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在磨砺中前行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3/1/29 作者:刘志伟


■商报记者 刘志伟 采写/整理

根据书业特征制定战略,这是很多传统出版社的一贯做法。在经济全球化早期,市场、技术和需求等差异因素对出版社的影响并非十分明显,因此,很多出版社采用“单焦点”做法,寻找自己在行业中的着力点。多年来,书业环境的风起云涌逼迫传统出版社进行战略的转变。事实证明,一旦市场环境和行业特性不再稳定,传统出版社都将不再稳操胜券。要走出这种困境,就必须适应市场和行业变化的要求,用多元的战略能力去应对多元的市场和行业。出版社纷纷成立子公司便是其中较为显著的一种做法。特别是子公司为传统出版社的品牌扩展与巩固提供了强力支持。像人民邮电出版社的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以引进世界优秀少儿读物和振兴国产卡通为己任;北京普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立足于经济管理类图书的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绿坞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则剑走偏锋,主要经营饮食制作、茶叶销售、礼品的设计包装以及文化交流、会议服务的活动承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郑州如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聚焦于创意设计工艺设计等手工DIY,意欲形成手工创意产业,涵盖出版、培训、沙龙、设计、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子公司能够成功巩固出版社品牌在原有市场的竞争优势,甚至成功地切入陌生的市场领域,都需要多年反复的磨砺与历练。在这背后,出版社的每一家子公司各自有着独特的成长历程。

建构法律图书的新坐标

■蒋 浩(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北京燕大元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燕大元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借助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平台,整合海峡两岸日益繁荣的法律文化出版资源,面对传统又极为专业的法律图书市场,公司经过几年的摸索、打拼,努力开拓出法律专业图书出版的一条全新路径。

法律图书向大众阅读延伸。多年的从业经验,使得我们没有勇气面对陌生的领域。法律编辑的学科背景,注定了还要在其游刃有余的环境里摸爬滚打。几年来公司在选题设计方面,依托法律专业背景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平台,从学术为本出发,将法律图书的读者群从专业群体转向大众,走全民阅读的道路。我们摆脱了“专业槽”的禁锢,用全民关注的法律问题、制度建设、社会话题来吸引大众,努力开拓大众图书市场。几年下来,虽说受专业限制,没有产生所谓的“超级畅销书”,但在法律专业领域,我们摆脱行业渠道,硬是靠市场,产生了以2011年《批评官员的尺度》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畅销书。由此带动的诸如冯象的《木腿正义》(修订版)、苏力的《走不出的风景.》、《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等以法律为学术背景的畅销作品多次加印,产生了相当的品牌效应,带动了整个产品线的发展及销售,读者对象也不限于法律专业。

两岸法律文化资源的重新整合。作为两岸合作的品牌,充分利用海峡两岸的法律资源,也是燕大元照努力打造品牌的另一途径。大陆法学特别是民商法领域,早年受我国台湾学者学说的影响颇大,但近年来两岸学术交流的形式及往来频繁,是我们当初始料不及的。便捷频繁的交流方式,以及大陆法学的快速发展,加上法学自身的的特点,使得单靠原版学术著作的泛泛引进,难以占有市场优势,也难以获得效益。整合原有品牌,开拓合作模式,我们及时调整选题的方向及思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台湾民法学者王泽鉴的《民商法研究系列》特别是《民法学说及判例研究(8卷本)》成为大陆民法学领域的常销、畅销作品。随着合作的逐渐深入,我们还将陆续推出王泽鉴先生针对大陆民法学的最新研究作品,并努力在内地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做到海峡两岸同时出版繁体版简体版。开拓两岸合作新的形势,是机构的一大优势所在。

“走出去、请进来”了多年,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大陆法律图书从内容到形式还维持在较低的水准,甚至不如从前,影响日渐式微。其中有整个法治大环境的影响,但作者浮躁不努力、编者盲从不引导,也是这一行业的软肋。提升中国法学出版物的水准,还要靠学界及出版社的共同努力,将法律图书回归到这一领域的特有范式及专业水准。其中的判例、学说、原理、评注等类型,以及这个专业严谨的索引引注体系,构成了法学专业图书不同于其他社科图书所独特的写作规范与形式。这不是“专业槽”内的孤芳自赏,而是法学研究的行业素养及专业要求,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法学研究水准。燕大元照公司这几年所做的,是引导,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新学通初探

■常韶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营销中心主任)

上海新学通图书发行有限公司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全资子公司,2011年底成立,在原有出版社营销中心的基础上,经过科学裂变与人员重组,形成了今天的规模与业务格局:公司设有常规渠道营销部、网络与新媒体渠道营销部、专业渠道营销部、重点项目营销部、大英教材营销部、特殊渠道营销部、营销业务保障部、合作业务管理中心等部门。品牌效应在营销改革、科学精细化管理中日渐强化。

常规渠道营销部,是公司人员最多、业务量(目前)最大的一个部门,承接着公司50%以上的销售、回款任务,做的是基础性营销工作,客户是遍及全国的新华书店系统与民营书商。这个部门除了常规发行本版图书之外,还担负着两个重要职能:一个是全国范围内的市场调研、大型卖场数据采集、区域营销活动策划的开展;另一个是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渠道的优化与选择。

网络与新媒体渠道营销部(以下简称网络部),是近年销售额增长最快的一个部门,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读者养成了网上购书习惯,公司顺势而为,在网络部投入了精兵强将,与国内的当当、亚马逊卓越、京东、苏宁、沪江等网络运营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加强了有效销售。网络部还开设了自己的天猫商城,界面时尚有趣、图书产品日益丰富,如今有着很不错的销售业绩。

专业渠道营销部,在整合馆配渠道、加大与大型馆配商合作力度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占领专业图书市场、树立自身专业图书品牌形象,顺应国家出版基金助推中国学术出版的转型,该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营销探索,尝试直接面对终端客户,了解消费者的专业需求,提供专业信息及知识服务等,由于专业图书学术性较强、技术含量高,所以我们要求该部门人员的学习能力要强,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

2012年初,本着“抓住政策机遇、做大做强专项”的指导方针,营销中心成立了重点项目营销部,目的在于做深做透国家及各省的政府出版物采购项目;统筹规划社部特大、重大项目的营销工作;突破传统,积极寻求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提升码洋,促进有效销售。今年在推广“全国扫盲教材”,运作“农家书屋”、“中小学馆配”等政府采购项目中,销售码洋较往年有了大幅提升。

千帆竞发、万舸争流,各大学出版社在中国出版业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都在各显神通,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出版之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上海新学通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已找到精准的定位,确立了超前的经营意识与科学的业务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尽快使新学通成为一家有实力、有影响、有特色、有价值追求和文化向往的文化企业。

开启跨地域发展战略布局

■唐 丽(重庆大学出版社图书经理)

重庆大学出版社居西南边陲,拥有独特的地域优势,构建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但是在资源优势上,与最顶尖的出版资源集散地北京、上海等文化中心相距甚远。基于此,从出版层面考虑,出版社制定了“立足本土,放眼全国,面向世界”的基本出版策略,务求集中各地最优质的出版资源。

2008年,重庆大学出版社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共同投资组建了股份制图书出版公司——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图书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重报图书”)。重报图书立足重庆本土,网罗了一大笔优秀的本土作家,出版了一大批优质的市场图书,如《跟我去台北》、《弥赛亚密码》等。出版范围包括小说、文艺、生活、艺术、科技及少儿图书。其中,小说类及少儿类图书为公司重点开发的范围。

目前,重报图书已出版超过400种各类图书。作为具有传媒集团背景的图书出版公司,重报图书拥有成熟完善的媒体推广能力,获得包括报纸、杂志、网络及电视台等媒体的大力支持。从2010年开始,公司致力于引进出版国外优秀的奇幻、推理、悬疑小说及优秀少儿科普童书。这是重大社稳扎稳打、构建基础的第一步。

2010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又在北京投资成立了股份制图书出版公司——北京楚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楚尘文化”)。楚尘文化公司是一家专门出版人文类图书的出版机构,并拥有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营团队。公司笼络了以北京为中心的一线作者资源、设计资源和印刷资源,致力于出版高品位的人文类图书。出版方向涉及文学、文化、艺术、哲学、电影、历史、生活类等领域。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抢占先机保持领先,打造了很多一流的产品和品牌,比如《恶棍来访》、《奢侈的》、“新陆诗丛”等。

面对全球数字化浪潮兴起和阅读方式的改变,重庆大学出版社成立了数字出版中心,进而创立了重庆迪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简称“迪帕数媒”)。

2011年,迪帕数媒入驻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目前,迪帕数媒已经独立研发了三大产品:网络教学管理系统、试题库及在线考试管理系统、素材库资源管理系统,并已分别获得软件著作权和软件产品认证登记。同时,公司也在着力打造平台运营,重点项目包括:教育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地区的重点项目之一“职业学习网”项目、重庆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平台“中职教学资源网”项目,等等。

在市场多变格局之下,各家出版社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未来,高校出版社唯有面对市场,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积极探索寻找新的增长点,方能在出版新业态中有所作为。

内涵发展、自我裂变

■张 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兼营销中心总经理)

广西师大出版社偏于西南一隅,不占天时不占地利,可谓白手起家,经过26年的自我裂变和探索发展,现拥有分别位于北京、广州、南京、南宁、上海、桂林等地的全资、控股、参股公司等21个法人实体和6个非独立法人经营实体,成为文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发展模式更被业界称为“广西师大出版社模式”。

2000年,为了突破资源和地域的局限,广西师大出版社开始走“内涵发展、自我裂变”的道路,分别在北京、广州、南京、上海和南宁成立从事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文化公司,开拓一般图书、助学读物和时政读物的市场。这个“内涵发展、自我裂变”跨地域发展战略的成功,把广西师大社从一个以单一教育图书为主的出版社发展成为具有集团雏形的综合性出版社。

2008年,广西师大出版社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在新的形势下,沿着“内涵发展,自我裂变”思路,又提出了“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主线,突出主业、多元发展”的发展规划,用更开放的思维、更具前瞻性的眼光思考出版、筹划未来,并一步步实践着。

2009年上半年,广西师大出版社在内部微观运行机制改革上大胆突破,在原社科图书出版中心的基础上分化出社科图书出版分社和文献图书出版分社,从原教育图书出版中心分化出高等教育出版分社和基础教育出版分社。同时,还把原先5家“贝贝特”文化公司统一加挂分社牌,使之能最大程度地共享资源。各个部门虽然改造成为分社,但总社在实行选题把关、方向引导、财务审核的前提下,尊重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尤其是考核、激励自主权,为各个分社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此外,广西师大出版社还在市场竞争加剧、教材格局变动很大等多方面的冲击下变中求生,2009年,成立了完全根据员工的要求而设,内部全员持股,完全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的独具特色的桂林独秀金图图书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运营3年多来,开发出多种优秀产品,受到市场的重视和欢迎。

受此启发,2010年8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在原来美编室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一家股份制公司——桂林广大迅风艺术有限责任公司,使其由传统的书刊装帧设计扩展到广告制作、装潢设计、动漫开发等领域,不仅服务于出版社传统业务,还对外扩展了多种多样的商业设计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11年3月30日,广西师大出版社参股公司——北京昊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这家集图书策划、编辑、出版、发行及文化教育投资为一体的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以80后年轻人作为创始人上市的高速成长的年轻企业。昊福公司的成功挂牌,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在资本市场上的一个成功尝试。

2012年,广西师大出版社还分别成立了结合桂林特点和文化资源,独具文化品位和乡土气息、地方特色的桂林阅秀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和以桂林珍品鸡血原玉及其雕件、篆刻印章、饰品等的收藏、销售为主的广西状元红艺术馆有限公司(其主营的桂林鸡血玉成为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家政要及贵宾指定纪念品),以及拓展面向教育行业客户的 “广西教育手机报”的手机报社。这些各具特点的公司的纷纷成立,为推进出版社稳步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师大出版社已大步迈上集团化之路。

走进“时代”阅读精品

■嘉 铭(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负责人)

2012年3月,华裔NBA球星林书豪一夜成名,正当国内几十家出版单位纷纷申报选题时,关于林书豪的作品已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推出,并与我国台湾商务印书馆同步出版,同行纷纷惊讶——这个刚刚成立、边装修办公楼、边做书、边开户的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2012年异军突起的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是安徽出版集团与吉林出版集团战略合作、由安徽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公司)斥巨资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开启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十二五’进军北京、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投资大篇章,也拉开时代出版抢占全国出版资源高地、争创市场化运营先锋和开拓文化大市场的新序幕。”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成立了,其主营业务为主副媒体兼做的图书出版发行及紧密相关型文化产业。实行公司化运作、集团式经营,以健康的市场文化需求为导向,以两个效益为宗旨,自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思想文化需求为目标。市场定位为高端社科人文类图书为主,走高端“低做”,低端“做高”,一切以优质产品为转移的发展道路。在经营上既集合了时代出版传媒公司和吉林出版社集团的精英管理人才,也吸纳北京本地数家知名出版单位的精英团队加盟,以资本为纽带、以人才为核心、以资源为依托,以两个效益为目标的新模式,创造了出版产业资本、资源和人才跨地区、跨所有制整合发展的新成果。

自成立之日起,北京时代华文书局以市场为向导,以哲学社科、财金经管、文学、艺术、职场励志、家政生活、青年教育七大类为方向,九个事业部同时运作,着力策划品牌书、畅销书和常销书。近500个品种图书陆续进入市场,使安徽人民出版社市场占有率在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排名,从半年前的400多名迅速蹿升到10月份的全国第9名、地方出版社前3名。

当整个图书市场日渐萧条、许多出版人纷纷转型时,北京时代华文书局逆市而上,当年成立、当年营利、当年销售码洋接近1亿元。一年来,时代出版人的梦想,无疑已在这个年轻茁壮的公司中生根发芽,并将伴随着公司持续良性发展,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