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企业和民间联动发力
翻译
报道时间:2012/6/5
作者:潘启雯 张翠侠
摘要:

■商报记者 潘启雯 张翠侠
无论是从官方、媒体,还是从民间的角度来看,有关“阅读推广”或“全民阅读”推广似乎有永远说不完的话题。首次设立书博会“阅读大使”,开展“学习增智、和谐发展”主题读书系列活动、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读者大会”……显然,第22届书博会已成了一个大型“阅读推广”的多维舞台。
官方发力:为阅读推广增色
此次书博会首次设立了“阅读大使”,文化名人王蒙,“80后”青年女作家张悦然,宁夏著名中青年作家郭文斌和阿舍获聘。郭文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体育强健一个民族的体魄,阅读强健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从全民阅读开始,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主题。
值得称道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全民阅读,从这一届开始,新闻出版总署将在每年的书博会上,组织“10大读书人物”评选活动。因此,读书人因为读书而受到褒奖进而成为新闻人物,便成此次书博会上的又一大亮点。
在10位获封“10大读书人物”称号的获得者中,宁夏永宁县的陆梦蝶因身残志坚、在书籍中汲取力量战胜病魔把握自身命运的感人事迹入选“10大读书人物”。在获奖名单中,有只有初中文化却30年持之以恒依靠读书自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四川富顺县农民陈炳金,有致力于将学校办成“图书馆里的学校”的著名小学阅读教学专家袁晓峰,更有甘当“傻子”30年、倾其私有财产创办农村公益图书室的海南定安农民孙衍吾。此外,山西武乡小学教师段晋保、甘肃兰州市第一家民间公益图书馆创办人刘易、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刘白光、浙江杭州仁和街道云会村退休教师庞汝勋、新疆洛浦县布亚乡欧吐拉昆孜村村民肉孜买买提·卡德尔、黑龙江大庆退休教师赵振钧分别凭其自身感人的读书事迹当选读书人物。
“阅读改变命运,阅读照亮人生!‘10大读书人物’的故事,为这两句话作出了很好的注解。”为了表示对读书人的尊重,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特意与几位获奖者握手表示祝贺。
新闻出版总署第九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新闻发布会暨出版座谈会,也成为引导青少年健康阅读的重要平台。此次推荐的百种图书分为思想品德、人文历史类,科学科普、百科知识类,图画书、低幼读物类,文学读物(小学年龄段),文学读物(中学年龄段)五大类。这批图书是新闻出版总署组织专家从全国332家出版社选送的866种青少年读物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品种丰富,覆盖面广,风格多样,原创性、创新性特征明显,贴近青少年阅读特点,可满足不同年龄段青少年阅读需求。(相关链接:2012年5月25日第1847期《中国图书商报》第2版《八选一,注重原创与选题创新》)
以“阅读·生活·传承”为主题,由新闻出版总署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等承办的“中国出版发展论坛”堪称是此届书博会的重量级阅读推广活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燕、京东商城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著名翻译家许钧等人,以及“阅读大使”们与著名作家张贤亮之间展开了精彩对话,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企业和民间的努力:另一道风景
在各色阅读推广活动中,除了官方发力外,企业的推动也令人称道。围绕“读者至上,享受阅读”为主题,由中国出版集团等主办的第五届“读者大会”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文学大腕们共聚一堂,免不了思维碰撞,一时间火花四溅、妙语连珠,让台下的读者们大呼过瘾。在“读者大会”上,著名作家张贤亮告诉读者他的大胆“预言”:200年以后,阅读的形式将改变,随之写作的形式、传播的形式也将改变。200年以后文学作品不再是写出来,而是制作出来的,信息通过意念的形式直接传播到他人的头脑中,阅读行为不复存在。面对一位读者提出的近年来话题性极强的网络阅读和传统阅读的关系问题,于丹说,不应该将这两种阅读方式对立起来,载体并不重要,无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网络阅读,应该让所有的阅读去成全一颗心。
另外,各出版社(机构、图书策划公司)邀请来的王蒙、余秋雨、杨红樱、倪萍、九把刀、沈石溪、巫昂、陈楚生、姜昆、依兰·斯塔文斯等中外名人莅临进行图书签售或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本身也是很好的阅读推广活动。比如,文化学者余秋雨和著名出版人龚曙光以“文明传播者的当代使命”为题,对话于银川书博会。无论是个人载体,还是机构载体,他们都在担当同一使命——为了文明的赓续与传扬。
6月2日,世界最大的硬笔手抄《红楼梦》亮相书博会。该作品是宁夏吴忠市程晓霞于2005年4月~2008年5月用硬笔行楷手抄,由程晓洲配《红楼梦》人物绘画,手抄页面长106.5厘米、宽77.3厘米,共739页、70万字、重110千克,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页面最大的硬笔手抄《红楼梦》世界纪录。
该书的展出成为书博会的别致一景,引起众多市民关注。当然,此举也凸显了民间人士在引导人们阅读包括《红楼梦》在内的等经典图书方面,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