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出版社排名
统计数据来源于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
■商报记者 陆一
“朝阳先贤文集和朝阳法学文库”
浙江人民出版社
项目价值:1912年成立的朝阳大学是中国最早的法科专门大学,与东吴大学法学院共同形成了中国法学教育史蔚为大观的“北朝阳、南东吴”。朝阳大学在中国法制史和法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朝阳大学先贤思想和生平对研究中国近代民法、刑法、国际法、行政法、诉讼法、中国法制史、法学理论等法学学科的形成与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朝阳大学的法学教育特色,如强化师资力量、严格考试淘汰制、节省教学开支、强调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等,对现今的法学教育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朝阳先贤文集和朝阳法学文库”(第一辑)拟收录10位法学家文集,包括:《李大钊法学文集》、《汪有龄法学文集》、《江庸法学文集》、《夏勤法学文集》、《石志泉法学文集》、《戴修瓒法学文集》、《吕复法学文集》、《郁嶷法学文集》、《李祖荫法学文集》等。
项目团队:“朝阳先贤文集和朝阳法学文库”的项目团队包括朝阳大学校友、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博士点的创建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首批荣誉教授孙国华,中国劳动法学和经济法学的开拓者之一关怀(项目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冯玉军教授、邵明教授、叶传星教授、郑爱青副教授、李亮博士,湖南商学院法学院程波教授等。
“徐志摩全集”
浙江人民出版社
项目价值:“徐志摩全集”(7册)是目前海内外最完整的研究徐志摩的丛书,展示了徐志摩在文学及教育上的成就、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功绩,具有厚实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详实的文学历史价值,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者不可或缺的权威丛书。该全集包括《徐志摩诗全集》、《徐志摩小说全集》、《徐志摩书信日记全集》、《徐志摩散文全集》、《徐志摩评论全集》、《志摩亲友谈志摩》、《徐志摩传记》。
项目团队:该全集主编顾永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曾在海内外发表诗文300余篇,编著出版书籍14部(曾先后20多次获奖)。顾永棣与徐志摩是同乡,又是亲戚,青少年时代就熟读徐志摩作品。1978后,顾永棣着手搜集徐志摩资料,并多次发表有关徐志摩的文章,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先向世人介绍徐志摩的人,也是最早出版有关徐志摩书籍的人。
《潘天寿全集》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项目价值:潘天寿是近现代中国画四大家之一,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现代教育体系的奠基人。《潘天寿全集》将以全球化时代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中国民族艺术,从“中西拉开距离说”到“超越文人画家的自觉意识”,挖掘画家更为深层的精神性一面,全面、深入地介绍潘天寿的艺术成就,力求做到系统、完整、科学、真实。该全集的特点体现在:一,权威性。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潘天寿绘画、书法、文稿等资料,从海内外征集到不少新面世的精品,由潘天寿生前弟子等组成鉴定专家小组考证鉴别,确保真实性和权威性。二,以严谨的编辑体例呈现明确的学术思想。以潘天寿艺术分期为序,在编辑的内在结构和行文中,体现对潘天寿艺术的深层把握,以及对中国画本质特点和精神内涵的精准解读。三,对于精良的装帧和印制的追求。运用目前最好的拍摄和印制技术,确保还原画面质量,打造美术出版的制高点。
项目团队:《潘天寿全集》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潘公凯担任主编。潘公凯先生是著名中国画家、美术理论家、美术教育家,他主编的《潘天寿书画集》一书荣获“国家图书奖”,在潘天寿研究方面也创获颇丰,编撰有《潘天寿评传》、《潘天寿绘画技法解析》等专著。
《潘天寿全集》编创团队汇集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等多方专业力量,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等负责潘天寿艺术文献资料整理,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负责编撰整理潘天寿创作年谱。同时,《全集》特别邀请了潘天寿弟子刘江、童中焘、朱颖人、张立辰、吴永良等中国美术学院专家教授为新征集的作品进行鉴定。《全集》由资深的编辑团队负责,运用目前最为成熟的制作技术确保全书高品质、高精度的图版呈现。《潘天寿全集》将于2014年2月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推出。
《中国花鸟画史》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项目价值: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代画家的作品、理论家的画
学著作浩如烟海。作者历时五年多对各个时期的文献资料和史料进行了考证研究,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出发,对中国花鸟画史的衍变、发展作了系统科学的探索,对几千年来的花鸟画史进行了梳理、比较、论证、解决,并以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审美观念撰写了这部专著。
《中国花鸟画史》史料准确,内容详实,条理清晰,主次有序,所撰写的评述中肯、恰当,是我国首部中国花鸟画史论著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项目团队:《中国花鸟画史》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花鸟画家叶尚青先生担任编著。为保证《中国花鸟画史》的史实、入选画家及论述的准确,作者与编辑专门拜访了我国当代著名美术史论家邵大箴、郎绍君、刘曦等,约请他们作为该书的学术顾问,并对全书体例、史实及有关主题进行了专门的研讨。邵大箴、郎绍君两位学者还对全书图文进行了认真的审读,对该书的学术观念、理论基础、花鸟画史料等方面作了修改,保证了该书的学术价值。
《中国儿童阅读的大国时代》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项目价值: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少儿出版全面崛起,迎来了历史上的发展黄金期。在这个过程中,海飞作为一路同行的见证者和积极参与的推动者,亲历了中国儿童阅读及少儿出版的“大国崛起”。海飞将从全球视角看如何构建中国童书出版强国,针对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该书共50万字。
项目团队:作者海飞,中国出版协会少年儿童读物工作委员会主任。2001年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地区杰出成就奖。《童书海论》获中国图书奖。
“海岸线”书系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项目价值:“海岸线”书系全面梳理了二十余年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从出版角度切入,真正实现两岸文化的交流互动,展示两岸儿童文学的发展,展望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当代中国儿童文学进程,共同面向世界发出华文儿童文学“对话和交流”的声音,同时为两岸的儿童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发展提供一个充分意义上的图书资源。可以说,此书系的出版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海岸线”书系包括《奶奶的傻瓜相机》(林海音)、《在一棵樱桃树下》(林焕彰)、《唤醒心中的爱》(桂文亚)、《永远的钟声》(冯辉岳)、《再见天人菊》(李潼)、《一颗妈妈心》(方素珍)、《穿毛衣的绵羊》(管家琪)、《香的甜的苦的》(王淑芬)、《梦中奇旅》(张嘉骅)、《文字雨》(林世仁)、《听,水在歌唱》(林芳萍),共11册110万字。
浙少社正全力打造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基地,这个项目无疑是中国海峡两岸原创儿童文学的开山之作。
《库切文集》
浙江文艺出版社
项目价值: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毕业后在纽约州立大学做教授。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小说《等待野蛮人》一出版,即摘取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等荣誉,为库切赢得了国际性名声,英国企鹅出版社将该书选入“二十世纪经典”系列。《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出版当年就赢得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英国布克奖,并入选当年《纽约时报书评》编辑推荐书目。《耻》1999年再度获布克奖,使库切成为唯一两次获该奖项的作家。
有人因库切冷峻的写作风格和不妥协的处世方式将他比喻为“全球语境下的鲁迅”。虽然库切是一个小众的作家,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却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认可,特别在知识阶层有一批库切迷。库切已被西方文坛列入经典作家。推出《库切文集》既是让读者对库切作品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也为研究者提供一套最佳的研究文本。
《陈登原全集》
浙江古籍出版社
项目价值:《陈登原全集》是浙江古籍出版社的一项重要工程,该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陈登原全集》共分为21卷29册,规模约900万字左右。《全集》以陈登原亲属所赠宁波天一阁全部手稿为基础,陈宜张教授又帮忙找到许多书稿,再广搜已经发表过的著作论文,力求搜全,该套合集既有已经出版、在学界享有盛誉的图书,如《国史旧闻》、《古今典籍聚散考》、《中国田赋史》等,也有从未出版的手稿、讲义等,如《明史偶拾》、《无据集》、《史料学》等。
陈登原之治学,秉持“先博后专”的理念,一生著述宏富,涉猎极广——思想史、文献学、文化学、史料学、经济史,给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史料,具备跨越时空的学术价值。陈登原生于乱世之中国,治史而尤重国事、民生,是具有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者,如写作《中国文化史》指出,“吾民族处今日之世界,非力自振作,奋发其为世界雄,恐无免于劣等民族之讥,此固然矣。然故家乔木,终有令人可以式仰者,则亦非妄自尊大言也”,意在于提高民族自信力,振奋民族精神。如未出版之《无据集》写中国近代史,痛陈汉奸卖国。在文学方面,陈登原从史家角度,搜集了很多诗人词人及其诗词的故事,著有《唐人故事诗》、《词林佳话》等。此外,陈登原还写了不少的人物评传,如秦始皇、曹操、韩愈,他认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盖史家所贵,在摒弃成见,博收约取,以平正批判之”。
陈登原成名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很多书籍出版于新中国成立前,目前市面上已难得见。1950年代以后,因为历史原因,渐沉寂无名,然陈先生一生笔耕不辍,未出版的手稿如《古今书话》、《明史蒙拾》、《太白读书记》、《甸南读书志》、《无据集》等共有42种之多,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亟待付印面世。
项目团队:项目主编孙达人,浙江富阳人。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实验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陕西省副省长等。著有《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等。
项目主编陈宜张,为陈登原先生长子,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生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科会生理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生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神经科学》杂志常务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
项目学术顾问李学勤,1933年3月生,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会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汉以前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项目学术顾问黄留珠,1941年生,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史研究会副会长。历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秦文化研究会会长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特别是秦汉制度史、思想文化史、文明史。已出版个人、合作及主编的学术著作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现任学术职务主要有秦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审定委员等。
《幼读中华——中国古典名著连环画》
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
项目价值:相比于传统出版媒体,网络等新媒体的应用,已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市场认可。中国古典名著连环画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瑰宝,用现代网络形式传播具有非常丰富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项目旨在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下一代,唤醒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用现代传播手段来传承、传播国粹,提高小读者的美学修养。此外,文字有障碍,图画无国界,读图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中国古典名著连环画走出国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苹果商店推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我们立项的动因。
该系列作品汇集了国内知名连环画作者创作的古典名著作品,题材流芳,艺术永恒。由国内连环画领军人物陈炯明等领衔汇编。
《当代中国文化精神》
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
项目价值:“当代中国文化精神”口述历史工程,关注当代中国的100位人文、自然、社科领域的杰出学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这些杰出学者的人生与学术道路。他们秉承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念,以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历程构建学术的殿堂。他们淡泊名利、自甘寂寞、潜研学术,以刚毅坚卓丰盈着中国的文化精神。这代学人的求学之路、治学方法、学术养成过程,代表著述的诞生及独特的人生历程,是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与思想财富,也是研究这代学人的重要材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对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