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外研社发起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联盟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8/8/28 作者:倪 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倪 成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出版领域合作迎来新机遇。2018年7月,在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继续办好16+1框架下各类人文活动,推动成立16+1出版联盟”。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为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索非亚纲要》精神,来自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多家出版和文化机构共同推动成立16+1出版联盟。8月23日,以“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联盟(16+1出版联盟)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进口管理司副司长赵海云,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李朋义,中国出版集团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岩,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贾文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总编辑徐建中,外交部欧洲司参赞高睿,罗马尼亚驻华使馆大使康斯坦丁内斯库,保加利亚、黑山、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等国驻华使馆代表,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中方出版机构代表近150位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徐建中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从2014年起,外研社开始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出版领域合作,在版权贸易、图书互译、本土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外研社很荣幸作为16+1出版联盟首批成员之一,承办联盟启动仪式。作为联盟秘书处所在,外研社履行秘书处职能,为各位成员服好务,推进联盟框架下成员之间的互利合作,不断扩大联盟影响力。(有关16+1出版联盟专访见后续报道)

赵海云表示,16+1出版联盟的成立将激发合作动力,汇聚各方智慧,凝聚更多共识,进一步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业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各方能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能加强产业合作,推动文明互鉴;能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盟作用。

霍玉珍认为,16+1出版联盟的设立,标志着双方出版合作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她呼吁,各方要以成立16+1出版联盟为新的起点,“携手努力,乘势而上,开创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文化交流合作的崭新局面”。

康斯坦丁内斯库认为,16+1出版联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项目,是在“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下展开,证明了文化对所有人的特殊之处,也显示出中国在加强国际文化合作的强烈使命感,此举值得赞赏,愿出版联盟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纽带。

李朋义认为,促进文化对话、文明互鉴,出版人需要主动协作,共同构建直接的、多层次的沟通渠道和交流合作机制;需要共同培养通晓双方语言、国情文化的国际出版人才,拓展通畅的出版信息交流渠道,实现成员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各国的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

李岩表示,中版集团坚持文明交融互鉴、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精神,加大了与包括“中东欧十六国”在内的沿线国家的出版合作力度:一是对接合作规划,落实合作项目;二是对接著名出版机构,加强出版交流;三是对接政府、协会、作者译者,共同创新发展。

贾文键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将积极支持16+1出版联盟的成立和发展,并将为联盟的工作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作为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提供多语种人才保障和国情文化智力支持,为联盟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出版联盟发挥积极作用。

启动仪式后,中外出版机构代表围绕16+1出版交流合作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社代表共同签署联盟成立宣言。

16+1出版联盟是面向中国—中东欧国家出版合作的非营利性行业联合组织,秘书处设在外研社。出版联盟以推动16+1出版合作、促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出版文化双向交流为宗旨,立足出版,发挥成员单位资源优势,为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出版机构建立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可持续性沟通机制和合作平台。联盟将在加强信息沟通、推动版权贸易、拓展营销渠道、构建人才队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增进各方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繁荣贡献积极力量。

据了解,16+1出版联盟首批成员包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包括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安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山东教育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译研网等中方出版和文化机构,以及阿尔巴尼亚奥努弗里出版社、波黑读书俱乐部出版社、保加利亚东西方出版社、克罗地亚桑多夫出版社、匈牙利科苏特出版集团、拉脱维亚詹尼斯·洛奇出版社、马其顿文学出版社、波兰时代马尔沙维克出版集团、罗马尼亚利博思出版社、塞尔维亚德拉斯拉出版社、斯洛文尼亚索多诺斯特国际出版公司等中东欧国家的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