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中国书业2012年终盘点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2/12/18 作者:


小说类关键词:原创多元

试图对2012年的小说创作进行总结,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困难在于,我们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往往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小说创作正在日趋多元化,传统的文学评论已经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创作领域。不过这并不是坏事,不同的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趣味和阅读需求,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造就了不同的小说。

原创小说,日趋多元

热播影视剧,与小说互动互补

影视剧从来是造就畅销书和知名作家的强有力推手。一部影视作品热播后,其小说原著往往也能大卖,作者也会因此大红大紫。不过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并不只是文学搭影视顺风车这么简单,双方其实是互惠互利关系。影视关注热销图书和热门网络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后自然就有很大的受众群体,而且省去了许多宣传费用;影视剧又提高了文学原著的知名度,提高了作家的身价。影视和图书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播模式携手共赢,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在《后宫·甄 传》里,流潋紫描写了一个蕙质兰心、追求真爱的甄嬛。因为同名电视剧的热播,甄嬛的形象深入人心,“甄嬛体”一度成为网络流行,流潋紫也因此被称为“后宫第一人”。常琳的《北京青年》则是一个有关成长、改变和寻找自我的故事。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四个堂兄弟,何东、何西、何南、何北,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志向迥异。他们为了各自的梦想努力着,在经历了爱情的考验和生活的洗礼之后,各有得失,逐渐成熟。该书在宣传时直接打出了“赵宝刚导演《北京青年》原著小说”的旗号,是深知读者心理的。

同样因为电影,陈忠实的《白鹿原》和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重新引发大众关注。这两部小说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产物,在差不多20年后得以重版、热销,起因固然是电影的影响,却也与作品本身的质量有关。《白鹿原》是陈忠实的巅峰之作,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自出版以来就屡获大奖,并不断加印。而对于不断推出佳作的刘震云来说,《温故一九四二》或许算不上是他的代表作,却称得上是他最有诚意、最具震撼力的作品。这部调查体小说,讲述的是1942年中原大旱,灾民3000万饿死和逃亡的故事。而冯小刚将它拍成电影,更是经过了19年的打磨与坎坷。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已经看完了影视剧,对故事走向、人物性格命运已经了然于胸,却还要去读小说?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影视和小说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影视是一种“填满”的艺术,因为画面、声音的无可变性,留给观众的自主权和想象空间都很小。影视剧较小说而言,很难传递出文字语言的精思、缜密,很难表达细节的复杂、精妙,人物性格也往往失之简单、平面。同时,影视剧需要各方面配合,其结果可能就成了“妥协的艺术”。而小说创作就自由得多,可以有更大的容量,更大的张力,更丰富的想象,使读者得到更大的阅读愉悦。

传统作家,持续关注现实

与莫言以往小说更注重历史幻想色彩不同,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了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莫言通过一个乡村妇产科医生的人生经历,在用生动感人的细节展示乡土中国60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的同时,毫不留情地剖析了当代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在形象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感人至深的农村妇产科医生形象。

像莫言一样,对现实的关注,一直是传统作家创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平原三部曲”收官之作《生命册》里,李佩甫追溯了城市和乡村时代变迁的轨迹,书写出当代中国大地上那些破败的人生和残存的信念。这是一部自省书,也是一个人50年的心灵史。而在《拆楼记》里,乔叶围绕“拆迁”这件事,聚集当下社会一系列鲜明、尖锐的冲突主题:人们捍卫“家”的自然正义、人的安全感和公平感、以及常常不能得到有效回应的诉求、由此产生的无助感等,形成了鲜明的戏剧效果。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则用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讲述一个真切的生活常理。一个顶了“潘金莲”冤名的妇女,在经历了一场荒唐的离婚案后,为证明离婚是假的,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走上了20年的告状路。还有严歌苓的《补玉山居》,以“距北京只有两三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小山村里的客栈为大舞台,再现了中国城市、乡村近30年的变迁和人性蜕变的痴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毕淑敏的《花冠病毒》。这部看似科幻的小说,其实取材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灾难是恶,花冠病毒是恶,非典是恶,但正是有这些恶,才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中的善。人类在与恶的斗争中逐渐知晓生活真谛。

周大新的《安魂》,也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一对父子、两个灵魂坦诚而揪心的对话。真实和虚构交错,当下的无奈和想象中的极乐互现,既让人感到沉重,又使人获得解脱。周大新零距离观察死亡,对人的最后归宿展开想象,既是对死者的安慰,也是对生者的宽慰,是一支沉郁中夹着旷达的安魂曲。

中间代,能否成为“中坚代”?

所谓的“中间代”作家,是一个含混的大致按年龄划分的概念,按慕容雪村的戏语,基本划界从1968年到1978年,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位列名单之中的薛忆沩就是1964年生人,甚至生于1953年的马原也被归为“中间代”。这个“中间代”作家群有20多位,包括慕容雪村、冯唐、路内、阿乙、阿丁、曹寇、李师江、苗炜、瓦当、李海鹏、柴春芽、小白等。

从这些名字上可以看出,所谓的中间代作家,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都不一样。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共性,那就是这些作家一度是中国文坛中处境最为尴尬的一代,他们活在60后的阴影中,又难以抗衡80后的市场影响力。他们被文学评论界认为是沉寂的一代、夹缝中的一代,他们也确实沉寂了多年。但在这一群体普遍过了30岁以后,终于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开始被文坛关注。他们是否能成为文坛的“中坚代”?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中间代值得关注的作品很多,影响力较大的有以下几部:

《牛鬼蛇神》:为马原“归隐”20年的思考,涉及到人、鬼、兽、起源、常识、真实、假象,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他近60年体会到的神奇和诡异尽在其中。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无由杀人案”的一场文学推演。阿乙给读者带来一个抵抗生命虚无的“勇者”与“恶人”,他对生命意义的拷问与败坏,犹如晨钟震荡,冲击我们。

《寡人有疾》:苗炜写了三段黑色幽默的故事,《诗人与医院》、《蒙古兵与瘟疫》、《父与子》,三段黑色幽默的故事,构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它们其实是各自独立的,为什么要放在一起呢?苗炜说:“我有我的道理。可是我又说不出来。它如此重大,所以不能把它太当回事儿。”

《无尾狗》:阿丁被称为“中间代最暴力作家”,他描述的,不仅仅是河北一个农村和一个城镇居民几十年的活之生存、生之尊严,更是人存于世的生活经验、情欲经验、政治经验和生存经验。他不是在写作,而是以手术刀解剖活人,鲜血淋漓,让人不忍直视,却是又如此真实。

网络作家,通吃实体书市场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曾经泾渭分明。一些网络“大神”的作品,在网上连载作品点击数动辄数千万、甚至上亿,但想出版实体书却并不太容易。这种情况在近些年逐渐得到改观。这当然有赖于盛大文学持之以恒地将网络文学主流化的努力,同时也是市场需求的具体体现。精明的出版商已经意识到,粉丝也是生产力,在网上拥有以百万计粉丝的“大神”,出版实体书,也不应该难卖到哪里去。

以网络顶级人气作家唐家三少为例,这位能日写万字的“大神”,在网上有无数拥趸。他的“神印王座”系列在网上点击率超高,出版后也一直稳居畅销榜。

萧鼎的长篇幻想文学系列小说《诛仙》曾走红于网络,后出版实体书,有华人世界《魔戒》之美誉。《诛仙·第二部》揭开了《诛仙》诸多读者关心的未解之谜,例如碧瑶能否复活、张小凡最终何去何从等。这部书并未在网络首发,而是直接出版。与萧鼎一样,南派三叔的《藏海花》也是直接出版的。

网络作家成名后,有一部分会继续在网络上写作,兼出版实体书,如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骷髅精灵、猫腻等;另一部分人则基本远离了网络,直接出版实体书,如萧鼎、南派三叔、白饭如霜等。无论哪种方式,都标志着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呈现逐渐融合之势,昔日的双峰对峙,正在日渐二水合流。

小说类关键词:引进有品

不得不承认,引进版权的小说,就整体质量而言远远高于原创小说。这未免给人一种“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感觉。其实本土作家与世界作家是有差距,但差距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须知,引进版权的小说,都是面对世界范围,精挑细选过的,自然佳作纷呈;本土作家当然有佳作,但放置在“全球村”这个大环境中,就不够引人瞩目了。好有一比,原创小说是一筐白菜,而外版小说是一大车白菜,从一车白菜里挑精品,自然比从一筐白菜里挑出来的多一些。

引进小说,佳作纷呈

2012年首部值得关注的小说,是《2666》。这是一部关于诗歌和小说的小说,一部关于作家和批评家的小说,一部关于文学与现实的小说。波拉尼奥的思想飞跃到2666年,突破了拉丁美洲的天地,站在全人类的现实高度看人性恶的膨胀,更预见到未来。

《2666》于元月出版,成为年度开场大戏。而出版于11月的《芬尼根的守灵夜》则成为2012年度的完美压轴。这是乔伊斯晚年巅峰绝作。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天书”,由乔伊斯耗费17年著成,是乔伊斯对当时文学的一次超越,标志着西方后现代文学的新时代。它对当代文学和思想的深远影响奠定了其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戴从容教授为翻译这部作品,可谓呕心沥血。

不过2012年最为大众所知的,应该是《偶发空缺》。继“哈利·波特”之后,J.K.罗琳华丽转型,首度为成人读者创作,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探讨了非常严肃的主题。该书甫一出版,便成为2012年全球最热的图书。为了争取让中国读者尽早读到罗琳新作,同时兼顾作者与英文出版方对新书内容严格保密的要求,出版方派两位译者前往伦敦,在经纪公司安排的秘密工作地点完成了全书的翻译。这种超常规的做法,也为该书提供了一个新的炒作点。

《饥饿游戏》(全3册)出版于4月,开始并不算太有知名度。但后来电影《饥饿游戏》上映,该书也跟着大热。苏珊·柯林斯将饥饿游戏三部曲的时间设定在大灾难后的北美洲,一个自废墟建立起的国家“施惠国”(Panem)之中。它漫长的写作过程始终维持当初的基本架构:从类似古罗马格斗竞技的饥饿游戏,到革命,到战争,乃至于最后的结局。我是先看了电影后再去看小说的,结论是,电影很好看,小说更好看。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也是同样的遭遇。这是一部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与信心的小说。一艘孤单小船,一个落难少年,加上一只孟加拉虎,在南太平洋上面对着最艰难的生存考验。但也有一种可能是,孟加拉虎并不存在,他面对的只是自己内心的映射,或者叫幻象。李安曾觉得这部小说是没法拍成电影的,但最后还是决定接受挑战。不过就我个人阅读趣味而言,相对于电影,小说可能略显拖沓、沉闷了一些。

一切阅读,最终指向可能都是我们的内心。因此,我们会更加关注海外华人的生活。哈金的《落地》以纽约法拉盛区中国城为背景,叙述了12个海外中国人的传奇故事,他们各有辛酸或荒谬,带着梦想在现实生活的泥沼中摸爬滚打。这些故事,释放出人间的温馨、人的尊严和对未来的热望。而婆罗洲殖民历史的血泪之“相”是李永平笔下的重要内容,他的《大河尽头》,含藏了一个15 岁青年人对种族不平、人情薄幸的观察,对民族创伤的回顾和愤懑,全篇弥漫着婆罗洲雨林边缘里封闭华人社会的诡异气息。

我个人很喜欢有疯狂想象力的作品,《偷影子的人》和《火星公主》因此进入我的私人书单。在《偷影子的人》里,马克·李维塑造了一个老是受班上同学欺负的瘦弱小男孩,因为拥有一种特殊能力而强大:他能“偷别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见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他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小光芒。而《火星公主》则是一部经典科幻巨著,介绍了一个从地球到火星跨4亿零130万公里的穿越传说,一个地球退伍军人成长为火星战神的传奇经历。据说该书是电影《阿凡达》的灵感来源。

2012年,还有如下小说,不应该错过: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作者雷蒙德·卡佛是“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小说界“简约主义”的大师,被誉为“继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卡佛生前未结集出版的五篇短篇小说在该书中首次亮相,其文学含量和思想内涵都不亚于卡佛创作生涯最巅峰时期的那些作品。

《追日》:伊恩·麦克尤恩近年来野心最大也最受争议的小说。作者企图将“全球视角”注入小说,但他并不热衷于寓言式科幻,而是选择正面强攻科学界内部的“生态环境”和“意识形态”,考察科学家与科学家之间形成的关系网与食物链。

《性本恶》:托马斯·品钦关于1960年代迷幻岁月的隐秘怀念和变形解读。洛杉矶私家侦探多克在“爱情”的迷途中陷进了前女友莎斯塔的故事,愈卷愈深,江湖各色人在眼前时隐时现……好看的故事后面,隐藏着深刻的人性。

《焚舟纪》(全5册):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说全集,多以童话、民间故事和文学经典为蓝本,作者以奇绝想象力和非凡叙事技巧将之加以戏仿、混酿、改装和重塑,并以通透戏谑的视角呈现出童话背后的冷僻真相。

在这个书单的最后,是瑞典作家史蒂夫·塞姆-桑德贝里的《罗兹挽歌》。该书中出现的绝大多数人物,都随着1944年8月贫民区最后一次的肃清行动,永远地消失在历史舞台之上了。作者以文字让他们成为永恒。该书获得2009年奥古斯特文学奖,成为年度最佳非虚构类小说。我发现,《温故一九四二》与它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都是运用大量的调查资料对真相进行追溯,同时抚摸苦难,剖析人性,由此达到了一种超越文体的永恒。诚如史蒂夫·塞姆-桑德贝里所说,这些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如果对它们加以粉饰,将必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

《2666》[智利]波拉尼奥著 赵德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版/98.00 元

《芬尼根的守灵夜》[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著 戴从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版/168.00元

《偶发空缺》[英]J.K.罗琳著 任战 陶丁丁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57.00元

《饥饿游戏》(全3册)[美] 苏珊·柯林斯著 耿芳译/作家出版社2012年4月版/85.00元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插图珍藏版)[加]扬·马特尔著 姚媛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11版/35.00元

《落地》哈金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版/28.00元

《大河尽头》(上、下卷)李永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版/68.00元

《偷影子的人》[法]马克·李维著 段韵灵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版/29.80元

《火星公主》[美]埃德加·赖斯·巴勒斯著 罗严塔尔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版/25.00元

《需要时,就给我电话》[美]雷蒙德·卡佛著 于晓丹 廖世奇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9月版/29.80元

《追日》[英]伊恩·麦克尤恩著 黄昱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8月版/38.00元

《性本恶》[美]托马斯·品钦著 但汉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1月版/38.00元

《焚舟纪》(全五册)[英]安吉拉·卡特著 严韵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版/100.00元

《罗兹挽歌》[瑞典]史蒂夫·塞姆-桑德贝里著 王梦达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40.00元

《后宫·甄 传》(全6册)流潋紫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版/168.00元

《北京青年》常琳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8月版/48.00元

《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39.00元

《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12月版/32.00元

《蛙》莫言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32.00元

《生命册》李佩甫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版/36.00元

《拆楼记》乔叶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版/23.80元

《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版/29.80元

《补玉山居》严歌苓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版/29.80元

《花冠病毒》毕淑敏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版/35.00元

《安魂》周大新著/作家出版社2012年8月版/32.00元

《牛鬼蛇神》马原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5月版/42.00元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阿乙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版/23.80元

《寡人有疾》苗炜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版/29.00元

《无尾狗》阿丁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年7月版/32.80元

《神印王座3:永恒之塔》唐家三少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2月版/24.80元

《诛仙·第二部》萧鼎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6月版/28.00元

《藏海花》南派三叔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8月版/3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