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新生代古籍人才缺乏”焦虑症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7/27 作者:


古籍社的编辑有点类似于医生行业——“越老越吃香”。但眼下,又有多少人愿意把“青春”献给这个行当?

徐俊(中华书局总编辑):古籍整理出版必须坚持专业性,呼吁新闻出版总署像辞书、教材教辅一样,实行编辑资质准入制度,这是古籍整理出版质量最基本的保障;古籍整理出版是一个专业性、经验性很强的行业,必须通过实践培养人才,因此国家对古籍整理出版的支持,在加大项目直接成本资助的同时,要考虑到项目的人力投入。

宫晓卫(齐鲁书社社长):年轻编辑尽管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化或文献,但对古籍整理出版的认知度并不高,很多人兴趣不大,怕吃苦,更谈不上职业热情。此外,也许是出于信息爆炸,各种媒体泛滥,现在的年轻编辑大多偏浮躁,学术功底不扎实,因此,一方面需要实际工作磨炼和业务培训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一方面要抓好本单位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愿意把古籍出版作为自己的事业为之长期付出。

王淳(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社长):对于古籍出版的专业资质从国家层面进行限制倒没有必要,古人云“学术乃天下公器”,学术文化出版包括古籍出版也是“天下公器”,对此古籍专业出版社应该有宽广的胸怀,欢迎有志于古籍出版又有能力做好的同道参与。

曾德明(岳麓书社总编辑):现在最头疼的是,招不到人,即使招到人,培养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时间。遇到编纂难度大的项目,老古籍编辑才能承担。加上现在社里每年有1000万多元的利润指标,对于编辑的培养更是无从着手。

许仲毅(上海人民出版社历史读物编辑中心主任):眼下很多高校设置了古籍相关的专业,像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都有古籍研究所,但是古籍编辑工作量很大,相对来说收入较少,缺乏吸引力,所以古籍出版在人才上还是比较短缺。

赵建黎(三秦出版社总编辑):古籍出版人才某种意义上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三秦社目前有一批40~50岁年龄段的骨干编辑,水平和经验都不错,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后续人才、功底扎实而又热爱古籍出版事业、甘于寂寞的领军人才不多。我们的做法是,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下大力气物色、发掘后备人才,一旦发现好苗子,要不拘一格从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倾斜。让其挑大梁,做项目,出成果,迅速成长。这样的人才不一定要很多,有几个就能够改变局面。

任耕耘(黄山书社社长):古籍出版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寻找到古籍出版新的方向,通过项目的带动,锻炼新人。比如做宣纸线装古籍书,编辑和营销人员的职业素质有新的要求,也是新人提升和培养的机会。只要拓展新的好的古籍出版项目,古籍人才的后续培养方面不会存在很大问题。

部分古籍社专业编辑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