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驱动供给侧改革
摘要: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陈 莹
7月25日,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工信集团)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出版供给侧改革创新论坛”在数博会期间举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司司长朱伟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冯宏声,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季仲华,以及出版单位、行业协会、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技术公司和媒体的120余人出席论坛。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朱师君主持论坛。
朱伟峰就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进展,以及我国2017年度出版产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等业内热点问题进行通报。自2016年起,出版领域以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为抓手,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不断深化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促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经过近两年实践,20家国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陆续挂牌运行的近百个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相继实施,一批有引领性的出版融合发展重点项目初见成效。比如工信出版集团研发的出版智能经营管理系统,具备“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库存额和报废率,提升周转率和经济效益,帮助专业出版机构摆脱高库存、低周转的经营困境。
魏玉山分析了出版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含义,并强调出版产业在此过程中的关注点和发力点。他认为,对出版社来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出版方式、调整生产结构、提高出版效能有多种途径。如开发数字内容产品、创新机制模式、改革传统经营管理流程以及跨界融合发展等。出版社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因势而为,选择合适的供给侧改革路径。
冯宏声从大数据角度剖析出版业供给侧改革,认为,出版业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核心是数据驱动,完成从生产数据到产生数据,从核心数据到外围数据,行业级元数据、出版发行数据、知识数据等数据的汇聚工作。他通过对大数据体系的建设模式分析,逐一解构了出版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落实“三去一降一补”的总体思路是:一要尊重市场,二是分类处置,三是推行标准,四是技术创新,五是培养队伍,六是确定规则,在实践中总结规则,形成法律法规,保障行业秩序。
季仲华在“提升出版主业质量,推进集团融合发展的”主题演讲中,以出版产业面临的新形势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强调了出版融合发展必须讲求“实效”。他还分享了工信出版集团推出的“出版智能经营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有用户管理和数据营销系统、印数决策支撑系统等生产支撑系统。目前,该系统1.0版本已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全面启用,2017年供货率明显提高,保证了长尾品件在京东、当当等渠道的订单提高,断版书大量复活。
论坛还邀请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产业处处长冀素琛、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郑伟良、人民邮电出版社社长顾翀、电子工业出版社社长王传臣和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震就出版发展改革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出版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出版供给侧改革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传统出版单位出版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开放讨论。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关传统出版经营管理、出版物互联网运营和专业领域知识服务三个模式创新方向的系统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