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德国作家甘特福尔谈互动式叙事写作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5/15 作者:


2012“故事驱动”大会将于2012年5月29日~30日在北京举办。中国图书商报将是本次2012“故事驱动大会”的书业独家战略合作媒体。

互动式写作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伴随着互动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互动媒体已经深入到了他们的骨子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学创作界和传媒界将兴起互动写作之风 。2011法兰克福“故事驱动”大会的演讲嘉宾马丁·甘特福尔先生为未来互动式创作者们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榜样。

甘特福尔先生生于1969年,他曾创立名为“故事娱乐屋”的工作室,任创意总监。目前已经发表作品23部,包括寓乐于教的游戏以及娱乐游戏。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叙事游戏“沉默时刻”(The Moment of Silence)、“记忆过载”(Overclocked)以及已经注册版权的“X档案”(X-Files)和热播剧“柏林之恋”。2010年以来,甘特福尔作为自由职业者进行游戏设计的工作,同时他还是科隆游戏实验室的讲师以及德国《时代报》网络版的专栏作家。

书籍、游戏以及网络社区正在互相融合。“选择电脑游戏作为媒介来进行故事创作,其实并不是什么创举,只是将互动式故事创作往前推动了一点点而已。” 甘特福尔先生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互动式媒体就被社会所认可。尤其是互联网的问世以后,超文本、超文本小说、多媒体以及超媒体——这些在当时的大学里已经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了。互动式写作与传统写作显然有着很多互通之处,比如在口头流传文学领域早就存在这种不断变化的、“互动式”的叙事方式。

互动写作与传统写作之关键区别在于读者的参与。互动式的故事讲述方式使读者有了选择和决策的可能性,叙事路径也不同。读者可以选择是否去深度阐述或者扩展某个故事的情节。当然,互动式故事也是写出来的,并且是在综合了各种想法以后呈现出一个在戏剧冲突上有着深刻意义的整体。但在实践中,有时候也会出现与上述情况完全不同的、甚至看似矛盾的结果:互动故事的写作也是一种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必定有很多“如果……那么……”的想法。

互动式写作非常依赖于故事的计划与结构,因为互动式的讲述可能会使结构变得松散而庞大,使得互动参与者只能参与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好故事的全局结构。

互动式写作比起传统媒介来可以将某些事物和情节更直接地刻画出来。但互动式写作所需要的互动本身也隐藏着问题。使用互动式媒体必须和它保持互动的状态,要不断地输入内容。

谁能成为互动式写作的创作人?很久以来,在文化创作领域有着明显的角色分工,作者、编辑、制作人、项目经理各司其职、缺一不可。而互动写作则是将这些角色混合在了一起。对作家来讲,是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各大电影公司在工作领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游戏作家”、“互动作家”这样的职业应运而生。对互动作家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对于游戏中的互动式叙事的基本理解,也就是关于互动式叙事的可能性及不可能性的认识。作家必须具有对技术及内容可行性的基本理解,否则他在写作时极有可能不能与游戏玩家、创作团队以及媒介很好地互动而自说自话。相信对于伴随互动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这个问题不会成为其创作道路的重大挑战。

商业模式的变化(比如:越来越多的免费供给)以及平台形式的变化(比如:越来越流行的移动终端上的网游产品)使得创意行业的同行们为了界定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不同而不断推出更好的新产品。 作为创作者来说,应试着去保持一种好奇心、适应力以及灵活性,并保持一定的准则,这是生存之本。甘特福尔强调指出,其最重要的平台是人类的大脑,而所有的东西都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只要没有忘记这一点,就不必惧怕新生事物和新的商业模式。

互动式写作的进一步发展还要依赖于游戏在文化领域的普遍认可。现在,那些伴随着游戏长大的编辑们已经开始在编辑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游戏产业本身也已经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是势在必行的。

目前,像苹果的应用程序商店以及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这样的产品的问世,为创意产业开辟了直面消费者的道路,使得图书行业、游戏业及其他娱乐产业受到了同等程度的影响。那么出版社以及游戏出版商还能扮演什么角色呢?随着数字发行的发展,出版界的力量平衡自然会出现新的调整。同样,这对于需要调整商业模式的游戏开发者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几家工作室有能力通过传统出版社的商业模式获得需要的资本。尤其是对于那些靠把身家作抵押换来贷款经营的独立创意公司,这样直接面对游戏参与者的路线真的是一件幸事。但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大制作仍然依赖于巨额的融资以及市场营销运作。在一定程度上,图书出版也是这样的。

(文/德国图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