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宏:沉潜传统 胸有沟壑之美
翻译
报道时间:2018/7/6
作者:王双双 陈培站
摘要:
程志宏作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双双
人物档案
程志宏 别署一钫、长风,号蛰堂。山西岚县人。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兰亭书法班成员,中国文联第2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结业。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考级中心高级注册教师等。
成长在山西吕梁的一个县里,父母却毫不犹豫地支持学习书法,谈到自己的书法历程,程志宏最为感恩的是自己的父母。他说:“母亲钢笔字极好,单纯地说书写的优美和字迹的个性洒脱或许自己现在都不如,这也奠定了我的审美认知。” 而真正接触毛笔是程志宏6岁时和父亲一起做客,见猎心喜的他尝试写一张毛笔字后一发不可收拾。从山西到河南,从杭州到郑州再到北京,程志宏感谢一路走来这些老师都能无私地指引着自己迈向书法艺术的殿堂。
书法学习是不断修正自己思路的过程。程志宏最开始对书法的认知就是写毛笔字,近乎是虔诚地书写。从6岁开始写字到12岁,他才见到真正意义上的字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一写又是5年。程志宏很庆幸自己初三时一个本村在县文化馆工作的老师借给他1981~1986年的《书法》杂志,让他了解到书法有传统、有碑与帖、有书史、有书论等。程志宏回忆说,当自己想从柳体改写颜体的《麻姑仙坛记》时,县里没有人能接受那种看似并不漂亮的字。从那时开始程志宏就下了决心一定要走出去,才能让自己的眼界提高而不彷徨。于是有了他后来在开封求学时对书法的偏重,这一时期真正确立了要沉潜传统、不逐时风的信念。进而游学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的学习让他将这种信念有了系统的、专业的巩固。中国美院毕业后进入到《书法导报》则是对自身专业素质的完善,从校对到编辑的6年工作,让程志宏对当代书法的状况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也是对他所想所学的一个求证过程。到2014年机缘巧合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学习又成为他成长过程中弥补自己不足的新起点。
纵观历史,不管是书家还是作品,蜗居于书斋之中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也难创作出足以传世的经典之作。心中有家国情怀,胸中有丘壑之美,这并不是空话,所以《兰亭序》《祭侄稿》《黄州寒食诗》才能成为传世经典。
书法风格是对古人学习的内化与个人审美的结合。就风格而言,程志宏坦言自己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在他看来,风格是在对古人经典作品中的经典元素以及审美高度有了一定的掌握以后,将自身对于所学从简单的再现即一目了然的拟古,到融合所学形成既有古人又有个人理解,能给观者熟悉的陌生感,这个过程就是对古人学习的一种内化,也就是风格的出现。可以说风格是由经典模拟而来,加以个人理解与经典的有机结合,并且受时代和地域对于风格的影响而形成的。
对于程志宏来说,现阶段只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审美取向,尤其是近五年来对于清末和民国的的书法关注比较多,但是深知自己修养的欠缺而不敢轻易入手学习。之后逐渐地对宽博中正、浑厚质朴的风格比较向往,于是在书写上将重点定在了东汉碑刻做功课、唐人楷书做面目的计划。对于欧阳询和欧阳通以及这样风格体系中新出土的唐墓志做了梳理学习。之所以选这些帖还是围绕自己的审美风格取向做完善和提高。
互联网的发展对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有一定的打击?程志宏对此持否定的态度。在他看来,互联网的发展对书法等传统艺术形式有一定的冲击而不是打击,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信息的芜杂虽影响到了大量的学习者,但这时候如果能静下心来将繁复芜杂的信息通过梳理,使之系统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将书史、书论、创作纳入到继承和创新的转化过程中,相信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
他 评
工而有变 变而有度
■陈培站(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理事兼隶书委员会副秘书长)
每每谈起志宏,我更愿意将他定位偏向于学者型书家。他于书法审美及创作有自己一套理念,不为时风潮流所左右。在他看来,书法中的字绝非仅仅是表达概念的文化符号,而是展现其个人以及对人生思考的表达方式。他以唐楷、魏晋小楷入手,篆则由清小篆而攻先秦古文,对篆隶所下工夫既重。故而,其于楷书、隶书,能工而有变,变而有度。行书自王羲之入,继而又多涉米芾、白蕉、沈尹默,能初显自家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