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孟会祥:古意丰润 心性一体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7/6 作者:王双双 赵世信


孟会祥诗稿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双双

人物档案

孟会祥 别署竹堂,1965年生,河南省襄城县人。现为《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郑州大学书法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著有“竹堂文丛”(《笔法琐谈》《竹堂笔记》《书法直言》等)。

虽然与孟会祥并未会面,仅限于微信交流,但从言辞中,他的谦逊与严谨已跃然而出。谈到与书法的结缘,孟会祥感谢小学阶段重视写字的传统。他回忆道:“我上小学时买的是印刷体的楷书字帖。17岁上大学时,才见到真正的字帖,买的第一本字帖是颜真卿《多宝塔碑》。” 孟会祥坦言,虽然如饥似渴,但学无师承,乱写一通,走的基本上是弯路。学习数学专业,却喜欢文学和书法,毕业教书时,因为字“好”,孟会祥在本职工作之外,也代书法课,此时他对颜、柳楷书以及书法基础知识,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来,到书法行业内的报社工作,眼界渐开,“觉今是而昨非”,对书法的认识渐渐加深。

孟会祥师出二王、白蕉,直接本源,撷英取华,不只是在“技”上批阅探微,更笃信“技又近乎道”。他喜欢王羲之《得示帖》《行穰帖》《孔待中帖》《丧乱帖》等,也喜欢白蕉尺牍。

凡百艺业,贵在坚持。大学时的孟会祥,精力旺盛加上眼界大开,对书法陷入狂热的状态。手抄当代诗人的诗集,如痴如醉;见到字帖就临摹,区分不出经典法帖与当代书法家字体的好坏,就像无头苍蝇。他这样评价自己:“我本无才,但耽于此道,不肯收手。”人们常说水滴石穿,其实穿与不穿也无关紧要,水滴也不会考虑这个结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肯定、鼓励固然好,听到批评、嘲讽,也不要恢心,持之以恒,必有所获。

在阅读大量书法类报刊之后,孟会祥开始倾心于李刚田的文章。他认为李刚田的文字中没有故作高深吓人的把式,全是过来人语,度人金针。供职媒体近20年,见过名家无数,然而孟会祥没有追星癖,他说:“见到他人有长外,默而识之,拳拳弗失;见到别人的短处,也默而识之,退而自省。”

好的书法需要“法”“意”兼备。咬文嚼字地说,“书法”就是艺术。好字称得上书法,孬字称不上书法。艺术是精神的外在表现,书法也不例外,它表现的是人的风采。一件好的书法作品要有“法”与“意”。“意”是宗旨,而“法”是实现“意”的手段。也就是说,书法首先要有技术的高度,然后要有精神的、人文的高度。

书法的素材是文字,这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一,汉字来源于象形,六书造字,涵溶自然界的种种形象,又有社会、人文的种种意念,书法通过“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的方式,映射万类,所以“纵横有可象者”,有物象之奇。其二,汉字是形成语言的,语言是思维的表达方式,中国人的“宅心之深,人文之妙”,多半由语言记载和传承。正是因为语言,书法与文史哲,与高人韵士产生了密迩的联系。因此,说书法是艺中之艺,“文化核心的核心”,缘由就在这里。

书法作品用于展示,特别是进入展厅时代以来,美术性得到了强化,这是一个客观的趋势。但如果过分强调美术性,丧失了对人文精神的坚守和拓展,书法就只是水墨构成,顶多是美术的一个分支。至于肢解汉字、消解语言的所谓现代化、艺术化探索,跟风所谓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孟会祥直言:“我不反对别人探索,自己是不会那样干的。”

写字是一种生活方式,孟会祥沉醉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临帖之后,随手记下些感受;偶有兴致,随即哼几句歪词,此时此刻,如纸花泡在水中,渐渐舒展了枝叶,花一瓣一瓣地展开,栩栩然吐露着青春明媚、万物生长的气息。这时写的字,与自己血肉相连,是生命的标记,不管好不好,都可自珍。

传承不可死守藩篱,创新不是炫奇欺世。谈到书法风格,孟会祥表达了自己的期望,他说:“行草书远学王羲之,近学白蕉,慢慢写出帖派技术基础上有书卷气,形式上又有点新意的字。围绕这一目的,楷书在初唐基础上慢慢找自己的语言,同时学习其他书体,力求融会贯通。”

他 评

突出情怀与诗意

■赵世信(中国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兼河南省分院院长)

孟会祥学书,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的起点很高,有着独有的人生哲学,在他对书法之道的研修过程中,他并未将书法作为个人功利之追求,不是为书而书、为书论而书论,而是将此作为升华人生的途径,突出的是“情怀”与“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