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双轨驱动中国印刷产业创新升级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6/29 作者:晓明 文枫 锐刚


■商报记者 晓 明 文 枫 锐 刚

中国印刷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正逐步呈现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态势。过去的30多年中,中国印刷业获取价值的核心是“低成本优势”,然而近年来伴随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的上升,中国印刷产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不再。中国印刷消费市场的改变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推动企业研发出更多自动化、数字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也在推动着中国印刷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型。加之近年来世界印刷产业中心逐渐向东转移,越来越多的先进印刷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这对于促进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下转第14版)


(上接第13版)

在企业主体更加强大、政府政策推动更为有力、民营企业积极性有所提高、新技术带来全新可能性等多种利好的带动促进下,“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增长20%的良好态势发展。这些也为印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利好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下,我国的创意工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欣涛对我国印刷工业创新环境表示乐观。同时,也有如上海华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志刚这样谨慎的观察:当下,国民经济外部运行环境不佳,传统印刷行业由于前几年新增产能过剩导致竞争激烈;数码印刷由于受到传统印刷挤压,价格竞争激烈,业务量普遍不足,导致创新发展的速度减慢。“印刷业严重的供过于求,加之经济危机导致出口与海外订单减少,但劳动力成本与原辅材料价格却在持续上升,印企的压力越发沉重。”上海数字印刷行业协会秘书长潘晓东也持类似观点。

这些因素的影响,也使得印刷企业在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变化特点:一是洗牌格局渐显,尤其是北京印刷企业到2011年有近700家企业(估计非包装类)消失。二是成本(纸张等原材料、人工成本)上升,工价上涨整体乏力。三是书刊印刷的客户,尤其是出版社受到电子媒体的冲击,整体印量减少。四是印刷业进入省成本出效益、靠标准化提高效率,靠做精品书提高利率,靠增值服务开源,靠品牌和规模实力扩大市场,靠企业文化解决用工荒、留住员工的时代。五是机制灵活的企业崛起,而政企不分的国企逐渐走下坡路,一些机制灵活、一心做好生意的民企崛起——北京昊天国彩总经理张林桂总结道。

但是“现在国内外形势对中国企业创新(意)造成一个倒逼环境,促进企业试图通过创新寻找未来发展的突破口;但是从创新到创利需要一个过程,在目前不好的经济大环境下,创新缺乏资金和人力及市场的支持,所以创新有较大的风险,居安思危下的创新比临急抱佛脚会稳妥点。”广东新华印刷有限公司办公室刘丰成这样认为创新对企业的影响与重要性。

昌公式集团在2012年1至3月销售有所下降,进入4月份后开始基本进入增长期,之前被推迟的订货重新启动交付。昌公式集团副总经理杨明在分析上半年昌公式印刷机械销售情况后,虽然中国印刷业进入了微利时代,微利开始让中国印刷业重新洗牌,优胜劣汰。而杨明的信心来源于昌公式集团年完成了印刷机械的产品结构调整。“这使我们与其他一些印企具有了很大的差别。”可以看出,市场在推动中国印业的创新步伐,先行者便有取胜先机。

2012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与中国图书商报社、德国法兰克福学院将联合举办的“2012年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借此时机,本报先期针对超过50余位印刷相关企业老总、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进行问卷调查,就中国印刷企业创新的产业环境及企业创新重点进行了采访。可以看出,创新无定式。靠规模制胜、从低端到高端、产品转型、产业链延伸,都是打造竞争力的方式,每个方面都有创新文章可做。

在此次调查的部分回复中,超过9成的受访者将印刷工业创新性主要锁定在新技术与新商业模式上,同时,新商业模式的诞生又催生了营销方式的创新创意。综观中国印刷产业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作为双轨驱动着中国印刷产业的创新升级。而印企营销方式的创新,决定着印刷企业产品服务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场。所以,新营销也作为力量的一极,在助推中国印刷产业的创新升级。

在此,我们对多位支持本次调查活动的相关人士,表示感谢。

新技术

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催生的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促进剂。印刷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即以新的工艺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以最小成本,完成最高质量的生产。印刷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变革型创新,即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改变过去的印刷方式;另一种是改良型创新,即对现有主流工艺与技术进行改造和升级,让它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潮流。在世界印刷业范围内,用新的数字印刷代替胶版印刷等传统印刷方式就属于前者,而对目前传统方式进行数字化改造则属于后者。

刚刚结束的2012 Drupa(德鲁巴)上以色列Landa公司带来了纳米数码胶印机。数字化的纳米印刷技术堪称是第二次数码印刷革命的技术,再一次轰动了整个印刷界。柯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技术支持专家高峰表示:“这次Landa技术的搅局与颠覆,是在告诉其他设备供应商,印刷也可无限创新,但是别慌,大象有自己的路,蚂蚁也有自家的道!”

“进入21世纪后,数字网络技术对印刷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印刷业正在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利用数字网络新技术全面改造印刷产业,如果我们不重视印刷业的自主创新,过去已经缩小了的差距有可能会被重新拉大,更将会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首席顾问沈忠康如此强调中国印刷业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的紧迫性。

在今年的德鲁巴上,数字印刷技术是焦点也是亮点。但在本报《数码VS胶印,谁怕谁?》的采访中,所有受访者都很慎重。(详见:2012年5月29日 《印业中国周报》第1848期,65~66版《胶印VS数码:谁怕谁?》)但不容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数字印刷的技术在不断进步,推陈出新;数字印刷技术应用到传统胶印设备上的案例越来越多;数字印刷正在推动着传统印刷技术的不断前进,以提供更多高效、优质的产品占领市场。

目前,国内数家已经开展数字印刷服务的公司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杭州日报的盛元印务”、“南京华文数字科技公司”、“中印数字印务公司”等都在数字印刷按需印刷上进行着不同的尝试。

如2012年4月18日,凤凰数码印务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江苏第一家股份制数码印刷公司,也标志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正式进军按需出版市场。凤凰数码印务公司由凤凰集团控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苏中印刷有限公司参与投资管理。该公司提出了“一张起印,张张不同”的口号,瞄准个性化、小批量、高品质印刷市场。自2011年11月试运营以来,已承接江苏省庆祝改革开放30年大型活动用书12种、出版社专题用书300余种以及省级机关大型活动会议材料、请柬、贺卡等,每种印量从一册到几百册不等。并且,该公司还将适时成立研发中心,注重个性化、可变数据开发,不断研究探索按需印刷新技术;同时还将致力于通过出版社网络建立短版图书馆,通过书店网络向读者提供检索平台,集中出版社再版存量资源、读者零散需求选题资源,为绝版和少印量图书提供按需出版服务。

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与数字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相对应的传统印刷,也没止步不前,各项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例如江苏昌公式集团自行开发的双面硬压技术软技术,改变了双面印刷形式,满足双面网点印刷。硬压软双面印是昌公式集团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第一代产品自2004年进入市场以来广受好评,至2011年6月,已有超过510台套的昌公式硬压软双面印应用在国内书刊印刷市场。2011年,昌公式推出了全新研发的第二代硬压软双面印——CSS1040B1。新双面印设备可为广大的书刊、杂志、教材、电子产品说明书等用户带来更理想的印刷速度、质量稳定性和设备性价比。新CSS1040B1与原机型双面印虽然在外表上没有进行明显改动,但其内部所有的滚筒全部改为轴承传动,使设备不仅在生产速度上有了大幅提高,设备能耗的降低也有了质的飞跃。又如作为中国最大的印刷影像信息记录材料研发基地的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就拥有一支包括博士、硕士在内的600余人专职研发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其在CTP版、柔性树脂版、PCB胶片等新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属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和国内市场依赖进口及价格居高不下的局面。

数字印刷的发展,也带动了印后技术的发展,以天津长荣为代表的国内印后设备制造商,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也得益于该公司不断坚持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天津长荣秉承关注客户成功,创新经营的理念,每年将销售收入5%~7%的资金投入产品、技术研发。至2012年该公司累计申报专利142项,已授权专利53项,近3年来获得省部级技术创新奖项11项,11项产品获天津市自主创新产品,2011年被天津市首批认定为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凭借先进的装备、严格的工艺技术标准、不断创新的科技手段,长荣股份以领先的新产品开发速度、经营业绩和市场认知度力创中国印后第一品牌。

技术创新的另一推动力,是绿色印刷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当前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自身安全及健康状况的关注,印刷制品与环境保护的结合问题受到普遍重视。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在2011年推出“绿色印刷环保认证”首批60家企业之后,在今年5月又增加43家,获得“国家绿色印刷环保认证”的企业达到了103家。此外,官方在诸如教材等相关印刷品的印制上,也开始向绿色印刷企业倾斜,只有具备绿色印刷资质的企业方可承印;各地的印刷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绿色印刷的推广力度。官方之外,各大企业也在加紧努力,除印刷企业取得绿色认证,各家设备、耗材产商也在加大了对印前、印后设备绿色环保技术开发的投入与改造。

如在2011年第二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Print China 2011)上,北京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最新款自主研发的设备——纳新100商业型和报业型制版机。该设备为正在推行绿色印刷战略的中国印刷行业增添一抹新绿。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摒弃了感光成像的思路,有效缩短了制版流程,大大降低了制版成本,并且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引起印刷制版技术的重大变革,且有望解决我国印刷制版行业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提升我国印刷企业的竞争力。

同样的,像北京大有天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经过10多年研究开发的“C2级免醇润版减墨剂”,在成本、品质、效率、安全等方面均有安全码,启动印刷业告别酒精印刷,推动印刷企业进入绿色无醇印刷新时代。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现阶段中国的绿色印刷产业已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和进步,也为在全国实施绿色印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总体而言,绿色印刷推进和技术创新仍任重道远,需要更多的努力。

新商业模式

创新利润获取方式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印刷业开始自主经营,自收自支,业务范围扩大到市场领域,不但经营出版业务,还要经营社会业务;中国入世后,出版传媒领域逐步放开,印刷业完全市场化,参与到市场中去竞争,受市场考验。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印刷业同样经历了不同的商业模式。而前30年中国印刷产的核心优势是“低成本优势”,如今在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自然资源日益紧缺、劳动力价值日益受到尊重、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印刷业已不再具有低成本优势。因此,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要随之改变,顺应时代需要,探索新形势下市场运作的特点与规律,摸索实现商业模式转变的路径与方法。

中国印刷企业在经历了需求驱动和投资驱动两个阶段后,已经不是靠单一产品或技术就能打天下的时代,要想使企业有生存空间并能持续地赢利,必须依靠系统的安排、整体的力量,即商业模式的设计创新。时下国内部分印企已在商业模式创新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例如现在广受关注的雅昌文化,其推出的“印刷+IT技术+文化艺术”:雅昌定位在为艺术界提供印刷服务,将为人民艺术服务作为企业宗旨,以成为全球最优秀的艺术服务机构为企业愿景。雅昌的独创商业模式是“印刷+IT技术+文化艺术”,通过建设《中国艺术品数据库》核心平台和雅昌艺术网,研发出新的产品,向客户提供高端艺术印刷服务、互联网资讯、艺术品市场信息、电子商务和广告服务、艺术家综合服务,同时提供高仿真艺术品复制产品,满足艺术界人士的需求。

又如,虎彩集团这家以印刷业务为核心,业务涵盖包装、安全印务、书刊印刷、激光材料、文具、啤酒的综合性产业集团,该公司在2008年开始进行战略转型,从做文具的制造业模式发展到连锁商业模式。其产业链向印刷上游和下游扩展:以印刷为核心,其业务链朝印刷上游(镭射激光材料)和印刷下游(文具产品)发展,包括了印刷、啤酒包装和文化用品连锁3个领域。其文化用品连锁经营目标是,2014年跨三大产业带,建连锁店3000家。

在商业模式转型中,值得关注的还有像凤凰传媒以文化创意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创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凤凰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投资的凤凰传媒国际(伦敦)有限公司,于2012伦敦书展上挂牌成立。凤凰传媒国际,对凤凰印务板块而言肩负三大使命:探索成熟的国际商业模式,发展创新型国际人才队伍,推动本土化技术在国际环境的生根落地。它的运营发展,将作为凤凰集团全球布点的重要模式。凤凰印务已经以国际采购、承接国际订单和成立跨国企业等为标志,迈出了数字化和国际化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像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将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有机结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海金汇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集中打造设计优势,通过设计实现对客户包装、商务印刷业务的绑定,首创了一条包含营销、筹谋、设计、运营、孵化的一体化工业链;上海柯创印刷有限公司通过图书工作室参与童书出版、发行,打通编印发产业链等也颇具开创性。

新营销

助力“创新价值”实现

网络营销、价格营销、文化营销、借势营销、激励营销、服务营销、技术营销、品牌战略等等,都是目前各家企业不断利用的营销手段。无论是文化营销,还是网络化、技术化或者国际化品牌战略,都是印企在面对激烈市场竞争时的应对之举,营销的终极目的还是推销自己的产品与服务。

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在实践中,一些企业的营销创新尝试从未曾停止过。

像大族冠华、上海电气印包集团采取的国际化并购后的双品牌营销战略。“买得起、放心用、能挣钱”是大族冠华分析了小型印刷企业客户实际特点之上的系统营销模式。自2012年大族冠华开始实行“双品牌”战略以来,大族冠华原有的“冠华”系列产品侧重为中小印刷企业提供印前、印中、印后高度集成的“差异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印刷解决方案;收购的日本筱原品牌将主要为大中型印刷企业提供“大幅面、高品质、高效率、数字化”的高端印刷解决方案。“冠华与筱原两个品牌的有机结合,将使大族冠华获得全面满足客户不同层次需要的能力,无论是需要高端大幅面胶印机,还是中小幅面胶印机,客户在大族冠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样的还有上海电气印刷包装机械集团,其与世界著名的高斯国际公司、美国晨兴合资等建立了多家合资企业,已推出了一系列产品,目前该公司已走出了一条国际化、一体化、环保化经营之路。

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的特色是走技术型营销模式,采用国际上最顶尖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占领技术制高点,同时其也是国内专注于印前领域先进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顶尖企业。该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世界印刷最高精度的10微米调频网方形网点、高保真6色印刷进行批量生产、实施印刷全程色彩管理等尖端技术,印刷出许多精品图书,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上海界龙数码印刷有限公司8年前就从事数码印刷,投入千万元打造网络印刷网站“龙樱网”,如今又引进柯尼卡美能达数字印刷系统,轻资产运营数码印刷行业,从最初的网上接单,到探索网络印刷,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走一条轻资产运营的道路。

不久前,北京鸿博昊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建立创意设计中心的理念:创意中心的构想是试图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创新、创意、策划、设计功能,在为高端客户提供策划、创意、设计、摄影等综合一站式服务的同时,研发并生产以纸制艺术品为主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