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卢勤:爱,是一种能力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10/16 作者:江玉婷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江玉婷

“很多家长缺少爱的能力,他们不知道如何爱孩子。”卢勤见过太多的家庭,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在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成长教育周报》的采访中,卢勤再一次讲述起已经重复过无数次的故事。或许,卢勤正在尝试——让那些常常说起的“常有”之事,唤起一些改变。

不解与理解

家长很困惑,掏心掏肺地为孩子付出一切,结果孩子反倒不领情。孩子很困惑,意识到沟通无望后开始封闭自我,变得自卑、偏执,或是冷漠。

家长和孩子明明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又好像身处于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你不理解我,我也无法理解你。在血缘上最亲近的两代人,成为情感上的“陌生人”,双方似乎陷入一种僵局。这样的场景正在许多家庭中发生,各有不同,却又大致相似。

卢勤站在这两个世界的交界处,她试图理解家长,也试图去理解孩子。这样的尝试,她做到了。她是一位母亲,对“家长”这个身份有着天然的代入感和共鸣。并且,她还曾是《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栏目的编辑。

上世纪80年代通讯以电报和邮寄为主。那时,“知心姐姐”的办公桌上每天都堆满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信是孩子们寄的,上面写着不能对父母说,却想对“知心姐姐”说的话。

照现在的说法,卢勤就是那个时代坐拥上千万忠实粉丝的“大V”,每天读着粉丝的“私信”,并且从不间断地回复。收到回信的孩子往往激动得一宿睡不着觉,还有的小女孩按照报纸上“知心姐姐”的头像,扎起了同款麻花辫。

卢勤理解孩子,她是当时为数不多掌握“大数据”的人,加上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她更能冷静、客观地判断和分析。如何矫正畸形的亲子关系,成为摆在卢勤面前的难题。

一个小男孩曾经告诉卢勤,有一天他的爸妈在客厅看电视,他怕他们渴,于是给他俩倒了一杯茶。结果爸妈把脸一沉,说:“黄鼠狼给鸡拜年,别借着倒茶的功夫看电视。我有手有脚,不用你给我倒茶,考100分比什么都强。”从此之后,这个孩子再也没给爸妈倒过茶。

“等这位爸爸老了,想让孩子倒一杯茶。孩子就会说‘你有手有脚,自己不会倒么’,然后爸爸就会抱怨儿子没良心。你要的是‘100分’,你没给他良心,他怎么会有呢?”卢勤的回答显得有些无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是而已。

错位与焦虑

有的家长太严厉,生怕孩子“骄傲起来”,从来不肯定孩子。太严厉的结果就是,自卑将贯穿孩子一生。

卢勤经常讲知名作家三毛的故事,三毛曾在《一生的战役》中表达出自己没有得到父亲肯定的遗憾。父亲了解后留下一句话:深受感动,深为身边有你这样的小草而骄傲。三毛泪流满面,她写道:这句话我等了一生一世,直到你今天亲口说出来,才抹杀了我在这个家庭永远抹不掉的自卑与心虚。

三毛是如此,更何况寻常人。“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以自信做基础的,这个基础不是来自于他有多大本事,而是来自于爸爸妈妈的肯定。”卢勤如是说。

与之相对的,是无止尽的溺爱。在溺爱的土壤中,长不出有爱的孩子。这是一个太过寻常的例子,结局令人唏嘘。奶奶给孙子买零食,孙子始终递给奶奶吃,奶奶始终拒绝,“宝宝吃,宝宝吃,奶奶不爱吃。”有一天,奶奶太饿了,真的吃了一口。孙子一下子就生气了:“谁让你吃了,那是我的!”

奶奶一味地付出,而不让孩子付出,奶奶永远是“旁观者”。“在独享中长大的孩子无情无义,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有情有义”。可就是这样的道理,很多家长都没明白。

卢勤还在商场见过躺在地上哇哇大哭的小女孩,只因非要买玩具。人越聚越多,撒泼打滚的劲儿愈演愈烈,妈妈的手开始伸向钱包——像往常一样,她准备“缴械投降”。

“这么不听话的孩子,什么都不要买”。卢勤喊了一嗓子,妈妈循声看向卢勤,怔住了——“她认出了我,在电视上见过。”小女孩用手捂着脸,透过手指缝看妈妈的表情,发现“风向不对”,哭得更凶。

妈妈再次犹豫起来。卢勤抬起手,指向出口方向,“你走你的,我在这呢”。妈妈走了,孩子见状哭得更大声。卢勤看着她说:“你好好哭,你妈走了。”小女孩一睁眼,发现妈妈已经没影儿了,赶紧站起来,一溜烟跑了出去,“我不要了,还不行么。”

“今天你买了这个玩具,你一辈子都管不住她。”卢勤最后这样告诉这位妈妈。“家长经常会低估孩子,其实孩子很聪明,他在摸索中就把你的软肋抓住了。”卢勤太清楚“无理取闹不能赢”的重要性,孩子从小一定要树立规则意识,而这是在孩子与父母的交往中慢慢树立起来的。

天价学区房、动辄上万的补习班、暑期欧洲游……在巨大的投入之后,不仅没能安心,家长却愈发焦虑。而这样的焦虑,将会直接传染给孩子。卢勤曾见过尖子生因为没得“第一名”而抑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你老当第一名有什么意思,偶尔也要让别人高兴高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又不是短跑,偶尔失败几次也没什么大不了。”卢勤这样开导她。

“要让每个孩子都精彩,而不是让每个孩子都优秀。”“优秀”是通过比较产生的,比较会让家长陷入长期焦虑,孩子也会在永无止尽的比较中变得脆弱。“精彩”不一样,每个人发挥自己的长处,都能做到精彩。对于家长来说,培养一个人格健康、积极乐观的孩子,比得“第一名”更重要。

她的新书《悦长大:把孩子当孩子》于今年出版,书名取自《爱弥儿》中的一段话: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位置,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这段卢梭写下的话,传达出卢勤内心的期盼。

爱与被爱

无疑,卢勤是幸运的。

11岁那年,《中国少年报》出了一个新栏目——《知心姐姐》,卢勤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偷偷给“知心姐姐”写信,没想到竟然收到了回信。“于是我就萌生了当‘知心姐姐’的想法。”

这个梦想在1979年实现,卢勤迈入《中国少年报》的大门,成为《知心姐姐》栏目的主持人。一切,由此展开。之后,卢勤创办《知心姐姐》杂志,成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总编辑。现在,她是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卢勤撰写《写给世纪父母》《做人与做事》《让每个孩子都精彩》等10余本家教类畅销图书,总销量超过1000万册。

除此之外,卢勤还曾斩获多项大奖: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韬奋新闻奖”、中国少年儿童工作者最高奖“宋庆龄樟树奖”、联合国颁发的“支持儿童杰出成就奖”、中宣部颁发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奖”“中国十大杰出女教育家”……

卢勤的幸运之处不止于此,她还有一位令人欣羡的妈妈。采访中,卢勤提到次数最多的人是妈妈。她之所以能成为“知心姐姐”,不仅与自身的工作经历有关,更与从小妈妈给予的爱密不可分。

小时候卢勤爱画画,她照着母亲养的大公鸡画了一只彩色的大公鸡。画在幼儿园得了奖,卢勤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笑着对她说:“太好了,我早就说过你画画好,你画的大公鸡比我养的大公鸡还漂亮。”

从此,卢勤就爱上了画画。上学以后,卢勤开始“承包”班级的黑板报。她从小学一年级一直画到高三,下乡插队的时给农民画黑板报,住院时帮医院画黑板报。卢勤笑着说:“最后办了《中国少年报》。”

不仅会夸孩子,妈妈还很懂得和孩子交流,卢勤的名字就是自己取的。卢勤原名卢桂华,因为她生在8月桂花开的时候,女孩排“华”字辈,男孩排“亮”字辈。快上幼儿园的时候,卢勤觉得自己的名字难听,申请要改名。母亲说“可以啊”,还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我不喜欢钢琴的琴,也不喜欢芹菜的芹,我喜欢勤劳的勤”,最后她选择了“卢勤”这个名字。母亲说“这个名儿真好,特适合你,你可勤快了。”于是勤劳,成了卢勤的特征。“爱是分享出来的。爱是一个口袋,往里装是满足感,往外拿是成就感和幸福感。”卢勤的“口袋”里装得满满的,所以她才能从“口袋”里把爱拿出来。

像她的名字一样,现在的卢勤依然很勤劳。她化身“非常奶奶”参与《非常6+1》的特别节目《小不点大能耐》的录制,一身红衣精神矍铄。“线上听课的有5万人。”今年,她首次尝试直播,言语中透露着喜悦。

她还在进行着各种尝试,希望能做出一些改变,一些能让孩子更幸福、让家长更幸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