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航 透过水墨看当代社会
摘要:
徐航作品《手中情人》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王少波
人物档案
徐航,1976年9月出生于安徽萧县,199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现任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总监;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特聘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纽约雅博艺廊签约画家。徐航先后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芝加哥亚洲艺术研究所、奥斯陆中国盒画廊、纽约雅博艺廊、安徽时代美术馆、成都市新都画院、北京水立方举办个人作品展。
徐航的故乡安徽萧县,是一个出过几位艺术家的小县城,如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雕塑家刘开渠,旅法油画家朱德群,广州美院教授、水彩画家王肇民,西安美院教授、美术理论家王子云等,都是艺术领域响当当的人物。
徐航的艺术启蒙,源自他的父亲——一位小有名气的作家,很喜欢美术,经常带徐航观赏美术作品。徐航自小就被父亲灌输了很多美术知识,初中毕业就到专门的艺术高中学习美术。“那时我计划通过学美术考上大学,没想到一年的学习,就诱发了自小由父亲埋下的种子,觉得画画很有意思;此外,学校为了请到好的老师,邀请了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任教、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的邹锦华老师,在他身上,我摸到了专业绘画的门道,他教会了我很多知识。”就这样,徐航走上了艺术之路。
从摄影中汲取养分,为当代性积累经验。徐航的艺术之路,到目前为止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是求学阶段,包括高中和大学。那时,尽管很喜欢艺术,但徐航的视野还是非常有限,只能通过杂志与画册了解绘画知识。“我特别喜欢去图书馆,看到杂志上刊登的靳尚谊、刘小东、朝戈等画家的绘画作品,特别喜欢。所以我画画时,精神也都游走在他们之间,想表达一些特别的东西,让画面有精神性。”所以他毕业时,创作了一幅有弗洛尹德影子的三联画《一晃即逝》。毕业后,徐航工作几乎与绘画没有什么关系,仅零星画了几张,也偶尔用宣纸画过色彩人物,记忆最深的是用两张毛边纸画了一幅大的人体图,墨与水用得太多,画完后纸都拎不起来了,“当时我完全没有相关的经验”。
第二个阶段是在大学毕业5年后,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学习。“那时我对艺术认识不多,也不曾想过能成为一个画家,就是想要迅速获取到美院的养分。”因为对绘画没信心,所以徐航刚到美院学习时选择了摄影。因为摄影的关系,他结识了一批用摄影手段做当代艺术的老师,为他后来水墨的当代性积累了经验。从美院毕业后,他没再回到之前的单位,而是选择留在了北京。经老师推荐到荣宝斋工作,慢慢开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中国画。
第三个阶段要从2003年的“非典”说起,那时北京的形势很紧张,对徐航来说,整天在家没事,就重新拿起了画笔,用宣纸画了很多水墨画,目标只有一个:要以画家的身份存在,或者能受到认可。自那开始,徐航开始实践自己画画的梦想,并一直延续到如今。
记录当代社会生活,表达新时代中国水墨面貌。“水墨画是中国最传统的画种,我不愿让它在我笔下走得太远,诗书画虽然不能全做到,我想让它在我笔下感到这个时代的脉搏,那些流行的语言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所描绘的对象正是这个时代的一张张面孔,用纪实的手法加以记录。我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分子,我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脱离不了与社会的关系。”对于自己的艺术表达,徐航有着清晰的方向。
如《四人组》,讲述当下4个年轻人梦想婚姻的情形,用了强烈大胆的笔触及充满画面的夺目色彩,并以纯粹的主观视角进行强烈的传达。再如《手中情人》,作品描绘的是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都市人群的生活百态,“欧巴”“大叔”“小鲜肉”“女神”等人的身上都呈现着强烈的社会表情、色彩、语言、空气,甚至是这些人的声音、思想、状态,他们直接代表着组成这个社会的因子。徐航在画法上对人物突出其神态情趣,处理得更加率真自然。
2018年,徐航举办了“徐航纽约个展”,主题是“透过水墨看中国”,表达了新时代中国水墨的面貌,用中国传统绘画手法描绘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当代的社会风貌。作品取材于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其中很多是受微信朋友圈的启发。“朋友们每天在微信上晒的照片、谈论的生活点滴感动了我,于是我把这些题材变成了绘画作品。多年的绘画创作经历让我得以将油画的表现手法与传统的水墨化手法相结合,让西方民众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画创新的趣味。”
在徐航看来,中国的艺术风向是艺术越来越国际化,不再单一。政府及民办的艺术机构越来越多,艺术家的视野也越来越开放。当下的中国艺术处于一个兴盛的状态,艺术家及艺术机构都处于极大的热情中。同时他也提出,作为艺术家要多多反思自己,开阔思路,多创作,少重复与抄袭,进行自我艺术风格的挖掘,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