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莫言获诺奖能否真正掀起中国“阅读热”?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10/16 作者:潘启雯


■商报记者 潘启雯

很长的一段时间,备受关注的诺贝尔文学奖因中国作家莫言能否获奖的争论,早已在各大主流报刊和微博上闹得“热火朝天”……当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时,这个消息令众多中国文学界人士欢欣鼓舞——对于向来“钟爱”欧洲作家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来说,这个结果也确实颇令人感到意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瑞典文学院的授奖声明还形容莫言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威廉·福克纳(美国作家、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个久违的奖项,牵动了多少国人的心,就在人们祝贺莫言获此大奖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一股“莫言热”和“阅读热”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莫言“虚热”背后是文学的不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之后,身在山东省高密的莫言在连续举行两次媒体发布会后,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对于由诺奖引发的关注,他也恳切表示:“我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来了的话,我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顶多一个月,让大家赶快忘掉这个事情。”

众声喧哗时代,一个作家最打动人心的应该是作品;获奖是一个契机,推动更多的人关心作家,关注作品。真正的“莫言热”,就应该体现在作品上,有更多的人了解莫言的创作,阅读莫言的作品,表现在内行谈论莫言创作的技巧,外行谈论莫言刻画的人物,而不是大家简单地抒情。

可现在所谓的“莫言热”,更多的是阐述莫言获奖的意义,谈论莫言的奖金有多少,能够买什么;未来莫言还有多大的商业价值,他的书如果拍成电影会卖多少钱,他出席商业活动会有多少赞助。对莫言作品,社会还很陌生。这其实只是一种“虚热”,是一种浅层次的“热”,透着浓浓功利与浮躁,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莫言热”。

“这一意义上,‘莫言热’还不能说已经到了高峰。”诚如评论家毛建国指出,“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脱离简单的抒情和功利的价值感慨,更多地关注莫言的创作技巧,关注莫言刻画的人物,关注莫言作品荒诞背后的现实,那才能说是真正的‘莫言热’了。”

而就中国文学而言,“莫言热”还可以再长一点。在莫言“虚热”的背后,是文学的不热。从20世纪80~90年代至今,文学趋冷已经太久。对此,莫言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不断地反省:“我们传统文学正在逐渐失去过去那样一种热闹的、主导地位,是不是跟我们自己的作品质量下降有关系呢?”这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理性与清醒。不应该否认,传统文学失去主导地位与质量下降有关,现在有许多作家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坚持与耐心,而变得浮躁与功利。但必须看到,这种浮躁与功利,与时代大背景有关,与整个文学面临的艰难处境有关。

中国需要实现从“诺奖热”到“阅读热”转变

确实,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莫言热”席卷全国,平时很少受到关注的文学,一下子成为焦点话题,但这些都无法掩盖文学与大众距离还很远的事实。与此同时,很多与文学无关的东西也搭上了诺奖的“顺风车”,让“莫言热”带上了些许浮躁的色彩。

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总编辑孙月沐在莫言获诺奖一个小时之后发微博称:“希望莫言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的阅读时光:希望莫言获奖唤起国人对出版业的重视,走进书店,亲近文化,振兴出版发行业。中国还是有好书的,中国应该有一个阅读社会。”截至10月14日24时,有近800位网友转发响应并有200多条跟随评论支持“中国应该有一个阅读社会”。

从转发数量和评论来看,不仅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窥探出网友对莫言获诺奖的关注,更是凸显出网友对莫言获诺奖后的国民“阅读现状”和“持续程度”的关心和期待。不少网友表示,实现从“诺奖热”到“阅读热”的转变,这比中国籍作家获得诺奖的意义更为深远、更为重要。

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广州图书馆等不少图书馆管理员反映,以前莫言的书在他们各自的图书馆里并不算“头牌”,贾平凹的书借阅量要比莫言的书大一些。莫言获得诺奖了,他的书一下就火了,真的太明显了。而其他作家的书,借阅量也有所上扬,但不明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的年人均图书阅读量是不足1本,韩国是10本,俄罗斯超过20本,以色列最多,达到60本左右。也许数据并不完全正确,但从以色列与中国人均阅读量近60∶1的悬殊差距中足以看出国民阅读的低迷现状。有学者认为,近百年来,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从未被真正培养起来过。现代出版业兴起后,国民阅读曾经有过一定的发展,但也曾经历坎坷,尤其是十年“文革”给那一代人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

于是人们不禁会问,莫言获诺奖,能否真正掀起中国读者“阅读热”?对此,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鲁敏指出,诺贝尔文学奖是给莫言个人的,但对当代文学有很大意义。大众对中国当代文学没有太多的关注,很多朋友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也不够客观,不够冷静,认为“中国文学已死”,在外国文学面前妄自菲薄,在古代名著前厚古薄今,作家一直被“唱衰论”包围。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莫言获奖,对文学的关注盛况空前,或许可以唤起国人对阅读、对文学的亲近感。从零散的阅读延伸,借助巨大的热情,让阅读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或许一部无用的小说或一篇散文、一首诗,都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诚哉斯言,怎么看都不像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的放矢。

不过,也有不少出版商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要真正掀起“阅读热”,除了出版界和民间的努力外,这恐怕需要政府的多方支持和扶持,而不仅仅只是关注GDP——其中包括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和出台各种出版优惠政策,以及阅读氛围的营造、不定期推荐优秀书目等服务性工作。

获诺奖者的作品销售和“版权争抢”引关注

就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各地书店的莫言作品销售火爆,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热潮”。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实体书店,莫言的作品明显备货不足,不久便被读者们一抢而空。不单单实体书店如此,当当、亚马逊等网上书城也同样供不应求。电商纷纷在图书首页推出了莫言作品专区,并在商品描述中添加了醒目的“诺贝尔文学奖”几个大字,但这些书基本处于缺货状态。尽管书商们四处调货、出版社紧急加印,但还是难以缓解短时间内一书难求的境况。

提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于得奖者的作品销售有多大的拉动作用?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蕾感慨万分:2006年8月,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由世纪文景策划出版,首印的3万册两个月之后就卖完了。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前几天,世纪文景正准备加印,帕慕克获奖后,该公司马上增加了印量,从10月到当年年底,销量超过了10万册。“我们一开始把这本书定位为一本准畅销书,帕慕克获奖后,这本书成了大畅销书,到现在为止已经售出40万册。”王蕾说:“到现在为止,帕慕克系列作品,总销量近80万册。”

随着莫言小说受到热捧,也引发了出版商和业内人士的关注。据了解,作家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都在筹备出版莫言作品系列。莫言获诺奖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很快就延伸到影视圈,北京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京已有多家影视公司开始行动,“他们正在重新认识莫言的作品,寻觅购买合适的旧作改编影视剧。”拥有莫言文集出版版权和影视版权的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则透露已有20余家公司洽谈版权开发,同时他们也表示将在近期推出最全的莫言文集。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会引发莫言小说下一轮出版和影视改编时的“版权争抢”。

(本文提到的莫言作品具体出版信息详见2012年10月12日第1884期《中国图书商报》第9版《莫言:中国作品走进诺奖时代》“莫言主要作品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