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报道详情

从“手不释卷”到“声声入耳” 传统出版迎来发展新机遇

0

收藏
翻译 报道时间:2019/10/15 作者:钱元元


■钱元元(凤凰出版传媒编委会副总编辑、编审)

生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对听书并不陌生。曾一度盛行的长篇小说连载播讲、评书节目、广播剧,在扩大原版图书传播力的同时,因为增添了播音及声效演绎元素,使“读书”过程多了“听”“讲”互动,静态文字因此“雁过留声”。不过相比于当下的有声阅读,彼时缺乏移动互联,更不能即时点播,听众的时间和空间完全受限,只有当“听书”变成随时随地指尖的切换与选择时,“听”和“读”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连接。

传统“听书”一旦插上无线与数字的羽翼,阅读的时空便被加速放大。懒人听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注册用户3.5亿,月活跃用户4500万,活跃用户日均收听时长约180分钟;平台付费收入达2.5亿元,今年预计营收可达4亿元。喜马拉雅则宣称总用户规模已突破4.8亿,其规划的听书产业链中,出版社、作家、播主、听众、节目通过平台整合链接,借助电台粉丝效应强化出版社品牌印象,实现经济效益的转化变现;平台不仅共享阅文集团所有版权,而且与中信出版集团等国有出版机构达成了长期稳定合作,并已与若干知名作家、学者、艺人签约。蜻蜓FM也在加速布局听书产业,并于2018年开启了有声书主播选秀“天声计划”,共吸引3000余名选手上传了近万份试音作品;同年又与纵横文学达成战略合作,宣布未来双方将实现文字及音频版权互授、联合打造文学IP等合作计划,后者将为其每年独家开放1000本作品的优先选书权。

越来越多的出版人发现并意识到新商机的来临,更多出版社力图在有声书领域开疆拓土,重新寻找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突破口,尝试以“听”带“读”,或“听”“读”并行,期望在“听书”市场分羹获利。但如何把握新一轮阅读发展趋势,如何更为有效契合新时代读者的新需求,“纸声同步”难点何在,传统出版机构在纸质读物衍生为有声书的过程前端,仍有必要进行市场价值判断及技术投入评估,精准投放比盲目跟风更能体现入局者的智慧与定力。笔者认为,起步阶段三个基本面的预判及考量不可或缺。

一是图书内容是否具备转化为听觉产品的优势,是做好“纸声同步”需要考量的前提。必须独具慧眼、选择取舍,而非一味“拿来”或直接进行简单的载体切换。

“纸声同步”的技术本质是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于新入局的开发者来说,核心是要把握好在音频介质的新路径中,如何将纸书内容转化为听觉优势和业态优势,因此选择内容标的物是做好“纸声同步”的首要命题。优质的有声书并非是简单地将图书资源置换为音频资源,而是必须经过文字作者、作品版权方、音频制作者以及导入导出平台等多方面合力再造,才能使产品具备良好的听觉效果。与对图书进行简单的照念通读相比较,进行有对白、有角色分工的编辑加工,并配以解说词、背景音乐、声响效果等附加演绎,是有声书开发的更高层次,但因其制作成本、改编及后期合成难度较高而导致品类稀缺。

“纸声同步”的理想状态是做纸书选题的时候就考虑到和有声书一体化运作,在做好纸质图书编辑的同时,即展开有声书制作的全程策划,遴选音质音色、表达风格与内容主题相契合的主播,并进行配乐、录制、剪辑等二度创作,通过各环节密切协作及试读、复审,最终实现纸书和有声书的同步产出。市场及听众的诉求与反馈说明,有声书并非“文化快餐”,仍必须坚持走精品化路线。这就意味着必须找到合适的主播,组建优秀的制作团队,产品形态必须随听众口味不断进化丰富。相比之下,多集数的音频系列比单册更能产生用户粘性,名著经典属于值得深耕循环的主题板块,这些传统出版的既有资源,恰是“纸声同步”价值开发的蓝海。

二是无论嫁接或自建专业平台,蓄积大量有声读物选题资源是关键。

有声书开发运营模式虽有合作与自建之别,但都有一个共性前置条件,即需要有大量的内容积累,此为有声产品线开发的关键,若没有足够丰富的内容和作者资源支撑,平台就无以为继,难以赢利。中信出版集团在这方面摒弃短线思维,进行了突破性尝试,以“音书同步”的互动模式,线上改编、独家推出和纸质书同名的有声剧节目,对合作平台音频用户免费播出,线下实体书则印有音频二维码,购书者在阅读纸质书的同时,可通过收听在线音频节目补充背景知识、增值阅读体验,此种模式为有声书与纸质书、在线音频与实体出版社融合发展提供了合作新思路。

从长远看,部分有实力的出版社将凭借自有资金、品牌影响力和内容产品库,建立独立的有声读物平台,走自主之路,这既是趋势所迫,也是发展之需。自建平台有利于出版社扩大品牌影响,同时可以蓄积用户数据,为后续图书选题开发提供数据支撑,为线上线下全版权运营储备资源。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正立足自有音像数媒技术平台,整合、嫁接9家社优质内容资源,加以扩充延伸和拓展创新,致力构建包含党政智能学习音箱、凤凰书苑有声书库、少儿悦读APP、智慧教育培训在内的立体知识服务体系。

三是阅读趋势与政策扶持决定“纸声同步”的发展方向。

在全球范围内,有声书都是增长较快的一个出版板块。2018年,英国有声书销售额达6900万英镑,同比增长43%;美国有声书销售额同比增长28.7%。在我国,有声阅读近年来呈现出了较快的增长趋势,2018年听书市场规模为46.3亿元,2019年预计增至63.6亿元。在我国14~17周岁的青少年中,听书比例较高,付费收听常态群体占到28.4%。成年听众亦日渐增多,家用汽车的普及、通勤时间的延长,使得音频应用广受欢迎;居家、劳务或休闲时同步听书,手能释卷,听书介质中的移动有声APP已成为主流选择。许多用户表示即便已经拥有纸质书,但线上试听后还是对同名有声书产生了购买冲动,反之亦然。可见,有声书并非与纸质书、电子书构成简单直接的竞争替代关系,而是在更广阔的阅读空间形成合力,展现出同一个IP的不同形态演绎,呼应了读者在视觉、听觉、思考、共情、回味等多方面的体验层次需要。

听书需求的扩容及潜在市场的增量已经引起国家主管部门的关注。中宣部出版局组织的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即旨在扶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育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有声出版产品,2018年精选并已公示的10个项目涵盖中华传统诗词、古典名著、少儿精品读物等。政策扶持对听书产业具有方向引领作用,实时研究、跟进,把握现代人阅读习惯更迭趋势,理解并用足政策,在未来产业变局中占据先机,传统出版将迎来再一次的发展机遇。