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与心仪的人和书和新的世界,相遇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8/21 作者:潘启雯 金霞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高峰论坛现场

用全球的视野来环顾这个世界,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展览,无非是营造氛围,多多赚钱。但有一种展览,却是与其他展览有所不同的——那就是书展。书展当然也想多卖书,特别是对于写书人、出版机构和书商来说,多卖书就意味着多赚钱。但是书展并非“钱”字当头——钱也许只是个噱头而已,最重要的还是在这样一个物质文化的社会空气中,增加些“书香”和“交流”的元素,让那些被铜臭熏坏了的头脑,懂得优雅点的、高尚点的生活,顺便照一下镜子:呵,原来我们是人,两腿行走,除了吃喝,我们当追求更有价值的、更高精神层次的生活,我们要多看书、多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自2011年首次升格为全国性书展之后,上海书展似乎“铆足”了劲,用全新面目来面对全国读者,今年更是如此。以这次上海书展各大的论坛为例,可谓令人耳目一新:以“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为题的首届“学术出版上海论坛”,聚集国内一流学界专家和著名出版界人士围绕学术出版的关键问题进行交流。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继伦敦书展“中国浪潮”国际高层论坛之后,在上海书展期间推出2012“世纪中国论坛”。基于此,作家苏童如此形容现代人的阅读生活:“现代人无论白天多么光鲜,晚上总要面对一个人孤独的内心世界,而读书可以让人与很多新的世界相遇,消解人的孤独。”其实,上海书展一系列论坛活动之于读者的意义也大概如此,与心仪的名家相遇,与喜爱的书相遇,与新的世界相遇。限于篇幅,我们选择特别推荐这次上海书展几个颇引人广泛关注的阅读、出版以及思想文化交流活动的主题论坛,以飨读者。

■商报记者 潘启雯 金 霞

“书香中国”阅读论坛

理性剖析阅读实质和价值

8月15日,本届上海书展重头活动、国家级阅读论坛:“书香中国”阅读论坛——茅盾文学奖得主四人谈“文学创作与阅读生活”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阚宁辉等出席论坛活动。

王安忆、莫言、刘震云和毕飞宇四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亮相上海书展会场,这也是这四位茅奖得主首次聚首公开谈文学和阅读。本届“书香中国”阅读论坛以“文学写作与阅读生活”为主题,现场,王安忆、莫言、刘震云和毕飞宇四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以及学者陈思和、主持人曹可凡,围绕当下的阅读、写作与生活等话题深入交流与对话。

阎晓宏指出,阅读不仅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基础,也是新闻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推广全民阅读的组织者和工作者,从2006年开始,向全国发布全国阅读行动计划,推动全民阅读的蓬勃发展,现在全社会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厚。全国有400多个城市都开展了独具特色的读书节、阅读月等活动,阅读深入各个城市,深入到广大公众精神生活之中。随后阎晓宏还介绍到为提升阅读的发展空间,新闻出版部门将从以下的三个方面提供有利的支撑:第一,不断地推出好的图书,这当然要依靠各个方面的作家来创作好的作品;第二,要大力推动传播方向的创新,要提高我们出版和传播的能力;第三,要切实地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特别要面向基层和农村,由政府提供一批公益性的读物,使我们城乡的居民都能够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均等地获得文化方面的权益。

杨振武则强调,上海自开埠以来中西交汇,丰富多元,兼容并蓄,勇于创新的海派文化,形成了公正、责任、包容、诚信的品德。近年来,上海文艺创作不断涌现,出现了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创作是给予城市一脉相承的发展历史,体现的是城市的精神海拔,展现城市的精神根系。作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通过阅读和学习,人们能够了解最新资讯,掌握最新科技和世界保持同步;作为认识自我的主要手段,阅读让人能够在纷繁芜杂的信息中沉静思索,反省并获得自我升华。可以说阅读关乎人的心灵世界,关乎社会的文明进步。推动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市民在阅读中提升品位和文化素养,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之后,主持人曹可凡和各位作家、评论家围绕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各自阐述了对当下“浅阅读”潮流中微博流行,小说“遇冷”的观感。

莫言就表示:“我的经验就是阅读既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阅读喜欢读的书,阅读好书肯定是愉快的体验;阅读你不愿意读,但是又必须读的书,是很痛苦的事情。”同时对于时下非常流行的微博和用网络写小说,莫言则表示用纸笔写作有成就感,写完放在那边,每天一数20张很有成就,写几个月一大摞,自己双手抚摸着心里面幸福感确实跟用电脑写作不一样。

随后,陈思和对于阅读发表了一番自己的体会,他认为:“如今面对众多的阅读选择,不如读的少,但是要读得好。如果你能选择一个好书,一本好书对你有利的话终身受用,如果每天去看很多的垃圾,我觉得不如不读。”

在人们“深阅读”时间大幅减少,优秀作品在新媒体广泛传播,传统出版物消费未能同步增长,社会浮躁情绪蔓延的大背景下,上海书展请来各路名家探讨技术手段对阅读带来的影响,展望阅读发展,剖析阅读实质和价值,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2012“世纪中国论坛”

出版人和学者共话“中国道路”魅力

上海书展上不仅有数量众多的文学交流活动,高端学术论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即便是学术活动,它们也能吸引众多读者。作为本届上海书展高端学术论坛之一,2012“世纪中国论坛”8月17日在上海展览馆友谊会堂举行,论坛围绕“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道路的展望”这一主题展开,出版人和学者从各自角度阐释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优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作了致辞演讲。春秋综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维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黄仁伟,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等学者,就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道路及其今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走向作出各自独特的解读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陈昕指出,1978年开启的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汹涌澎湃,已经30多年了,中国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之相伴随的是巨大的社会变迁和进步。对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大多数经济学家,包括一些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经过仔细的观察大都是承认的,甚至有的称之为“中国的奇迹”。但是,对于这一奇迹发生的背后原因,却有着不同的解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研究和出版工作,出版了大量的著作。我们也为这些著作先后举办了一系列高层学术论坛,探讨走中国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尝试建立中国话语。“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兴起,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不少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解释,但还少有关于中国模式和中国话语的有力说明,这就是我们不断举办论坛,讨论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的原因。”

走访过一百多个国家的张维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国际比较,解读了中国道路的未来发展。他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推动着整个中国迅速崛起,从而也证明了中国模式的成功。与西方国家相比较,这个成功更为来之不易,对于当今的中国来说,不能通过转移矛盾的方式将问题“出口”至外部世界,而只能在自己内部消化伴随着国家崛起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这种发展模式才更具有生命力。张维为坚信,形成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之中的中国模式不会走向崩溃,只会进一步完善而走向更大的辉煌。

黄仁伟从政治体制角度研究了其对中国道路的作用。“中国的发展道路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取得举世罕见的成功,即在于中国政治体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它能够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十三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对中国的现代化目标作出长远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能够在内外危机发生时表现出高度灵活性和将危机转化为机遇的能力优势。在黄仁伟看来,“中国崩溃论”在事实面前崩溃了,“历史终结论”在中国道路面前终结了,中国道路证明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这也是对这些论争的最好注解。

史正富从中国经济制度的演进与未来走向分析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他认为,“中国经济奇迹”的最大秘密就在于中国特色的“三维市场经济”,即有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经典“二维市场经济”。“三维市场经济”使得改革年代的中国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最有活力的知识更新和制度创新的实验场并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史教授指出,正是这一独特的改革治理结构,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革命或“重建”,并且开辟出有别于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在未来世界的发展中,这一特色体系必将继续其自主演化的优势,在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世界范围的文明和制度多样性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张军从“政治——经济跨学科”研究视角对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进行了解读。在张军看来,中国经验正在检验经济学的诸多不成熟的理论,同时也向许多被广为接受的理论命题提出了疑问。重视中国经验,可以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发展、政治制度转型与国家能力的复杂关系提供最佳的观察机会。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高峰论坛

深入探讨民族文化元素价值

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编委会、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民族文化元素与中华文化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大系》出版工程的创新与突破”论坛,8月17日在上海延安饭店举行。论坛紧紧围绕“民族文化元素”的核心概念,三位民族文化研究专家结合自身多年的研究心得,紧扣书系对民族文化的解读方式和传播效果,层层深入,探讨民族文化元素对中华文化大发展的推进作用。

论坛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主持。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席、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的层面,对传承至今丰富的民族文化积累如何能更具大众传播影响力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郝苏民就“中华文化的整体与个性”为题,阐述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在国家一体的前提下,各自多元的民族文化发展驱动力;我国台湾学者兼资深出版人,汉声出版公司总编辑黄永松以多年田野调查和实践积累,对民族文化元素细节的发掘、解读和现代化表现,得到广泛的认可,他以“民族文化元素的凝练与重构”为题,从时间和理念双重角度,完美展现民族元素的细节魅力。

经过两年多的酝酿,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工程的《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编纂工作正式启动,确立了40多位各民族学科带头人提纲主编,300多位学者参与写作。此次论坛前夕,《大系》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大系》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上海故事会传媒公司组织编纂。《大系》总策划、原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总编辑何承伟表示,《大系》就是要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辐射出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使民族文化图书的出版不仅传承文化,还要传播文化。其不仅是一部给专家看的书,更是一部面向社会甚至是面向世界科学解读中国民族文化的书。

论坛探讨的三个主题,也是呼应《大系》的使命和任务,即站在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打造出一套既反映国家意志力、又反映各民族文化精华,具有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图书。《大系》为出版专业和学科专业共同创造新文化产品而设立的宏大目标及付出的扎实努力,在出版面临各种挑战、普遍呈现浮躁状态的当下,能够沉得住气,多年磨一剑,这种决心和坚持,获得论坛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学术出版上海论坛”

碰撞与交锋中传递学术出版的观念

8月18日,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复旦大学、文汇报共同主办的首届“学术出版上海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友谊会堂举行,来自学术界的专家和出版界“掌门人”相对而坐,共同探讨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令人瞩目的国内学术出版“海上论剑”,意味着举办9年的上海书展已成为传递最新学术观念的价值平台。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本届上海论坛,他强调,做好学术出版关乎整个国家的出版水平。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建设,已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琪、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以及来自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流专家、学者、出版人共80余人出席论坛。“中国学术必须走出去”,“思想是学术的灵魂,有无创新是决定一本学术书出版与否的最终理由”,“学术出版必须规范,学人必须坚守良知”等鲜明的立场,成为与会人士发出的共识。围绕学术研究与出版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也形成了碰撞与交锋。

在国外,国际出版商已经把学术出版完全市场化、数字化了。在荷兰有一家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布瑞尔学术出版社始终不懈地在学术出版领域耕耘,成为全球顶尖的商业性学术出版社,它的赢利能力十分可观,跻身世界最赚钱的几大出版社之列。

对此,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感慨万分:“市场的反映是对学术品质最真实的检验。原有的出版规范没有认真彻底地去执行,在有些出版社,二审、三审形同虚设,学术价值的基础在于无可挑剔的专业严谨程度。学术出版成败的关键是编辑对学术内容的把关、锻造。因此,出版社要特别培育编辑的纠错、补缺能力,鼓励他们经常参与学术活动。”

编辑的工作体现了学术出版的专业精神。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坦言,编辑对出版物内容的审读、加工提升了图书的学术质量,包括内容质量和文本质量,“以前提倡编辑学者化,我们现在更提倡编辑专业化、职业化”。他指出,专业化是判断力最基本的保证,是提高学术出版水平的基础。因此,出版社的学术编辑既要有与学术界沟通对话的能力,把握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焦点,又要有基本的判断力和整合能力。

据权威部门最新统计,中国出版业年出版图书种类已超过37万种,已是世界第一出版大国。有学者指出,中国出版已经从内容增长型到了质量提高型的时期,开始跟世界对话。要实现这个对话,如果不和世界通行的规范接轨,是无从谈起的,但学术类书籍却是其中的“短板”。

由此,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贺圣遂认为,政府已经拿出了很多资源去支持学术出版,不仅仅是对百科全书、辞海等大型出版项目的投入,同时也鼓励学者们自主选择有学术价值的出版项目;不仅扶持科研,也从不同渠道支持出版社出版学术成果。像复旦大学出版社等有庞大出版资源的学术出版社,已不必像早年谨慎选择出版项目,生怕背负经济负担,而是可以大胆立项。这些来自国家的支持,保障了学术繁荣。不过,他同时提出警醒:学术出版领域原创性的东西太少,经济投入多了,不免滋生“水货”——有些专家并没有积极投入,作品就上马出版,因为少了经济风险,出版社也乐意开绿灯,学术垃圾往往这样生产出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何林夏则表示,对学术出版的评价应该着眼于它为整个社会作出的长远贡献,而不是短期内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

星河湾2012文景艺文季

以久经变迁的豁达体味历史的脉搏

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和星河湾艺术中心共同主办、北京世纪文景承办的“星河湾2012文景艺文季”于8月18~19日上海书展期间在浦东星河湾酒店举行。为期两天的活动以“阅读未来”为主题,张大春、阿城、唐诺、朱天心、石田衣良、许鞍华、费大为、白谦慎、汪建伟、张元等20位海内外一线文化艺术人士为沪上读者带来一场艺文盛宴。

此次活动缘起于世纪文景成立十周年。世纪文景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在北京的分支机构,成立十年以来,以“社科新知、文艺新潮”的高雅的出版品位和浓郁的人文精神而凝聚了众多作者与读者。十年,文景以《达芬奇密码》、《我的名字叫红》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同步与全球文学的流布;以《中国文化要义》、《罗念生全集》见证了时代对吾土吾民的温情,对西学之源的敬意;以《城邦暴力团》见证了两岸文学的交融;以《心术》、《市场的逻辑》见证了社会转型的焦虑和新时期改革的探索。《2666》,文景十年最厚重的书之一,成为读者共同遥望的精神家园、梦想之地。而同时世纪文景官方杂志《文景》今年全面改版,倾情投身到人文读书杂志行列,却已然以其国际视野、新锐视角和专业精神初展全新活力。在十年生日的2012年,文景以“见证·2666”系列读书活动展现文学、人文类图书出版理念,并力图成为更具包容性、前瞻性,同时内涵更丰富的文化品牌。“星河湾2012文景艺文季”正是系列活动的重头戏。

关于本次活动主题“阅读未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世纪文景总经理、《文景》杂志主编施宏俊介绍:“阅读,是清醒的省察,是以久经变迁的豁达体味历史的脉搏;未来,不该是甜蜜的想象与轻浮的口号,也许文学、艺术、思想、秩序,在每个自由的个体心中,或激荡,或循环,或改道,或碰撞,成为一种种清晰可辨的未来。”到场的20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导演等展开两场论坛、四场对话,从六个论题解读他们阅读未来的方式:“文艺,能否改变一座城”、“阅读未来”、“久违的知识”、“剧中中国”、“‘抛下书本上街去’的阅读”、“当代:未完成的艺术”。

主办方表示,他们本来担心此次艺文季选在遥远的浦东会影响上座率。没想到上海读者拥有超乎想象的热情,这样一场纯文艺范儿活动居然一票难求。有近50位读者为了和心爱作家面对面,甚至专程从南京、杭州、济南、西安等地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