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业务部的变与不变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11/2 作者:


秦颖

■商报记者 田丽丽

首届出版集团(股份公司)出版业务部门负责人研讨会名单

王永强(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业务部主任)

张德意(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产业部部长)

秦颖(南方出版传媒集团出版资源部总监)

邓兴(四川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管理部主任)

韩敏(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部长)

周岚(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物管理部部长)

梁昌(黑龙江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部长)

程静(云南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部长)

李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经营部主任)

丁睿娟(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出版业务部副主任)

杨建平(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副主任)

杨迎会(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出版业务部、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办公室副主任)

林前汐(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出版部主管)

姚磊(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主管)

靳金龙(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经营部)

在出版集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未身居高位,却打理着集团内与出版相关的大小工作:经营分析、制度建设、选题总体规划、评奖、各类出版基金的申报、重大出版项目的管理和实施、统筹协调、对外联络、宣传、发行、选题管理、导向管理、审读、展会等等。

他们并不是研究出版产业的专家学者,却对当前出版业转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有着深入思考:出版集团该不该上市?如何留住青年编辑人才?如何应对数字化的挑战?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如何保证双效俱佳?等等。

他们在出版业浸淫多年,见证着出版业的微小变革和重大事件;他们热爱出版,将出版视为一辈子的职业;他们为传统出版的未来担忧,希冀以扎实勤勉的工作为出版集团、为整个行业的转型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他们是出版集团(股份公司)出版业务部门的负责人。

变化的职能和定位

在各个出版集团的改革发展中,出版业务部门的职能和定位也在不断进行着调整,尤其是随着转企改制和股改上市,这种变化更为显著:行政管理职能弱化,经济管理、统筹协调职能增强,更有服务意识,更强调导向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更趋科学合理等等,通过与会各位负责人的介绍,我们对这些变化进行了简要归类。

1.更加坚守出版责任

秦颖: 出版部是出版工作的制动器和推进器。所谓制动器,是指导向管理,确保导向正确;考核指向,通过指标的设定,让出版社在经营中必须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为了让出版社在图书经营上出精品,在市场图书上有作为,我们设定了发展指标进行考核,发展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成为重点,考验出版部的业务能力,包括对公司目标、市场状况、各社情况的掌握以及研判。所谓推进器,是指提供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我们制定了《加强一般图书出版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股份公司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额度支持精品出版、主题出版、品牌出版;另外在各个出版社为完成经济指标埋头拉车时,我们及时对国家和省里各项政策跟踪解读,为出版社提供服务,如对上报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各社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

张德意:我们是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部门,而不单是传统意义上的出版一块内容。因此要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突出业绩,其中对经济效益的要求尤其高。我认为,必须首先控制好内容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谈经济效益。

周岚:产业化后如何坚守出版职责?首先是加强主管主办职能,我们严格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条例去做,从源头抓,在内容质量管理方面保证社会效益不出问题。2006年集团出版物管理部自己研发了一个小软件链接了总署的选题和网上书号实名申领两个管理系统,实现了选题与书号申领的对位管理。在管理中,集团强调出版社要“四审制”,即社内三审制和发行前样书审读制;在集团层面,确定了主管领导、出版物管理部两级审批、审核,每一个选题实现了产品的流程管理。每年我部4个人要审核选题、申领书号、图书出版月报、样书、发行月报及版权选题等3万多个品种,保证集团版图书的导向把关管理。为此,集团成立8年多坚持了社会效益为首位。在做好内容管理同时,加强图书的编校质量,从制度建设入手,奖罚分明,保证了年10%以上的抽检率,起到了保障与促进作用。

李飞:出版经营部作为集团的核心部门,坚守出版责任,不仅是为社会传播优秀文化的文化职责使然,也是出版业激烈竞争环境下树立出版企业品牌、出版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为提高出版物质量,出版经营部对选题、三审、书号的使用、书稿档案等加强管理并定期检查,督促出版社保证出版质量。我们还出台《优秀晋版图书资助办法》用以奖励各直属出版社优秀图书,坚持出版导向。今年起,集团更是通过每年投入500万元资金,扶持“重大出版工程”项目,重点支持若干个大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项目,树立集团出版品牌。

丁睿娟:集团改制后,下属企业是独立法人,在遵守出版管理规定和坚守社会责任的前提下,毕竟也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以自然会有自身投入产出和完成短期经济指标上的考量。但我们始终坚持三个不变:一是坚持出版导向不能变;二是坚持内容质量管理不能变;三是以选题工作为中心不能变。

在硬性管理方面,改制后出版业务部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全集团的申报选题进行审核把关,这是硬性规定。因为职责不同,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主要是对内容导向方面在申报环节多把一道关,而且侧重于政治导向把关和重大选题申报方面的提醒和警示。如果通不过,出版社就不能往省新闻出版局上报。

杨迎会:立足五大关口,严把选题管理关。面对出版规模、出版能力的快速增长,出版部重点在选题策划上提方向、提目标、提要求,在审批论证上把导向关、重点关、质量关、效益关、规范关五大关口,从源头上确保公司出版物政治导向、价值取向、格调品位不出问题。

2.改制上市带来新课题

韩敏:上市后股份公司对各个业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版业务部是直接面向主业的管理部门,特别是在“服务型、学习型、智慧型”总部的建设中,我们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传统出版行业整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之下,出版单位必须实现业绩稳步增长甚至跨越式增长的要求,对出版单位和出版业务管理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过去日常的行政工作、业务协调与指导之外,市场分析、出版资源整合、战略管控等新课题在工作中的比例日益增加。

梁昌:转企体制有力推动了黑龙江出版集团的快速腾飞,从2009年到2011年,集团利润分别增长了11%、78%、52%,成为全国经济增势最猛、发展最快的出版产业集团之一。集团虽然体量小,但是资产非常优良。下一步,集团将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积极股改上市。未来出版业务部的工作将向这方面转移,创新服务,夯实管理,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推动集团出版主业快发展、大发展。

杨建平:多年来,凤凰集团出版部的业务主要是选题、报刊、会展、编辑培训、重点出版工程、国际拓展、数字化以及各类基金的申请、出版社评奖评级的组织和管理等工作。凤凰传媒上市后,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公司成立了国际拓展部和凤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版部剥离了国际拓展、数字化以及相应的部分会展业务后,除了上述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始增加了为总经理室提供实时的图书市场数据和内容创新战略研究等职能。

杨迎会:时代出版上市后,出版部在职能上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导向管理责任更大。公司上市后,社会关注度更高、影响更广,企业的政治责任更加重大,出版每一本书,都有可能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带来广泛的政治影响,必须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个责任首先就会落在出版部身上。二是效益管理更加突出。作为上市文化企业,社会透明度更高,国家三大奖、国家和省级各类重点、各类排行榜中,公司有没有项目入选,多少项目入选,都会引起股民和社会关注。有项目入选,公司就可以通过证券机构发布公告,发布利好消息,否则,就无法发布公告。出版部必须要给股民、给市场有个交待。三是管理的现代化转轨更加迫切。在上市这个平台上,公司会接触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会面对越来越多的现代管理理念和模式,出版企业传统管理的落后性在对比中就更加明显,向现代化转轨更加迫切。

不变的务实与进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尽管困惑不少,各家集团出版业务部依然“尽最大努力把每项工作都做好”。从他们今年的工作中,编者选取了一些内容和片段,从中可以一窥他们一贯的务实作风。

王永强:相比各家兄弟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成立较晚。出版部的许多工作都在开展中,目前,我们对各个出版社的要求是首先要把教材做好,这是出版社也是整个集团的根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在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上实现较大的突破。

张德意:公司2010年上市后,我们的工作任务也有所变化,近期的工作主要有几项:一是制定制度。制定的原则是按照总部经济的要求和规划来做,因为集团化首先是总部经济而不是实际具体操作的问题,目前已经制定了十几项制度,包括有编辑培养、市场整合营销、所有新华书店的基建项目管理、一般图书的奖励办法、出版流程的管理等等。二是抓重点,尤其是国家重点项目。三是抓图书品牌建设,公司去年一年出书6千多种,没有品牌影响力肯定大打折扣。四是参评出版物的申报。

邓兴:最近,我们启动了未来几年产品线的规划工作,参照图书分类,制定了产品规划的模板。出版社根据这个模板结合自己的优势特色,选择未来几年出书方向。之后再报出版管理部进行论证确认。这个工作已经做完即将实施。另外,我们的重点项目管理和对外走出去今年也有了新的进步。

韩敏:简单地说今年出版部的主要工作包括新旧两大块内容:旧的一块就是传统的出版管理,例如选题管理、质量管理、组织各种书展、员工培训等等;新的一块有的是在过去业务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有的是全新的课题。比如在过去选题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线规划和精品规划及其推动实施;对出版部而言,新课题增加了不少,例如:阶段性或专题性的市场调研和经营分析;出版资源的整合与战略管控;出版单位年度目标任务的制定与考核;走出去工程;传统出版商业模式创新管理;传统出版的数字化业务探索等等。

周岚:经营管理方面,集团成立以来一直就把出版社以产品主线的特色定位、编辑的专业定位做为硬性的经营管理要求,经过8年发展在市场销售上实现了规模化、大众化、专业化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集团更加强调单品种效益最大化,我部作为集团唯一的业务职能部门,积极推进组织实施集团版国家重点项目、出版精品图书和畅销书拉动战略,我部还制定了集团扶持与奖励重点项目与选题管理办法,2012年集团已有多种图书入选国家重点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与国家大奖。

梁昌:目前的工作仍然围绕管理、服务、指导来做。管理方面主要是选题、图书质量,以及有关国家重点项目、省重点规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保证这些项目积极推进。服务方面,主要是图书的营销宣传,还有国家项目的采购工程、图书馆配、农家书屋,进行有关展会参展和版权贸易等等,在指导方面,主要包括国家重大项目、重大奖项的申报,以及品牌建设,市场图书规划,同时积极扶持出版社,以图书周转金的名义资质出版社出版重点出版物和有市场潜力的出版物。

杨建平:在市场方面,除了优化不同图书的分类考核指标,我们在一些中心城市设立了销售代表,搜集图书销售情况,然后结合各出版单位和一些机构的市场数据,建设完善规范的数据库系统,及时整理汇总后向总经理室和各出版单位提交市场情况分析报告,以便公司进行图书选题策划、销售政策和推广方式等的调整。在内容创新方面,出版部主要是以“十二五”期间十大出版工程和十大出版板块为中心,重点建设全国一流的以《凤凰文库》为核心的学术出版、世界文学出版、儿童文学出版、教育出版四大基地,力争打造出一批品牌出版社,使凤凰传媒成为全国重要的出版中心。

林前汐: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出版业务部门主要通过对集团所属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单位的年度出版选题及日常增补选题的管理,以及期刊社等出版单位选题的指导,把握集团整体出版业务的政治导向;通过对集团内部出版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整合,促进集团出版发行的出版物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业务培训等形式,把握和提升集团内部出版经营业务水准,努力增强集团所属出版单位竞争力,推动集团出版主业创造更优绩效。同时,集团的出版业务部门还必须同省新闻出版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某些行业管理措施,完善出版业的社会属性,同时,尽最大可能为集团所属出版社的出版业务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

杨迎会:抓国家三大奖,打造一批国家级精品。抓重点项目和重点资源,力争产出项目“经济”。坚持把重点项目管理和申报常规化、制度化,力争早准备、早动手、早见效,通过入选各类重点,争取政策扶持,争取宣传支持,争取嫁接合作机遇,力争实现优秀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利用和开发。抓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推进传统出版业务管理向现代流程和质量管理转变。与全国出版集团出版部相比,时代出版的出版部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职能和工作,即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管理,与之相对应,出版部还有另一块牌子——贯标办。今年,出版部重点抓好公司文件体系修订、审核、发放以及10家下属单位的各子文件体系修订、审核、发放,抓好内部审核的策划和实施,抓好管理评审的策划和实施,11月底将迎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安徽评审中心三年一次的重新认证审核。

3.向统筹协调中心转型

秦颖:出版部正变为对内对外的统筹协调中心。对内协调方面的工作很多,如各个社在选题开发上会交叉跨界,出版部需要引导但不作强行干预,比如四部委关于教辅材料使用管理意见出台后,股份公司开始统筹协调各社进入教辅市场,但不提倡所有出版社都去做;在精品图书出版方面,主要是通过国家项目、出版类各大奖和资金申报等几个环节为抓手,同时通过制度和资金的支持和扶持进行协调。在外部协调方面,随着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国家和省里有种种的支持扶持政策和资金,广东省内主要的有影响力的出版社都在股份公司,上传下达的工作多了很多,跟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甚至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的联系更加密切,部门需要及时传达学习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完成下达的任务和定期的上报工作等等。

邓兴:文轩和其他出版集团有所不同,是和四川出版集团联合重组而来。我们这个部门,最早是出版集团的编辑出版部,现在叫出版管理部,重组后1+1>2的效果正逐步显现出来。在经营管理方式上,对出版社的考核更细更合理,有力地推动出版社面向市场。去年出版社的销售比前年增加50%。

周岚:从去年开始我部参与集团高层经营管理会议,并向集团提供有关出版情况的数据与分析,包括产品定位、实现情况、图书质量、重大项目、单书效益、造货发货、市场销售、退货库存等。通过数据分析各出版单位的优势和问题所在,逐一反馈,使出版物管理部由原来的把关管理转向了经营管理,实现了集团转企后职能部门的自身定位。

李飞:“管理、组织、协调、服务”是我们出版经营部的职能定位,其中协调和服务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调整的方向。现在的出版经营部门,不应仅仅是管理部门,更应成为统筹协调中心,为出版社提供服务,搭建舞台,创造环境,让出版社更好地发展。我们建立了“出版经营月报”制度,各出版社将每月图书出版情况、发行情况、版权贸易情况、获奖情况等及时以表格形式上报,我们经过整理、分析,形成经营状况的判断,供领导咨询和经营策略调整。版权贸易方面,我们主动跟国外出版界联系,增进本土出版社与国外出版社的交流,增强本土出版社的国际意识。9月份,我们请到了加拿大出版专家来集团访问,对各社图书如何走向国际市场进行具体的把脉、开方。

丁睿娟:在直接管理与间接调控相结合方面,我们既有以制度、文件等方式的直接约束和考核,也有经济扶持政策等方式的间接调控。比如每年提供1000万元出版扶持基金,直接拨款,支持重点项目出版和产品线建设,并且重在扶持原创项目和自主出版项目,导向明确,激励实在,很受出版社欢迎。

杨建平:出版部高度关注和推进各出版单位进一步整合优质的社会出版资源,并大力加强和社会各类机构的大型项目合作,使凤凰传媒形成较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下转第3版)


王永强


张德意


韩敏


丁睿娟


梁昌


杨建平


杨迎会


林前汐


程静


李飞


周岚


邓兴


秦颖

(上接第2版)

4.服务监督作用更强

秦颖:出版部不仅仅是业务部门,已经成了一个综合全能的服务部门,很多工作必须协同办公室、人力资源等部门一起做,有时候还兼顾了办公室、编辑培训等相关工作。

丁睿娟:硬性管理和软性服务相结合中,软性服务更多地体现在一些日常的琐碎的工作中,如评奖申报内容的审核(基本上是服务性和建议性的);结合年度选题工作开展产品线建设和选题策划方面的培训;对有关的文件等仔细研读,及时交流和通报有关信息等等。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数字化管理方式相结合上,从今年开始,集团各出版单位选题的紧急补报和项目更名都通过网上进行,这样一方面方便出版社申报,另一方面也方便数据统计。在出版信息分析功能与产品质量监督功能相结合上,我们针对半年和年度选题工作做详尽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产品线建设的情况、各板块选题申报的量比、各出版单位存在的倾向性的问题等。此外,还对每个出版社作图书质量抽查,检查图书的编校质量和内容质量,切实起到监督作用。

程静:目前部门日常管理工作除审读(重点保证导向正确)外,更强调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及服务工作,服务重在引导、激励与考核。

●集团动态

中部论坛聚焦出版未来走向

商报讯 近日,第十一届中部出版联盟论坛·五台山峰会在山西举行。此次论坛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承办,山西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齐峰、总经理王宇鸿,中原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王爱,江西省出版集团总经理赵东亮,时代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总经理田海明,长江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华应生,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周庆国,河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杜金卿等集团负责人围绕“后改制时代”出版产业如何发展及推动中部出版集团战略合作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会代表围绕议题,深刻分析了当前出版业面临的形势,畅谈了各自在后改制时代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的措施,就如何立足各自优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以实现共同发展广泛交换了意见,并在中部出版集团之间进行深度战略合作达成一定共识。

与会代表对此次论坛给予积极评价,并一致认为,联盟各单位之间应进一步加强交流,逐步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努力实现共赢发展;在自身建设方面,联盟论坛有关制度、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在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上,联盟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据了解,第十二届中部出版联盟论坛将于2013年上半年在湖北武汉召开。

中部出版联盟论坛于2007年成立,各出版集团借助论坛这个平台,谈经验、谈体会、谈改革、谈发展,论坛的作用已经从一开始的沟通交流,逐渐切入到中国出版未来走向等深层问题的研讨。目前,中部出版联盟初步形成了共同的意识,即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明确方向,抱团发展,以改革发展的实绩来振兴中国出版产业,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紫龙)

时代出版为走出去进京“取经”

商报讯 为进一步强化走出去选题的针对性,提高走出去选题质量,加大版权输出力度,10月21日,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在京专门就走出去举行选题专家论证会。

据了解,此次论证的69种(套)走出去选题是时代出版公司从今年上半年举行的走出去选题策划大赛中200多种套选题里多轮精心筛选的,选题涉及政治哲学、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文学艺术、教育语言、科学技术、综合7大类。紧紧围绕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走出去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集中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形象,特别是反映了新时期以来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崭新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论证会上,时代出版传媒公司总编辑林清发向专家学者重点介绍了公司近年来走出去的成效和举措,本次论证会的目的和想法,以及未来公司走出去的规划和设想,各出版社负责人分别就各社策划的走出去选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会上,专家学者们对于此次论证会的内容及形式给予高度认可,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当前国外市场关注热点、读者阅读习惯、选题的价值和针对性、图书设计和市场定位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和深入探讨,

各出版社负责人表示,与会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给他们带来很大启发。据了解,在此次论证会基础上,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将形成 “十二五”走出去重点出版规划和重点项目库。(欣 闻)

“小发改委”的困惑与纠结

有人戏称,出版业务部就是集团(股份公司)的“小发改委”,这是因为,作为主业的核心部门,几乎所有出版相关的事宜都要经过出版业务部门这个“中枢”。

“我们不是‘小发改委’,是发改委‘缩小版’”,事物繁杂、头绪众多、责任重大是与会者们相同的感受。因此,当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部长张德意掰着指头一一列数自己部门的工作内容时,“图书、期刊、报纸、网络、数字出版、版权贸易、重大书展的宣传、新华书店的基建审批……这些业务全部在我这里,我们直接对口省新闻出版局6个处室和一个部门”,在座的其他出版部负责人均频频点头,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或许只有他们最清楚。

“三四个人,七八条枪”用来描述出版业务部门的现状非常贴切。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正式人员是4个,因为实在忙不开,又以抽调、借调方式补充了4个工作人员。黑龙江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一共3个人。云南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是4个人,负责集团所有出版社与编印发等和出版有关的一切管理工作。南方出版传媒出版业务部有7个人,负责图书、报刊(1报19刊)、数字出版、走出去,但在实际工作中,这四块之外的许多工作因为和主营业务相关也是由出版业务部在做,比如制作编辑营销人员的培训方案、办公室的某些宣传工作等等,在人员上也处于缺员状态。四川新华文轩出版管理部的工作涉及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部、网络游戏、数字出版, “从纵向来说,图书出版从选题策划开始到编辑加工到最后的发行、库存,我们都要管”,邓兴总结说。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出版经营部一共5人,负责选题的审批与备案,重点出版项目管理与规划,“农家书屋”投标,图书编校质量、书稿档案建设、图书三审等组织抽查,还有对外宣传,“走出去”工程项目规划、版权洽谈,数字出版工程管理规划和协调等等。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物管理部的工作范围也是编印发一条链,涉及书报刊、版权等诸多内容,“我们就像突击队,推到哪儿打到哪儿,只要没牺牲,明天起来接着突击”,吉林出版集团出版业务部部长周岚看似玩笑的话语,引发了大家的感慨——“所有和出版相关的都是我们的工作范围,事情太多以至于实际工作中很难抓到重点”;“报刊这块只能兼顾,没有专人来做,不是我们不重视,实在是分身乏术”,“日常工作之外还会增加临时的突发性任务和工作”、“计划常常被打乱,工作内容繁杂,无法深入下去”、“主观上我们也想突出企业管理职能,但现在还做不到”……

因为直接“战斗”在集团主业发展的一线,这些出版业务部的负责人也更多了些对产业及部门职能定位的观察与思考——

如何不被经济效益牵着鼻子走?

○当下集团对社会效益的考量相对而言没有以前那么重视。由此就会对我们的工作产生难解之痛:如何全新理解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关系?如何处理好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之间关系?如何处理好总部管理和一般人员管理问题?如何取得领导支持和公信力?此外,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流程,目前新闻出版总署、省新闻出版局,以及相关每个领导要求的流程可能都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追求一个字——稳,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产业。不能完全迎合领导的要求,也不能死板地完全按照体制来做,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出版产业部门本身不创造价值,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升出版产业部在集团、上市公司的地位,成为主流部门?

○产业过程中文化功能的弱化,让出版业务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和无奈。传统出版的增长确实很难,往往是下了大力气成效并不明显,为了实现经济规模的增长,许多出版企业都倾向于通过经济手段,通过资本运作这些能快速见效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而出版这个产业恰恰需要的是沉下心来慢慢做。

如何留住年轻编辑?

○在忙的过程中看到一些挺纠结悲哀的事情,比如编辑的团队建设,年轻编辑工资低,生存都艰难的情况下,如何做文化?现在不是说我们来做事业就够了,关键是年轻人要把出版作为事业,但是现在他们在出版的行业里找不到出版人的价值,也没有了崇尚的心情。年轻人没有办法做事业,人才自然都留不住,这很悲哀。在出版业新的企业化过程中,出版人的人生价值、事业价值、生存价值如何实现还需要认真地思考和探讨。

如何应对转型?

○传统出版面对数字出版的冲击如何转型?虽然我们是内容提供商,但现实是并未牢牢抓住作者,许多内容都面临版权过期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和三大电信运营商都签订了协议,但传统出版商如何进入?在进入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依然处于劣势的问题。

资金匮乏如何解决?

○在内容生产方面,一些重点出版项目先期投入大、周期长,各出版单位资金缺口大,而国家基金的申请并不确定,即使立项,补贴额度也远远不够,上市公司又无法直接拨付和资助图书出版项目,资金的缺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司一系列的内容战略规划。

○没进入上市公司前,出版社每年都会获得1千万到2千万元的重点项目补贴,但进入上市公司后就没有了,因为股东们不同意,他们不认可主题出版,更不认可拿钱去补贴。省里有文化产业资金,我们正在制定重点出版项目补贴办法,希望能获得一些补贴和扶持。

如何转变思想?

○面对市场风云的突变、遭遇政策困境和经营压力时,出版单位更多地表现了彷徨、无奈和小富即安的思想,在某些工作上拖沓、低质量,敷衍了事的情况日益增多,执行力下降。这对于集团出版业务部门的业务推进是极其有害的;对于集团企业的整体发展,是十分致命的。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只能冷静面对,剥丝抽茧,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出现的畏难情绪,通过上下沟通查找问题的根源,为企业解决好后顾之忧,更多地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做好集团所属出版企业市场搏杀的坚强后盾。

○在出版部的工作中有大量的无用功,很多事情做完后就抛弃不用了,这种无用功经常让大家非常烦恼。但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些无用之功是非常必要的,对整体工作的完善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做这种无用之功是探索和摸索的必然过程,让我们能够不断地接近工作的最佳状态。

如何改进管理?

○如何在管理和服务之间寻找平衡,是在实际工作中比较难把握的问题。部门职能的设定决定了管理必会有强制性,而强制性管理有时会和出版社的实际工作相抵触,这就消弱了服务的宗旨。服务和管理的不协调导致工作中难免有遗憾存在。

○出版经营部的工作内容庞杂,诸如版贸、销售、物流、对外推广、数字出版等,在很多出版集团是单独设部门负责的,而我们则都由一个部门负责。工作内容的繁杂,势必影响对调整机制、提高管理水平等“形而上”问题的思考和实践,这对于改善工作也会有一定影响。

○规模大幅增长后的管理压力增大。一方面,随着出版产业的发展,出版品种和规模在不断扩大,有时也不得不扩大,规模已经在增长,一旦控制,势必在短时期内造成总体经济指标的相对缩减;二是规模扩大往往会带来单品种平均效益的下滑和相关风险的增加。在出版规划和选题管理上,究竟是严格控制规模,还是由出版社自主掌控规模的选择难度变大。

○导向和质量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出版品种的大幅增长、生产节奏的加快、编辑的年轻化,导向和质量管理的难度加大,而且是不可回避的一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