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舞蹈 故事人生
摘要:
■刘翠莲
今年是我国台湾心理学家李维榕老师的《家庭的故事》简体版在大陆出版20周年。李维榕一生致力研究家庭的成长与转变之路,师承阿根廷结构派家庭治疗开山鼻祖萨尔瓦多·米纽庆,是其唯一的华人弟子。多年来,她帮助了无数家庭回到生活的正轨。
我第一次接触李维榕老师的《家庭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还是在世纪之交。学新闻出身、喜欢戏剧的李老师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在她的故事里,那一个个家庭,有悲天悯人,也有喜笑怒骂。更重要的是,李老师认为,家庭治疗可以帮助一个人健康地成长,也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一项技能。在她的描述下,我对家庭关系更加好奇,对家庭所散发出的神秘气息着迷,家庭可以重塑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李老师总是能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讲清很复杂的家庭纠缠舞步。所有的故事,都旨在增加你的觉察,让你看见人际互动的固着模式,让你拥有更多行动和选择的自由。
距离我第一次阅读她写的故事,已经过去18年了,正是那薄薄的3本小故事,让我毅然决然追随李老师学习家庭治疗,自2004年初投身其门下,已经15年了。这些年,跟着李老师见过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各式各样的家庭,也一起研究过亚洲五地的夫妻冲突模式,多次请她现场督导问题家庭,去过我国香港家庭研究院,也常常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和家之源见到她。在她的引领与严格训练下,我从一个家庭治疗的门外汉、一个一扎进家庭迷魂阵就晕“菜”、紧张起来对自己的反应都觉察不到的新手,成长为一个现在能从容做各类家庭工作的治疗师,也让我有缘成为“家庭舞蹈系列”读本故事的见证人和特约编辑。
在编辑“家庭舞蹈系列”读本的过程中,我将李老师20余年的心理治疗随笔故事通读了两三遍,不仅读到一个又一个悲欢离合、相爱相杀、由僵住不能动弹到转化改变、重见新天地的家庭故事,也见证和经历了李老师治疗经验发展的轨迹,更在字里行间读到李老师分享自身故事、家庭际遇与内在感受的点点滴滴,对李老师十几年来临床训练中反复强调的一些关键之处有新的领悟。
李老师的目标一直是帮助人们看清家庭的阻滞之处,看见那些僵化的反应模式,促进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去反应,去过一种更加自由更有弹性的生活。她不仅坚持不懈地写出一本一本的真实故事,更是在最近数年来,致力于发展出一种可视化的家庭评估方式,让大家更好地看见,孩子的症状与家庭的互动到底有什么关系。
李老师的治疗故事,一直有很多版本,此次出版的“家庭舞蹈系列”是以香港版为基础,过去的诸多简体版都是选本,甚至很多故事都有删减,该系列是李老师家庭故事最全的一套。书中除了对一些用语作了修改之外,未作别的改动。这些故事,不单代表了李老师20余年的工作,也反映了她的人生。不仅可以成为家庭治疗学习者的案头读本,也是有关家庭治疗方面的绝佳自助读物。
正如李老师在序言中所说的:“别人的悲欢离合,也是我的悲欢离合,我与别人原来难分彼此,同属一个七情六欲生老病死的系统,都在迷茫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在此邀请您一起踏上一段共舞的旅程,一起来聆听沿途的多彩故事。
“家庭舞蹈系列”李维榕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2月版/33.00元等/ISBN:978756757553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