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年上海书展力推20种好书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3/8/13 作者:


《群山回唱》[美]卡勒德·胡赛尼著康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版/36.00元

《朱钅容基上海讲话实录》

《全球文明史——人类自古至今的历程》

《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古典音乐:海顿、莫扎特与贝多芬的时代》

《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

《被出卖的美国梦》

《繁花》

《硅星球——微电子学与纳米技术革命》

《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

《霍比特人(精装插图本)》

《我的中国梦:80则青春励志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

《21世纪海权指南》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

《人体》

《日夜书》

《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

《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

《王元化晚年谈话录》

《群山回唱》

《我的中国梦:80则青春励志故事》

青春需要正能量

○刘德扬

“青春励志故事”是共青团中央2012年推出的青年文化活动主题。为全面、深入、扎实推进这项活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上海市委、新民晚报社、上海市嘉定区政府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决定共同举办面向全国的“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征文大赛。大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和有序组织,大赛的承办方《故事会》杂志社将大赛部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即《我的中国梦:80则青春励志故事》以飨读者。这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不一样的努力,一样的青春”、“善意如水,莹润心灵”、“用激情诠释梦想”、“老师,你好吗?”、“家的N次方”和“相约在校园”,多层面、多维度、多元化展现当代青年的励志风采。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它总是蕴藏着蓬勃的生机,总是包含着无限的追求,总是凝聚着不竭的活力,它是热血、激情、理想、信念、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无穷创造力所汇积的最美妙的交响曲。

当前,社会各界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都在以实际行动筑就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确,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而21世纪的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国梦”中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届此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启迪和共鸣,将青春励志的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

《十万个为什么》

读《十万个为什么》受益终生

○陈凯先

作为我国重大文化工程的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的主持下,经过近千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出版工作者近三年的艰苦奋斗和精心打磨,终于在今年暑期隆重推出,这是少年儿童出版社献给当代中国青少年的一份厚礼。

自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以来,这套书历经50多年畅销不衰,至今已先后出版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成为影响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该书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解释深奥的科学知识,传播严谨的科学精神,她开创了中国科普出版“问答体”的先河,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为提高几代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再次得到了科学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了让所提问题更适合当代青少年的需求,少儿社成功举办的“十万少年儿童问十万个为什么”活动,更是在全国得到了强烈反响。他们在编纂过程中坚持以“全新的问题、全新的体系、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形式和全新的技术手段”来组织编纂工作,充分显示出这套书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满足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科学求知欲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套书对青少年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21世纪海权指南》

在不确定的海洋中航行

○王缉思

“在海军的世界里,远远没有这么确定的事情”。这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海上战略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英国海权理论家杰弗里·蒂尔教授的名言。

就海权而言,我们的确生活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个含糊不清的时空。如果你要击败海上敌人,制海权仍然是重要的,但它也是短暂的、相对的,如果你不能利用它来达到更终极的目标,那拥有它也就失去了意义。海军也越来越像一个海上警察,如果你要维持一个良好的海上秩序。海军也越来越像外交官,穿着海军制服的医生们乘着医院船到大洋彼岸去治病疗伤。如果别的国家发生了海啸、地震,海军也会被派去救援,展示国家间的友善之情,当然也不妨碍顺便收集一些情报。海军似乎越来越全能,却也越来越贵。如果你只有有限的钱,你是该先扮演哪一个角色?是不惜重资,做一支全能型海军,还是满足于担当配角,指望搭便船或者与其它海军联合行动?

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除了这些不确定,还有更深层的困惑。为什么曾拥有过辉煌的宋代海军和壮观的郑和下西洋的中国,关于海权的价值、海军的作用和本质的中文著作却如此之少?这是蒂尔教授的疑问,也是所有关心中国海权的人应该记在心头的一问。在关于近代中国的叙事中,海军是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话题之一。在我们短暂的现代经验中,海军首先是用来反抗侵略、避免屈辱的,然后才是近年来热议的“保护海外利益拓展”。海权究竟对于人民、对于国家,特别是对于既被裹挟入全球化浪潮,与世界形成密集交往网络,又苦苦受困于与邻国间在领土问题上纠纷难息、追求海晏河清而不得的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当前中国海权发展要回答的深层问题,也是《21世纪海权指南》能令我们读后掩卷深思的地方。

《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

一部正大平和之作

○江晓原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是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大力推动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主持拍摄的影片获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纪录片);与此同时,他也可以算一个相当成功的商人。一个集上述多种身份于一身的人,必然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在这些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又能勤于思考,著述不辍,则发为文章,必有可观。戈尔的新作《未来:改变全球的六大驱动力》正是一部这样的作品。

《未来》并不是一本只为美国的未来提出应对之策的书,而是着眼于全球未来。对于美国看来已经难以避免的衰落,戈尔似乎以某种“世界公民”的心态平静对待。事实上,他在该书中并未表现出对美国特别的偏爱,相反还展示了相当尖锐的批评态度。

这方面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例子是,最近斯诺登所揭露的美国“棱镜门”之类对公民的非法监控,其实戈尔在《未来》第二章中早已经揭露了。如果说戈尔是从宏观上对美国情报机构的侵权监控进行了揭露和批评,那么斯诺登爆出的“猛料”只不过是为戈尔的揭露提供了具体的例证和细节而已。

就总体而言,《未来》资料丰富,立场正大,持论平和。所举之例观点本身或许不算新颖,但戈尔身为美国前副总统而能持论如此,就属难能可贵了。

《人体》

迷惘人的战地一梦

○张怡微

乔尔达诺善于描写年轻人的某种不明确的、涣散颟顸的精神状态,译文社新推出他书写阿富汗战争题材的新作《人体》,令人眼前一亮。如果说乔尔达诺聪明地规避了自然主义介入战争叙事的困难,那么至少“其实每一代人都会经历属于自己那一代的战争”这个小志向,他写得沉稳精致。

在《人体》中,只有两个激烈事件与现实主义层面的战争有关。一次是爆发在沙漠中的爆炸事故引起的,死亡刺激了那些在当今时代视战争为倦怠悬置观念的年轻人,给其以真正血腥的打击。许多少年士兵仿佛因此而一夜长大。竭力要忘却过去的埃吉托中尉,仿佛是穿越整个战争之后少年记忆的黑匣子,巨细靡遗地记录了一个战地医学视角里的群体的虚无与恐慌。另一次是发生在爆炸前的一次中毒事件,是延烧至许多人退伍后的梦魇,在之后繁琐的民事官司中,沙漠中的创痛被一再揭开,许多谜团更是因为隔着不愿回溯的人心而越发显得哀凉。从这个层面来说,《人体》看似有一个战争的叙事核,但萦绕这个核心所填充的故事,还是一部青春、成长小说的质地。“成长小说”这一概念起源于德国,套在《人体》中写的那些不知道为何打仗、不知道为何恋爱、不知道为何活着的年轻人来说,实在可谓应景。换句话说,“战争”二字只是另一层意义上的“质数”,是一个充满直观譬喻和噱头的轮廓,在这个轮廓之中,乔尔达诺娴熟地嫁接了他最熟悉的意大利青年人精神景观的素描。

《日夜书》

时代精神困境的呈示与诘问

○王春林

很显然,《日夜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特点,就是立足于当下的精神制高点,游刃有余地转换游走于过去和当下之间,在过去与当下相互映照对比的过程中,作家对于时代精神困境进行了一种鞭辟有力的艺术诘问。以往的知青小说更集中沉浸于既往的历史岁月中,《日夜书》却有所不同,作家不仅时时游走于过去与当下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之间,而且关注重心也非常明显地更倾向于知青当下生存状况的一种艺术呈示。这一点,在小说开端处就已凸显无疑:“多少年后,大甲在我家落下手机,却把我家的电视遥控器揣走,使我相信人的性格几乎同指纹一样难以改变。”一句“多少年后”,首先把过去与当下联系在一起。不难想象,在这多少年里,现实社会业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大甲那样一种丢三落四的基本人性却依然一如其旧。其实,性格如同指纹一样没有发生改变的,又何止是姚大甲一个人呢?举凡在《日夜书》中登场亮相的那些知青,其具体情形也都与姚大甲非常类似。

一部旨在呈示知青生活状况的长篇小说,却为何要从当下落笔写起呢?我以为,这样一个把过去与当下联系在一起的开头,实际上透露出的正是这部长篇小说所遵循的一种基本叙事语法。整部小说的叙事不仅不断地游走于过去与当下之间,而且,与其说作家的关注重心在过去的知青岁月,不如说更在当下的所谓“后知青”岁月。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日夜书》的一大艺术特质,正在于韩少功把表现重心置放到了“后知青”岁月之中,通过当年那些知青们在“后知青”时代命运遭际的展示,最终完成了对于一代知青所面临精神困境的呈现与诘问。

《新发展方式与中国的未来》

追补的敬意

○王晓明

这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却清晰地勾勒出这样的大问题:中国人必须通盘考虑人与自然的全球关系,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国情,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的“经典发展方式”之路,必须开创自己的发展和进步方式,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

邓英淘并非只是大格局的思想家,他还是脚踏实地的求证者。提出“新发展方式”的设想之后,他陆续走访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以一系列实地调查和补充分析,将资源分布与体制改革、发展方式和国际关系等等问题结合起来,持续推进和实化他的构想。如今,这本冷遇了近20年的著作,又被中国思想界真正重视,这书也译成英文,引起国际学界的注意,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会的主席彼得·诺澜在其英文版的序言中说,要看了中国这二十年的“发展”以后,我们才懂得“这本书的全部意义”。人类的颟顸迟钝,就有这么严重。

但社会——不只是中国的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谓现代化,本就是巨舰窄河的险事,即便一路小心,也难免东磕西碰,何况还常常头脑不清、视线如豆,种种生态和社会生活的搁浅和倾侧,我们以后还将承受其更深远的后果。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郑重推荐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这三卷本邓英淘作品系列。它的编选是认真的,所以能完整呈现邓先生及其同道的思想和学术成果;它的装帧也仔细,展现了很好的书籍品质。但我的主要理由,还是类似于“亡羊补牢”的古训:对因为愚昧而错失了其告诫的智者的追补的敬意,是我们走出那愚昧的第一步。

《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

以分子证据向达尔文致敬

○金力

达尔文进化论自诞生以来,就持续不断地受到各种攻击,围绕它的各种辩论与“战争”绵延150余年。美国科学院院士肖恩·卡罗尔在其科普名作《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中指出,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难点在于,我们无法亲眼看到进化的证据,无法“眼见为凭”;自然选择造成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需的时间过长,超出人类可以理解的范围。而150年后的今天,通过DNA所记录的分子证据,我们终于可以“看到”适者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可以识别DNA中特定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是如何让物种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进而进化出新的生命形式。我们终于能够以分子证据向达尔文致敬了。

卡罗尔所应用的就是分子进化生物学方法,而他本人正是分子进化生物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世界一流的学者。对于卡罗尔的文学才干,通过《造就适者》可见一斑,因为他将分子进化生物学这样一门十分专业的学科,通过一系列的故事,作了通俗易懂的普及。卡罗尔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在这本书中,他从极富神秘色彩的南极冰鱼——血液呈白色的一种鱼讲起。冰鱼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是如何被“抛弃”的?沸腾的酸性“硫磺池”中为何能生存着一些稀奇古怪的“超嗜热菌”?为什么大部分哺乳动物只能分辨蓝色和黄色,而灵长类(包括人类)却能分辨红、绿、蓝三原色?人类的嗅觉受体基因是如何“化石化”的?不同人种的不同肤色是怎样演变来的?病原体是如何在基因层面上对人类进化产生影响的?这几乎就是一本特别的“故事书”,故事读完了,进化的分子证据也进驻了你的脑海。

《王元化晚年谈话录》

应邀一场文化人生的讲谈

○裘新

王元化是左翼文化运动的前辈,是上海宣传系统的老领导,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学者、思想家,更是我所敬重的谦谦长者。上海人民出版社最新推出的《王元化晚年谈话录》是师友谈天、家常叙话,诗思哲理娓娓道来。这是王元化留给人世的最后的声音、最后的馈赠。

“谈话录”为体,历史悠久。该书保留下元化先生生命历程最后的所思所想。全书由其及门弟子吴琦幸博士整理汇编而成,内容涉及元化先生的家世旧闻、求学经历、学术研究、著述交游;对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三次反思”、与海内外学界的思想往还,以及对中国思想学术的精要论述等,都有详尽的呈现。元化先生虽身处病中,谈锋不减,兴之所至,行止自如,谈启蒙、论自由、说卢梭、话鲁迅……其思辨精神和人文关怀一以贯之,更平添了几分随性与从容。

元化先生的好友林毓生曾说,“元化先生一生努力与奋斗的意义,正如他最后的谈话所显示的那样,是根据理性所蕴涵的自由与责任来探讨中国的新生应走的道路”,这番评价极富洞见。在此意义上,《王元化晚年谈话录》既是一部回顾历史的书、个人记忆的书;同时又是一部面向未来的书,写给我们大家的书。

诚如元化先生的另一位学生胡晓明教授所言,先生最有个性的正是那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久久地注视着所有的人,这在该书的封面就有最直观和真切的体现。元化先生的目光邀约着我们,共赴一场文化人生的讲谈。

《群山回唱》

与胡赛尼的野心和进步

○康慨

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群山回唱》以新创的波斯民间故事开场:魔王来到贫苦的山村,随意掳去一个儿童,父母但有反抗,则全家老小皆不可活。失去孩子的父亲从此陷入自责,终于踏上寻子的长路,前往魔王的城堡,却见小儿在天堂般的花园中嬉戏,若带他回家,那么儿子这衣食无忧的欢乐、繁花似锦的前程,便统统都要失去。可怜的父亲再次面临着选择。这故事的讲述者同样是个苦命的父亲。第二天一早,他就要把三岁的女儿帕丽装进勒勒车,拉到喀布尔卖掉。任凭父亲打骂,十岁的阿卜杜拉就是不肯留在村里。他像狗一样咬紧牙关,跟着父亲和妹妹走进沙漠,长达六十年的骨肉分离由此开场。

胡赛尼的前两本小说《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在全世界卖出了3800余万册,并为他贴上了三大标签:畅销书作家、阿富汗主题、悲情故事。在《群山回唱》中,它们样样不缺,却远比前两本书更为复杂。一方面是道德上的复杂,另一方面是叙事上的多样化。

当胡赛尼有意识地操演省叙与赘叙,当他表现出可贵的节制,当他虽然有所畏惧却仍然敢于挑战读者,而不是迎合听众,当叙事者与隐含作者之间拉开距离,当他同时也刺痛我们,而不是仅仅用悲情感动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就看到了他外露的巨大野心和技艺上的明显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