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大文化”产品的构建需要全新思路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7/27 作者:齐 宝


虽然当下传统文化回归,“国学“大热,但古籍社在“大文化”读物上的动作普遍比较谨慎。在未来,这个领域是否会给专业古籍社带来机会?突破的关键点又在哪里?

在不少出版人眼里,所谓古籍普及读物或大众读物,即是古典文史哲名著的标点出版。这类书近年的市场情况并不乐观,由于进入门槛低,各类出版社都在涉足,选题严重重复,资源浪费的同时,质量参差不齐得不到保障。看似热闹的背后,其实真正能名利双收的还是少数品牌社。广陵书社社长曾学文就坦言,该社曾经尝试此类出版物的开发,效果并不好。

对于更广义的“大文化”产品的延伸开拓,自中华书局的“于丹作品”、“马未都作品”等掀起市场热潮后,不少古籍社也曾投身尝试,但从记者此次调查的情况看,部分遭遇过市场挫折的古籍社变得比较谨慎,对该领域的再次投入会思量再三。

对于“大文化”产品的开发意义,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认为,不仅仅是传统经典进入大众生活的渠道和方式比过去丰富,更重要的是为出版社提供现代营销理念和经营古籍出版产品的思路。中华书局近年在坚持高水准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出版的同时,面向普通读者推出了一批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如“正说历史”系列、“中华经典藏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中华生活经典”等,市场反响强烈。出版社的营销自觉意识也体现在了机制体制的改革中。中华书局在2010年底,设立了古籍整理学术著作出版中心,加强基本典籍和高水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强化中华书局的核心竞争力;另外设立了大众图书分社和基础图书分社,前者的业务方向主要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后者是经典文本面向普通读者的现代开发。此外,《中华活页文选》杂志社则针对中小学生教育板块做拓展。“每个板块的特色都非常鲜明。”徐俊说。

齐鲁书社在“大文化”类图书的开发上也做了不少工作,这些年该社陆续推出了“历史人物纵横谈丛书”、“开国六十年丛书”、“儒家名典箴言录丛书”等,市场表现不俗,有的已重印几次。为鼓励编辑开动脑筋,抓住好的选题,社里还专门制订了相关的激励机制。岳麓书社近年也出版了不少民国学术出版物、历史小说等,近期,他们签下了“星云大师日记”系列,第一辑刚刚推出市场。

对于古籍出版向“大文化”的延伸乃至转型,黄山书社社长任耕耘认为,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古籍出版除了专业的文献整理、文献研究,还能做很多事,比如古籍精品化,走高端礼品书、馆配市场;古籍普及化,走大众读物市场等等。这些市场潜在容量都非常大,关键看能否开发出优质的、符合读者不同审美、阅读需要的适销对路的图书。”在大众读物出版上,黄山书社近年开发了走大众读物市场的《中国红》(100种,已出版20余种)、《中国古典珍品书坊》(12种)、《经典天天读》(12册)等近千种文化普及读物,出现了一批畅销书和长销书,许多图书再版重印十余次,销量达百万册。此外,该社还推出了一批宣纸影印线装、排印仿古线装的古籍精品书,主攻时下收藏、礼品、馆配书市场,销售情况也非常可观。

事实上,“传统文化热”、“国学热”带来的好处在大多数古籍专业社还没有很好的体现。一方面,古籍畅销品很难做。另一方面,开拓新的普及读物,由于渠道、推广以及文本策划等环节的薄弱,多数产品的市场反馈并不尽如人意。纵然希望“大文化”产品能够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做得大有起色的专业古籍社不多。

对于大众文化普及读物的开拓,大多数古籍社的掌门人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法门”。究其原因,去年从浙江人民出版社调任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的杨林海觉得,做大众读物与古籍出版完全是两回事。如果要做“大文化”领域,需要重新组织一班人马,换全新的思路。凤凰出版社社长姜小青也认为,这并不是时间能解决的问题。“在书的做法上,包括内容的写法、形式、装帧都完全不同,古籍社编辑的案头功夫很强,但市场意识普遍薄弱。”“对这块的开拓需要专门的人来做,而不是让现有的古籍老编辑力量来转做这部分工作。内部机制上也需要有所平衡。”(齐 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