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国家资金扩容 古籍出版抓机遇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7/27 作者:孙 珏 谢静敏


《摄影记者私房话——镜头中看草样人生》刘航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36.00元

■商报记者 孙 珏 商报实习记者 谢静敏

7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正式公布了“关于印发实施《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至此,未来近十年,受国家政策影响巨大的古籍出版的发展脉络已大致框定。而就在前不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南京图书馆最终获得“过云楼藏书”购买权,不仅凸显了学术界、民间、文化界对于古籍资源的共同关注,更折射出一家上市公司对于古籍市场开发潜力的信心。

眼下,国家对于古籍出版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支持,古籍社未来发展轨迹是否会因新形势而发生较大变化?对于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古籍社的掌门人都有哪些高招?为此,我们特别推出“古籍出版专题”(详见第2~3版),除上海书店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古籍社因各种原因未能纳入此次专题采访外,其余十数家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均对当下古籍出版的境遇及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古籍出版比重上升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受访的大多数古籍社负责人对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准确把握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新局面”的表述相当兴奋,因为此种提法在以往任何一次如此规格会议上都未曾出现。

资金导向无疑是最好的市场助推器。由于古籍出版的特殊性,很多具有传承价值的古籍整理、汇编大项目能够面世的主要途径就是获得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中明确,“《规划》的实施将与古籍整理专项经费、国家出版基金等出版资助相衔接,列入《规划》的项目将成为古籍整理专项经费、国家出版基金等资助的重点。同时,要将《规划》的执行情况与出版单位评估考核挂钩,政府评奖要向《规划》项目倾斜。”这让古籍出版社吃了“定心丸”。

2010年,1803万元古籍整理出版资金资助款下发到42家出版社的93个项目;2011年,全国共有32家出版社的92个项目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1930万元。有关2012年的情况,记者致电新闻出版总署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虽未得到确切数据,但相关负责人针对“国家今后是否加大古籍出版各方面的扶持力度”,表态“会努力争取”。

事实上,对于未来古籍图书的出版,不少专业社早有“向好”预期。由于古籍书大多走专业渠道,在市面上极少见到它们的身影,看似“冷清”,但据记者调查,近年古籍类图书在专业社的比重有不降反增的趋势。

多数专业社的古籍出版码洋和品种比重都占到了近年来全社的75%~80%,浙江古籍出版社甚至达到90%左右。2012年,不少重点项目陆续上马,品种进一步增多的出版社也不在少数。此外,教辅资质洗牌后,一部分留存于古籍社的教辅板块被削弱,古籍资源整理出版的比重相对增加也在意料之中。当然,从图书市场整体状况看,不少出版企业改制后,利润指标成为重要导向,迫于经营压力,图书品种猛增,古籍书份额相对有所降低。但从古籍社的普遍情况看,古籍出版物的绝对数量并未减少,而其中,国家古籍专项资金的补贴对于该板块的稳定及上升态势起到决定性作用。(下转第2版)


图1 2012年上半年图书市场指数环比变化示意图


图2 近三年上半年图书市场指数同比变化示意图


图3 近三年上半年图书统计分类指数同比变化示意图

(上接第1版)

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透露,该社古籍出版和销售的总量近年逐年增高。10年前中华书局年发货码洋六七千万元,古籍占一半多;2011年发货码洋3.74亿元,古籍学术占1.55亿元,另外经典文本图书属于古代经典的延伸读物,年发货码洋接近8000万元。上海古籍出版社今年初出版的《顾炎武全集》目前首印的1500套已经基本售罄,正在加印中,销量也超出了预期。三秦出版社《陕西金文集成》今年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300多万元。借助这些资助,他们出版了《石门石刻大全》、《陕西古籍总目》、《诚斋诗集编年笺证》等一大批精品图书,既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在销售上也取得了一定经济收益。广陵书社今年入选项目《中国历代僧诗全集》是近年出版的最大线装图书之一。黄山书社自1984年成立至今,有近60个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各类古籍专项资金补贴,获得资助400多万元,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出版社的成本压力。2012年,该社《明别集丛刊·第一辑》、《日本现存唐乐古谱十种(影印本)》2种图书入选201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获得资助经费共计90万元,是该社获得古籍整理资助金额最多的一次。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古籍社对项目资金的申报和使用都相当重视和慎重,但大多数项目仅限于保存目的,能够将项目和市场需求完全结合起来的屈指可数。

积极调整组织结构

为了抓住古籍整理的好时机,不少专业社,比如齐鲁书社、浙江古籍出版社等都积极调整部门设置模式,使相关编辑室逐步向重点古籍整理项目靠近。

齐鲁书社加强古籍类选题的策划和开发,在内部运行机制、奖励措施上予以倾斜,加大激励力度。该社运作重点古籍项目选题的能力正逐步提高,选题储备也不断增加。同样出于稳定队伍考虑的还有黄山书社。该社为整合全社的古籍出版资源,今年成立了古籍学术出版中心,下设4个编辑室,编辑人员近30人,主攻古籍相关出版业务,就是要发挥“五指成拳”的作用,进一步做强古籍专业出版,做深功底,做强品牌。在制度建设方面,该社绩效考核制度中对古籍出版予以大幅度倾斜,按照工作量考核,确保古籍编辑的收入不低于其他编辑,很好地调动了古籍编辑的积极性。浙江古籍社专门为历时5年的重大项目“浙江文丛”调整了架构组织,将之前的4个编辑室合并成3个,即文献编辑室、文化编辑室、文博编辑中心,其中文献编辑室专门对接“浙江文丛”的出版。

三秦出版社近年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方面的探索也颇为典型。该社冲破各种阻力完成了三项制度改革。以薪酬为例,废除了以前的事业体制工资,实行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鼓励员工学会“产品化经营”,不能只做初级产品,为民营书商提供做书的资料、原料。“尽管我们做的是古籍出版,却不应该四平八稳,优哉游哉,思想僵化,死抱着传统旧的观念。眼下社会节奏、生活节奏、观念、时尚都在快速变化,图书市场、读者的喜好也在不断变化,一定要与时俱进,以前可能是慢工出细活,现在对周期、效率要求更高,不管是作者、客户单位,还是管理层、基金办、古籍办,都要求‘又好又快’。”该社总编辑赵建黎说。

古籍出版新动向

事实上,一向冷僻的古籍整理出版轨迹并非数十年不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选题的角度已然有了新的面貌,最为显著的趋势是古籍社近年纷纷立足各省域特色,积极探寻市场新机。比如从古籍整理、汇编向做“大文化”转变,部分社针对文物大省、文化大省的实际,加大出版考古、文物、地方志等图书的力度。由于古籍社编辑力量较强,越来越多部门、单位或个人更愿意将相对专业的书稿交给古籍社出版,出书的视野也随之拓展。

浙江古籍社社长杨林海认为,地域性的出版工程将是一个机遇。继岳麓书社、齐鲁书社等相继推出“湖湘文库”、“齐鲁丛书”之后,浙江古籍社近年的大项目“浙江文丛”也已上马。据杨林海透露,今年该社将推出200种图书,与去年187种古籍新书相比,今年因该项目在单品上会有较大增幅,2012总体印数和新书加起来比去年增加50%以上。据了解,该文库的总投入为5000万元,每年1000万元连续5年投入——浙江省省委宣传部出资一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公司每年投入300万元,剩余部分由浙江古籍社通过回笼资金进行自体循环。从浙江省的角度看,此次的投入超过以往所有门类的图书出版项目。

徐俊表示,面对如今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力度不断增强,古籍出版也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中华书局也正在面向普通读者加大力度推出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如“正说历史”系列、于丹、马未都作品等,均受到读者好评。具体到古籍整理选题的创新性上,也有不少成功案例。天津古籍出版社近年格外重视散失海外的中国古籍珍本、古籍善本整理、出土文献整理、社会档案整理等方面的选题。近几年该社出版了《中国荒政书集成》(12册)、《辑校万历起居注》(6册)、《元典章》(4册)等“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广陵书社成立时间不长,身处地级城市,自身发展的条件相对薄弱。因此该社一直强调专业特色和品牌营造,目前已形成雕版线装、文献影印、古籍整理和地方读物等出版特色,特别是雕版印刷和线装图书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年出版线装图书占所出书比重可达40%。近年,市场需求变化给线装书局带了新的机遇。在已有产品得到良好反馈的同时,也促使该社结合现代元素,开发出新的古籍印刷和装订形式。

除了开拓特色板块,更多的专业社在古籍出版方面采取了精品战略,这与出版机构经营压力下的品种激增不无关系。比如黄山书社近年出版规模扩大明显,目前年出版品种达1700多种,针对古籍出版,该社采取“沙里淘金”的战略,适度控制规模,提高图书学术分量,古籍整理类注重文献价值,古籍研究类注重学术价值,古籍普及类注重文化传播价值。根据这个定位,该社在全国范围内挖掘优质古籍资源,规划了一批重大古籍出版项目,先后有23个项目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还申请了21个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重点项目。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进入古籍出版领域的出版机构在逐年增加,各地人民社、科技社等对此板块的关注开始加强。比如2008年才开始做古籍出版的上海人民出版社虽然相对老牌古籍社还较为年轻,但在古籍出版的侧重点上却另辟蹊径,主要聚焦古文字出土文献。近年推出的包括《宾组甲骨文分类研究》、《殷商甲骨文字形系统再研究》、《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等均有不俗表现,势头不容小觑。优秀选题和市场份额的竞争日趋激烈,也使得不少古籍社虽然品种有所增加,但市场份额也面临下滑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说,眼下以及未来,古籍专业社的经营压力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