干年后在生存压力下,退出了行业。留下的人,一类是非常爱书,把这个行业作为一种事业、一种爱好来做;另一类则是在旧有体制下的老职工,因技能单一、知识匮乏、适应力不足,只能在这个行业继续工作。这种现象加剧了行业的人才匮乏,甚至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爱看书是从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个不爱看书的人很难做出好书,更不可能做出有内涵、深度的书;一个不爱看书的人只会把图书作为纸张来销售,只会把内容堆积了事;而不是将其当作能教育大众、传播思想、延续文化的、具有使命感的事业来看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个出版人,不是有多高的学历、多少证书就可以做好。而是需要大量的阅读,从他人的字里行间,汲取营养,学习智慧,自己加以总结、吸收、消化、创新后,把自己的灵魂注入到图书之中。只有真正爱书的人,才能在物质微薄的情况下淡定人生,坚持一种信念。

业者缺少理想,缺少一种对于文化思想的追求,造成了基本功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对图书缺少一种发掘精粹的能力。这些不合格的从业者造成了大量的跟风书、垃圾文化,使出版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投机取巧,产品同质化严重,相互抄袭,形成了文化的近亲繁殖,甚至造成了整体文化市场的畸形发展及退化。现在的图书种类越来越多,2010年已达32.3万种,其中精品有多少?能流传后世的作品有多少?图书行业伪劣产品横行的现象也让我们自食恶果,读者逐渐远离了图书阅读,转向新兴的媒体。这其中固然有技术因素,但图书内容的空洞化、思想的沙漠化或是真正的根源。

假如恒大来了出版业

◎梦云飞

2011赛季广东恒大集团投资数亿甚至是十数亿把中超联赛砸得火花四溅,让已经被人淡忘的中国足球又燃起了巨大的激情。恒大一家的投入几乎超过了其他15家中超俱乐部的总和,令昔日中国足坛的列强,大大羡慕嫉妒恨了一把。我们惊羡、惊艳、惊呆的同时,不妨做个假设,假设恒大也如此投资了出版业,那会如何?

首先是编辑团队的建设。按恒大以往的彪悍风格,应该会把行业排名前十的公司、出版社的编辑骨干挖过来相当一部分。按100个资深策划编辑,再配置200个有经验的文案编辑作为助理计算,以目前行业的工资标准估算,5000万元应该足矣。如此费用还不够孔卡一个人的转会费。

通过这些资深策划人,还可以间接把行业最有人气的几百个作者及其资源笼络旗下,打造整个行业的超级产品线,可以产生垄断性的媒体推广,以及吸引销售渠道的资源配置倾斜。每个作者按预付稿酬在50~100万元计算,最多也不过1亿元的资本,还不够恒大俱乐部一年的赢球奖金。

在没有统计圈内最有人气的100位作者一年的图书出版及销售码洋的情况下,姑且先按人均一年出版2本书计算,每本书销售20万册,估算有11亿多元的码洋。除重点产品之外,常规产品按做到1000个品种、单品销售1.5万册计算,大约又有4个多亿码洋。合计约为15亿~16亿元码洋。2010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370亿元,扣除教材以及工具书、专业书等非商业化图书的份额,大众图书零售市场也就200多亿。那就是可以占到市场零售总份额的7.5%。

再说销售渠道。企业以资本为后盾,可以对中下游的传统销售渠道进行全新整合,如采取合营、并购、联合、注资等多种资本运作模式,建立新的销售渠道模式,最后在民营销售渠道达成一定的市场垄断性。传统零售的主力军,各地区的新华发行集团,则可以引入战略合作,获取各种资源的优先配置。这样一方面抓住了最大、增长最快的销售渠道,更可以通过避免恶性价格战,让实体书店渠道得到喘息。其他图书销售渠道都可以用以上模式,借助资本,在产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广泛的合作。资源聚集则会产生巨大良性循环的形态,企业甚至在目前这些渠道之外建立自己的连锁零售渠道,作为可以自己全权掌握的品牌经营及产品展示平台。以图书商品换取品牌回报,最后用品牌资源达成资本回报。

第三是以传统图书产品为平台,作为资源整合的工具,进行电子版权的销售、代理经营,电子阅读设备的开发销售,图书版权的引进出口,图书影视剧版权的操作,以及创办影视公司,等等,以图书为平台的产业延伸可以达到更多领域。最后成为一个文化产业帝国。

上面所假设情形,如果抛开政策层面的限制,并非不可能。虽然给人一种出版业末日的感觉,不过目前还好,“狼”还没有来。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房地产行业、矿业等的巨额资本会逐步转移到其他行业进行较功利性的商业经营。出版业作为一个产业,整个产值尚不及一个大型国企。如此境况下,已经成为一个门槛很低的处女行业,会成为众多资本的角斗场。但是我们本行业的企业还在进行最原始的经营性的产业积累,面对资本运作的未来对手,我们将无还手之力。

也许一切只是也许,假设终究是假设,希望我们的出版业可以摆脱原始的低级商业模式,迎头赶上时代的潮流,改变我们固有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