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新华领英人物论革新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12/18 作者:王少波 王双双 蔡蕾 王霖 郝溢男


何志勇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王双双 蔡 蕾 王 霖 郝溢男/采访整理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年来,新华书店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承载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承担着“国字号”文化企业繁荣图书市场、传播先进文化、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沉甸甸责任。从40年前那个“阅读饥渴”的年代,到满城书香的当下,改革开放让新华书店越发光彩夺目,已成为读者的精神家园、城市的文化名片,成为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盏明灯。

值此改革开放40年之际,在新华书店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24位新华领英人物,以“出版发行业革新40年”为主题,从大咖们的视角展现各家企业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变革风采。

在此,对参与此次话题探讨的受访人致以诚挚的感谢!

尚书不唯书 求利不唯利 深圳新华重新定义人文港湾

■尹昌龙(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

从创造便利的购书环境,到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始终以推广全民阅读为己任,践行“尚书不唯书,求利不唯利”的理念,确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所谓“尚书不唯书”是指融合发展多元业务、积极尝试业态创新,打造以“积极休闲”和“能动生活”为特征的一站式综合性文化生活空间。“求利不唯利”是指坚守书业,保证出版物阅读空间作为业态组合核心层的比重,将高质量的出版物运营工作和阅读文化服务作为落实政策支持、实现文化惠民的重要考量。

大书城与小书吧齐头并进,多维度推广阅读。深圳新华实施“一区一书城,一街道一书吧”战略布局,以大书城为“主力军”,以小书吧为“轻骑兵”,兼顾大书城的规模效应与小书吧的基层辐射作用,不仅实现了图书销售功能,更发挥了公共阅读作用,成功打造了推崇全民阅读、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与主流阵地。一方面,依托书城书吧开展“深圳读书论坛”“深圳晚八点”“深圳讲书会”“沙沙讲故事”“读书辩论赛”“读剧场”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所有活动集聚公益性、开放性、文化性等特点,为市民提供了丰盛的免费阅读文化菜单。自投入运营以来,书城书吧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单是深圳书城中心城1年就举办约800场活动,创造了深圳公共文化设施活动场次之最。另一方面,不断推动书城书吧深化内涵、拓展外延。以市民读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融合学习培训、电影展览、创意创新等文化业态,构建都市学习中心、休闲中心、创意中心,积极打造功能更加完备的城市文化客厅,致力于为市民提供一个集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于一体,关于文化消费和精神体验的复合式城市文化生活空间,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结合。

打通线上线下,营造“书香+智能”氛围。近年来,随着实体书业更新迭代的时代变革,集团提出“两核心一平台一重点”战略,强调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做好传统出版发行与新兴出版发行的融合发展。在实体书店经营上,一是推动线下服务向线上延伸,通过云书城、微商城、掌上书城APP等线上服务平台拓展空间,实现商品、会员、营销等多方面的一体化运作,促进实体书城与虚拟书城互相融合。尤其注重发挥电商作用,积极开拓特色电商,不断完善主题导购、书单定制、名家签售等功能,创新开发与线下“亲子阅读中心”相呼应的涵盖儿童图书杂志、益智文创、演出课程等内容的“童书堡”平台,力争提供互联网全场景阅读文化生活服务。事实证明,快速发展的电商业务已逐渐成为集团实体书店销售转换的重要补充。二是推动数字技术线下落地,创新打造以智慧书城、智能书城为代表的“数字书城”项目,通过互联网力量与智能化技术促进传统书业实现更大发展。深圳新华不断升级智能楼宇、智能书业、智能书店(无人书店)、智能书吧、智能生活、智能教育、智能办公等7大智能生态,完善书城智能导购系统、智能营销系统、智能展示系统、智能收银结算系统四个核心系统,以书业与科技时尚的深度融合营造“书香+智能”的购书阅读环境,提升读者线下消费体验。2018年全新开业的深圳书城龙岗城全方位多维度打造全国第一个智能书城,积极应用大数据、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最新智能科技手段,展现了无人书店、智能书业等新形态。

6大举措让书店成为文化扩张主导性力量。面向未来,深圳新华将从6个方面发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第一,积极响应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用好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争取将书城书吧的建设发展纳入国家全民阅读战略体系和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资金、空间、人才等方面寻求更多资源,进而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发展。第二,加强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尤其加强分配机制改革,完善企业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面向市场铸造更强的生命力与竞争力。第三,促进实体书业与现代商业、现代生活的融合,在“接地气”的基础上打造创意、时尚、高颜值的文化休闲生活阵地,提升形象增强吸引力。第四,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尤其发挥深圳高新技术城市的发展优势,实现线上与线下、文化与科技更深度的融合。第五,拓展业态组合与发展空间,重点深化书与非书的融合发展,既将多元非书业态引进实体书店,又引领书业向商业综合体等非书领域进军,推动传统书业成为文化扩张时代的主导性力量。第六,赋予实体书店更深厚的场所精神,使之不仅成为具有独特阅读内涵和丰富文化属性的空间,同时还要从生活出发塑造以人为本的场所,增强市民读者对书城的认同感、归属感,让书城成为人文精神的家园与灵魂栖居的港湾。

坚持改革创新,争创中国一流出版传媒集团

■何志勇(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A+H”双上市的出版传媒企业。改革开放40年来,新华文轩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不断迈进。全体文轩人发扬改革精神,真抓实干,奋力开拓,努力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取得了行业瞩目的发展成效。

振兴四川出版,进军全国出版一流方阵。文轩出版作为四川省出版业的主体,承担着传承巴蜀优秀文化、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使命。2016年,新华文轩全面启动振兴出版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5年的目标。两年多来,新华文轩加强出版的战略地位,并通过实施反哺出版、“赛马”机制、资源整合、产业链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文轩出版的产销规模、盈利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国市场排名从2015年第26位提升到2017年第15位,排名增速连续2年全国第一。文轩出版连续2年有超过30个品种进入全国畅销榜前500名,均是四川出版史上首次。2家出版社进入全国前100位,其中四川少儿出版社进入全国前50位。2018年上半年,文轩大众出版的市场销售同比增长57%,净利润增长了近30倍,全国排名进一步提升到13位。文轩出版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新华文轩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振兴实体书店,从经营产品向阅读服务转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实体书店所处的行业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2016年,新华文轩全面实施“振兴实体书店”战略,主动适应文化消费新趋势,从经营产品向阅读服务转型。新华文轩提出了“多品牌建设、多团队运营、多模式发展”的思路,根据读者阅读差异化需求推出不同的实体书店品牌,并通过专业化的团队运营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为读者提供便捷、舒适、智能和个性化的阅读服务。打造了从省到市、县和区,从购物中心到社区、机关和学校的实体书店网络,形成了“大书城顶天立地,小书店铺天盖地”的现代阅读服务网络体系。2017年是新华文轩实体书店加速探索发展模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一年。文轩BOOKS九方店探索“书店+地产”经营模式,Kids Winshare儿童书店深挖细分市场,宜宾购书中心开启二级城市商业综合体书店,文轩云图开创全民阅读新模式……新华文轩通过多品牌实体书店建设,满足细分市场不同消费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美舒适的文化阅读环境、文化休闲服务和“文化+科技”新体验,做强做优出版发行主业,向着从发行渠道商向阅读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目标不断迈进。

紧抓科技发展机遇,向互联网经济转型。在巩固传统出版发行产业优势的同时,新华文轩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平台化升级、网络化拓展,推动电子商务、数字出版和出版供应链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不断向互联网经济转型。从零起步的四川文轩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现已形成传统出版物专业销售平台“文轩网”、专业从事数字图书加工、管理、销售与数字出版业务的数字化平台“九月网”以及为出版发行行业提供全环节服务的“出版物协同交易平台”三大业务板块。其中,“文轩网”在继承中不断创新,采用“自营平台+全渠道网络连锁”“综合旗舰店+专业店”并行的商业模式,不断扩大销售规模,2017年实现销售22亿码洋,超越亚马逊,跻身出版物电子商务三甲。“文轩网”在成都、无锡、天津拥有三大物流仓储中心,合计面积达12.6万平方米,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物流仓储配送体系,常备图书85万个品种,订单生成峰值每分钟10万单,每秒发出图书15册,80%城市可实现“次日达”。

用心服务教育事业,推动教育服务信息化。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助推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新华文轩不懈的追求。作为四川唯一拥有教材发行资质的教育服务提供商,新华文轩凭借强大的物流能力、广泛的销售网络以及丰富的教材发行经验,自2005年四川省开始试点推行中小学教材的招投标起,就不断成功中标四川省中小学教材发行业务,以自身的专业能力成功捍卫了在四川教育服务领域的“龙头地位”。在连续40年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同时,新华文轩以市场为导向,以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为己任,在推进传统业务的转型升级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新华文轩抓住教育与科技融合发展新机遇,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不断将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引入教育服务领域,构建教育产品和服务融合发展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华文轩教育服务板块多元化的业务格局已初步形成:从以前的“单一的教材教辅发行业务”发展成为现在的“以教材教辅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业务为重要发展方向的三大业务”,基本实现了对中小学校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的全环节、全过程服务的覆盖。

进入新时代,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新华文轩将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聚焦出版传媒主业,为产业发展插上互联网和资本经营的翅膀,推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和新兴业务融合发展,构筑一流内容生产体系、一流教育综合服务体系、一流文化消费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打造最具创新成长性的一流出版传媒集团。

改革开放带来了发展理念的彻底变革

■王忠义(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更是出版发行业守正创新之年。这一年,发行业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店面更加美观、业态丰富多元、服务精细优化、技术应用日臻完善。2018年的浙江新华也更加成熟、淡定,更能在面对风云变幻时坚定信心、从容应对,不会操之过急。

改革开放初期,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出版发行业改革率先实施。40年来,出版发行业改革成果显著,给出版发行业带来了无限活力。作为有着81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宣传意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社会责任的新华书店,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社会责任、坚持主业发展,有担当、有作为,以自身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承载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同时经受住了改革开放的洗礼,从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再发展成为股份制上市公司,规模不断壮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我于1977年参加工作,1985年入职浙江新华,30多年间见证了新华书店的变革发展。1985年发行业改革启步,2003年浙江新华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参与其中,一路走来变化纷呈,成效显著。通过改革,新华书店适应了社会进步,没有被时代发展所抛弃;整体规模、管理模式、人员结构、经营理念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在卖场转型升级、特色书店打造、技术引进应用、公益活动参与等方面都实现了两个效益兼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认可、社会的肯定和老百姓的关注,他们认为新华书店是信得过、靠得住、可放心的企业。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销售渠道日趋多元、阅读方式的改变,新华书店在转型升级中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浙江新华近年来推出的门店靓化提升工程成效显著,众多门店焕然一新升级为多元文化空间,成为当地新的文化地标。新华书店集团也成长为拥有互联网基因的现代文化商贸流通企业。

作为国有文化企业,一直以来,新华书店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双效统一,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近年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说明党委、政府对新华书店作为图书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加重视,也对新华书店有着更高的期待,希望新华书店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尤其是在宣传思想领域,新华书店的发展既是文化安全的需要,也是培育新人的重要阵地。

如今的书店与40年前的书店已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从封闭式售书到开架售书再到文化空间的打造,其根本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理念的彻底转变。这其中,我觉得最大的转变是人员思想理念的变化,全国的新华书店都在转变意识,在发展中与时俱进,这是企业在持续“变化中求生存”的必然规律。这40年新华书店的发展壮大,正是新华人思想观念持续转变的结果,在不同的市场环境、经营氛围中,新华人都找到了一条变中求生存的道路。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新华书店更要有自觉、有担当。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就是要既能打造精品,也能实现发展精彩的突破,努力践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新华书店而言,高质量发展不是片面的追求规模,规模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我认为,企业未来的发展,首先要有明确的、能够取得成功的商业模式。未来变化是全方位的,环境、政策、发展要求、人员构成、治理结构等都要顺时应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新华书店不能忘记变化的方向与初心,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企业的全面、良性、高质量发展。同时,企业未来的发展必定要跟得上技术的进步。2018年,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技术进步的无所不能、无孔不入。技术进步给发行业带来了巨变,如同改革开放带给发行业的巨变一样,影响深远。未来的书店,必定是要以用户为中心来研究新需求,要以新技术为手段来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图书和文化消费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我们的用户服务力,真正实现把书店融入到人们的美好生活中去。(下转第78版)


1970年代 《飘》玛格丽特·米切尔著/傅东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2000年代 “牛津通识读本”帕萨·斯达古普塔著/译林出版社2008年出版


2010年代 《中国艺术哲学》朱志荣著/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出版(德文、俄文版将于2019年出版)


2010年代 《隐身衣》格非著/美国纽约书评出版社2016年出版英文版(人民文学社输出版权)



















2000年代 《省委书记》 陆天明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10月版/28.00元


2000年代 《铁丝网上的小花》 克里斯托夫·格莱兹著/明天出版社2007年7月版/ 25.00元


2000年代 “建筑业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教材” 建设部人事教育司 组织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版/6.00~9.00元每册


2010年代 “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第1辑)(上) 方卫平主编 [英]依列娜·法吉恩等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年5月版/150.00元






1980年代 《邓小平文选》邓小平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0年代 《图书发行学概论》郑士德著/新华书店总店编辑出版


2000年代 《未穿的红嫁衣》霍达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徐洪生


季小钧


杨国田


徐万明


胡海泉



尹昌龙


王忠义


何志勇

(上接第75版)

◆求新求变 改革开放见证江苏新华涅槃高飞

◆由为买书向为买书人服务

◆多举措创新推动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顺势而为谋转型 乘势而上亮品牌

  求新求变 改革开放见证江苏新华涅槃高飞

  ■金国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总经理)

在过去的40年里,江苏新华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路标指引,坚定传播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信念,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手段,以建立现代文化强企为目标,在政策的指引下求新务实,开拓进取,在一次次的改革中实现创新突破。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文化产业及出版发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作为国内出版发行业的标杆企业,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积极探索,于改革发展中敏锐感知市场变化,敢为人先,敢于破而后立,从集团化、企业化、股份化,再到整体上市,江苏新华完成了自上而下、由内而外全新蜕变,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企业的跨越式发展。2018年,江苏新华预计实现汇总营业收入13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在全国发行集团中位居前列。

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江苏新华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向现代文化企业转型。从1999年组建全国首家发行集团,到2017年完成治理结构调整,形成“总——分”的集团架构,江苏新华走过了一条从分散到集约、从单一到多元的改革创新之路。2018年,江苏新华进一步深化改革,启动实施ERP建设,并稳步推进组织架构标准化工作,进一步提升集团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强化市场掌控能力,保持利润和销售的稳步增长。

改革开放使得江苏新华转变为图书市场的竞争主体之一。面对来自省内外的市场竞争,江苏新华始终以行业领跑者的姿态,立足图书主业,在国内率先实行全省连锁,成为国内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发行中盘。

2013年至今,江苏新华每年新建100家左右小微型网点,投资数十亿元新建、改造大中型书城20余个,逐步形成“大中小特”发行体系,在江苏省实现网店的有序分布、适应读者多样文化需求。截至2017年底,江苏新华共拥有大书城及中小门店1442个,总建筑面积超90万平方米,有12个营业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网点,网点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前列,以南京凤凰广场、吴中凤凰广场、南通凤凰广场等为代表的一站式文化消费综合体,南京凤凰云书坊、常州青果书房、南京凤凰吾在书舍、南通崇川书房等小微书店,已成为了江苏新华实体书店的“名片”。江苏新华积极探索“书店+”的门店升级转型创新发展之路。通过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建,江苏新华积极尝试联合经营的新模式,打造出了一批跨越性强的特色书店。中版书房正式落户苏州、“不纸书店”品牌的落地,通过定制化的小微网点将“凤凰新华”的品牌和服务送到各行各业。

在“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江苏新华主动迎接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的市场变化。2016年江苏新华发行集团重组后,加快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提出“紧盯标杆,奋力拼搏,早日跨入行业电商第一阵列”的目标。从2015年销售码洋3700万增长至2018年销售码洋突破6亿,江苏新华电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江苏全省实体门店推进“智慧书城”建设,苏州地区各书城、南京新街口店、南京凤凰国际书城等已上线“智慧书城”,实现了自助查询、自助支付、图书推荐等功能;打造“凤凰新华阳光采购网”平台,以互联网思维改造文化用品、数码电教连锁等直销业务,培养销售团队,探索盈利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改革开放40周年,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借力中国经济的腾飞,完成了从国有书店向现代文化企业的身份转变。在市场竞争和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江苏新华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追求,积极构建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江苏新华连续40年实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圆满完成国家“三科”统编教材发行任务;始终将政治理论学习读物发行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从2011年起成功承办了8届江苏书展,连续13年举办“中国·南京馆藏图书展销会”,坚守实体书店文化价值,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建设,实现了双效提升。

多举措创新推动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曹 杰(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也不断提升。随着时代的剧烈变化,文化教育行业正发生着深刻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大行其道,消费者的阅读方式和购买行为发生了变化;科技领先行业,从平台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到万物互联,科学技术极大地影响着图书发行业发展。

安徽新华作为老牌国有企业,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更加开放的理念、创新产品和服务形式,满足和引领人们的阅读需求。

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一是以党建为抓手,推动新时代新作为,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全方位推动党建工作。二是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做好主题出版物发行,坚持守土有责,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不断地把优秀出版物输送到人民群众手中。三是强化担当,坚决完成中小学教科书发行政治任务,中小学教科书发行全力以赴确保“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四是多措并举,严格把控供应商准入制度,确保从源头堵住一切非法出版物。五是加强出版管理,以优秀产品传播正能量。六是高品质活动,助推全民阅读。自1987年举办黄山书市(2016年更名为“中国黄山书会”),作为安徽的文化品牌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助推“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的开展,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进家庭、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搭建图书惠民展销活动平台。

颠覆式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安徽新华加速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新动能。一是多场景助推实体书店转型,在全新平台上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坚持实体书店从“文化的消费”为“消费的文化”转型思路,为全国实体书店转型升级不断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打造“好看、好玩、好吃、好学、好购”五好书店,形成具有安徽新华特色、多层次的以“新华书店、前言后记、阅生活”为代表的文化商业品牌集群。二是共享书店开启全民阅读新体验。2017年7月16日,合肥三孝口新华书店以全球首家共享书店的身份亮相,首创开启共享书店模式,实现了“由买书到借书”“把书店变成自家书房”“由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重大转变。截至目前,共享书店已在安徽、上海、北京等地建成44家,覆盖到商业中心、大学校园、社区街道、政府机关、交通站点等区域。

科技融合,推动发行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安徽新华将围绕成为人们终身学习教育的集成商和服务商的发展愿景,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以开放融合的理念推动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培育融合时尚、休闲、多元的健康文化消费市场。积极打造线上读书会、城市阅读空间、数字化农家书屋、共享阅读社群等新型文化阅读模式,推动全民阅读体系升级。二是培育融合全要素供应的综合型教育服务产业。全力推进智慧校园、校园书店、幼儿教育、大中专新业务、实体办学等业务发展,延伸教育服务产业链。三是培育融合文化和民生的平台型物流服务能力。启动“园区+网点”的物流布局,完善“智慧+物流”“配送+金融”的发展模式,构建“最后一公里”、绿色、智能、金融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四是培育融合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文化贸易体系。依托“来买网”“来买书城”海外文化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整合集团文化产业资源,开拓海外文化产品的进口业务。五是培育融合文化和建筑的文旅项目开发能力。探索文化生活综合体、教育培训基地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向文化主业的转型和回归。六是打造共享书店为全国知名全民阅读品牌。在各地构造以自营共享书店为中心,政企合作、加盟合作共享书店为网格的共享借阅网络,推进农村网点“共享书店”建设,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顺势而为谋转型 乘势而上亮品牌

■于慧丰(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作为河北省最大的国有出版物发行企业,河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诚信经营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自觉践行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发行宗旨,牢记传播先进文化、推动全民阅读的文化使命,源源不断地把大批优秀出版物输送到各界读者手中。

力担社会责任,助推全民阅读。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河北省新华书店主要从4方面着力。一是圆满完成了历年教材发行任务,确保了河北省中小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的完成。二是全力建设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新型文化服务空间。创建了“啡页书咖”和“新华·品阅生活”精品书店品牌;积极开展校园书店、新华小桔灯绘本馆、社区书店等新型网点建设,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三是倾力打造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全民阅读引领作用持续增强。连续6年承办“河北省惠民阅读周暨惠民书市”,累计接待读者近600万人,直接向读者让利2000多万元;连续6年举办“新华书香节”,年让利额超过2000万元;创建文化活动品牌30余个,年均活动场次1500余场;连续多年成功举办河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阅知行、国防教育三大主题读书活动,1300多所学校积极参与,受益学生达630万人。四是积极参与公益文化活动。为河北省4万多家农家书屋做好图书配送,保障了农家书屋的日常管理和运转。自2012年开始实施“农村文化直通车”,年均出车3600余次,向偏远地区农民推送图书近10万册。积极参与开展对口帮扶、捐赠等活动,年均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360万元。积极参与图书“七进”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通过打折让利、捐赠等形式,最大限度惠及社会读者。

加速转型升级,推动融合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新华书店也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一是企业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新华书店的经营规模、盈利水平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服务读者方式不断升级,通过实施门店转型升级,打造了阅读生活新空间,满足了读者多元化的文化需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参与。三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新华书店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完善了ERP现代管理体系,搭建了线上综合营销推广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传统书业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企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坚持双效统一,做好主业经营。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河北新华一贯坚持的宗旨和原则。新华书店只有坚持正确的发行方针,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从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为了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今后河北新华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做好主业经营,提升教学用书发行能力和教育服务水平。二是提升卖场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卖场升级改造,开展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多措并举,重点推进,致力让每一家新华书店都成为当地的阅读推广和文化传播中心。三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对传统营销渠道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加快河北全省智慧书城建设等,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由为买书向为买书人服务

■李湛军(北京发行集团董事长)

社会效益优先是新华书店诞生以来的优良传统。北京发行集团一直坚持诚信经营,坚持正版图书销售。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发行集团开展多种类型阅读推广活动,履行社会责任。以“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为例,该活动始于1994年,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发行集团等共同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以书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读书育人、提高素质、励志强国的目标。活动至今已走过24个年头,覆盖全国20多个省(区、市),累计有3亿多人次参加并从中受益。同时,北京发行集团还通过向天津、海南、云南等省市的贫困地区捐赠图书、在书店黄金位置展示正能量图书等方式,宣传主旋律,向社会弘扬阅读文化。

改革开放40年尤其是2008年以来的10年间,新华书店发生的变革超过了以往30年变化的总和。作为文化产业中转企最早的行业,新华书店由过去的计划经济、纯垄断行业转向市场化运营,垄断的单一渠道被打破,民营书商、国外经营商的加入,跨地域销售的形成,网络书店的发展等,使得竞争加剧:首先,出版社对实体书店的依赖减弱,实体书店成为出版社图书的价格体验店和图书陈列平台。其次,书店由以品种多而全吸引读者,变成现在的线上品种齐全、线下经典图书。再次,图书商品存在区间码洋经济,当下实体书店零售利润空间被挤压。因为人工成本、运输成本的增加和网上折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书店赢利码洋区间由过去图书定价的40%缩减到10%甚至没有。如果书店的销售形不成规模,书店经营甚至可以说是亏损的。面对这样的境况,实体书店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更为特殊的是,因为没有教材教辅销售权、多元化发展受到地域局限,北京发行集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匹配。对此,北京发行集团加大线上线下连通,从2017年开始已经实现了店店上线云平台,创新解决了中小门店图书品种少的难题,再加上人员成本降低、多元产品盈利,中小门店一跃成为新的赢利点。

“最后灭掉你的不是同行,而是外行”,“书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书店”,因为这些企业并不依赖卖书而生存。我认为未来成功的书店一定是跨行业跨界的“共生”发展。因此,北京发行集团要打造实体书店集群效应,形成品牌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第一,大型实体书店集群。大书城从全民阅读角度,在精品展示、文化活动等社交生活方式方面,营造一种新的文化生活方式。未来北京发行集团将以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等7个图书大厦为“航空母舰”,打造一个引领全民阅读,实现全国图书标准化、权威化、信息化的大的阅读场域。

第二,24小时书店集群。24小时书店偏重于打造健康的文化夜生活,为一些夜生活读者提供理想的文化交流、夜读的社交场地。目前北京发行集团已经开设了中国书店燕翅楼店、新华书店花市书店、新华书店香山店等24小时书店,力图通过24小时书店引领文化夜生活。当然24小时书店会有它的特点,晚上的读者不以买书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阅读、探讨、交流。而咖啡、饮料等多元产品经营可以从中寻求商机。

第三,商超书店集群。根据不同社区,例如超市、高速公路、医院、学校等区域,打造不同站点来服务读者集群,它既是特色图书的服务网点,同时还是综合文化生活的服务网点。

第四,无人值守的便利书店集群。该类书店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效率,它既能通过云平台技术实现图书的销售,同时还能把超市、生活便利的服务捆绑一起,将服务延伸到各个社区,成为引领人们阅读生活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下转第7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