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陈纯跃:心纯系书情 行跃耕书林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10/30 作者:


■商报记者 金霞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以《春题湖上》抒发对西湖美景的眷恋,而陈纯跃的生活怕是要让他艳羡不已——“西湖边一个半径不足300米的圈子里,我生于厮、长于厮、工作于厮、安家于厮……我成不了诗人,因为缺少思乡的情怀。”在西子湖畔的出版大厦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陈纯跃如是调侃自己“本土化”的人生经历,言语间流露出他标志性的随和、谦逊和儒雅。

1981年底,告别了五年军旅生活的陈纯跃,回到家乡杭州。最初被分配到浙江人民出版社当校对,后在社办期刊《社会·家庭》做编辑;1988年起担任省新闻出版局(总社)人事教育处副处长、处长;1996年底被任命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2007年初出任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

面对这份简单的履历表,陈纯跃自我评价“是个随遇而安的人,没什么大的目标和追求,到哪里就把哪里的活干好。”就是这样一个“不强求”的人,先后组织出版了多个在全国乃至海外有重大影响的图书项目,带领浙少社成为行业知名品牌,入选“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总结三十余年的出版工作,陈纯跃用三句话来概括:做出版,既要有文化情怀,也要有商业智慧;做管理,既要有硬管理,也要有软管理;做人,既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

做管理,既要有硬管理,也要有软管理

到浙少社上任伊始,陈纯跃就碰上了两只“拦路虎”:一是列入计划的教辅被砍掉,一般图书阵容不整;二是内部有诸多矛盾需化解,诸多关系需理顺。

之前9年的人事工作积累,此时派上了用场,陈纯跃和新班子没有急着抡上“三板斧”,而是花了大半年时间搞调研,他找来所有的室主任、资深编辑和部分离退休老同志谈心,寻找解开乱麻的那根“线头”。

1998年,陈纯跃主持的浙少社机制改革,让习惯了在传统轨道上运行的出版人颇感意外:一是对内部机构进行重组,调整编辑部门设置,为完善出版结构,也为建立员工间的新型关系、启用有能力的员工创造了条件;二是改革用人制度,按需设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定期考核、动态管理,让富有激情和能力的人到相应岗位上来;三是改革分配制度,将个人收入与绩效挂钩,出工拿工资、出效拿奖金,上不封顶下保底。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社开始在一个新的制度框架下运行,原有的“大锅饭”被打破,极大地激发了全社员工的工作热情;原有的矛盾逐步化解,让好书说话、让市场评判成了唯一标准;出版态势迅速向好,更为浙少社后来的良性循环埋下了伏笔。这次改革走在了浙江出版界和全国少儿出版界的前头,先后有十几家少儿社慕名前来学习交流。

与此同时,他提出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选题结构思路,即涉足少儿出版各主要板块的同时,选择一个或几个市场份额较大、处于市场成长期的板块,培育优势,争取占领制高点。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浙少社着力充实编辑队伍,同时对一般图书给予更多扶持,特别是对原创的文学、知识和低幼类读物,在选题申报、经费补贴、评奖等方面尽量多支持;还利用国际出版资源,不断强化优势领域。

这些前瞻性的引导政策很快显现成效,浙少社一般图书的阵容大大增强,结构更加合理,可供书、常销书品种不断增多,涌现出《唐诗三百首》、《冒险小虎队》等单册销售上百万册或丛书销售上千万册的“超级畅销书”。

在陈纯跃看来,所谓硬管理,就是搭建起出版社的基本制度构架,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在此前提下,软管理也必须跟上,那就是要有人文关怀,要有企业文化。“在分配制度改革中的‘上不封顶下保底’政策就是如此,即使是个别落聘实行内部退养的员工也要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只有这样,改革才能减少阻力,制度才能顺利实施”。更多的人文关怀体现在“让每一个员工在企业里成长”——从选题到出书再到营销,浙少社非常尊重部门和业务一线人员的意见,“这样才能把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骨子里激发出来,心甘情愿地做事情”。早在很多年前,浙少社的员工过生日时,都会收到社里送的贺卡和蛋糕,让员工有家的感觉。

正是类似的大处着眼、细节入手,陈纯跃的软管理日益营造了全社“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企业文化。同时用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氛围来感染、凝聚和激励员工,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尊重、有奔头,

做出版,既要有文化情怀,也要有商业智慧

采访中,陈纯跃提及最多的词就是“创新”——“出版创新最重要的是内容创新,尤其是原创作品的推出。不跟风、不模仿,多出精品、繁荣创作,不仅是出版社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出版社自身发展的需要。”“创新”的背后,正是他所坚守的文化情怀——为文化的积累、传播、传承踏踏实实做一些事。

1998年,正是国内儿童诗创作和出版受到冷落之时,浙少社推出的一套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主编的儿童诗集“红帆船诗丛”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个由当时新组建的文学编辑室提出的选题,还在设计阶段便引起了陈纯跃的重视,“诗歌对于青少年情感培养、文学熏陶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一家专业少儿社,我们有责任推动儿童诗的复苏和原创儿童文学的繁荣。”这套书出版后,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大奖,为浙少社树起了“红帆船”这一原创儿童文学的系列品牌。

即使是做公版书,陈纯跃也强调要有创新精神和文化情怀。1997年浙少社推出的以儿童版《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儿童诵读三百系列”,引领了国内少儿出版“24开本阅读时尚”,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登上全国少儿畅销书榜首。是什么因素创造了一个老选题的销售神话?答案还是创新——选目上注重儿童阅读特点,加了拼音和注释以方便阅读和理解,并在绘画风格、开本规格、装帧效果、封面设计等方面大胆突破,受到了小读者的推崇,就连出版同样读物的同行也心悦诚服。

面对方兴未艾的少儿出版市场,陈纯跃做出了清醒的判断,“出版社的竞争已由品种竞争转化为品牌竞争,要在延伸原有品牌的基础上,努力培育新的品牌。”基于此,浙少社接连出手系列化的品牌读物——“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系列聚积并培养了国内一批实力派原创儿童文学作家;“经典快读、必读”口袋书系列(50种),引领了国内“健康口袋本”阅读时尚;《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50种),遴选著名翻译家、知名插画家精心创作,成为同类图书中的权威版本;“冒险小虎队”系列(40种),不仅创下了中国少儿图书销售册数的“吉尼斯纪录”,还在国内少儿图书市场掀起“互动式阅读”潮流;《绘本中国故事》(12册)获得国家级图书奖,版权输出到美国和欧洲;《幼儿智力世界》在全国少儿期刊中首创以版权贸易的方式引进国外优秀儿童刊物的内容,进行改刊和品牌建设……

浙商素以“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闻名天下,这些特质也潜移默化地融进了陈纯跃的文化情怀中,凝成了他的商业智慧。早在新世纪初,浙少社便领风气之先,打出了“市场营销牌”,在全国少儿出版社中率先搭建了两个信息平台:一是创办了《浙少社图书市场资讯》,无论对市场营销还是选题开发,都起了很好的作用;二是开通了短信群发系统,推介该社的新书资讯。随着B2C网站的兴起,该社又率先在淘宝网上办起了网上书店。

陈纯跃还把营销活动提升到塑造出版社品牌、为读者和书店服务的高度,如我国台湾作家管家琪在大陆八大书店的新书发布和巡回演讲活动,在大陆七个城市进行的“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系列活动”,在五十余家书店举办的“健康阅读、快乐成长”阅读推广活动,及一系列的著名作家进校园活动等,让浙少社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备受业界瞩目。

做人,既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也别把自己太不当回事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陈纯跃笑着说,在他看来,作为一个社长,最重要的职责是用人和定政策,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始终把人才看作出版社发展决定性的因素,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另一方面,要创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搭建一个能让人才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公平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平台。他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阶段,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确保团队积极向上,确保基业长青。他时常告诫自己和周围的人,出版是一项集体合作的工作,要珍惜和用好团队的力量、平台的优势。令他欣慰和自豪的是,浙少社在他离开后的这几年,仍然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自2003年登上全国少儿图书零售市场第一的位置后,如今正朝着“十连冠”迈进。

“也别太不把自己当回事。毕竟当社长就代表着一个社的形象、品牌,需要展示你的自尊和自信,需要面对业内和读者发出自己的声音,该说的要说、该做的要做。”所以浙少社总是少儿出版界里的“活跃分子”,无论是重大主题出版活动,还是重要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者探讨行业改革发展,都离不开浙少的身影;陈纯跃也被行业媒体记者赞为“最受欢迎、最配合”的采访对象之一。

2007担任集团副总裁后,陈纯跃躬耕出版多年积淀的心得,又得以在一个新的更大平台上施展。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在出版业务方面,他着力抓出版管理,确保图书导向正确、运作规范;以重点项目为引领,加强精品出版和品牌建设,组织重大项目、主题出版的规划和实施;以少儿、经管、文学等六大产品线为抓手,强化市场图书开发,改进集团版图书的规模和结构;牵头调研和制定了重点出版物和产品线建设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扶持政策,集团每年以1000万元资助精品图书出版。在营销业务方面,按照集团的“发行带动战略”,通过制定考核激励政策、深化社店合作、完善常备常销书目以及开展读书活动,依托省店做好本版图书省内市场的销售;建立集团“全国战略客户”平台,推动集团版出版物走向全国市场;加强营销管理,控制经营风险,建立和完善了管理考核制度等。在人力资源方面,协助主要领导加强直属单位班子建设,为集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干部基础;通过青年领军人才和首席编辑等建设,形成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和完善集团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尚空谈,不图虚名,这就是本色的陈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