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集团“借钱生钱”玩转资本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3/6 作者:


如果说非上市集团是想通过利用多种金融工具达到融资加快发展的目的,那么,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本来就面临着“圈来的钱怎么花”的“幸福的苦恼”,甚至有个别集团因为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就把资金放在银行理财而备受诟病,为何还要“借钱”?

■商报记者 田丽丽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出版集团绝对是“有钱人”,且不说每年推出的各种新书、畅销书,地处黄金地段的办公用房等固定资产,以及地产开发等多元拓展业务,单是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多年积累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某某集团有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趴在账上”的说法时有耳闻。但近几年来,这些“有钱人”却纷纷公开“举债”,频发中期票据,引得业界关注——因为就在几年前,不少集团还为“坐吃”银行利息而“偷着乐”,如今却从“息爷”变成了“借债人”。

“不缺钱”为何还要“借钱”

2009年12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发行中期票据20亿元,不仅是集团探索新融资平台的一种尝试,也成为全国出版业中第一个吃螃蟹者;安徽出版集团在2010年3月发行6亿元5年期无担保中期票据,2011年又发行了4亿;2011年7月,中文天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的10亿元中期票据也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注册;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1月发行5亿元3年期中期票据;今年2月28日,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发行3亿元3年期无担保中期票据,这是该公司本年度第1期中票,第2期3亿元3年期中票计划于2012年第4季度发行,第3期8亿元3年期中票计划于2013年第4季度发行。

除了发行中期票据这种渐为业界常用的手段,还有的出版集团发行一年期的短期债券,也有的集团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等等,各家“借钱”融资的方式正在不断升级。通过转企改制、股改上市,集团对各类金融工具的运用更加娴熟:定向增发股票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发起设立创业基金……

“要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顺应世界现代出版业的潮流发展”,安徽出版集团集团财务总监刘金宇把集团近年来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归功于出版集团的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企业要大发展,花钱的地方可不少”,他掰着手指头一项一项地数:办公系统的自动化改造、印刷技术的更新换代、数字出版的投入……这还是一些小钱,要是哪个出版集团打算借壳上市,或者建个产业园区、印刷物流基地之类,动辄数亿、几十亿的资金就投进去了,至于兼并重组更是非“钱”不可。这都是出版集团必须学会运用金融工具投融资的最直接原因。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证券法律部部长刘星保则认为,现在出版集团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不仅仅是出于项目建设等实际需要,更是在资本市场上的初期探索。

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陈海燕看来,投融资就是“借鸡生蛋,蛋鸡循环;鸡多蛋多,借蛋吃饭”——借别人的钱做企业的孵化,蛋多鸡多之后,还要借蛋吃饭,而留着自家的蛋继续孵鸡。近几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最近几年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十多种金融工具,在资金市场、产权市场、股权市场进行操作,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也提高了偿债能力。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2011年初开展了融资融券业务,获得了较为稳定的收益,同时还着手可转债的网上网下申购及国债回购等短期套利业务,弥补新股申购业务萎缩带来的利润缩水,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波动。

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莫林虎从政策环境角度分析认为,整个传媒产业中,图书出版发行产业是市场化改革最前沿的板块,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完成意味着将开始新一轮产业格局的重新洗牌,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出版集团有一种强烈的投资冲动,力争在新一轮的产业格局巨变中占据优势地位。此时,由单一的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

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多种融资手段和途径就全面使用起来,而直接融资“一方面符合国家关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也与中国金融体系推进直接融资比重提升的未来趋势不谋而合”。更为关键的是,国家已经把推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体制改革作为未来五年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金融脱媒”已是大势所趋,出版业发债融资可谓正逢其时。

看似“借钱”,实则“省钱”

看似是“借钱”,金融工具如果使用得当,还能变成“省钱”、“生钱”的工具。事实上,出版集团已经从金融工具的应用中尝到了不少省钱的甜头。

以中期票据为例,各集团发行中期票据募集的资金中,相当一部分是用来置换集团在银行的贷款。也就是说,在发行中期票据之前,出版集团通过贷款也向银行借了不少钱。据了解,中期票据的票面利率为基准利率加上基本利差,基本利差将根据簿记建档结果确定,在债券存续期内固定不变。票面利率一般在4%左右,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要低不少。从这一点上看,几个亿的票据置换贷款无疑能为各出版集团省下一大笔钱,同时也降低了财务成本。如果以10亿元的中期票据置换同等的银行贷款,大约可节省3000万元左右的资金。

中期票据等债务性融资债不仅融资成本较低,而且具有减税作用——债务筹资的成本可以递减应纳税所得额,使企业少缴纳所得税;发行长期债券筹集的资金所支付的利息,允许在税前列支,可以增加公司的股东利益。

在各大银行眼里,出版集团是信誉极高的优质客户。这一点在安徽出版集团发行中期票据时得到了很好的印证——第一期的6亿中期票据被银行机构争相抢购,认购数达十几亿元,“有些人还通过省领导打招呼要认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金宇仍难掩兴奋。良好的信誉、过硬的品牌、优质的资产,这些都成为出版集团和银行争取权益的砝码——免担保、降低贷款利率、使用承兑汇票、争取更优惠的发行条件、获得大额授信等等,使出版集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财务费用。

记者了解到,除了置换银行贷款,出版集团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大量资金,有的用于“集团编、印、发、供各环节固定资产项目建设”,有的用于主业链条上相关产业的培育,有的用于多元产业的投资,如文化商业综合体、文化创意工场、数字出版中心、出版综合服务中心、出版物发行中心、国际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研发基地等。

莫林虎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这些“气势磅礴”的项目,其商业模式是什么?与集团已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关系?能否实现协同效应?其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如果这些问题不搞清楚,这些投资很可能就沦为纯粹的基建地产项目,且能否获得效益都是个问号。”

对于收益心存疑惑的还有那些普通的员工们,一位新华书店的老员工说,“集团上市了,我们都很高兴,但是为什么我们拿到手里的钱反而少了”?与这些问题相关联的是,集团要如何科学布局长、中、短期的投融资比例,如何不断创新运用金融工具从而把资本运营的风险降到最低,如何选择优质投资项目,如何避免快速扩张中的各类隐患,如何让收益惠及每一位员工……与早已擅长在资本市场中游泳的其他商业企业相比,书业不过刚刚从“蛙泳”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