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馆店融合的模式与趋势有哪些?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6/5 作者:


聂震宁回顾了他参与倡导、推动全民阅读的历程,展望了馆店融合发展的未来走向,批露了阅读推广志愿者“阅读天使”计划的构想。何志勇认为,馆店融合发展的有效发展路径,可以通过图书馆与书店的服务空间融合,拓展服务范围;通过阅读活动融合,丰富服务内容;通过信息系统融合,实现互联互通;通过服务理念融合,打造阅读服务共同体。伍旭升认为,未来馆店分享的五大指向分别是分享馆采编目导读、书店新书导购信息;分享读者借阅与读者购书需求大数据;分享与出版社(馆配商等)合作经验与供需数据;分享全民阅读活动空间与作家学者等资源;分享文化“双效”考核管理的经验与模式。“鲜活的知识”图书馆联盟负责人(LivingKnowledge Network Manager)负责人Ella Snell介绍了“鲜活的知识”平台通过连接英国各地的公共和国家图书馆,跨越了部门和机构的界限,将在不同背景下工作的图书馆连接起来,在不同地点、不同社区和不同资源下,允许网络中的图书馆相互分享和学习。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金和、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张颖、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大利、四川省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嘉陵及安徽大学教授陆和建5位嘉宾则以“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为主题,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交流,分享了图书馆、书店、社区与城市文化发展相互交融的实践经验,并对馆店融合提出了各自的想法。

从内蒙古图书大厦推出了针对图书馆的“彩云服务”项目,到江苏镇江市新华书店“图书馆读者书店借阅系统”,再到新华文轩首家“读读书吧——文轩社区书屋府城店”开业……“你选书,我买单”的模式一经推广,就受到了书店、图书馆、读者三方的认可。其中,新华文轩“读读书吧”项目以资源转化、馆店互通、垂直纵深等特点,更形成了全国领先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营、惠及群众”的“全民阅读成都模式”。(链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5月18日第2430期4版《创新模式 垂直纵深 资源共享 新华文轩“馆店融合”探索之路》)

如何将行业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供社会共享?如何将书店资源转化成公共图书馆资源供民众公用?这既是书店转型发展的课题,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问题。5月28日,“‘阅读·城市·文化’图书馆、书店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四川省图书馆开幕,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霍瑞娟,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志勇,英国图书馆嘉宾Ella Snell、James Andrews,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等演讲嘉宾,从不同维度探讨了国内外图书馆、书店如何推进融合发展,并与城市文化发展、全民阅读推广相结合的发展课题,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献计献策。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的宗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推进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研讨会围绕馆店融合发展的主题,本着“将行业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供社会共享、将书店资源转化成公共图书馆资源供民众共用”的理念,以图书为媒介、以读者为对象,整合文化阅读资源,以国际视野探讨如何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结合,推动图书馆、书店通过转型升级使之更好地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让书香弥漫城市,让城市更加宜居怡人,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倡导“阅读天使计划” 推进全民阅读

■聂震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集团原总裁)

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已于2017年6月颁布,12月1日施行。我国各种志愿服务将呈现新局面,全民阅读的志愿服务不应当缺位,而应当从最稳定的阅读设施公共图书馆和书店做起,因此有理由对全民阅读志愿服务“阅读天使行动计划”的实施寄予热切的期待。

从2014年至2018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倡导全民阅读”。2017年有3件国家法律法规直接涉及到全民阅读。一是2017年初颁布施行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有大量篇幅对全民阅读提出保障要求。二是2017年11月4日颁布,2018年1月1日施行的《公共图书馆法》,对图书馆服务全民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三是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法制办就《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对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出了全面要求并做出具体保障措施。可以想象,在法律的保障和越来越广泛的民众自觉参与下,我国的全民阅读形势将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各地的阅读风气越来越浓,亲子阅读、家庭阅读、校园阅读、机关阅读、企业阅读、读书会阅读、图书馆阅读、书店阅读都在普遍开展。热烈开展的形式各异的阅读活动,亟待相应的阅读服务和帮助。亲子阅读和家庭阅读,父母作为领读者,亟需得到阅读专业方面的指导。校园阅读、机关阅读、企业阅读、读书会阅读,也需要开展阅读专业研究。机关阅读、企业阅读、读书会阅读等也缺少比较成熟的办法。图书馆阅读和书店阅读,较之于许多年前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全民阅读和服务读者方面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因此我建议图书馆界和出版发行界联手开展阅读志愿服务活动,我称之为“阅读天使计划”。

建设阅读服务志愿者队伍,这也是国家相关法律提出的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和即将颁布施行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都有明确的内容,关于全民阅读的三大法规都涉及阅读服务中方的志愿服务的内容,说明志愿服务是公益性全民阅读活动题中应有之义。阅读天使从哪里来?当然应当从阅读社会的四面八方来。来自社会各界热心公益的人士,有强烈的公益精神,有较好的文化修养,受到过阅读方面的专门培训,公共图书馆和稍具规模的书店应当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读者可以根据他们的胸牌提示向他们提出请教和求助,他们也可以根据读者的需求做好研究,负责地提供正确的阅读帮助。这样一支志愿者队伍,如能够得到良好的组织,从而遍布县一级以上的图书馆的阅览室,出现在读者喜欢进入的书店,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水平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馆店融合发展的4条有效选择路径

■何志勇(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总裁、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未来,对图书馆和书店的融合发展,可以描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功能叠加,互联互通;资源互动,信息共享。”图书馆与书店要通过融合发展,推动建设阅读服务新高地。这个高地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馆店融合发展云平台,通过平台打通图书馆之间、书店之间、图书馆和书店之间的信息孤岛状态;二是社会大阅读服务体系,构建从出版(内容供给)到发行(内容、服务传输传送),到图书馆、读者(内容使用、分享、收藏)的社会大阅读服务体系,形成阅读文化消费供应链。

图书馆与书店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与书店的功能已从满足基本阅读需求,向满足阅读文化消费需求和提供知识服务升级。因此,图书馆和书店要将关注的重心从“物”转移到“人”,更要关注的是为阅读服务对象“人”提供了什么价值。这是图书馆和书店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又不能靠自身力量去很好地解决。基于图书馆和书店在新时代面临的共同使命和责任要求,融合发展便成为不二之选。

推进馆店融合发展,要不断提升阅读服务的层次与水平。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馆与书店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这种情况下,图书馆与书店只有跨界合作,走融合发展之路,打造阅读服务共同体,切实解决单一图书馆和书店的问题,才能与新经济的特征对接起来,进而有效提升阅读服务、阅读层次和水平。馆店融合发展可从三方面着力,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推进馆店融合发展,完善阅读服务体系。目前阅读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一般都在孤立运行,图书馆、文化馆、书店各有体系,没有互联互通,很难承担起全民阅读服务的重任,提升阅读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各方要从唱独角戏的发展模式中跳出来,通过馆店融合搭建统一的阅读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公众阅读的层次与水平。二是推进馆店融合发展,创新阅读服务模式。提升阅读服务的层次与水平,要创新阅读服务模式。目前,图书馆和书店作为独立的服务主体,要推进馆店融合发展,打造“1+1>2”的融合发展核心能力,创造出阅读服务的新业态、新形态与新模式,将馆店双方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阅读服务新生态。三是推进馆店融合,提升阅读服务能力。要满足新零售、新经济形态下的个性化阅读消费、体验性阅读消费和价值性阅读消费,图书馆和书店必须不断改变观念和提升能力,通过融合发展,实现在阅读产品和服务的提供、阅读场景的打造、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推进馆店融合发展,要选择有效发展路径。文化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图书馆与书店的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需要在不同的区域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总结这些探索和创新的经验,可从以下四方面去思考和选择。

一是通过图书馆与书店的服务空间融合,拓展服务范围。图书馆与书店服务空间融合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线上线下结合的书店、图书馆共同体。一方面,双方通过场景互置嵌入,引入对方资源和关联文化品牌,在阅读分享活动、文创产品销售、阅读服务提供等方面与图书产品融合;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空间的融合,将各自网站、微信、APP等网络服务进行系统对接,让书店与图书馆真正成为共生共长的有机体。

二是通过图书馆与书店的阅读活动融合,丰富服务内容。图书馆和书店对读者服务不能“一借了之”或“一卖了之”,还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搭建作者与读者、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与读者、出版者与读者沟通交流互动分享的平台,提升阅读活动产生的参与度与幸福感。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馆“借”、店“卖”的服务模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营造更加浓厚的阅读氛围,培养大众阅读习惯,。

三是通过图书馆与书店的信息系统融合,实现互联互通。当下,推动图书馆和书店的融合,需要打通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建立起统一的阅读服务云平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购书、借书和还书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进一步扩大服务空间范围,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读者购、借、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为图书馆的馆藏结构改善、书店阅读产品和服务的组织提供依据,推动服务方式的变革,以等量的阅读资源服务更多的阅读群体。

四是通过图书馆与书店的服务理念融合,打造阅读服务共同体。面向未来,图书馆与书店要进一步发挥双方的互补效应,以读者为中心,以提供更高品质的阅读服务为导向,重新定义双方共同的服务理念,制定共同的发展愿景和目标,联合上游出版单位和社会机构,推进文献资源选择、信息系统构建、人力资源建设、阅读品牌打造、服务模式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共享共建,打造阅读服务共同体。

馆店融合发展的4点建议

■霍瑞娟(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

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和书店只要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服务理念和社会责任上进一步沟通、融合,充分利用合作双方的优势,合力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两者之间的融合将毫无疑问地朝着深度的文化融合不断掘进。

“馆店融合”共谋发展,早在十多年前即有萌动。近几年来,公共图书馆和书店的融合成为文化领域不容忽视的热现象。在当前馆店融合模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基于物理空间的馆店融合。在四川地区,成都图书馆携手方所、言几又、三联韬奋等,选择数个中心主城区的书店内设立多个“城市阅读空间”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由成都图书馆向每个“城市阅读空间”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按照成都图书馆统一要求,向读者提供免费借阅活动,并实现与其他“城市阅读空间”、公共图书馆之间的通借通还。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空间,为读者一站式便捷服务,无需读者往返书店和图书馆之间,且更易于馆店双方进行深度的文化融合及各自的发展。第二类是基于互联网的馆店融合。较为典型案例是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

馆店融合发展方兴未艾,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有四点建议:一是构建各方利益协调机制。馆店融合的目的是通过社会组织的专业化运作,提高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转变融合主体职能,提升服务效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公共图书馆、书店之间严格的合约缔结和良好的后期沟通,客观、公平、公正的构建各方利益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多元专业监督机制。建立一套多元专业的监督管理机制,是馆店融合发展顺利有序进行的前提保障。图书馆要定期和不定期对馆店融合的营运情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读者有对馆店融合质量进行监督的权利。专业、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机构的监督,有利于馆店融合良性发展。三是规范构建绩效评估体系。为保证馆店融合的有效进行,应建立一个科学、公正、公开、专业化的评估考核标准体系对服务承接方即书店所生产的服务进行评估考核。要明确监督主体,根据馆店融合内容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估标准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四是积极发挥图书馆学会的指导作用。各级学会在从业人员专业化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资源,应该大力发挥当前存在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学会在馆店融合中的作用。

分享·声音

陈大利(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文轩云图智能书店是新华文轩通过文化+科技方式打造的一款集借书、买书、信息传递、查询于一体的阅读智能终端。用户在上面买书,它是书店;用户通过其借书,它是图书馆;用户在上面获取信息,它就是全民阅读的窗口和平台。智能终端机被投放到社区、机关、学校,延伸书店网点的覆盖范围,通过文化+科技智能终端的方式,实现阅读服务的全覆盖。文轩BOOKS是实体书店发展的成果之一,书店需要文化,文化是书店真正的根和魂。文轩BOOKS的定义是城市的文化面孔,不仅要给读者提供图书产品,更要传递一种文化、一种价值。

张颖(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内蒙古新华推出的“彩云服务”是2005年内蒙古图书馆和内蒙古新华书店共同打造的阅读项目,将图书馆的采供流程交由新华书店来实施,利用书店优势第一时间将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最新图书提供给读者,读者办理图书馆借阅卡还可在新华书店网点借阅。2017年11月,呼和浩特市政府又推出了“鸿雁阅读计划”,对“彩云服务”进行升级,呼市政府2017年投资了800万元,购置了流供车,并在所有新华书店推出了办证机,提升了借阅量与服务水平,同时实现了在新华书店的借书还书流程。2018年呼和浩特市政府又投入了1700万,在完成“彩云服务”在城市布局的基础上,力争在2018年底完成城乡联动计划,让自助借阅服务覆盖所有乡镇。

肖金和(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皖新传媒铜陵图书馆店于2015年底开业,通过双方的共同业务服务、资源上的共享,2017年客流量同比增长了25%,销售同比增幅超60%,获得了非常好的社会的效应,已成为铜陵市的一个文化地标。实际上,馆店融合具有1+1>2的效应,能有效实现效益提升,能够成为亲子阅读、家庭阅读的平台和载体。在这一实践的基础上,皖新传媒从2017年开始发力公共服务领域建设,首家由皖新传媒设计、建设、运营的总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六安市图书馆将于今年年底开业,预计明年将有3家皖新传媒设计建设运营的图书馆开业。

王嘉陵(四川省图书馆研究馆员)

书店和图书馆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书店有赢利要求,图书馆需寻求公益。馆店融合首先要和而不同,要合作更要尊重各自规律;要求同存异,找到共同点,才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四川,馆店融合方兴未艾,四川省图书馆的二楼已引入了书店,也加入“你选书,我买单”内容,希望通过示范效应为四川省各地图书馆提供未来发展的方向。馆店融合发展非常有必要,但书店、图书馆要加强沟通,找到契合点;要将契约、合同做好,制度建好,发挥最大效能;要利用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性积极去落地,馆店融合应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陆和建(安徽大学教授)

目前馆店融合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在图书馆里建书店;另一种说是通过书店发挥部分图书馆的功能。未来要使馆店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我觉得有3方面需注意:一是云计划大数据的广泛、纵深应用,要应用在基层馆店业务领域。二是要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未来手机APP模式可能是每一个公民获取基本知识文化的重要途径。三是要实现深度融合,不是简单地图书馆、书店融合,要围绕文化产业链进行融合,这才是我们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