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应该有“悲悯情怀”
摘要:
■杜 浩(书评人)
2月15日,据《河南日报》报道,河南省文学院举办研讨会,就河南著名作家焦述的新作《房子·房子》所引发的“作家与社会现实”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呼吁广大作家要深入生活、贴近时代、关注现实,使文学创作走向大众……
众所周知,如今“房子”问题,不止是消费问题,而是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民生话题。而作为文学来说,如果把“房子”问题作为一个切入点,把这个社会问题进行文学表现,因为“房子”的这种现实性,文学的触角也必然进入了冷峻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层面。
焦述创作这部《房子·房子》,是一部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热点的长篇小说,作品描写的主人公是为买房而困惑的年轻人,同时,其中也描写了房地产商、政府官员及炒房者等重要人物,整个小说全方位地剖析了时下的房市怪圈,诊察了“房子天价”病态,其所涉及的敏感、关注的题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即有很浓的“悲悯情怀”色彩。
在这次研讨活动中,正是因为这部小说的现实价值,赢得了很多作家、评论家的高度的评价,认为这部小说给作家、给文学带来了几点启示:第一,一位作家要写出好作品,必须要深入生活、贴近时代、关注现实;第二,作家在创作时,要关注现实,而关注现实不能不关注现实的热点;第三,文学创作要走向大众,就要重视社会大众的诉求,现实生活的热点或焦点,是社会情绪和民愿民意的集中反映;第四,以小说的形式,积极介入人们关切的社会热点,是作家对社会有所作为的方式。
这些文学经验和启示,其实正是目前我们的文坛、我们的作家所欠缺的。观察一下当下我们的创作环境,消费主义、追求奢华生活的心态,追逐物质欲望的冲动,给一些作家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作家文学追求的信念、信仰少了。更多关注的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他买下房子、车子以及名牌手表吗?能让他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以及豪华会所里的VIP吗?关注的是不是能够进入“作家富豪榜”。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近日在南京参加一个文学会议,接受采访时(见2月16日《扬子晚报》报道),谈到目前文坛上一些作家的生活、写作现状:现在有一些作家,根本不去深入生活,只是走马观花,绕场一周。作家应该有“悲悯情怀”,对时代、对社会有一种责任感。
那么,《房子·房子》为什么受到好评和关注?这部小说的价值和启示在哪里?这部长篇折射出的文学的社会话题,给出了答案。我们知道,文学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尽管文学是一种生命个体完成的精神形式的创造,但作家的社会学特征,文学本身的社会性内容和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决定了文学与社会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文学的属性,决定了文学需要具有社会意识、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当然,这种文学的社会属性,也正是要求文学积极参与时代的大事,接触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要对社会和生活的问题发表意见。所以,一个时代的主题应是文学不能回避的主题。我们的文学对于时代主题的把握,对于社会责任的感觉,应是超越了对当下的一切娱乐的、消费的、个人生活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