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报实习记者 曾袁媛
书店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大厦C座一层173号
开业时间:2011年12月
书店面积:120平方米
图书种类:人文社科为主,若干“真人图书”
面向人群:白领、学生。
店员人数:1人
一本好书,让人百读不厌。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成为一本“书”,被人阅读?
在北京海淀区五道口东升大厦的星辰海真人图书馆内,不仅可以阅读到各种“真人书”,读者也可以化身为一本“书”,讲述自己的故事。据了解,真人图书馆在2000年起源于丹麦,是旨在反暴力、鼓励对话、消除偏见的公益性组织。近年来,风靡全球50多个国家,在我国的上海、广州、重庆等地也悄然兴起,更多的转变为盈利性质的特色书店。
星辰海旨在搭建一个人与人遇见的平台。创办人李星凝在4年前就开创了“真人图书馆”的网络社区, 2011年的12月24日,实体会所正式创办。
真人图书馆与传统书店最大的区别在于——把人当作“书”来读。它吸纳不同爱好、经历、职业的人成为“真人书”,供给有兴趣的人阅读。通过面对面交流,让读者达到增长知识、交友等目的。所谓“真人书”,即愿意分享自身故事的普通人。在星辰海,无论是专家学者、旅游达人、文艺青年,还是流浪歌手、家庭主妇,只要和书店“双选”成功,便可化身为“真人书”。
星辰海最大的特点是“读书也读人”。实体馆满满三个书架的纸质图书,可以任意品读;更有趣的是听“真人书”讲故事,读者可以提问,进行互动。星辰海最初只有6本“真人书”,后通过书店邀请、网上报名、毛遂自荐等方式招募,现已被阅读过的“真人书”超过了100本。为方便读者选择,“真人书”像纸质书一样有不同的标签和定位,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教科书”,按“真人书”的专业和技能划分,通过表演或“课堂实践”供读者学习;二是“故事书”,分享“真人书”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
每本“真人书”都有不可复制的魅力。李星凝一个学建筑设计的师妹,旅游不是拍照片,而是用画笔记录代表城市特点的建筑,画出了一本别致的“旅行日记”;23岁的流浪歌手余师辞去IT公司工作,只身背一把吉他,用9个月走了半个中国,沿途向人们分享他的音乐和旅行记忆;苏林和飞羽在星辰海相遇,举行了图书馆婚礼……
星辰海分为网络社区和实体会所两部分。实体会所约120平米,被分隔成活动室和图书室,设计温馨雅致。背面的墙涂鸦成了一个大书柜,书香气十足;右侧的墙镂空成小方格子,存放各种小礼物。星辰海提供免费的饮料和水果,会员可以泡一整天,上网、自习、录广播,看电影…… “星辰海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李星凝说。
在网络社区,星辰海开通了豆瓣小站、人人小站、官方微薄等来介绍书店情况与发布日常的活动信息,以招募“真人书”和方便“粉丝”们根据兴趣点选择活动。李星凝的个人日志也吸引了很多人慕名而来。“真人书”的各种故事、知识可以从网上免费获得分享。
要成为星辰海的读者,首先要在豆瓣网上报名。第一次“借阅”真人书,读者可以带上一本自己喜爱并亲手批注的纸质书与大家分享,在一个特别的笔记本上写下留言,以此记录每本书的主人。以后每次活动,读者需按图书馆要求出示门票:水果、零食、点心或与主题相关的小物件等。图书馆也会礼尚往来,门口的“九宫格”里,读者可拉开任意一个抽屉交换神秘礼物。
星辰海设计有会员制度。网络社区的会员遍及海内外;实体店会员集中在北京,目前已超过300名。
“做这件事不是为了赚钱。”李星凝强调,创办星辰海只是圆梦——搭建人与人遇见的平台。
真人书类的活动没有附加费,但实体会所面临着场地租金和活动费用的压力,李星凝也不得不考虑书店的盈利。为此书店增添了一些收费项目。办理年卡的会员,每年缴纳1800元的会费,就可免费参加活动。一般顾客,有两项收费。一是纸质传统图书和真人书的借阅服务收取的服务费;二是场地费,每次39元,学生稍有优惠。
“我们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就像不是所有人都在星巴克喝咖啡。”李星凝丝毫不担心读者会因价格减少,星辰海的定位很清楚,读者群锁定在20岁左右的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真人图书馆新颖,但也很容易被复制,李星凝说:“相同的事不同的人做也会不同。”她希望有更多的真人图书馆,因为那样会更好玩。
李星凝把星辰海看作自己的一次创业。现在实体馆还未实现收支平衡,但她会坚持,“让书店‘活下去’,阅读真人书的活动才能持续下去。”她希望开分店,因为有些会员离现在的场地太远,参加活动很不方便。除了固定收费,星辰海现在和一些设计师合作,制作特色T恤、手绘包包之类的物品供读者购买。书店的活动也在不断创新,每周七八次的活动包括真人书讲故事、会员齐聚做活动、文化讲座和沙龙……二三十人聚在一起既可以听故事,也可以聚在一起做手工、品点心、看表演。
李星凝曾说:“星辰海是在建造一个帮助脚踏实地的实践家接近各自理想的美好平台,最好美得惊天动地,温暖得一塌糊涂。” 现在,星辰海既是她的一个梦想,也见证着她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