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高质量 新时代主流出版力的关键词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11/20 作者:温珮滢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温珮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质量的定义,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表示:“质量就是满足需要”。把质量的定义嫁接到出版业中,高质量出版意味着出版物能够满足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和精神追求起到正向作用。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密切相关的出版业,也需要真正由数量规模型转变到质量效益型发展轨道上来。正如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近日发文《发展高品位高质量高效益出版业》中提出:高质量的出版业,主要包括出版工作的高质量、出版产品的高质量、出版企业的高质量、出版产业的高质量、出版服务的高质量及出版人才的高质量。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近日在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交流会上提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包含内容、市场、经济、产业、机制、党建、人才等多个维度,关联着数量、速度、结构、效益等多种指标,而其核心在于紧紧抓住坚持政治导向和出版导向、引领主流话语的内容高质量。

高质量之出版产品

近年来,随着传统图书年度出版品种不断增加、出版融合步伐加快,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融合出版,都面临如何做好精品出版、攀登文化高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课题。打造高质量的出版产品,就是要反映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创新的优秀成果,要体现对主流文化的弘扬、对读者价值观的引导、对阅读市场的精神整合。主流出版作为时代的主旋律、出版的主阵地,追求高质量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出版产品的高质量,在几个细分领域表现可圈可点:

主题出版全面繁荣。自2015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评选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以来,到2017年共评选出图书选题273种、音像电子出版物选题69种,推动了主题出版欣欣向荣局面的形成。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反映时代变迁的主题出版物备受关注,一批引领学术、担当文化、紧扣时代脉搏的强社、好书推动了我国出版内容高质量发展。商务印书馆2018年度好书评选中,《国家相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国家记忆》位居年度“十大好书”之首,《涵芬楼烬余书录(稿本)》《久旷大仪》《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人》等展示百年老社文化积淀的图书也都位列前十。

传统文化成出版热点。近年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政策红利,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持续深入实施,以《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海错图笔记》《给孩子的古诗词》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图书持续热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出版提供了方向指引。今年8月,中华书局举办“传统文化月”启动仪式,与京东图书联手推出了“传统文化月·每月一主题”页面,重点推介“大家讲史”“古典散文”“园林建筑”等主题的传统文化书单。

现实主义题材图书日受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图书日受关注,成为当代文学的主流。如《平凡的世界》《活着》等经典现实主义小说一直在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近年,出版了一批极具文学艺术性的本土化现实主义题材图书,如《中关村笔记》《试飞英雄》等图书,通过现实主义文学形式讲中国故事,符合当下我国“一带一路”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要求。

本土少儿图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优质原创少儿出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文化使命,也是当代文化“走出去”的宝贵矿藏。2016年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助推我国本土原创少儿图书站到了国际出版舞台的中央。2017年,中国本土原创少儿图书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进入爆发期,在小读者中“圈粉无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高质量之出版企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出版业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出版导向、引领主流话语,又要创新体制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和市场需求的管理模式,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中国出版集团坚定不移地把导向管理放在工作的第一位,树立出版“国家队”责任意识,“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坚持正确导向第一、坚持国家使命第一、坚持文化影响第一;“创新”,就是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走中版集团特色的规模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之路。

新华文轩找准“互联网时代的出版市场需求”这一重大切入点,以“振兴四川出版、振兴实体书店”为发展目标,提出了“以传统生产方式应对新兴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总裁、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勇表示,面对出版市场的巨大变化,传统出版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圈层读者的更加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重视以读者为中心、重视出版物的载体形式,生产和提供多种形态的文化产品与服务。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在经营管理和转型升级进程中提出“以精细挖潜着力加快内涵式增长,实现精细管理催生内涵发展;以扩大开放着力助推产业做强做大,实现开放合作推动外延发展;以内生突破着力推动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实现改革创新撬动转型发展;以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产业新的增长极,实现项目拉动加快发展”4条产业发展路径。

近几年,民营策划发行机构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主流文化建设中来,在主题出版、“走出去”等方面成果斐然。如新经典策划的反腐小说《人民的名义》广受好评,纸质图书年销售过百万,电子书点击过5亿人次;世纪金榜的“中国梦”系列连环画,把古今中国的杰出人物以连环画的方式向青少年进行普及;北京求是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选题策划力度很大,每年的“丝路书香”出版工程都有多种图书入选;还有不少民营书企在东南亚国家建立书店,把中国图书推广出去;晋江文学、17K等在文化“走出去”方面也取得可喜成就。

高质量之出版服务

我国出版业在载体形态和发行渠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纸质书的内容被转移到电子书和互联网,传统书店经历了转型嬗变的过程,有声书的崛起开启了全民听书时代,知识服务平台创新升级“吸粉”无数……这些变化重构了出版业边界,颠覆了传统阅读模式,以提供服务为核心的出版理念在业界形成共识。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司司长朱伟峰曾表示,坚持出版融合发展、新技术的布局与应用,是企业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出版机构持续推动出版融合发展和数字化升级,探索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改造,传播力持续增强,服务大局能力全面提升。

在国有上市出版集团中,出版公司立足自身内容资源,探索动作不断,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持续增强。中国出版集团旗下人文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三联生活周刊的微信公众号入选“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人文社《朗读者》直播关注数达100多万人,“诗词中国”APP下载量超过3600万次。中国科传开发的“科学文库”“中科医库”等数字化平台已相继上线运行并形成收益,加速推进向知识服务转型。南方传媒“时代财经”APP实现了1100万人次的用户下载量;“生活派”项目集聚了80余个社群,微博粉丝超过1500万、微信粉丝达60万。读者传媒数字版《读者》月均发行132万册;“微读者”粉丝达到350万,2017年新增130万,再次入选“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微信公众号”。城市传媒启用首个“VR海洋教室”;旗下匠声公司以音频切入内容创业市场,所出品的有声产品累计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兰阇”产品累计点击次数超过1亿次。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7民营书业发展报告显示,在互联网知识服务中,民营企业抢滩市场,得到、知乎、分答、钛传媒等知名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异军突起。在发行领域,民营书企越来越重视构建自己的营销平台,纷纷加入数字化营销队伍。西西弗目前拥有100多家线下店,为了增加用户粘性,构建了线上自媒体矩阵,包括微信号、微博号、矢量咖啡账号等,用于活动的宣传推广,粉丝量60万+。先锋书店也建有自己的微博、微信号,有30多万的粉丝量。这种线上营销的做法不仅带动了线上收益,也同样促进了实体店的销售,为书企带来额外的收益。

优质的产品、创新的企业、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构成了“有血有肉”的新时代主流出版力内涵。持续提升新时代的主流出版力,还需要从数量、速度、结构、效益等方面综合发力,让出版高质量发展更上台阶,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