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观象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8/31 作者:王少波 王霖 郝溢男


吕金泉作品《午后的阳光》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王霖 郝溢男

近日,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工艺美术馆承办的第四届“弘扬经典 铸造辉煌:2018·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本届双年展的主题是“弘扬经典·铸造辉煌”,展览分为“承古启今·巧夺天工”“薪火相传·演绎华彩”两大篇章,1000多件参展作品分布于8个展厅,涉及工艺门类包括玉雕,石雕,竹木雕,工艺家具,陶瓷,漆器,金属工艺,织、染、绣工艺,唐卡,玻璃等工艺门类。与此同时,“经典的力量”工艺美术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以及中青年创作人员,围绕“工艺经典是什么”“工艺经典是怎么产生的”“工艺经典与工艺史的关系”“工艺经典与创新的关系”等主题展开讨论。研讨会由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王辉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侯样祥担任学术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侯样祥对此次研讨会的主题“经典的力量”作了阐释:“艺术创新等于艺术实验,很多情况下和成功的创新差的很远。所以,我们要追求优秀的传承,要做有意义的创新。所谓优秀的传承,就是把老祖宗最好的东西模仿下来,要知道什么是经典。”

创新建立在继承经典之上

每个时代都在追求经典、创造经典,但究竟何谓经典?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认为,经典包括重要性、指导性和前卫性;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王锐认为,经典必须内涵丰富,能够以小见大、集大成又开先河……其实,每个时代的经典都是曾经的创新,而创新则要建立在继承经典之上,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于如何创造经典,冯健亲认为,要创造经典,就要勇于探索常人不敢走的路。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宝庆持有同样的观点:“工艺经典作为技艺典范,首先是开创先河,想别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他举例说,石雕艺术家林清卿吸收中国画艺术精髓,熔雕、画于一炉,以刀代笔,开辟薄艺新境界,人称“西门清”,时至今日,他的杰出成就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他的薄意作品清新隽永,气象万千,至今仍被中外收藏家视为珍品;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发述1967年首创人物“包雕”技法,是寿山石中有“银包金”或“金包银”的旗降、善伯、荔枝等石种最理想的雕刻技法之一。

经典往往反映着当时的审美与高科技水平。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范福安说:“纵观历代漆艺的发展,是以经典为传承、用创新为时代漆艺发展带来生命与活力,正如东汉时期创新突起花纹、开启金属胎漆器的先河,明清时期的多种髹饰技法使其达到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因此,更加强调新时代的漆艺要符合当代人的艺术审美。”这与王锐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作为工艺美术经典技术性的创新往往是领先于当时那个时代的,反映的也是当时那个时代该项科技工艺的最高水平,一旦成为经典便能独领风骚。比如宋代汝窑瓷、成化斗彩瓷等,都反映了当时的高科技水平。

工艺美术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关系。工艺美术师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正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根连所说:“经典,在我看来是经过人们推敲和认知的典范,只有一代代手艺人守护、保护以及传承,才能有更好的作品。”

经典传承需加强工美教育

如何才能传承好经典?离不开工艺美术的教育。然而,据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卓凡介绍,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并没有将工艺美术作为重要板块纳入其中,使得工艺美术在一种零散、破碎、不系统的状态下发展。“因此,现代高校的工美教育需要打开校门,再一次向传统学习。”对于如何开展好校园教育,卓凡告诉记者,中央美院已开设4年非遗传承班,不管是玉石雕刻、漆雕,还是剪纸工艺,工美体系已在美术高校的教育板块里面成为扩展、补充,甚至是填补。教学上,学校邀请工美大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引领学生参与到相关课题。

师徒传承与高校教育相结合。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是福建省最早从事雕刻培养和从事漆艺培养的学校。据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郑鑫透露,闽江学院即将开办漆产业学院,把传统的师徒传承人才培养方式和高校的教育结合起来。届时将聘请工美大师以企业导师的方式对接产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按照师徒传承的方式教授工艺美术,并为学生提供出国学习3个月的机会,最终以他们成型的漆艺产品作为结业成绩。

工美教育不能忽视传统典范。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在推动我国工艺美术经典作品的产生过程中,应该扮演不同于传统手工艺人的角色,承担起科学研究的责任。例如厘清各类传统手工艺所依托的知识体系,包括传统手工艺物化的知识体系和中华文明的文化体系。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任建军认为,目前大部分年轻人虽有学习热情,但缺乏对于陶瓷经典作品的认知,“从传统工艺的当代发展而言,创新固然重要,但脱离传统工艺的根本,一味地追求多元,忽视工艺传统的典范,必然无法走远”。

受访名录

冯健亲(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名誉主任)

张春雷(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石雕艺术大师)

王建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黄宝庆(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根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玉雕传承人)

仵应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赵 笺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副教授)

俞有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

卓 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第六届玉石雕刻国家级大师)

郑 鑫(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曹志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 锐(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学科带头人)

范福安(当代新安漆画创作第一人)

苗 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孙曼婷(漆艺家)

陈礼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按照受访先后顺序排名)

高端

访谈

关键词1

经典是什么?

“材美工巧”是工美评价标准

□冯健亲(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名誉主任)

古代的工艺美术品与日用品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因此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其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之间也是完整的统一体,这一点在古代的彩陶、漆器中体现得十分鲜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以及分工与机械生产的出现,日用品生产被列入了轻工业范围,工艺美术品则保持手工的生产方式向着陈列饰品方向寻找出路。新中国成立后轻工业部之外另设手工业管理局,便是适应这样变化的结果,而理论分析有关的功能属性,两者开始分道扬镳,日用品倾向于实用,工艺美术品倾向审美。

工艺美术的评价标准可概括为“材美工巧”4个字。我认为,有关工艺美术经典问题的研析,可以从是否有权威性、重要性与指导性3方面作判断。权威性是指在所属品类或行当中达到极高乃至最高水平;重要性是该品类在整个工艺美术中的地位高低,好似戏剧中的正剧与小品,经典小品的影响力自然比不过经典正剧;指导性则体现在继承与创新上,作用越大,经典的力量就越大。说到“材美工巧”,1972年,北京玉器厂的巧色龙盘玉雕作品至今仍让我念念不忘,用材是王仲元从废品堆里发现的一块片料,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巧思,将其雕琢成看似浑然天成的青龙戏水玛瑙盘,玲珑剔透的团龙与水浪间的巧色连接,自然而天衣无缝,着实令人赞叹。个人认为,这样的作品称得上是经典之作,而作者变废为宝的自觉精神则是经典力量使然。

由此可见,要创造经典,首先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要勇于探索常人不敢走的路。当然,更加不能忘掉的是创造经典的基础,要达到“材美”的境界,必须要有对材料的熟知,要有充分的经验积累才能“识货”,同时要有高超的技艺才能去末归本、变本为美。另外,深厚的修养也是创造经典的必备条件,譬如要创造经典必须掌握已有的经典是什么,需要突破与创新的又是什么?不然只能做一个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

经典=材美+工巧+立意高远

□张春雷(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石雕艺术大师)

对经典的理解,我认为有2点,一是具有权威性、典范性、完美性;二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最具有价值的工艺作品。经过历史的洗礼,当代和后代的考验,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传世之作。

作为工美艺人,怎么才能做出经典作品?在我看来,衡量工美作品是否为经典之作,有3条标准:一是材质要优良,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特点,不能拿玉和木材、石头来比,更不能和民间的剪纸来比,材料选择要使用同类材质里品质最好的;二是做工要精致和精湛;三是立意要高远,不能流于低俗,甚至粗制滥造。

当前的工艺美术界,不可否认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本清源、梳理历史、明辨是非。目前。我很担心把“经典”这个词再用烂了。这些年,“大师”这个词在社会上反面的影响比较多,我感到很痛心。本来绝大多数的工美大师都在精心创作,为行业作出贡献,但由于种种不良的事情,使“大师”这个词语在社会上被误解。为此,要做到两个“克服”和两个“树立”。

一要克服当前各类工艺美术评审的标准不一、市场化过度泛滥的现象。现在各种评奖不计其数,金奖银奖泛滥成灾,希望该现象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纠正这些问题。二要克服各省市评审大师、评审职称时,与获得金银奖的数量直接挂钩的倾向,甚至是与地域性展会奖项直接挂钩,甚至只承认本地区评审奖项的狭隘做法。

提两个建议,一是要树立经典作品的榜样。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经典作品,不仅在展会期间宣传,展会结束后也要挑出部分作品继续宣传,让社会了解这些入选作品的经典之处,让经典成为榜样。二是要树立一批公正的、有权威的专家队伍,规范当前泛滥成灾的评审工作。

经典在于创立标准

□王建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

“工艺经典”是我们在当下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关系到如何把中国工艺美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讨论经典,必须回顾中国工艺史上曾经创造的经典。经典的意义不在于材料多么昂贵、稀有、复杂,而在于开创一个时代的风格,建立一种标准,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土耳其王宫博物馆保存的元青花和明青花,是元、明时期从中国输出到土耳其王国的王室用瓷。曾几何时,欧洲许多王室都以收藏、使用中国青花瓷器为荣耀,可以说元、明青花开创了一个瓷器时代。

近几年,我在研究玻璃艺术史时,发现历史悠久的欧洲玻璃虽然也有自己的传统,但是他们有一段时期也借鉴中国青花陶瓷的装饰。青花艺术创造了一种审美标准,它不仅影响了陶瓷,对其他的艺术形式也产生影响,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人们都知道宋代的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创造了文化标准和审美意识,而在宋代五大名窑之外,还有一种陶瓷,即民间陶瓷磁州窑,虽然在官方的明清陶瓷文献当中没有太多记载,但这并不意味埋没其作为一种陶瓷艺术标准的典型意义。磁州窑陶瓷属于典型的民间陶瓷,它的经典在于其粗陶细作时所采取的工艺形式、技法和装饰的特征,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所积淀的审美标准就是经典。

磁州窑陶瓷艺术在中国影响非常广泛,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安徽、内蒙古等地,其余地区都在磁州窑陶瓷体系里,这种工艺形式、装饰形式也影响到了其他亚洲国家,例如朝鲜、日本的赤彩绘陶瓷。磁州窑陶土并不细腻白皙,但是在陶工的智慧和劳动人民的创造下,磁州窑陶瓷创造了众多的经典装饰艺术形式。它以极简的黑白两色创造无限的装饰效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活泼的形式,开辟出充满生活气息的潇洒、豪放于一为体的陶瓷艺术装饰形式。这种形式不仅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气包容,也表现出典雅生动和中华民族特有的浪漫抒情,谓之经典。

工艺美术经典的三层面

□赵 笺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副教授)

经典和经典化理论多年前就是文学研究中的热点,他们将经典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公共领域的经典,即能够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甚至入选中小学课本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果就美术史来讲则是像《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经典作品,工艺美术领域也不乏经典之作;二是文体意义上的经典,即虽不是家喻户晓,但在文体上具有开创性的作品。我理解,工艺美术领域中,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工艺形式的出现,可对照为文学当中文体意义上的经典;三是文学史意义上的经典,如一些作品虽然在今天看来或已时过境迁,但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文学层面的经典理论套用到艺术乃至工艺美术,这对于我们今天思考经典问题不乏借鉴意义。我们常说,经典是需要经过时间积淀的,可能今天不能轻言当下的某件作品就已经是经典了,但是从创作者角度思考,如果创作者都饱含着一颗创造经典的心,那么创作的作品是不是有可能成为经典?它能够成为哪个层面的经典?这就需要从概念上、理论上对经典有一个切实的认识。

美术史、文学史的经典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公认,其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历史研究本身所具有的成熟度。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我们对什么是工艺美术史意义上的经典有所模糊和争议的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们的工艺美术史研究还有着相当大的空间需要努力。由此而言,对于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来说,当下必须从基础开始,包括文献的搜集整理、史学方法的介入等,只有“史”的问题解决之后,有关经典问题的讨论便会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下转第10版)


苗炜作品


吕金泉作品《午后的阳光》


(上接第9版)

关键词2

如何创造经典?

经典是文化、工艺、精神的典范

□黄宝庆(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经典作品中所浓缩的时代文化体系,是因为它的作品表现出那个时代人们所共鸣的文化审美理想。如石雕作品《长征组雕》,是为纪念红军长征40周年而创作,由圆雕、浮雕等多种技法完成。各位名师根据红军长征中的事件及其发生地的地理条件,结合高山石不同石形色彩进行构图设计,将长征史诗这一崭新的革命题材巧妙地表现出来。

艺术家创作的经典作品,不是偶然,更不是一蹴而就,这些作品是艺术家艺术修养和创作激情完美结合的产物,包含着艺术家的艺术修养、生活积累和艺术情感。就寿山石雕艺术而言,寿山石没有一块石头的颜色纹理是一样的,从相石取巧到题材选择,再到下刀雕刻,及至作品成功,都必须依靠艺术家丰富的经验、巧妙的构思、高超的技艺,在雕刻中还要面临因石材出现裂纹和深浅颜色变化而修改创意的挑战。回顾寿山石雕艺坛几位老艺人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他们多以穷苦出身,靠着自己刻苦钻研、契而不舍的精神,不断积累创新,勇攀艺术高峰,才使技艺炉火纯青。

造型是陶瓷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

□吕金泉(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和审美的不断提高,陶瓷的造型得到了不断升华和演绎,并且在陶瓷领域的呈现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艺术语言。陶瓷造型作为器物物化的体现,包含着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等诸多的内容,也渗透着制瓷艺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陶瓷生产的分工协作,使得陶瓷造型和装饰分属不同的生产工序。在当下很多艺术家没有重视造型设计,只注重作品形式感的呈现和体裁表达,缺少造型的独立性存在,这些作品缺乏造型的思想表达和形象感的建构而显得风格不突出。而造型作为陶瓷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对于其审美以及作品思想表达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梅瓶作为宋代典型的器形,小口丰肩收腹的造型被各窑口所传承。

就陶瓷艺术的创作而言,造型和装饰的完美统一才能反映出艺术家的作品追求。从作品审美的特性来看,造型的思想表达是第一位,装饰是第二位,例如龙泉青瓷、宜兴紫砂充分体现出陶瓷艺术造型审美的独特性。在我看来,一件优秀的陶瓷作品应完整反映艺术家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由此陶瓷艺术才能摆脱作为工美艺术的局限而向纯艺术转型。

用琢磨来传承中华玉雕经典

□杨根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玉雕传承人)

在我看来,工艺美术工作者都是创造者,真正的工艺美术是创造美,是为中华文明乃至全世界添彩。 “琢磨”一词从玉石中来,玉石告诉我们要琢磨,人要修的是什么?玉德、仁德、灵魂、智慧。如果说玉“琢”了人,那人应该识玉来感悟人生,玉、木、牙、玻璃、泥等所有的物质,都由人们来驾驭。经典,在我看来是经过人们推敲和认知的典范,只有一代代手艺人的守护、保护以及传承,才能有更好的作品。

不少人和我说,现在很多玉石作品可以用机雕仿制,做得比人工还要好和快。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大家在做玉雕时都依赖机器,这种行为叫作复制,而不是磨玉、更不是琢玉。对待一件玉雕作品,要像前人一样把所有的精力、感情及精神融入到玉石中。当我们看到战国红玉时,会发现小小的玉里竟包含着古人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但是在今天看来,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些,只在乎“多”“快”“省”,缺失了人文精神。因此不管是琢玉、裁布还是烧泥,首先要提升传承人的认知和智慧,为工艺美术而努力,做好每一件活、每一件物,让后人去评价。

学习经典创作的工匠情怀

□仵应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说到经典,尤其是工艺美术经典作品,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博物馆、美术馆等这些高格制的艺术殿堂,这说明经典具备时间性、权威性、典范性、地域性以及超越性。首先,我们看古代的艺术品经典,很容易分辨出年代,这表明经典作品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次,经典之作代表了它所在的时代工艺水准、审美水准最高的作品,也就是经典的权威性和典范性。第三,地域性。比如中原,南北交汇、多元开放,形成的地域文化基因就是“中”,是博大、包容、浑厚。当然,经典的作品往往是可以打破地域局限性的,比如瓷器已经成为中国英文的代称。

一件好的作品,倾注了工美艺人大量的时间、精力;有的传世之作,甚至倾注了作者的毕生心血。而这样的经典作品,也体现了工美艺人的审美、价值取向。这种取向,会反射到更大的人群,成为一个行业、地域、乃至民族价值的风向标。我们研究经典,除了学习高超的技艺,更多的是学习经典创作的工匠情怀。作为一位从事水晶佛造像的手艺人,研究和学习古代和近代佛造像的时候,让我感到震憾的是造像传达出的信仰、虔诚和情怀,让我更加谦恭对待手上的原材料,更加慎重对待自己的作品。

用“五美”创作工艺经典

□范福安(当代新安漆画创作第一人)

通过对工艺经典的梳理和探索,我们不仅要传承经典的文化和艺术,还要在当下把文化做强、做好和做实。纵观历代漆艺的发展,均以经典为传承、用创新为时代漆艺发展带来生命与活力。然而,当下漆艺作品生产几乎完全是仿照明清样式,虽然漆艺师高超的技艺和复杂的制作工艺让人惊叹,但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漆艺已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很难与现代人的生活相融合。那么如何创作出真正的工艺经典?工艺经典创作讲究五美,包括材质美、技法美、造型美、意境美、思想美;具体指工艺用料材质考究,技艺的传承注重表达,造型注入艺术美感,意境营造形成独特的工艺经典以及如果艺术中缺少对生活的思考,没有思想,艺术创作则失去灵魂,空洞无力。

经典作品要有技艺更要教化人

□苗 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

谈及我心中的工艺经典,回想起1999年,在苏州拙政园回廊中看到的一幅刺绣作品,当时标签写的作者是李娥英,是苏绣有名的代表性人物,她的针法应用、色彩布施令人称赞。

对于工艺经典,我认为具有2个特征。一是要有精湛的技艺。我经常去看保利等拍卖公司的老刺绣拍卖。从拍卖的第一天到最后第一天,从早晨开馆到晚上闭馆,我认真地看每一件作品,想要从中挖掘一些刺绣的技艺和精品,学习总结。二是要具备典化、教化作用。有一次在保利拍卖看到了一幅泥金作品,24公分,是在深蓝色的粉彩纸上画的泥金画,从线描到构图,点线面、黑白灰的布施,我看了将近2个小时都意犹未尽。看那幅画时,我在想,现在工艺美术人,有些人是为身后名,有些人不为名和利。这幅不知出处的作品,看了让我很是感动,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在我看来,生前利、身后名远没有作品对人的感化来的实在。

关键词3

如何传承经典?

从复建萧江大宗祠说经典传承

□俞有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三雕”代表性传承人)

2002年,我作为总策划、总设计师承建了婺源县江湾萧江大宗祠的复建工程,该项目仅木雕部分就耗资千万余元,不仅在原址上再造徽派建筑和徽州三雕的经典之作,并成为国家5A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祠堂”是宗族实行统治的场所,是宗族制度的物化象征,是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先、管理宗族事务的建筑实体。在每一座祠堂中,粗大的梁、柱,奇巧的斗拱雀替,高居脊顶鱼尾龙头的吻鸱,八字墙与门楼的精美砖雕,清亮平整的青石板地面,其庄园肃穆的气氛令人肃然起敬。

明清时代徽商如日中天,雕镂房舍随处可见,徽州三雕独树一帜,徽派建筑自成体系。与徽州三雕如出一辙的婺源三雕,就是在这样发达的徽文化大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婺源三雕不仅是高品位的艺术,更是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三雕的刀法是婺源三雕的关键所在,其特点在于不拘一格,混合并用,使作品达到空灵剔透的效果。“三雕”匠师们雕刻的刀随意至,意随刀达,圆雕、浮雕、浅雕、深雕、透雕各具其妙,相得益彰,体现出刀法与艺术的高度一致。婺源古祠堂在建筑理论、风水、形制、规模、技艺、雕饰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民间建筑的较高水准,婺源祠堂的建造技艺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上的辉煌一页,对当今建筑形式、建筑规模、技术工艺、景观设计、环境营造、室内装饰等方面都有借鉴作用。

《丹漆追梦》:弘扬经典的探索

□孙曼婷(漆艺家)

我的漆艺新作《丹漆追梦》一组4个花瓶,运用福州漆艺经典的技法之一的“赤宝闪光”制作。《丹漆追梦》题意取自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后人以“丹漆随梦”意指追随先哲。今改“随”为“追”,以示我追随先贤,初心不改。

《丹漆追梦》4只花瓶分为2组,前一组是“红绿赤宝闪光”。“红绿赤宝闪光”髹饰技法的技术难度在于漆面不能磨破,所有纹样肌理都要藏在漆层底下,同时又要折射显现出来。这就要求从纹样制作、贴金、调配红绿透明漆、研磨等工艺工序,一环扣紧一环,各个环节互为关联与支持,缺一不可。后一组2只花瓶是全磨“显”的,与前一组的“藏”截然相反。这一组虽是“显”,但不是平面,漆层次和色彩都很丰富。一只用深蓝和浅蓝色漆料做花纹肌理、一只用朱红色和纯朱色漆料。这里,深蓝浅蓝、朱红纯朱形成一组对比,纹样的点和面也是一组对比,金泽的深与浅又是一组对比,这样就呈现出深近浅的立体感,浑然一体的漆面感觉不再是单一的平面,而是具有丰富律动的层次感。4只花瓶,冷暖色相互映辉,自然美丽。《丹漆追梦》从最初的构思到作品的完成,花了整整2年时间。作品完成后我感到一种精神的解脱,用十分的心,才能得到十分的回报。

传承经典首先要有基本功

□陈礼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经典需要时间的淘洗,不是今天做了一件作品明天就变成了经典。经典是流传于后世的传世之作,在各领域都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具有影响力、号召力和传播力。这里可借助文艺作品比较一下,比如经典作品“四大名著”。在我看来,经典没有那么深奥,例如那些经历了战争、自然灾害以及特殊时期的老艺人,偏向以五谷丰登为题材,如猪、牛、羊等,这些题材表达了对富足生活的渴望,对生活充满期待。在特殊时期,他们是在有限的条件之下向生活学习,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看那个时候众多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经典之作就产生于我们的身边。

传承经典首先要有基本功,包括绘画的基本功、素描的基本功、雕塑的基本功、雕刻技艺的基本功;然后向经典学习、向传统学习。在抗战时期出现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具有感染力、穿透力,能够让人团结起来、凝聚起来。对于后人来说,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能理解经典作品。现在很多应届的美术专业毕业生,进入行业之后,很快就改行了。究其原因是眼高手低,他们无法把学校的知识转化成社会需要的工艺美术品。作为工艺美术的专家,我们要引导他们真正介入到工美行当中去,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当他们在社会上“撞墙”之后,很多就改行放弃工艺美术行业,这样浪费了学校的培养机会。如今,工美行业需要高校毕业的美术专业学生,这样才能提高行业的队伍质量。

关键词4

经典与创新

用传统智慧激活当代生活美学

□卓 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第六届玉石雕刻国家级大师)

文明的传承在中国近100年历史中发生了中断,中国的现代教育没有把中国的传统智慧——特别是工艺美术作为重要的板块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使得工艺美术在一种零散、破碎、不系统的状态下发展。因此,现代高校的工美教育需要打开校门,再一次向传统学习。例如,中央美院已开设了4年非遗传承班,不管是玉石雕刻、漆雕,还是剪纸,工美体系已在美术高校的教育板块做扩展、补充,甚至是填补。教学上,学校邀请工美大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引领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等。

西方的设计理念已经成型成系列。我们与工美大师在聊天沟通的时候,他们会不约而同谈到一个话题:作品缺少设计。因此,在工艺传承基础的传统下,如果把西方设计的体系有步骤、有程序向中国传统工艺渗透、介入,对工艺美术的发展将是强有力的辅助。例如爱马仕注册“上下”品牌,让世界经典品牌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势的力量,看到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成为经典的力量。工艺美术不仅是守住工艺,更重要的是去对接当下的生活美学。我们需要用中国传统工艺的智慧来解决中国,乃至世界当下生活美学的问题。在诸多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创新项目中,我们尽可能把中国传统工艺与中国的当下生活美学、衣食住行结合,对接市场需求,运用市场策略和市场营销,让传统工艺再次散发其经典的魅力。

如何从教育进行工艺经典的传承创新?

□郑 鑫(闽江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福州漆艺的脱胎工艺、薄料工艺、苏绣工艺,都是当今世界漆艺表现的经典工艺,工艺美术师创新用漆画的形式在全国性的展览中屡获佳绩。闽江学院美术学院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是福建省最早从事雕刻培养的学校,也是最早从事漆艺培养的学校。传承和发扬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需要年轻人参与到工艺美术创作之中。

师徒传承与高校教育结合。闽江学院即将开办漆产业学院,把传统的师徒传承人才培养方式和高校的教育结合起来。届时将在美术学院内部招收20名设计专业学生,20名其他非设计专业学生,聘请工美大师以企业导师的方式对接产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按照师徒传承的方式教授工艺美术,并提供出国学习3个月的机会,最终以他们成型的漆艺产品和生活用品作为结业成绩。

熟悉材料,为灵感打基础。当今漆艺在设计创作的过程当中,缺乏设计感与创意。无论设计,还是创作,第一步都涉及到对材料的认识,只有通过熟悉材料,才能为今后创作出更多富有设计感的作品打下基础。

“互联网+艺术+金融”打开工艺美术新局面

□曹志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

工艺是劳动者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技术的先进和成本的合理是其遵循的原则。工艺经典是在工艺史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历史的考验中积聚沉淀下来,是人类历史进步的产物。它促进了人类生产关系的稳定,对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起了推动作用。它的表达虽然朴素,但却闪烁着人文智慧的光芒,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工艺经典具有典范性、权威性、代表性,最能体现工艺行业的精髓。

经典的工艺美术品是会说话的。工艺经典是工艺美师内心的呐喊、灵魂的写照,他们以历史和文化为背景,以生活为写照,用生命创作,为作品注入工艺的新鲜血液,赋予生命、彰显个性,让工艺美术品广为流传。

“盘活”工艺美术资产,让工艺美术品走进生活。艺术品有利于财富保值、增值,将成为文化家庭、富裕家庭进行资产配置的重要内容。如何“盘活”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文化艺术资产?“互联网+艺术+金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艺术品逐渐走向大众化与多元化,成为大众生活与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终形成艺术金融。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投资必备的部分,它是继股票、房地产之后,投资领域的“第三财富”,将金融、互联网与工艺美术品紧密结合,通过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在线拍卖等新兴艺术品交易平台让工艺美术品价值明确,开启工艺美术品的互联网金融时代。

谈及创新,工艺美术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的关系。工艺美术大师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需求。

传承经典才能指引创新

□王 锐(广西艺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学科带头人)

我们要实现文化的伟大复兴,必然是先要“复”,然后“兴”。现在的工艺美术创作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立足传统经典是很好的事情,方向感好,但在我看来并不够。例如现在对于明清时期的学习内容较多,但主要还是停留在复仿制阶段。作为一名陕西人,我对周、秦、汉、唐的文物、历史看到更多,我认为这种内在张扬的恢弘力度和气质,更应该借鉴和吸收,因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内容更易体现中华文化基因和文脉。

传统经典对于现当代进行创新的意义和方法,我认为有2种。一种是工艺美术家自身要有广博和深厚的综合素养,包括历史文化知识、文学素养、哲学思想水平,尤其要提升审美品位。技术非常重要,但归根到底还是手段,如果全部精力停留在这个阶段的创新,相对来说是低水平的创新。另一种是作为工艺美术家学问上造诣不深,但心灵手巧,理解和接受能力强,技术上精益求精,技术精湛,可以采取和有学问、审美眼光高的人合作完成的方式方法。比如紫砂壶的经典样式“曼生十八式”就是艺术家陈曼生与制壶大师杨彭年兄妹合作的方式创造经典,最关键的是双方都要能找到对的合作对象,但现在看来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