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台湾图书市场五大现象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7/27 作者:王承惠


2012年6月民营图书零售市场走势图

■王承惠(台湾华品文创出版公司总经理)

由于欧债危机震撼全球市场,今年第二季度我国台湾的油价电价大幅度上涨,民生物价跟着涨,而图书却是每每新书上市都要绞尽脑汁想出有创意的营销点子,或是考虑新书以79折促销刺激买气,让出版业者面临2012年是一个“个个有期望,人人没把握”的紧张年份。台湾ISBN书号中心资料统计,2012年上半年1至6月台湾新书出版总数为21,064种,比2011年上半年20,579种,还多了485种左右。不景气之下,新书还不断增加,平均印量与销售量却是每况愈下。这一现象值得业者深思。

以下是笔者观察2012年上半年台湾地区图书市场的一些现象:

现象一:新书多元带动小杂志风潮

2012上半年综合台湾各大连锁书店的文学类新书畅销书榜第一名,一、二月是S.J.华森的《别相信任何人》(寂寞出版社出版),三月是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三部曲》(大块公司出版),四月是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第二季8:大结局IV 》(普天出版),五月是陈文茜的《文茜的百年驿站:他们的漂泊与沉默,是我一整年的回忆 》(尔雅出版),六月是安倍夜郎的《深夜食堂7》(新经典出版)。

非文学类新书畅销榜第一名,一月是朴东宣的《血型小将ABO 3》(时报出版),二月是潘怀宗、詹姆士合著的《食在有健康》(库立马出版),三月是时报编辑部编著的《林书豪旋风:Lincredible 17 》(时报出版),四月是张盛舒的《紫微领导学》(天下文化出版),五月是杨定一的《真原医:21世纪最完整的预防医学 》(天下杂志出版),六月是郑衍基的《阿基师家常菜的偷吃步 》(库立马出版)。

今年台湾出现了小杂志风潮,题材选择以小我为主,分享每一种生活态度,如何享受日常的每件小事,有别于一般运动及音乐杂志,注重赛事分析及流行信息,更着墨于运动员背后的付出与成长,分享音乐和人之间的故事,用更软性的笔调让人在运动及音乐中,获得心灵的抚慰。上半年就有几本此类杂志创刊,像《小日子》、《练习一个人》、《SOUL运动生活志》、《gigs摇滚生活志》等,主要销量多集中在都会区,愈来愈多人开始在平凡无奇的日子里,找寻个人生活态度,拥有生活中的小幸福。

现象二:青少年阅读以网络、轻小说为主

华文轻小说在台湾青少年族群中愈来愈受欢迎,据博客来统计,近3年来华文轻小说相关销售增长近3成,以冒险、奇幻、侠客、笑料题材为大宗,如御我的“吾命骑士”系列、水泉的“风动鸣镜照”系列,曾创下8小时内3000本销售一空的盛况。另外如九把刀的《上课不要烤香肠》,及张廉、DIV、尹晨伊、林绿、苓菁等作家作品的销售成绩都不凡。

台湾《阅读习惯调查结果》公布的上榜作家中,包括九把刀、月关、莫仁、蝴蝶、酒徒,这些作者都成名于网络,显而易见网络阅读成为台湾青少年阅读趋势。全台湾公共图书馆最常被借阅的前20名图书排行榜中有16本文学类的奇幻、冒险和历史小说类型。这类小说多以史实为底本加入奇幻元素,像位居排行榜冠军的九把刀替南宋创造出一个《猎命师传奇》,足证网络阅读的重要地位,而16本小说中有7本是来自大陆当代作家,由此可见华文文学的阅读圈已形成。

现象三:台北书展买气旺巧思多

2012第二十届台北书展于2月1日至6日举行,书展主题为“阅读,启动绿色未来”,主题馆“绿色阅读”以时间为轴,呈现过去、现在、未来三种不同型态的阅读形式与对象,并邀请大众热爱的知名创作歌手卢广仲为书展代言人。

书展期间共举办了近700场讲座,书展参观人次冲破60万人,刷新历史新高,且适逢农历新春红包助阵,出版社成绩相对亮眼。

今年书展让人注目的还有由12家港台独立小出版社联合组成的“读字车站”展台。有别于过往书展是出版社的角力擂台与出版拼图,而是创造更多机会与作家、或有相同阅读喜好的读者一起讨论、交流与互动,让读者能来往“读字车站”摊位,在车站里休憩、交流与等待作家。此设计堪称为书展中美丽的风景之一。

此外,今年书展的特色便在于替出版界寻找影视改编的出路,开办了“华文出版与影视媒合平台”,结合影视媒体,与日本、美国,以及大陆、香港等地的导演与制片媒合,一同弘扬文学;近年火红的华语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突破台湾、香港、大陆票房纪录,为出版产业带来一丝生机。

台北书展基金会董事长王荣文在书展开幕礼上,提出目前台湾出版业面临三大挑战:一、纸本书需求不再增加,编辑选书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二、数字出版方兴未艾,但各项收费机制尚未建全,电子书虽是全球趋势,投入的开发成本却无法预估回收;三、单一华文出版市场的形成,有助于华文出版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但两岸在这方面的谈判还未见共识。故希望能够因应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明年台北书展的展期定在了农历新年前,这让台湾动漫协进会同业担心青少年还没拿到新年红包,买气会受到很大影响,不得已他们放弃了参加明年的台北书展,而自行于农历年后于台北世贸二馆单独办理。所以明年将考验台北书展人潮与买气。

现象四:电子书加温

数字化电子书的启动在台湾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小小的跨步与进展,但仍然不成规模。不过出版同业已经体认到未来的阅读世界,开始更积极参与电子书版权、出版、制作、法律相关的座谈,以及各国电子书发展经验演讲等。

今年动作大的出版社是联合在线与联经出版,他们宣布合作计划,今年内将连手推出上千本电子书。为了迎接数字化出版时代,联合在线于今年初购入联经出版逾半股权,成为联经出版的母公司,双方虚拟与实体专长互补,迈向数字出版。千本电子书,横跨文学、历史、教育、科普、音乐等领域。联合在线旗下的udn数位阅读网(http://reading.udn.com),已先后与200多家出版社合作,发行上万本电子书、电子杂志。不仅支持在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等跨载具上阅读,还提供面向图书馆和企业的数字阅读服务。

另外由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发起成立的“群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筹募未来3年的营运资金,并且在未来3年要花1亿元从事电子书产业链上、中、下游的整合,经营繁体中文电子书市场,支持全世界用繁体中文的各种读者。

以上我们看到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平台的合作迈出的一大步伐,足见数字时代的电子书趋势,已势不可挡,非走不可!

现象五:两岸合作不断创新

2012年2月1日在台北书展世贸一馆主题广场举行了台湾龙图腾文化公司成立的新闻发布会,这是第一家由两岸同业共同策划合作的出版公司,邀请了厦门外图集团有限公司前董事长张叔言,担任大陆大龙树文化公司总经理,并同时担任台湾龙图腾文化公司的主要推手。

“龙图腾文化”引荐台湾优良青少年读物至大陆外,也在台湾发行大陆的优质童书和青少年图书,其中包括大陆知名绘者熊亮、梁培龙,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曹文轩、周锐、熊磊、杨红樱等人的优秀作品,并开拓了“绘本中国精选一百”、“龙少年文库”、“龙少年故事”、“龙少年漫画”、“文化中国”、“大历史”与“悠游大地”等系列读物。同时“龙图腾”将开发两岸的青少年阅读和交流网站,以树立华文“龙少年”品牌,让全世界华人圈内的青少年都能共飨中华文化之美。

“龙图腾”创立之初,便延揽了一群台湾资深出版人才,他们在厦门建立起高效率的工作模式,编辑部门在此进行“产地严选”,将优良书籍及时引进台湾;两岸同步进行编校作业,由台湾设计师负责书籍的装帧、编排、设计。一旦发现台湾的优质书稿,亦由此模式转为简体书籍,以最快速度提供两岸四地读者“同步阅读”。正是因为结合“台湾软实力”(如设计装帧、美感创意)与“大陆硬底子”(如人文荟萃、扎实底蕴),才能建立华文出版的永续经营。

台湾城邦媒体控股集团旗下的《妈妈宝宝》杂志在台湾经营25年,是台湾母婴类杂志的第一品牌。在第22届全国书博会上与福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签订了《好孕妈妈》全媒体合作协议。这项合作意味着两岸双方关于《好孕妈妈》全媒体项目全面合作的启动。这是一项以纸本为核心,并提供移动互联、网站、微博等个性化随身服务的全方位媒体项目。台湾城邦派驻在福州的《好孕妈妈》全媒体杂志总经理叶君超,认为此项目将基于移动媒体,利用多媒体数字技术,为妈妈们提供最贴心的随身服务。

另外台湾诚品老班底与大陆例外服饰品牌在广州方所的合作,是两岸合作复合式书店的第一家,热闹开幕至今仍是人潮新闻不断,全国各地同业凡经广州必慕名去观摹学习。方所总策划是台湾诚品书店前执行副总经理廖美立。位于广州太古汇商场,总空间近2000平方米,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组合空间,包括书店、服饰设计、美学生活、咖啡等。方所推出了一系列的“作家现场”讲座,邀请了两岸知名作家莅临现场,与读者进行互动。

方所选书侧重美学与人文,方所有近4万种图书,把美学放在重要的位置,以艺术和设计作为核心。从美学出发,再着眼文学和人文。方所的基本定位是“具有文学和人文基本素养”,这类书占到了七成,剩下的三成是影音、生活、商业类书籍。不走很高端的学术路线,也不走太实用的教材路线,在这中间选一些优质文化类书籍,同时对环保、绿色生活的议题也着力经营。方所的成功是依靠着“例外”服饰的资本和廖美立的台湾团队执行策划,走出了民营书店的另外一条路。

结 语

展望2012年下半年,由于欧债危机仍未中止,继希腊之后,西班牙金融业也浮现问题,而且下半年将进入西班牙及意大利偿债高峰,加上美国经济复苏脚步停滞,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印等经济也呈现趋缓,使得台湾地区出口疲软。在大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出版产业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萧条。而且对于以大众市场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出版人来说,由于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台商移民大陆增加、外籍新娘比例升高等等都牵动着出版市场的变化与发展,更应了解人口结构与数字阅读的趋势问题,否则很可能自信满满地砸大钱,推出以为能畅销的好书,结果销售状况却屡屡不如预期。

总之在此冷峻的市场,每位出版人都应该开始勤练基本功,做好每一项出版、设计、营销、发行等环节,出版的内容转型与变革更是重要,一定要将原来传统出版业的固有作业模式朝着数字化方向更新调整,寻求更多的同业与跨业合作机会,谋取新的商机,更期待两岸出版与数字同业能携手合作,迎接华文出版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