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报记者 孙 珏 蓝有林 王东 刘海颖/整理
1 “名人书”撑起畅销书半壁江山
自2010年9月份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长江文艺出版社)和10月份的《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沈阳出版社)面市之后,非虚构类排行榜单就经常可见“名人书”的踪影,持续畅销的潜质也把2011年大众图书的整体市场带动了起来。当当网2011畅销年中榜非虚构类top20中,杨澜的《一问一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跟乐嘉学性格色彩》(湖南文艺出版社)分列第二、六、十三位。《幸福了吗》虽未在前二十之列,但在其他各类图书排行榜中仍然居高不下,至今累计销量已突破百万册,还有效带动了白岩松其他作品的销售,如稍晚两个月上市的新版《痛并快乐着》(长江文艺出版社),半年之内突破20万册。中华书局的《姥姥语录》自2010年12月首印20万册以来,目前又加印两次,也有30万册销量。2011年8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林青霞的《窗里窗外》(简体版)首印20万册,也未因88元高价让读者却步。可以说,2011年,名人书市场一片火爆,是人物书的“大年”。
从2011年“名人书”的内涵来看,“名人”职业和身份已发生变化。文化名流、大家、IT精英等占据名人出书主要位置的态势被媒体公众人物取代。过去所谓“名人书”主要谈个人经历或生活感悟,类似于“自传”;现在通常指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在某个擅长领域发表的作品,可能与个人生活无甚相关,而是涉及励志、休闲、旅行、美容、感悟等方方面面。事实上,“名人”牌不一定张张奏效,名人书也并不会完全因名人名气而销量大增。虽然图书市场的“造星”机器开始运转,但善于此道的人并不多,借“名人”旗号粗制滥造“招摇撞骗”的书倒不少。出版人需要对“高产”的名人进行更多考量,把握出书节奏。人物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并非所有名人都适合出书或能写出畅销书。期待出书的“名人”能够拿出更多的诚心,写出更优质的内容与读者分享。
2 少儿美育书不再只教画画
近些年,国内少儿美育图书水准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图画书阅读这块,几乎达到井喷的局面,有条件的出版机构都有所涉足,带动了绘本阅读风潮。但反观国内的动手类基础美育图书,相对来说还停留在低水平重复出版的层面。传统的简笔画、描红等图书陈旧不堪、缺乏创新,明显与时代脱钩,产品断档尤为明显。而国外的手工、简笔画等图书充满了时尚感和设计感,非常贴合孩子的审美。可以说,美育是一个非常丰富立体的概念,国内目前对美育图书的理解还停留在非常线性过于简单的层面。就少儿出版领域而言,除了图画书,美工类,动手图书是其中一大类别。但由于涂色、描红、简笔画、折纸、模型、布艺等图书市场进入门槛低,容易被模仿,精品不多。幼儿美术入门书除了一些老牌美术社出的经典简笔画系列外,更多的是一些简单的涂色画册,谈不上“美育”概念。另外一个分支——音乐启蒙、艺术鉴赏类美育书,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也不多见,好产品几乎一直空缺。
从2011年的记者调查看,很多出版人其实愿意做非功利的“美育”书,因为这种书能与更广大的孩子产生联系。比如明天出版社的《艺术人生的开端》、时代文艺出版社的《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漓江出版社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幸福孩子从画画开始》等图书在2011年都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响。但也有不少出版人对此很矛盾:现阶段因为家长的生存焦虑普遍严重,他们更愿意选择能给孩子生存“考试”加分的书,美育书并不是大多数家长的首选。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80后”一代年轻父母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方式会产生较大变化,作为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的美育教育势必受到重视,而相关的图书市场将会出现机会。(链接:2011年4月1日3版《华科大关注儿童美学教育》,5月13日8版《少儿美育书或成下个热点》)
3 童书进入品牌深度开发期
2011年中国少儿图书市场已是高竞争行业,品种繁多,但绝大多数没有鲜明的品牌。而从2011年的低幼图书和动漫图书板块看,这一现象已经开始改观。特别是低幼图书产品领域,作为企业产品与市场竞争力关键的专业研发在低幼图书出版中的作用开始显现。短时间内,低幼图书权威化、高端化的升级方向似乎意味着设计、材料、工艺等环节的更大投入;长期来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源成为提升研发水平的关键。尽管聘用专家作为项目研发顾问是大部分出版机构目前采用的研发方式,但在拥有专家资源的基础上,出版社已着手建设专业低幼图书研发团队。
从商报·东方数据2011年全年的少儿单品销售排行榜看,相比2010年,排行榜前20位网游动漫类图书入榜单品相对减少。伴随着系列图书经营策略的不断发展成熟,动漫书市场中针对系列图书的创作和营销也出现了更多拓展。最初的市场成功源自于热播同名动画片,而之后出版社又借助于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游戏益智、少儿艺术和少儿文学门类打造了适合不同少儿读者需求的产品,产品线立体饱满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出版商也在尝试图书品牌的跨媒介运营。反过来,国产动漫在电视剧集的带动下出版图书,并开始延伸到娱乐性网站领域。品牌授权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动漫企业而言都还是一个新课题。而品牌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使很多出版社头疼无比。有出版商已经在运作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并且就该品牌下的其他衍生产品与被授权方展开密切合作。在宣传上,推出图书的同时会结合同一品牌下的玩具、游戏、服装等衍生品共同造势;反过来,其他被授权方在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也会为图书做宣传,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牌效应。(链接:2011年7月29日3版《动漫书市场品种数量暴涨 竞争度加剧》,10月21日3版《专业研发 低幼书门槛不再低》)
4 小清新旅行书市场爆热
旅行书可以说是2011年大众出版板块最为亮眼的一支劲旅。自201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不去会死!》,不管是文体的清新还是书名上的“咄咄逼人”,引风气之先,2011年的《去,你的旅行》(辽宁教育出版社)、《我,睡了,81个人的沙发》(南方出版社)等标题“耸动”的旅行书在豆瓣读书上的评论多达上万条。《抠门小妞的欧洲穷游记》(万卷出版公司)在2011年的游记小说门类中表现抢眼,销量已经突破5万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旅行摄影圣经》销量破1.5万册。《最好的时光在路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文字摄影+旅行品类中的表现也算得上可圈可点。南方出版社的《跟着〈转山〉》去旅行》更是开创电影+旅行的先河。旅行情感日志、旅行绘本日记、旅行治愈小说等围绕旅行、结合治愈、温暖、自由等“小清新”元素的旅行类图书是出版商在接受采访时必谈的开发重点。实际上,这些旅行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旅游指南,而是带着个人性格色彩的旅行杂记体,读者读到的更多是一种新兴的生存方式。可以预见的是,虽然大多数压力重重的都市人不可能如《辞职,去旅行!》(中国华侨出版社)中说的那样骠悍,但买本书回家自娱自乐并不难。于是,如何让读者在各种文字清新的旅行书中释放内心的梦想成为不少策划人的灵感来源。(链接:2011年11月25日3版《小清新考验编辑策划力》,12月13日3版《新跨界书的策划艺术》)
5 官场小说黑马频现
2011年,仅从当当网数据搜索显示,1月~12月官场小说品种达到227种,与2010年官场小说品种123种相比,2011年这类图书可谓是“高温”不退。官场小说热已有好几个年头,而且在这个细分门类屡屡出名家和畅销书,比如阎真的《沧浪之水》(2001年)、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2007年)、王跃文的《苍黄》(2009年)、许开祯《省委班子》(2010年)等。2011年的新作,除了“侯卫东官场笔记”系列(凤凰出版社)7、8部相继问世,直冲排行榜首外,更有“黑马”读物亮相江湖。如,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公司的《二号首长》1、2部创下发行60多万册的佳绩,让不少出版人艳羡不已。其他诸如王强的《换届》(湖南文艺出版社)、风中一影的《私人秘书》(凤凰出版社)等的畅销均属新人手笔。2011年11月,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书业商会主办,北京新华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新华阅读网承办的“官场小说2011北京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不少国内著名官场小说家到场,探讨当下国内官场小说的特点、发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近年,“官场小说”作为描述、揭密官员生活、政治较量的代名词,迅速被读者牢牢记住。这一类文学作品对相互倾轧的权力斗争进行了大量描写,既满足了读者猎奇的心理,也让一些读者学到了“为官之道”。但不容忽视的是,官场小说的热潮也导致了题材和写作手法的同质化,许多读者逐渐有了“审美疲劳”,也出现了官场小说是否会遭遇“退潮”的争论。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只要有政府和公务员存在,官场就会是作家创作的重要题材。即使官员都廉洁公正,作家照样可以写官场。谁说官场小说就一定是反腐败类型呢?(链接:2011年11月4日45版《2011实力版图人才队伍之最牛策划人——《做畅销书就是和作者一起“生孩子”》)
6 影视书互动效应持续
2011年,湖南卫视“清穿”剧《宫锁心玉》大热,而其带来的穿越剧、宫廷剧热潮也急速升温,《回到三国》、《剑侠情缘》等穿越剧或将播或在热拍中。事实上,穿越小说的热度已经在2009年前后急速降温,但通过电视媒体的强势再开发,小说中的想象力、娱乐精神、曲折情节与影视结合再度焕发活力。最具代表性的是,桐华的《步步惊心》(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版)以及《后宫·甄嬛传》(修订典藏套装)(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版)。此外,2011年表现尤为突出的影视互动书还有电影原著《失恋33天》以及在多家电视台同步播出的都市情感剧《男人帮》原著等。而随着张艺谋的新电影《金陵十三钗》上映,严歌苓的原著小说也迅速登上商报·东方数据2011年11月畅销书榜第54位。
调整上市时间,搭上大片的顺风车,在出版方眼中已经成为“正常”、“普遍”的营销手段。影片动辄过亿的票房也让影视图书出版再度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创造7亿票房纪录的《让子弹飞》让马识途的《夜谭十记》突然成为热门小说。电影上映期间,不仅原著实体书销售良好,手机阅读的点击量也迅速增加。借势贺岁大片提升读者对原著的认知度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强求借势影视作品推书并不可取。策划过程中,作品的质量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影视互动书在全球的市场反映一直很好,但国内市场,不少影视互动图书因品质粗糙导致市场明显下滑的现象也不少见。由影视剧本改编成小说,其追求短期利益的意图明显,作品也多与电影的上映发行捆绑,为电影造势的功能正在超越阅读本身。因此做影视互动书的风险并非没有。已有图书策划人对该类图书的销售前景表示出担忧。影片下线后,真正的市场考验才刚刚开始。影视编剧涉足改编小说的情况越来越多,作者的创作功力和电影票房都考验着改编小说的销路。同时,虽然影视剧授权正在成为出版机构业务拓展的新板块,但据记者了解,影视版权的出售并没有让出版社获利太多。“风光”的往往是大量囤积资源的影视制作公司。比如,北京红袖添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孙鹏就透露,虽然2011年公司售出多部小说的影视版权,但是收入相当有限,还形不成规模,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进行运作。目前,影视公司从图书出版方购进影视剧的版权所支付的版权费仅在万元左右。(链接:2011年2月25日3版《影视互动书如何规避风险》,3月4日5版《悦读纪探索穿越小说影视互动》、《大片下线考验才刚开始》)
7 悬疑 “单元剧”热过长篇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国有50多家出版社出版了近400种悬疑小说。各式各样的“谜局”令人眼花缭乱。一方面是需求看涨的悬疑小说阅读市场,一方面是蹒跚起步的推理小说创作力量。对于悬疑类图书的市场前景,业界一直存在两种声音。有出版人认为,目前悬疑市场的持续升温并不代表着未来市场一片光明。这类读物毕竟属于小众阅读,从此前的市场轨迹来看,销售情势都不是特别乐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未来悬疑小说不一定会成为主流阅读趋势,但在这类题材的电影不断涌现、相关小说不断创造惊人销售业绩的情况下,会吸引越来越多读者的注意,并最终形成固定的读者群。相对专业的悬疑小说爱好者,主要以在校学生为主,以休闲娱乐为阅读目的的市民阶层以及崇尚益智阅读的白领一族等也是其中分支之一。只有拥有了忠实的读者群,悬疑类作品才能在图书市场中真正站稳脚跟。
2011年以来,悬疑推理类小说中,“单元剧”模式发展极为迅速,即一本书由十几个故事组成,这些故事既相互联系又可以独立成篇,比如王雨辰的“每夜一个骇故事”系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夜枯兰官的《夜半一点钟》(辽宁教育出版社)、迟宝华的《我从另一个世界归来》(时代文艺出版社),都是此类作品。相比之下,“单元剧”比长篇小说需要更多的故事和创意,更加精彩。单元剧虽然是2011年的亮点,但国内原创乏力导致悬疑低迷是不争的事实。有业内人士分析,虽然国内仍然活跃着一批诸如蔡骏、那多、王雨辰、雷米、周浩晖、姻合等作者,但推理悬疑类小说的人物塑造和推理手法很容易“过时”,在现在这个“腐文化”、“宅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不论是再塑造福尔摩斯、波罗那样绅士派头的侦探,还是007中詹姆斯·邦德的硬汉都已经过时。目前读者欣赏的是《盗墓笔记》中的“闷油瓶”形象。甚至模仿经典推理小说写“密室杀人”、“暗号推理”、“预告杀人”、“传说杀人”都很容易流俗,被猜出路数。
可以预见的是2012年,这类作品仍然会平稳发展,起码不会衰退。只要有好的文字,好的作者,好的作品,好的环境,就不愁没有好的读者。另外,把好的推理作品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像周浩晖的作品就改编成了电影,新秀夜枯兰官的小说一出版就被黄百鸣(香港著名编剧)买下了电影版权。同时很多优秀的悬疑推理类作者还都是名编剧。相信未来中国的本土推理悬疑类作品会有个很好的发展前景。(侯 磊)
(链接:2011年12月9日3版《悬疑惊悚小说告别低迷?》)
8 原创科幻小说异军突起
2011年,在刘慈欣的“三体”系列(重庆出版社出版)、韩松的《地铁》(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引发阅读热潮后,钱莉芳继7年前推出《天意》(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后又出新作《天命》(时代文艺出版社),注定了科幻小说市场在2011年的不平静。2011年下半年上市的新书,如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译林出版社的《美妙的新世界》、人民邮电出版社的《流浪地球》等都表现不俗,其销量与影响十分抢眼。从出版方来看,除了老牌科幻作品出版机构,新星社、译文社、译林社等,科技社中如四川科技出版社,大学社中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大量民营公司,都在积极介入该板块。尽管中国科幻文学越来越引起读者的关注,但谁也无法否认中国科幻文学还在困境中前行。畅销作品对于市场的确有积极影响,但科幻依然很小众。尽管每种类型的文学,都是顶尖的作者和畅销的作品引领风潮,是只靠几本书并不足以带动整个类型的畅销。科幻文学近期受到关注,更多是受到大环境的影响。科技的进步和全球环境的变化,吸引了更多人关注科幻话题,《阿凡达》、《盗梦空间》等科幻影视作品的推动力不容忽视。有科幻文学的出版方表示,科幻文学的道路充满崎岖,只有国内科研水平的提升才能让更多的普通读者对科幻文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的科幻产业链远远没有形成,科幻文学市场的真正成熟还需要长期的培育,而构建产业链条首先要培养出更多的科幻作家。目前科幻文学市场的发展势头能否保持,要看年轻作家能否继续给力。另一方面,由于科幻文学可以关注主流文学难以探讨的主题,在日渐开放宽松的出版环境下,这个特点对出版界的吸引力也将不断增加。奇幻和软科幻作品已经出现在不少出版机构2012年的新书计划上。然而,很多出版机构曾介入过科幻市场,但有心长期培育的屈指可数。急功近利式的开发,是否会使科幻文学像此前的奇幻、玄幻那样,被跟风滥造之作损害了刚刚好转的市场,还很难说。(链接:2011年2月25日3版《科幻文学出版在“主流市场”之外发展》,12月6日1801期6版《科幻小说表现抢眼是虚火还是真热?》)
9 幼儿园教材成最具潜力领域
2010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十条政策措施,简称“国十条”,提出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将会有7万所农村幼儿园在未来10年内陆续建立。在幼儿园数量急剧扩张的同时,幼儿园教材的出版成为远超社会培训市场的新兴出版领域。
相比于此前的市场类型,国家重点扶持的农村公立幼儿园将成为未来发展最大的板块。这部分幼儿园受资金的限制,所需要的教育资源必定在价格上属于中低端水平,因此一些出版单位也针对这个市场开发了一些价格中低端但质量优良的产品,在推广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针对蒙台梭利教育教具价格昂贵的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少儿分社在开发“快乐动手学数学”丛书时,将正宗的蒙台梭利教学法运用于幼儿数学教育,并且通过采用便宜的材质使教具价格从上万元降低为上百元,使其可以在普通幼儿园中使用,并使中高档幼儿园蒙氏教学班中每班只有一套高昂价格蒙氏教具的孩子们,第一次有条件每人都拥有一套随时可操作的蒙氏教具。
就目前而言,英语教材是幼儿园教材的主打品种。目前除了山东省、福建省这样明令禁止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省份之外,其他区域对于幼儿园英语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有的地方教育部门甚至已经开始使用指定的幼儿园英语教材。除此之外,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教育分社出版的“阅读树”丛书为代表的幼儿阅读类教材也成为市场的新宠,幼儿阅读教育的理念也为越来越多的幼教机构所接受。(链接:2011年2月15日6版《学前教育国十条颁布 幼儿园用书出版空间广大》)
10 中小学国学教材多版本通吃
随着社会对国学接受程度的日益提高,加上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国学教育的推动,目前全国80%以上的学校都或多或少地开展了国学经典教育。就现状而言,大多数学校将国学经典诵读融合到语文、品德教学课和班会中,部分地区小学甚至将国学诵读作为学校的校本必修课,有专门的国学经典教师和课时,也有专项的经费支持。“国学”已成为校本教材的重要选题,在各地中小学中或直接选用、或自行编写的校本国学教材正在打开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由于教材的编写模式、课时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效果的检验等问题还没有定论,所以目前并没有全国统一的国学教材。从现在学校国学教育开展的情况来看,其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有3个来源: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指定读本;学校自编校本教材;从已经出版的国学启蒙读物中选择相应的产品。
但是,随着教育部、国家语委下发《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学经典读物在学校教育上正朝着课时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社会教育上则朝着专业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教材出版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不再是简单地选编、注译传统国学课本,而是要对其进行全本全译全注,产生从诵读到吟唱,从读到写,从接收经典知识到讲解经典内涵等一系列变化。另外,国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尚未成形,尤其缺乏可以课堂化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参和教师培训体系。因此,传统的古籍出版社以及教育类专业社显然大有可为。(链接:2011年5月27日3版《中小学国学教育出版:成为正规教材才有发展空间》)(下转第18版)
(上接第15版)
■商报记者 孙 珏 蓝有林 王东 刘海颖/整理
11 低龄留学用书市场稳中有升
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08年开始出国留学的人数呈现出两位数的增长,此后每年基本都保证在24%以上的增幅,而在这些出国留学生中,高中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那些有一定经济基础的“90后”孩子家长,无论孩子在国内学习成绩如何,都更愿意送孩子出国读高中——出国留学人群的低龄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对应这部分人群的留学需求,针对低龄留学人员的指南类图书及从国外引进的中小学教材成为图书市场上新的热点。
低龄留学指南图书出版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细分读者类型,专门给家长或者小留学生编写图书,前者突出留学过程指导,后者强化留学生活帮助的内容;二是针对各类小留学生打造不同的指导内容。以往的留学指南类图书多数以学习成绩、各方面综合素质都极为优秀的孩子作为介绍重点,但现在此类图书都更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力求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有帮助。
引进版中小学教材的出版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变化之一是纯英文教材受追捧,相比目前市场中文翻译版的国外中小学教材,希望到海外求学的中学生更需要阅读原汁原味的原文教材。变化之二是引进教材学科的增多。美国的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3个维度,即人文社科、科学和健康教育。除现在比较流行的理科教材之外,海外中小学人文社科及健康教育类教材的引进也将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链接:2011年7月22日6版《引进国外中小学教材抢滩教育高端市场》,2011年9月9日6版《低龄留学成主流 高中留学指南图书出版趋热》)
12 通识教育教科书大众市场走红
全国每年有几百万高校学生毕业,社会上的高素质人才已经形成了一个人数庞大的阶层,但由于以往教育的缺失,他们仍需要接受再教育,以补充自身知识的不足。这部分人的需求使得内容门槛比较低的通识教育教材和读本在大众市场的销售一路走高。
总体来说,为大众市场所欢迎的通识教育用书普遍呈现出图书选题方向和呈现方式的大众化和精品化,例如在科目的选择上以电影、社会学、心理学、商学等公众较感兴趣的文科为主,在表达方式上要求以生动的文字传递深奥的道理,在装帧设计上要有大众图书的“卖相”。
在多角度的精心打造下,不少出版社的相关图书已经形成品牌,如世界图书公司北京公司的“大学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贝贝特的“理想国”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众图书市场获得成功之后,这些通识读物反过来又开始对高校的通识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世图北京公司的“大学堂”系列当中有不少书都从最早的大众渠道销售逐步拓展到课堂使用,因为有不少老师在书店看到了某本“大学堂”的书,然后才决定在学校将其作为通识教育教材。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社会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总数已达数千万人,这个庞大的阅读人群成为大众学术读物的忠实拥趸,这也使得定位大众市场的通识教育用书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链接:2011年10月11日7版《通识教材在大众读物市场的华丽转身》)
13 教师用书瞄准教师成长期
2010年,新课改进入第10个年头,对于新课程的回顾与反思也使得教师教育用书的策划、出版面临着转折点。以前只要打出“新课程”旗号就能热卖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对传统的培训书、理论书中的枯燥内容不再买账,转而对图书的针对性、趣味性、可读性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上种种都给教师教育用书出版带来了新起点和新市场。
一是不少一线教师已经将这类书当做工具书来使用,他们会优先选择内容针对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书,特别是那些能够帮助解决自身问题的书。于是,不少出版社以此为策划点,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贴近教学生活、方法实在、操作性强的教师教育用书。
二是这类图书在选题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大。教学过程中需要时间、经验才能掌握的“约定俗成”是一些青年教师最迫切希望掌握的知识,市场上针对这一市场需求研发的新型品种备受读者的欢迎。如北京源创一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教师的体态语言》一书就针对“言传身教”中“身”,系统地呈现教学过程中的体态语言。此外,针对教师心理成长的图书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多家出版社选择在这一方向上做文章。
三是一些出版社专门成立新机构对教师教育用书进行品牌运作。江苏教育出版社成立的教育类专业图书发展中心专门打造了包括“行知工程教学全手册系列”等子品牌在内的“大教育书馆”系列教师教育用书。
四是教师教育用书还有更多可开拓的市场前景。例如如何全面覆盖所有教育工作者,如何成体系地推出相应图书成为业者关注的重点,相关出版机构认识到要对这一板块有整体规划和远景目标。另外,目前教师教育用书还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所以不少出版人呼吁政府能够重视该板块,可以像力推“农家书屋”一样发展针对教师的“阳光书屋”,使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能够从中受惠。(链接:2011年10月28日3版《课改10年,教师教育类图书面貌全新》)
14 学习书漫画化受青睐
如今,漫画学习书已成为很多出版社关注的图书板块。这一板块在2011年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目前,漫画学习书无论从选题内容还是读者群上都实现了扩张,品种逐步完善。一方面,以往面向小学生的学习类漫画书主要以科普漫画为主,但是如今很多漫画学习书涉及历史、数学、化学、地理等多方面知识。此外,用漫画形式讲述国学,甚至通过漫画形式来指导孩子调节情绪的心理类学习漫画书也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亮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往学习类漫画书内含的知识点一般与课本学习之间并不存在多大联系,但现在这种定位也逐步得到改变,一些学习漫画书中设置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小升初考试。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新涌现的一批学习漫画书定位更加“高端”,涉及的是高等教育范畴内的学科知识,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物理力学等,而且内容多是由浅至深,因而这些书主要的读者定位在大学生和成年人。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个市场虽然有扩容升温的趋势,但是其中引进自欧美或者日韩的外版书占据了约9成之多。面对这种情况,国内一些出版社也发力推出了一些原创产品,且有部分产品获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但是,就总体而言,相对于日韩动漫产业链成熟的出版环境,国内同类产品开发的成本普遍较高且市场掌控能力弱,因此还需多方面协同努力,大力提升原创水准。(链接:2011年8月2日7版《学习类漫画图书 选题扩容市场热烈 原创还需厚积薄发》,2011年11月25日9版《“趣味化”学习书功能大转变》)
15 专业普及书普遍低龄化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使不少年轻人不得不投入到创业大潮中。国家也对其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包含提供“种子基金”、免费风险评估和政策培训、最高贴息贷款以及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为此,创业图书瞄准的读者对象开始向下延伸,尤其是“80后”、“90后”“宁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的事业观和创业热情,使一些讲述“80后”、“90后”的创业图书在市场上的热销显得格外引人注意。其中如《21岁当总裁》销量80万册,《销售女神徐鹤宁》销售15万册,《90后创业富翁丁仕源》销售2万册,茅侃侃的《像谈恋爱一样去工作——一个“80后”新贵的成财之道》首印8万册。北京汇智博文图书公司李珊珊告诉记者:“这些书之所以会受到欢迎,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功能性阅读时代到来。人们希望通过阅读找到有助于自己人生和事业发展的方法。”成功人士可以将此作为参考别人经营模式的材料,创业者可从中寻求一种指导,寻求创业机会的人可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目标,而那些没有工作或者学习目标的人也可以找到重新定位人生的方法。
与此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是,理财图书的定位直接下沉至少儿阶段。今年以来,有不少出版社都将目光投向了儿童理财这一新兴的细分市场。不仅一些专业财经出版社针对少儿策划图书,一些少儿社也开始关注儿童理财选题,希望能够先入为主,取得竞争优势。譬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年初推出了中国首部原创少儿理财童话《小学生一定要上的20堂理财课——笨笨熊的财富故事》;安徽少儿出版社则将《巴菲特神秘俱乐部》作为重点品种,希望能领跑少儿财商图书市场;知识出版社也推出了《我的第一套财富管理图画书》。儿童理财图书之所以在今年格外引人关注,也是有其社会大背景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上理财热的推动,家长越来越意识到财商教育的重要性,有条件也有可能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尤其是各类甚至比研究生学费还高的少儿财商培训班层出不穷,已为少儿财商市场起到预热作用。
此外,针对时有发生的校园暴力和冷暴力,2011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建议教育部门在全国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统一增设法制教育课程,而不是融合在《思想品德》课中。有业内人士在感叹孩子负担不断加重的同时,也表示法律教育或将步入国学和艺术类教育的后尘,也开始低龄化。(链接:2011年1月21日8版《创业图书低龄化 未来更重实操性》,2011年3月25日3版《理财图书低龄化 是处女地还是太功利?》,2011年4月19日7版《法律普及低龄化是否成新趋势?》)
16 提问中国经济成财经书热点
说起宏观经济,总给人一种很遥远的感觉,好像那只是学者才会去考虑的问题。但自韩秀云的《看不懂的中国经济》以及郎咸平《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热销后,近年来市场上关于解读中国当前经济的图书开始层出不穷。现在此类图书的出版热潮实际上是之前的一种深化和延续。
中信出版社策划编辑郑薇认为,中国经济永远是财经图书的热点,尤其在经济形势越来越不明朗的情况下,读者更关心中国经济的走向。该社的《看不懂的中国经济》已销售十几万册,《被绑架的中国经济》出版不到一年销量也近10万册,其《推开宏观之窗》、《中国的逻辑》等书也都取得了不俗的销量。而博集天卷则与财新传媒合作,从2010年开始规模推出“财新图书”品牌,包括《变革世界的中国策》、胡舒立的《舒立对话2:未来时间,中国会更好吗?》、经济学家谢国忠的《再危机:泡沫破灭时,我会通知你》等,2011年上半年又推出了包括财新图书在内的8种与宏观经济有关的新书,2011下半年和2012年还将加大对经管类图书的开发力度,尤其是与中国宏观经济有关的图书。
中国经济出版社也先后推出了《中国经济大趋势》、《中国房地产大趋势》,“大趋势”也成为逐渐被读者认可的品牌,前者出版一年来已销售2万册,2011年4月又推出了《中国经济大趋势2》。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谁都逃不掉中国经济大泡沫》也做了通俗化的尝试。业内人士认为,任何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对大众商业阅读(包括宏观经济类书)的需求都很大。这也是中国读者对经济、管理类图书近年需求不断增加的深层次原因,但目前与日本、美国等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预计这类图书在中国的销售潜力还将增加。(链接:2011年5月27日6版《提问中国经济缘何成热点》)
17 烘焙图书受年轻人追捧
随着各种食品安全问题逐一曝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动手做吃的,并将其当作一种生活情调。而与烟熏火燎的家常菜相比,烤箱烹饪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乐趣。这正是近年来烘焙图书受欢迎的原因。不少书业人士也表示,由于家常菜类图书竞争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出版社都开始把目光转向了烘焙图书市场。
目前,烘焙图书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引进版图书。在烘焙图书市场刚刚兴起的2008年左右,一些出版社大规模引进我国台湾版烘焙类图书。目前来看,来自日韩欧美的烘焙书也都能在市场上找到。第二种则是根据烘焙名人的博客改编而来,诸如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跟着君之学烘焙》、中国纺织出版社推出的文怡《从零开始学烘焙》,吉林科技出版社的《飞雪无霜的美味烘焙坊》。这些书都是根据超人气的美食博客改编。第三种则是培训学校等专业教师写的个人读者和专业读者兼顾的烘焙类图书。例如化学工业出版社从2007年开始进入烘焙类图书市场,与北京唐人美食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出版了“唐人美食丛书”西点系列就属此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的《轻松成为饼干达人》则是与王森蛋糕烘焙西点西餐培训学校合作,请学校老师编写的。南海出版公司的《面包新语》作者西川功晃其实就是面包新语西点店的创始人。
从市场反馈来看,入门级的烘焙图书占据了最大的市场。到处可见带着“零起点”、“从零开始”、“跟着×××做”这些字眼的烘焙图书。同时,因前些年开始入门的烘培爱好者,已小有收获甚至成烘焙达人,对烘焙图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链接:2011年4月26日3版《烘焙类图书:三年烘出小天地》)
18 身体语言解读书从刑侦走入民间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上关于破解身体语言、微表情的图书不断增多,这边,FBI教你读心术,那边CIA又教你破解身体语言。这些书大多从欧美引进版权,也有少量从日韩引进版权,极少国内原创,另外还有国内跟风的编著攒书一大堆。据记者了解,这些书大多销量不错。例如吉林文史出版社的《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化学工业出版社的《身体语言密码2.0:工作中的身体语言优势》、云南人民出版社的《身体语言密码:白金升级版》销售基本在一两万册,江苏文艺出版社的《FBI心理分析术》自2011年5月份以来,仅在当当网店的销售就达到数万册,而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的《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销量已达20万册。
身体语言、微表情本来是刑侦人员才研究的内容,为什么一般读者也会突然对读心术、身体语言产生兴趣?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这类图书的主要读者是二三十岁的职场人士,而且以男性居多。随着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学习一些心理学对提高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帮助,而身体语言正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心理学知识。但这样一个超细分市场,一下子涌现出几十种同类图书,未来走势将会如何?大部分受访者都表示,这类书还会继续畅销一段时间,近几个月还有出版社在不断推出新书,例如凤凰出版社《微反应:小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微表情》,东方出版社的《不要对我说谎》,江苏文艺出版社的《每天懂一点行为心理学——日本最快破解身体语言的心理书》等。(链接:2011年9月16日6版《破解身体语言图书突然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