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出版国际合作探索4创新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9/4/9 作者:

3月伦敦书展结束之后,商报记者采访了我国参展的出版、文化单位负责人及作家,梳理近期各家在“走出去”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 国际表达 小切口大主题 加快产业布局

□采访人:陆 云(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探索一:借助最具国际性的表达方式,集聚资源,实现覆盖全介质、全渠道和全形态的融合出版,促成更多中外设计师、艺术家的合作,并尝试开设线下体验店,多维实现出版转型升级。

发掘艺术设计品牌商机与潜能

■受访人:刘广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编辑)

□“艺术之桥”活动今年在伦敦书展举办第2届。您创办这个活动的初衷是什么?有何收获?

■刘广汉:“艺术之桥”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个探索实验的结果,更是探索的过程。2016年举办初始,我们期待它成为一个联盟,把出版社聚集起来,借助国外渠道做一些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事情。

在与国外的接触和了解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要真正做到文化输出,从“走出去”到“走进去”,需要寻找到一种中西方共通的东西,于是我们抓住艺术和设计这个世界性语言,从这里发力,为一些中国优秀艺术家和设计师出英文版的书,拿到国际书展上展示,精心设计展台。目的不只是版权输出这么简单,而是让国外认识到,当代中国有这样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他们的作品拿到像大英博物馆这样的世界级殿堂也会获得肯定,像白明的陶瓷作品不久前在我们的推动下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艺术之桥”就是要搭建这样一座桥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兼具中国智慧和国际视野却被淹没在文化差异鸿沟中的优秀艺术家和设计师,“艺术之桥”要做的是把他们找出来,推向国际舞台。对出版社来说,传播优秀文化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使命,转型升级是现在的急迫任务,我们希望“艺术之桥”能够为出版社的延伸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自2017年起,“艺术之桥”开始评选“年度艺术家”,什么样的艺术家可以入选?伦敦书展上举办了中国设计史学者沈榆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教授萨拉·蒂斯勒(Sarah Teasle)的交流会,这样的机会对中国的艺术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伦敦书展期间,除了这场交流会,我们还在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交流会。著名建筑师张永和做了主题演讲,其中就讲到了他和其他两位嘉宾朱赢椿、白明正在合作的项目,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目前“艺术之桥”甄选的都是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智慧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而且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具有非凡的包容性,极具人格魅力,能够通过“艺术之桥”擦出火花,甚至产生新的创作。作为这个项目的主办方和这种合作的牵线人,我们乐见其成。我想“艺术之桥”正在逐渐成为这样一个平台——信息的传播,观点的碰撞,资源的互换,合作共赢。

□您对以出版为根基开拓博物馆、策展商、建筑事务所在内的文化资源,实现出版业升级有什么具体的实施方案?图书出版与艺术、建筑有没有更深入的合作契机?近两年,贵社相继收购了澳大利亚Images和英国ACC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构建中国艺术与设计类图书的国际出版发行第三方平台“The Arts Bridge”,未来还有何规划?

■基于出版,不止于出版,特别是我们找到了艺术设计这种国际性的表达方式之后,实际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出版社从中用一个小投入获得大量商业机会,可以在其中探索无限的发展模式。

这个探索过程经历几个阶段:第一是通过“艺术之桥”平台集聚资源,现在我们已经做了三年,平台正在壮大;第二,在这个平台和资源的发酵下,我们发现了大量的商业机会;第三,我们要在商业赋能之下实现融合出版,覆盖全介质、全渠道和各种产品形态。一本书引发电子书、电视片、文创产品,甚至是我们已经率先尝试的VR技术……融合出版需要想象力,来开拓一种全新的文化事业,最终实现出版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在今年即将发布的“艺术之桥年度系列”中,我们与国内的新锐设计品牌“本土创造”在文创设计方面将有“火花四溅”的合作,“艺术之桥”的线下体验店也已经在规划之中。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有更多外国设计师、艺术家加入进来,让我们这个项目呈现出更丰富的样貌。

在国际出版发行层面,完成收购和产业链布局只是一切的开始,在具体流程操作以及和国外团队沟通合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因此从去年开始,我们在国际出版发行的选题方向和流程设计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提出“一体化出版”的概念,国内内容团队和国外发行团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力求出版品质和出版效率的共同提升。出版是我们的主业,也是发展一切的根基和源头,相信不久后我们这个艺术设计图书品牌能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探索二:主题出版执行统一的高标准,写作方式上追求“小切口大主题”,内容上要“有角度有温度”。

“三贴近”让图书有温度有角度

■受访人:胡开敏(外文出版社副总编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外文社将推出哪些重点新书?

■我们两年前开始重点策划实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相关产品线,包括去年开始陆续出版的“读懂中国”中英文版,该丛书聚合了国内外顶尖学者,从战略层面多维度解读处在深刻历史变革和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此外,“辉煌中国”“人民中国”“如何看中国”3个系列也将是我们今年推出的重点项目。 “辉煌中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人民中国”则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宗旨,纵览新中国成立70年来走过的道路,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如何看中国”系列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治理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等10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国内外读者进行解读。

□您认为什么样的图书内容和出版方式更容易被国外读者接受?

■对外出版“三贴近”原则——贴近国外读者关注话题,贴近国外读者阅读习惯,贴近我们想让世界知道的内容,一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基本遵循。

在写作方式上,我们提倡“小切口大主题”的概念,就是采用国外读者习惯的表述角度和方式,来呈现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如我社刚出版的“老潘看中国”系列第一本《我不见外》由厦门大学美籍教授潘维廉创作,他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写作角度很独特,内容真实接地气,第一本书就是用书信的方式讲述他在中国的见闻感受。此外,我们还采用纪实文学、人物对话或访谈等多角度的呈现方式,增加内容的温度感。在推广方面,国际书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我们还与国外出版社合作出版,图书有当地的书号,便于本土征订,也更容易进入当地主流书店、卖场等渠道。

□您提到的“老潘看中国”系列将主要围绕哪些主题推出?与作者以前出版过的作品有何区别?

■不久前签约的“老潘看中国”系列,将推出潘维廉一系列全新的内容,如潘维廉以前曾写过《魅力泉州》,这次将从“一带一路”的角度来重新讲述泉州故事。他还将从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个角度,向世界介绍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

□近几年外文社与数十家海外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出版了20多个语种版本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遇到过哪些压力?如何化解的?

■十九大后,用多语种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外文社对外出版的工作重点和核心。这类选题的国际合作出版比较活跃,但也遇到一些困难。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出版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会不同。尤其是在小语种国家,语言的翻译转换困难更多。这个过程中,我们有自己坚持的原则,如内容不能随便取舍,文字不能随便改动,甚至封面、图片都有要求,总之既要内容准确,又要让国外读者能看懂、喜欢看。这就需要反复磨合,达成共识,最终推出双方都满意的作品。 针对这类重大题材的编译出版,我们社制定有严格的工作规程,对业务、管理、服务等所有流程,以及编辑、翻译、改稿定稿、印制、发行、国际合作等每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内容、责任都有详细要求和规定,用最强的力量、最严的制度来保障重大题材多语种出版完成。

□在寻找合作出版的国外同行时,有什么标准和要求?各环节有哪些不同的目标?

■外文社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译者、出版、发行和推广资源、渠道,增强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在译者和改稿专家的遴选上,严格遵照“使馆推荐,译者一流,改稿权威,定稿顶级”的原则。如果是外方译者,要求母语是当地语言,主要由我驻外使馆推荐的知名汉学家、中国问题专家或当地翻译界的权威人士担任。外方改稿专家力求由懂中文、了解中国国情的人士担任。这些译者和改稿专家能够用当地人熟知的“接地气”的表达,在两种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相互转换,确保译文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精准传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译文的最终审定由我社安排专家来完成,以确保文本翻译的精准到位,不出问题。

□外文社在与当地出版机构合作方面将如何深度开拓?

■外文社目前已在9国建立了中国主题图书海外编辑部,这有利于构建一个适应当前对外宣传工作要求、符合国际传播特点,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出版合作模式,培养一批热爱中国文化、精通本土化出版的外籍编辑发行人才,形成以大国和周边国家为重点,覆盖全球主要地区、国家和重点语种的国际出版工作格局,使中国主题图书在国际市场的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此外,外文社还与上述出版社开展版权输出、合作出版及国家项目等出版合作。这些合作项目把选题策划、编辑出版、营销发行等环节前移到对象国家和地区,提供符合国外受众需求的图书,让图书进入主流发行渠道,形成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

多语种对外出版是外文社的特色。做好对外出版工作的源头是做好图书内容建设。外文社正是有效结合国外关注和国内关切,策划出版好选题,并依靠多年的传承和积淀,充分发挥多语种的特色和优势,通过翻译出版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需求、贴近国外受众思维习惯的对外出版物,向世界展示中国。

探索三:上海作协推行的“上海写作计划”和作家交流合作计划,助力上海作家参与国际书展的文学对话,这对推动中外作家交流、相互理解和图书对外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作家对谈:通过文学直达人心

受主办方邀请,上海作家薛舒和滕肖澜参加了今年3月伦敦书展的“炉边对谈”活动。

归国后谈起这次参展,两人均表示,现场读者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的文学创作、作家的创作灵感和生存状态等话题有浓厚兴趣。薛舒被读者问到“(她的书《世上最美的脸》英文版)在哪儿能买到,对伦敦有何印象”,她感慨这样的活动非常有益,“不仅让国外读者了解到中国作家的思考和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促进了相互了解,也促进了中国图书在国外的传播。”对于第一次去英国的滕肖澜来说,她对这个诞生了诸多文学大师的国度一直心怀敬意。通过这次对谈,她感觉到“英国读者对中国当下文学现状十分关心和好奇”,她也认为,“在所有交流方式中,文学是最有魅力也最快捷的一种,能在瞬间直达人心。”

从2016年开始,每年有两位上海作家到伦敦书展上举办文学活动。“这要感谢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薛舒说,在王安忆的推动下,上海作协从2008年开始发起“上海写作计划”,每年邀约10位外国作家来上海住2个月,与上海文学、出版界人士和大学师生广泛交流,创作上海故事或翻译文学作品。同时上海作家也会到国外做驻市作家。3年前,上海作协又与伦敦书展达成进一步的作家交流合作计划。

“如今,作家交流的效果越来越好,许多国家都邀请上海作家前往访问交流,还计划长期交换驻市作家。”

书展期间,薛舒和滕肖澜还到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与学生交谈。薛舒认为,该学院的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很深入,但对中国的了解还很单一。“要让国外学生了解中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让滕肖澜感到惊讶的是,那些学中文的外国学生非常专业,研究的课题也非常深入,绝不只是皮毛。她们就文学创作和当下中国社会现状与师生们交流了看法。

对于文学“走出去”,薛舒建议,出版社多推介一些文学作品,“文学是沟通不同国家人民心灵相通的桥梁。文化的接受需要时间,需要中国的国际地位慢慢改变,我们要有耐心,认真地做好事情,绝不要一窝蜂,不要太功利。”滕肖澜的感觉是,“外国读者对中国很感兴趣,更希望从文学作品中读到一个真实的、当下的中国。”

探索四:加强内容建设,拓展专业渠道,打造输出平台,建设专业团队,组建翻译团队。同时通过海外投资加快布局,实现“走出去”的常态化、规模化。

加快海外投资布局 促“走出去”规模化

■受访人:佘江涛(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副总经理)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近几年参加国际书展,在合作对象、图书发行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凤凰集团今年第7次在伦敦书展独立设展台,展位80多平方米,展品千余册。我们不仅要借助伦敦书展这样的国际平台展示自身出版实力、加强国际合作,还要汇聚各方力量,如驻外使馆、驻外出版、国外高校、汉学家等资源。凤凰集团正努力打造一个业务融合、资源共享的文化生态圈。

凤凰集团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内容创新力和文化影响力,在社科人文、外国文学等大众出版领域推出了大批精品图书,同时还坚持版权贸易和实物输出并举,伦敦书展期间签订版权输出协议60余种,举办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图书展”,推出了一批宣传中国道路、传播中国经验、弘扬中国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图书,并特别呈现了宣传江苏地域文化的“符号江苏”品牌出版工程。

□凤凰集团的“符号江苏”系列已经出版到第5辑,请谈谈这套书在国内外的出版和发行情况。

■“符号江苏”精选了最具符号意义和江苏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图书、网络和延伸活动、产品等形式,以由点及面的形态描绘出锦绣江苏的璀璨画卷,对全面提升江苏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套书已出52种,其中《大运河》去年签约阿拉伯语版,今年将推出“符号江苏”出版5周年纪念版,将精选15种中英文图书30册,在国内外各大书展上推出。

在出版英文版内容时,我们重视遴选最合适的译者,聘用母语专家和海外汉学家担任英文翻译,力求语言地道,贴合母语阅读习惯,精心做好内容生产的本土化。中文编写时注重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英文版翻译时遴选海外汉学家,充分考虑海外读者阅读习惯。英文稿件的审读选用海外语言学家,最大程度上保证英文版的翻译质量。

在呈现载体上,选用国际流行的口袋开本,整体装帧由知名图书设计师量身打造,在融入各传统符号文化意义的同时兼顾国际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本土化需求。

这套书在国内发行销售良好,第3辑首版已基本售罄。英文版已被西班牙、俄罗斯和美国的大学及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图书馆收藏。

□近年来,凤凰集团在国外成立合资公司,创建独资出版社,凤凰集团的国际化战略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凤凰集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走出去”方面,构建以出版为主体的“五位一体”的“走出去”之路。第一,加强内容建设。凤凰集团主动提升自主策划和研发能力,积极扶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作品,推动外向型出版的高质量发展。第二,拓展专业渠道。目前,凤凰集团已在北美洲、南美洲、澳洲、欧洲、非洲等地区投资布局,在版权输出基础上,还将大力开拓意、德、美等欧美国家和“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市场。第三,打造输出平台。凤凰集团通过依托在美、英、澳成立的出版公司创立红翼(Cardinal)、仙那都出版社,以及与法国阿歇特集团在京成立的合资公司,拥有了在这4国的稳定的版权输出基地,同时加强与孔子学院总部、国际书展、IPR平台等海外平台的合作,进入海外主流渠道。第四,建设专业团队。凤凰集团致力于建设一支开发外向型产品和熟悉版权输出业务的专业团队,如今这支团队已逐渐成熟起来,正从出版边缘走向出版中心。第五,组建翻译团队。凤凰集团通过建立“海外汉学家专家库”,规划“外国人写作中国项目”,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建立“留学生实习基地”,在集团内选拔、招聘一批外文编辑等举措,多语种全面开发翻译资源,争取在5~10年内打造出一支多语种、专业化的翻译团队,突破“走出去”产品质量瓶颈。

自2009年参与设立佩斯大学孔子学院以来,凤凰集团便开启了对外文化投资的历程。“十二五”期间,集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整合优势资源,海外投资得以快速布局。“十三五”以来,凤凰集团依托现有国际化平台支持,实现“走出去”的常态化、规模化。这将是凤凰集团未来走出去的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