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直播时代,童书编辑如何成为高效“带货”王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9/5/21 作者:刘宇昕

■刘宇昕(磨铁图书独立产品经理)

“神奇树屋”系列(磨铁图书出品、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市半年,销量突破200万册。该书的直接操盘手是从事童书出版8年的刘宇昕。2018年,刘宇昕到磨铁图书成为独立产品经理,运作这款童书项目。如今,做童书需要“吆喝”,策划直播等线上线下活动。给用户(特别是父母)做群分享是一个技术活儿,要根据各平台不同的特性实现最高的效率(带货率)。因此,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刘宇昕结合操盘经验,挖掘做童书需要掌握的直播“带货”技能。

负责《神奇树屋》这套书一年的时间里,我参与过许多活动,包括线下进校园、书店的活动,也包括线上的音频直播和视频直播活动。

线上活动不是讲座,是演讲。线下活动,许多童书编辑做得很好。可一旦到了线上直播,就慌了手脚。线上直播无法和读者近距离接触,怎么达到最好效果?经常刷抖音的编辑,会发现抖音视频和线上直播有类似之处。我们看到教育专家李玫瑾、卢勤、洪兰等讲授教育经验时,我们和这些老师是一对一的关系,被吸引的关键之处是他们的干货内容,这和线下活动有本质区别。线上直播要讲干货,线下活动要考虑干货内容和气氛活跃,所以是干货+互动结合。现在主持人或宝妈都会讲故事,童书编辑想脱颖而出,要靠专业知识取胜。

线上线下分享对象大不同。想知道讲什么内容,首先要了解分享对象。这也是和线下活动区别最大的一块。线下活动,童书编辑会以孩子为服务对象讲好玩的绘本故事,或者请孩子做游戏。线上则不同,一般看直播的都是家长。明白这一点后,我们需要清楚的家长是学龄前孩子的家长,还是小学生的家长。这点根据分享平台,就能猜测到。学龄前的孩子可以讲“如何给孩子讲绘本”等,分享主题一定要根据自己擅长的知识来。具体来说,图画书主题分享尽量采用视频直播;文字书分享,视频直播或者音频直播都可以。而文字直播是最差的分享形式。QQ群分享也可以采用视频直播,播放PPT结合语音讲解的形式。

储备自己的干货知识。储备知识和长期自我学习分不开。许多童书编辑觉得自己没有内容可讲,往往是因为只关注于自己所负责的图书本身,对于儿童心理、教育学等知识都很少了解。这也是许多童书作家的问题。研究童书、研究育儿并不难,只要肯下功夫,比如把排行榜前50名的育儿类书籍都看完,而且会深入了解育儿的各个‘流派’。如果对于某方面有较大兴趣,就需要搜集所有类似知识,然后去听、去看、去做笔记。以前我作为作者去校园、书店讲座的时候,会在视频门户网站搜索“曹文轩”“伍美珍”等名字,去听他们的讲座,能清楚看到哪些是干货知识,哪些是调节气氛的。我会一边听、一边暂停,并把他们的讲稿打成文字,练习一遍。

提升线上讲课技能。对编辑来说,抗拒直播在所难免。怎么克服心理障碍?第一,分享前,先练习用音频形式记录自己的讲座。通过录音功能,完整练习一个讲座。多练习几次后会发现,自己在讲的时候不知不觉添加了一些语气词。这会让讲座显得更亲切。练习前要将准备讲的内容打成文稿,熟练后可以只列一个提纲和要点。一些经典句子,一定要记在本子上。熟悉音频讲座后,可以尝试抖音等视频软件,找镜头感,尝试视频讲座。如果对于自己形象不自信,就要学会保持好的习惯、保持好的形象。作为童书编辑,需要去经营好自己的形象,要保持可爱、天真,给孩子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