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8年6月,商务印书馆和金羊毛出版社国际编辑部成立,本届BIBF期间,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国际编辑部将举行揭牌仪式。201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国宝库山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携手创立了两家国际编辑部。2016至2017年以来,中译出版社先后与英国里德、罗马尼亚罗奥、匈牙利科苏特、印度普拉卡山、斯里兰卡海王星、塞尔维亚芝戈、突尼斯东方知识、坦桑尼亚星矛、巴西看东方成立了9家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2018年,已经与古巴哈瓦那、秘鲁文化驿站、尼泊尔学院、缅甸多元文化、泰国盛道成立了5家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BIBF期间,计划与越南丽芝、孟加拉安卡签署2家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截至目前,中译出版社与海外出版社计划并成立16家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双方共同策划中国主题图书,根据外方调研市场的结果,进入当地主流渠道。2018年4月10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与语言桥公司合作成立了伦敦编辑部。
创新版权贸易机制 提升品牌辞书国际传播力
■王齐(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
商务印书馆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出版旨趣高度契合,早在1979年就开始合作。近40年来,双方共同打造了英汉双解“牛津进阶学习词典”等品牌产品,同时也持续拓展和开发更多合作项目,包括其他英语学习类工具书、学术译作等;出版形态也从纸质图书为主延伸到数字出版领域。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于2003年缔结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共同举办新书发布会、高层会晤、双方编辑交流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经过深入洽谈和充分探讨,双方最终于2018年达成协议,决定共建国际编辑部,并于BIBF前夕正式签约,在本届BIBF书展期间举行揭牌仪式。双方将共同指定员工,负责国际编辑部的联络和编辑策划工作。
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国际编辑部优先考虑开发出版以非汉语母语读者为对象的国际汉语学习词典,形成进阶和多角度词典系列。以汉语言文化为起点的词典,包括中国饮食文化汉英词典、中国茶文化汉英词典、中国社会文化汉英词典等。此外国际编辑部还会在策划少儿科普读物、英语学习读物和教材、汉语学习读物和教材等领域的选题和项目,牛津AQA考试相关教材、图书、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
未来,国际编辑部也将通过书目信息交换、选题推荐、组织推广交流活动等,为商务和牛津的学术图书互译提供服务。同时,还将定期组织商务和牛津之间的人员互访交流、培训和研讨,推动商务和牛津的合作不断深化。
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国际编辑部将由双方以品牌、资金或人力资源投入,在商务和牛津(中国)分别挂牌。除了国际编辑部设常驻员工,商务和牛津还分别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国际编辑部的运营工作,保证日常畅通联络。
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国际编辑部将以项目制方式运营。国际编辑部的运营成本由双方共同承担,经济收益由双方共同享有。项目实施由双方共同商议安排,每一项目,商务和牛津以单项合作协议形式具体约定国际编辑部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以及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及收益分配。
商务印书馆和金羊毛出版社国际编辑部于2018年6月成立,是商务印书馆在版权贸易合作中的一种机制创新,也是商务印书馆与金羊毛出版社总裁玛琳娜·吉布拉泽教授长期以来紧密合作取得的又一个新成果。
玛琳娜·吉布拉泽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中格文化交流,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在格鲁吉亚翻译出版了《实用汉语课本》(格文版)、《精选汉格词典》。由于在翻译出版领域的努力和成绩,玛琳娜·吉布拉泽教授2016年荣获中国政府颁发的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
目前,作为国际编辑部第一个项目,《新华字典》汉语-格鲁吉亚语版的翻译出版工作已正式签约启动。《新华字典》“汉格版”是商务印书馆实施的中国品牌辞书海外传播工程的项目之一。中国品牌辞书海外传播工程旨在通过国际化运作,实现《新华字典》等中国品牌辞书“走出去”,在海外出版《新华字典》的多种“汉外版”并通过海外主流渠道发行,提升中国辞书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支持和促进汉语在海外的传播和普及,为中外读者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人心相通。
百科全书是“走出去”的绝佳载体
■刘国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
201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与合作伙伴携手创立了两家国际编辑部。2017年3月,与美国宝库山出版社共同成立国际编辑部之后,2017BIBF期间又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围绕《中国大百科全书》成立英文版国际编辑部,加深合作。同时,借助施普林格·自然在网络方面的技术优势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将《中国大百科全书》推向国际市场。
结合百科社的情况,我们有这样一个认识:百科全书是“走出去”的绝佳载体,应予以充分重视。首先,百科全书由国内顶级专家学者撰写,内容真实、权威,反映主流观点,讲中国故事,传达真实中国声音。海外作者对于中国的认识因中西文化差异或生活环境局限难免偏颇,甚至误读,所以我们需要把更加真实、权威、客观的中国内容呈现给海外读者。其次,百科全书可让海外读者以一种“短平快”的方式了解真实的、当代的、最具特色的中国内容,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积极与海外出版社合作打造更适合海外读者的百科内容,目前成立的两个国际编辑部都是基于这一理念。
而推出网络版百科全书是百科全书出版的大势所趋。2017年初开始,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就百科全书数字版合作事宜进行多次磨合。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已出版200多种在线百科全书,是全球百科全书出版的重要出版商,与大百科社的目标比较一致。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也意识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学术价值,在了解到这套百科全书的整体规模、编撰方向、涵盖学科及专家队伍后,施普林格确定与大百科社共同成立国际编辑部。双方在百科全书编撰方面有一些基本共识,如平均每个词条1000字。
在国际编辑部的运作下,由熟悉中国文化的海外专业编辑团队对百科社提供的权威内容进行本地化加工(翻译、编辑、审读),将这些内容以更加地道的英文表达、更加适合海外读者阅读品味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它成为海外读者关注中国、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一个窗口。百科全书走出国门,走进海外读者,对于百科社“走出去”实践具有非凡的意义,不仅仅是开通了西方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知识进步的见证。因为40年前我们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百科全书,甚至不知道如何编撰百科全书。于是,我们本着向西方学习的想法,引进出版了《不列颠百科全书》,而40年后我们中国人撰写的百科全书走进海外读者,这是一个惊艳的轮回,意义重大。
百科社先后与美国宝库山集团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围绕中国主题百科内容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英文版建立国际编辑部,从百科资源和合作国读者需求出发开发策划选题,依托合作方的海外专业编辑团队和营销团队推动中国百科内容走向国际,并向纵深传播。之所以选择尝试国际编辑部的合作模式,是我们看到这一模式的优势,较单纯的版权贸易前进了一大步,增进了中外出版社的合作与交流。双方可根据工作需要互派团队人员到当地交流、访问、工作,相互学习、共谋发展。当然,这一模式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国际编辑部的重要前提是双方高度互信、拥有强烈的推广中国文化的意愿、有可落地的项目支持、有长期深入合作的规划,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
中译社建16家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发挥资源共享效益
■张高里(中译出版社社长)
针对性选题策划
海外国际编辑部策划中国主题图书在当地的出版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传统、价值取向和接受心理,有针对性地策划适销对路的图书,采取一国一策、一书一策,不但要“走出去”,而且要“走进去”。目前,中译出版社与各国际编辑部的合作都是在充分尊重市场和挖掘读者兴趣点为基础上来开发相关选题。例如,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多如牛毛的党派及利益之争,导致当地腐败非常严重,中译出版社-印度普拉卡山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翻译出版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一部反腐方面的报告文学《根本利益》,该书一经出版便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运营模式探索
成立国际编辑部是一种新的探索,更契合在海外市场进行本土化运作的市场规律。双方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当地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开发出适合当地读者需求的本土化选题;目前,国际编辑部基本上是以项目的形式来运作,比直接在国外设立分公司更有效,风险及成本更低。从未来发展看,合作的长久持续下去,不但需要出版社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也需要出版社运用市场化手段去开发选题和进行国际化营销。
扩大当地影响力的举措
秉承共享共赢的理念,双方要保持经常性的业务,例如,中译出版社按照区域划分,安排懂得当地语言的版权经理定期与海外国际编辑部的负责人保持横向、畅通的工作机制,并尽可能利用一切书展、出访的机会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调研。在此基础上,做好年度选题规划,制定中长期出版和营销计划,尤其是重点图书要重点营销。在合作的初期,国际编辑部可以把收入转入再投入,协助国际编辑部申请国内相关的翻译资金,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编辑部可以通过加强与当地文化机构的合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有计划地宣传、提升中国知名作家、学者的影响力,同时对文化活动效果开展定期自我评估。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国图书研讨会、讲座、电影周等,逐渐把中国主题图书编辑部建设成为一个更加全面立体介绍中国的知名出版机构。
从目前签订的合作项目来看,国外读者普遍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兴趣浓厚。签署的项目多集中在“中国著名企业家和企业”“中国报告”和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包括当代少儿文学等作品。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的合作是双向的,在合作初期以向外输出图书为主,但随着合作的深入,中方也将适当引进外方的一些经典作品及当代名家作品。
设立伦敦编辑部是探索走入欧美市场的第一步
■石 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不断扩大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是中国出版人正在努力做的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全面了解认知中国的愿望十分迫切。“中国需要走向世界,世界需要了解中国”。在这种双向需求下,中国出版迈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大。2018年1月,中国出版集团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总的统领,推动集团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打造主流出版型、融合发展型、国际传播型“三型集团”。提出建设国际传播型出版集团的目标,意味着中国出版将建设世界性的出版集团。要建立世界性的出版集团,那么中国图书不仅要“走出去”,更要真正实现“走近”海外读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社领导积极围绕建设“三型集团”的目标,认真研究、精心准备,在版权、翻译和项目上找思路、想办法,加大开拓海外市场力度,充分落实“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深化欧美传统市场”的战略布局。在社领导带领下,我们了解到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语言桥公司)是国内知名的翻译企业,在全球拥有17家分公司,在亚洲地区语言服务供应商(LSP)排名第10位,是全国优秀翻译服务企业和全国语言服务行业品牌企业。2012年,该公司在英国伦敦成立了一家分公司,提供语言服务、咨询和培训。伦敦分公司很快成为英国翻译协会、英中贸易协会、英国中国商会、英国伦敦工商会会员,英中贸易展合作伙伴。在现有的条件下,能不能充分发挥语言桥伦敦分公司的资源优势,互相借力,成为我们合作商谈的起点。我们提出在其伦敦分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伦敦编辑部”,按照项目运营的机制,一方面由编辑部向伦敦当地乃至英国推广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中文图书,另一方面充分调研和了解英国市场,有选择性地引进一些畅销书。然后双方以项目为合作点,互利互惠,逐步开拓业务。通过多次洽谈,最终达成合作协议。2018年4月10日,在伦敦肯辛顿奥林匹亚中心,一年一度的伦敦书展开幕之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举行了挂牌签约仪式,“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伦敦编辑部”正式成立。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伦敦编辑部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设立的第一个海外编辑部,是出版社积极响应建设“三型集团”的重要举措。伦敦编辑部虽然成立了,但是需要探索的地方还很多。例如要找到适合编辑部的运营模式和合作流程,要确立编辑部的项目运营机制,还要最终确定实现双方资源共享的互惠方式等等。可以说,走入欧美市场的第一步已经迈出了,但是后面实现“国际化”的道路还需要不断去探索。(下转第19版)
(上接第18版)
从包装到营销,充分考虑当地潮流
■刘浩贤(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词典总编辑)
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双方交流合作快 40 年,随着全球出版业格局的发展与变化,双方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合作,自 2016 年左右开始,讨论成立国际编辑部,以继续巩固和充分发挥双方的品牌优势,更好地回应和满足读者需求。今年就合作方针达成共识,并各派出编辑和版权人员数名,先就合作出版计划商谈大纲,然后落实推行。
自成立以来,商务和牛津将优先讨论共同合作编写开发并在全球市场推广销售的项目,包括以非汉语母语读者为对象的国际汉语学习词典,形成进阶和多角度词典系列;以汉语言文化为起点的词典,包括中国饮食文化汉英词典、中国茶文化汉英词典、中国社会文化汉英词典等。目前,国际汉语学习词典项目已经开始多方面的调研工作,随着国际编辑部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其他选题也会在短期内筹备。为配合工作进行,双方也计划进行更多更有系统的人员交流活动。
实际上,有关中国社会和风俗文化的书籍,一向比较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但在国际间这方面比较权威的书籍,出自我国学者专家手笔的却不在多数。而对外地读者来说,碍于汉语水平所限,必须翻译。中国学者专家的著作,翻译成外语,译文水平良莠不齐,或因译者外语水平所限,或因译者的学科知识不够深入,常有误译,或表达不够地道而影响阅读。
如果要扩大中国图书在当地的影响力,我觉得,先从内容出发,组织优异的生产团队,作者和编者都充分了解当地(外国)读者的背景和需求,不是仅从中国人的角度去演绎选题。其次,从生产包装到产品营销,都要充分考虑并吸收当地(或国际)潮流,让作品显得更亲和,更容易打进当地市场。而国家继续推动出版「走出去」,支持编纂优秀的内容,开启更多跨国推广和营销的窗户,自然非常重要。
促进中格出版合作交流
■玛琳娜·吉布拉泽教授(金羊毛出版社总裁)
商务印书馆和金羊毛出版社国际编辑部,将在汉语和格鲁吉亚语工具书、汉语和格鲁吉亚语教材、中格文化经典、人文社科学术互译等领域努力耕耘,进一步促进中格出版合作和文化交流。
格鲁吉亚读者对高质量的语言、文化、历史教学材料,现当代作品、词典等更感兴趣。国际编辑部由金羊毛和商务印书馆共同设立,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和商务北京本部分别挂牌。金羊毛和商务分别指定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与国际编辑部的对接工作。
国际编辑部将以项目制方式运营。国际编辑部的运营成本由双方共同承担,经济收益由双方共同享有。项目实施由双方共同商议安排,每一项目,商务和以单项合作协议形式具体约定国际编辑部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以及双方具体的权利、义务及收益分配。
商务印书馆和金羊毛出版社国际编辑部还可以举办多种活动活动, 如:中格文学体验、文学之夜,参加图书展览会、发布会等等。
出当地人需要的书籍
■刘 岩(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中译出版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坦桑尼亚星矛出版社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
(坦桑尼亚)坦桑尼亚星矛出版社社长Walter Bgoya(沃尔特·布戈亚)是国际非洲图书企业集团的主席。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是坦桑尼亚最古老、最大的公立大学。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于2013年10月9日正式挂牌成立。
合作项目:郑渊洁《皮皮鲁和红汽车历险记》
在坦桑几乎没有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图书。读者都知道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没有任何关于中国的书籍,斯瓦希里语的就更没有了!所以关于中国和中国文化读者只是通过西方的媒体有一些模糊的了解。
我们计划出版一些斯瓦希里语版本的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专著或文学作品,以反应真实的当代中国,中国人的价值观,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儿童文学,让非洲小朋友也能读到中国的童话。职业技术培训类斯瓦希里语读物,如农业种植指南等。
非洲文盲率高,有阅读习惯的人口少,且纸质书价格普遍比较贵,普通一本书要一二百元人民币,远远超出当地的消费水平。所以靠普通的消费渠道,再好的书也很难卖出。我们计划图书出版后,一部分放到书店做普通销售。一部分中国使馆可以购买作为礼品赠送给坦桑尼亚的相关部门。还有一部分,孔子学院约20个教学点都要购置一些作为该学习资料室图书馆的馆藏书以供学生借阅。
编辑部还可以把这些斯瓦希里语书籍向坦桑尼亚周边斯语区国家推广,号召周边国家如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刚果等国家购买。
每本书印刷1000册,销售应该没问题。国际编辑部要在选择翻译出版书籍的选择上下功夫,出当地人需要的书籍,如职业培训类图书等等。
中译出版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孔子学院-坦桑尼亚星矛出版社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将来也可以联合编辑室也可以出自己的书,如中学汉语教材、旅游汉语教材、农业栽培技术指南类书籍,介绍真实中国相关书籍的翻译等等。
语言架起文化之桥
■阮丽芝(越南丽芝版权代理公司总经理)
中译出版社-越南丽芝版权代理中心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
阮丽芝是越南第一个购买中国图书版权的图书进口商,特别是她成功地在越南推介了中国当代文学。
合作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天行者》《湖光山色》《寻找巴金的黛丽》
通晓一门除了母语越南语之外的语言,使我有机会去追寻本地区邻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中有趣的事情。我从小就喜爱并阅读过中国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1994年,我申请报考河内外语大学中文系,当时,很多亲人都反对,因为那时中文还不是很通用。但是,我决定学习中文是因为想去探寻中国乃至世界上华人社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华文化对于其他一些国家文化的影响。
也正是由于这一执着的决定,我的人生像拐了一个弯,使我能在北京留学4年,更使我后来产生对书籍出版痴迷,产生对于做书和把越南书籍推广到世界以及反过来介绍国外优秀文学作品给越南读者的渴望。
在北京留学4年过程中,我不仅成为越南在签订《伯尔尼公约》之后最早用法律文书把外国书籍版权买进越南的人之一,而且还是最早将中国当代文学带入越南的人。不过,我还时常渴望把越南书籍介绍给五洲四海的朋友,而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朋友。带着将越南书籍引向世界的信念,我成了最早把越南书籍带到中国展览会的人。2006年10月31至11月4日,在中国南宁举行的第3次中国-东盟博览会上第1次出现越南书籍和音像制品,这正是我做的工作,当时有超过500种越南书籍和两百多种音像制品被我带入展厅。
2006年11月2日,也正是在南宁,我在中国媒体和出版界面前组织召开了有关用越汉双语出版的《翘传》(由已故译者罗长山先生翻译)记者招待会。这也是在中国举行的第一次介绍越南书籍的记者招待会。
对于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喜爱使我更大胆地于2008年底成立了“丽芝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来进行独立的书籍出版工作。到如今,已经购买版权并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书籍数量已经有上百本,它们都深受越南读者的喜爱。例如一些浪漫文学作品是献给那些浪漫的女性读者的;而一些奇幻漂流的作品则是献给那些爱幻想的青少年读者的;还有一些美国的言情小说,等等。此外,“芝之书”也集中出版了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籍,曾经两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励,如“2012年河内之爱裴春派奖”和“2012文学艺术奖”颁给了《穿过河内》《去河内学习》这两本书,作者都是阮玉进。
2012年3月,我设立了“越南书籍出口项目”,同越南当代二十多位著名作家签订了出版合同,准备将他们的作品介绍到国外,输出他们的版权。这个项目使得我们“芝之书”成为了首个“逆流”(即将越南书籍输出国外)的私人出版公司,这完全是出于我们与本地区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热切愿望。
越南读者对中国经典文学图书并不陌生,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很多读者特别熟悉那些作品的某个情节,也很喜欢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年轻读者现在有机会跟中国当代文学、网络文学接触,也认识了不少中国著名作家作品,如莫言、刘震云、春树、安妮宝贝等等
在我看来,因为中国与越南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生活和社会也十分相同,甚至历史方面有经过相类过程,所以越南读者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接受中国图书,特别是当代文学作品。甚至通过中国当代文学,越南读者还能感到亲切感,像看到自己的影子似的。
除了莫言、刘震云、邱华栋、春树等那些中国当代文学作家等我还想选择其他当代文学作家作品介绍到越南。例如:虹影的《饥饿女儿》《上海王》《英国情人》《孔雀的呼喊》,残雪的《突出表演》《最后的情人》《五香街》,张悦然的《誓鸟》,张洁的《无字》, 余华的《第七天》等等。另外,我也想介绍更丰富类型的中国图书去越南,例如:《信念:十年徒步中国》《马云与阿里巴巴》《任正非与华为》《阿里阿里》《王健林与大连万达》《马化腾与腾讯》等等。
除了传统书店之外,我们也把书介绍到越南不同的图书订购网络,传统和现代订购图书方法一起使用。越南的网络订书现在也越来越方便,对不同国家的书都没有限制,对日常生活能提供很多便利。公司会用不同方式来介绍图书,例如开媒体会,做首发书仪式,邀请作家、译者、文学评论者参加。这是很传统的推销图书方式。另外,我们也在网络大力推销图书,包括公司网站、公司所有的社会网facebook, weibo, instagram, twitter, blog……,开展写图书评论的大赛等等。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想要在越南受读者欢迎,需要长期的推销,读者才能慢慢认识、接触到作品,才能喜欢上。图书内容是能吸引读者的核心,其他的推销方法只是起帮助作用。
借助国际编辑部等合作,可以将更多中国有特色的图书介绍到越南,不只是文学。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机会、条件来参与架设东盟各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友谊与和平的文化之桥,为人类知识的交流并为这些知识闪耀世界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接受图书销售商订单和读者在线订购
■Mesbah(孟加拉安卡出版社社长)
中译出版社-孟加拉安卡出版社中国主题国际编辑部
安卡出版社建于1984年,是孟加拉国一流的出版机构。出版社在社会发展、女性自由、健康、文学(虚构与非虚构类)、童书与青春文学方面出版了很多知名的出版物。
合作项目:“中国报告”系列《生命的呐喊》《中山路》《国运:南方纪事》
孟加拉国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历史记录显示,有3条丝绸之路将原始中国与印度次大陆连接起来。南部丝绸之路是孟加拉东部(今天的孟加拉国)和中国之间的桥梁。而且,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孟加拉国自1990年代初以来的稳定经济增长导致了两国之间更好的贸易和文化联系。
中国古典小说在孟加拉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虽然孟加拉语中没有这些小说,但很多读者阅读过英文版。
1960年代,我们开始引进中国的政治文学作品和书籍、杂志。
我们已经翻译了《生命的呐喊》《中山路》《国运:南方纪事》3本书。更多的书也在翻译中,我们希望这些书能在年底出版。当然,我们也有兴趣出版更多有关中国发展方面的书籍。
纸质书籍在孟加拉仍然是最受认可的形式。我们还出售电子书,接受图书销售商订单的同时,也接受读者直接在线订购书籍。我们会在报纸杂志以及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
虽然孟加拉的图书市场很小,人们的购买能力也很低。但它正在增长。就算图书最初印刷是300册,我们希望也能销售1000册。我们也将让读者知道我们可以提供中文原版书籍。孟加拉语图书的读者不仅在孟加拉国,在印度也有许多讲孟加拉语的人。
我们将在孟加拉国广泛发行上述三本书,尝试在报纸和期刊上发表评论,并在我们的下一次图书出版计划中出版另外三本书。我们有很多想法来扩大中国图书的影响力,也会尝试从来自全球各地的出版机构获得更多优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