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融合转型引领数字出版六大趋势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3/7/12 作者:


■商报记者 李鲆 马雪芬 晓今

2012年全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产值高达1935.5亿元,是10年前的百倍以上;手机上网人数达4.2亿,占总上网人数的74.5%。这两组数字成为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的亮点。除了对数字统计口径的习惯性争议外,坚定数字出版信心,又对数字出版进行理性思考,已成业界共识。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孙寿山作主题报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发布了《2012~2013年数字出版年度报告》。

为期三天的本届数博会以“科技与出版融合,转型与创新并举”为主题,涵盖数字出版新成果展览、数字出版高峰论坛、数字出版示范企业圆桌会议、数字出版主宾企业系列活动、数字出版企业推介、数字出版专题活动六大部分。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文在线、航天数媒、平章科技等实力出版集团、出版社以及技术商、平台商、运营商等齐聚一堂,勾勒出一幅数字出版的新图景。

观象一 转型成果初显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王勤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本届数博会折射出传统出版产业转型的三大成果:一是企业转型,外研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杭州报业集团等一批企业在产品提供方式、阅读服务模式、上下游企业耦合机制、成熟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率先完成了数字化转型;二是数字出版技术升级,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下,同方、万方、天翼阅读、天朗、科大迅飞等企业,均开展了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云端应用,初步实现了直接面向读者的阅读服务;三是内容生产方式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少总社、人民军医社等,已初步形成基于资源的结构化拆分、跨介质内容的按需封装、在线产品的动态更新,极大地提高了先进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随着数字出版深入推进,数字出版产业链循环不畅、产业协同机制有所缺失,数字出版侵权手段日趋复杂、监管难度加大,数字出版盈利水平和品牌建设能力较为弱小、模式单一等问题也愈发凸显,引起行业关注。

《2012~2013年数字出版年度报告》指出,未来数字出版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管理机构合并将进一步推动媒介融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产业链间的融合将全方位展开;二是科技与新闻出版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以技术提升文化价值,用文化增加技术内涵,共生共长;三是传统新闻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深化;四是社交化传播成为数字出版的重要方式,在传统的以内容为核心的架构上,增加用户主体架构;五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将走进数字出版,使数字出版步入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六是微传播的角色地位越来越高。

观象二 盈利模式渐清晰

国内数字出版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了手机出版、手持出版、数据库以及教育出版等商业模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大佳网为基础,开展大众平台、工具书平台、语联网平台、音乐平台等专业平台建设,并启动了数字出版资源总库项目,有8696种图书、574期报刊完成入库工作,其中2358种图书资源完成数字转换。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方正数字出版资源管理及应用系统,能够为出版社提供全方位、全媒体形态的内容管理,辅以深度结构化加工与动态重组技术,为出版行业的数字资源提供知识服务、网络出版、移动出版、同步学习、移动学习等应用。中文在线全媒体出版是充当多种角色、合作开放、共同推动的模式。        (下转第5版)

(上接第1版)

从新型的数字出版领域来看,当前,电商、技术商、运营商等都将触角伸向了内容生产领域,纷纷加大了数字出版的布局与投入。以盛大文学为代表的原创内容网站已赢得网络文学七成市场,更是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主要的数字内容提供商。新浪等大型门户网站纷纷开设图书频道,汇集原创网络文学、传统出版、网络杂志等内容资源。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借助渠道优势,相继成立了手机阅读、手机动漫等基地,不断聚合内容资源。

几年前,传统出版单位从事数字出版,几乎没有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大都处在基础投入阶段,鲜有收入。现在,一些传统出版企业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突破——在专业出版领域,形成了一些特色数据库;在教育领域,一些可盈利的在线教育平台风生水起;在大众出版领域,电子书和其他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广受欢迎。记者了解到,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创造的收益,在集团整体收益份额中超过了10%。

观象三 融合成就共赢

今年的数博会主题锁定在“科技融合出版、技术提升业态”,正如电子商务与书店融合诞生了网络书城,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结合诞生了支付宝,传统行业借势新的科技力量实现产业转型与提升,传统出版传媒业也概莫能外。

事实上,数字出版已经形成了各方角力的发展态势,出版商、技术商、终端制造商、运营商都在介入,腾讯淘宝京东当当苏宁等企业加速了数字产品开发。从资本层面来看,包括UC(手机浏览器)、小米科技在数字出版领域都有资本投入,整个数字出版产业上的资本运作已经非常活跃。

本届数博会举办了一场名为“融合产业、精品联运、共赢未来”的分论坛,直接聚焦数字出版领域目前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在论坛上提出,中国数字出版未来必须通过产业融合、交融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把产业做大。“大家应该抱着开放和共享共赢的态度,同时加强资本层面的合作”,童之磊说,“全世界所有真正上规模的产业,过万亿甚至10万亿的产业,都秉持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开放和合作。比如IT产业正是在IBM开放硬件标准、微软开放软件标准、更多互联网企业开放了互联网标准之后,才真正形成了世界性的产业规模。我们的数字出版产业也应该这样发展。”

“数字出版领域中的定价协商机制、企业合作模式、数字版权保护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导致了数字出版各方利益的失衡,出现了行业间的恶性竞争,甚至出现一些盗版严重问题,危害了产业良性发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祁正贤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标准化推进工作,形成基础的新闻出版标准化格局,借助各种手段推动标准实施,为产业融合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保障”。

观象四 移动阅读占上风

在数字出版产业规模的权威统计中,以电子书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出版物的数字产品所占比例甚低,但这并没有阻碍传统出版商向数字化转型的渴求。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如潮发展的当下,移动阅读被推到了期望值的最高峰。

在本届数博会展台上,APP等立足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字产品似乎更抢眼。人民邮电出版社重点推广了多个电子书产品,包括《旅行摄影圣经》、《单反摄影宝典》、《步枪档案》等图书类APP。现代传播集团旗下新媒体公司——现代移动数码携集团所有杂志品牌的iPad版和iPhone版整体亮相,数字化转型气魄逼人。

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总裁汤潮提出,移动互联网下的阅读将以知识应用为主要形式。汤潮认为,过去的数字阅读存在一个误区,只是把传统的内容移植到互联网上;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不仅仅是设备屏幕的大小,而是改变了整个阅读生态。“这就要求我们的内容制作也要进行一个重新的梳理,内容制作的方法要重新变革。我觉得从2013年开始,数字出版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是以知识应用为特征的时代,是移动应用和数据运用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互联网时代。”

“重构出版内容运营体系突破手机阅读蓝海”是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目前主要的市场策略,该基地内容总编辑傅晨舟介绍说,2012年移动阅读市场规模达到29.2亿元,同比增长43.8%,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增速超过了整体数字阅读市场规模,未来几年还将保持高位数增长。“目前移动阅读市场的特点是产业边界扩大、市场逐渐成熟、产品多元化发展,未来继续挖掘和运营的空间还很大。”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个性化、社交化、本地化和移动化的新模式和新思维正在带动用户的需求变化,同时也推动着包括出版商在内的各方力量加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